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哈尔滨索菲亚分舵(第一次拆书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学会正确的倾听 学习目标: 学会正确的倾听方法,实现有效沟通。

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今天参加拆书过级的张宇。按照咱们拆书帮的惯例,我也用三个标签做个自我介绍。
第1个标签,我是一家通信企业的HR。在过去的11年职业生涯里,主要负责招聘工作,那最近几年也是做了工作转型,目前负责公司培训工作,同时兼任研发体系两个业务单元的BP。
我的第2个标签:阅读。我认为读书也是一种自我投资,坚信通过持续阅读能够对于个人成长带来改变,在过去的4年里,累计阅读300余本书,也很希望有机会在阅读方法、阅读心得方面和大家多多交流。
第3个标签:瘦身,从去年的12月我从97公斤通过每天坚持健走的方式,合理饮食的方式,减重50斤,减肥经验文章并有幸发布在邹小强老师的公众号、今日头条,累计阅读量17万。
以上就是我的三个标签的介绍:企业HR、阅读、瘦身。

      首先向大家介绍下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它的目的是以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成人学习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拆不是拆成碎片,而是指知识进行内化。

      拆书具体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

      针对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拆书法。就是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找出对自己有启发、有价值的片段拆为己用。这里R是指原文片段,I是指学习者对片段的理解;A有两个部分,分别是关联经验和实践应用。

      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呢,是由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学习者把知识拆为己用,其效果等同于一场培训。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形式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比如说我们的哈尔滨索菲亚分舵。拆书帮分舵是一种公益性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也欢迎更多爱学习、爱读书的小伙伴们加入拆书帮,我们一起拆书晋级。

       好的,介绍完什么是拆书以及拆书帮,接下来我们就步入正题。这篇拆页片段来自一本很经典的书《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由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撰写,作者发现了一种基于爱的沟通方式,使人们不再条件反射的,很粗暴的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重塑了我们对于冲突的积极思维,增进人们彼此理解和链接,使人们更加互助,所以称为非暴力沟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与此同时,不论别人用怎样的词语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他们的观察、感受、需求和请求。有时,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来帮助对方了解我们在何种程度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保持持续的关注,为对方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到大家都已经读完了。

 

在我们日常与他人的交往聊天中,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糟糕的体验。

比如说:从始至终就一致在这个人说,太自我了。

再比如:这个人太自以为是,她以为它说的观点就对么?

还比如:这个人总打算我说话,太不尊重人了。

或者这个人根本就没听明白我想说的意思。

 

当然你也可能会有些很舒服的体验:

他很尊重我,一直在认真的听我讲述

和她聊天真实太舒服了,我们总有聊不完的话提;

他真的很懂我,每次都能get到我的点。

 

       你会发现,我们人际关系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在在我们的沟通中建立的,而在沟通中,倾听是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个懂得沟通善解人意的人,那么我们就需要学会如何正确的倾听他人。

 

       那么正确倾听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倾听他人并不容易,我们往往很容易急于下判断、给建议。所以正确学会倾听,首先我们要有两个前提,我用两个态来总结:空杯心态和不急表态。首先第一个我们要有一颗空杯的心态,把对这个人之前的印象、成见都放下,像一张尚未书写文字的白纸。第二是不要马上的给出建议、安慰对方或者是表达我们的想法。有句佛教格言里面说的:不要着急做什么?站在那里。体现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有了这两个前提之后,我们依照3个口诀去做:专心听、用心感、知心说

      什么是专心听呢,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我们要全身专注的听对方讲话,不要心不在焉,轻易打断,尽量多收集对方反馈的信息。

      什么是用心感呢:我们要用心感受、体会对方表达中的所有的观察、感想、需要和请求。不管对方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态度,哪怕是坏的情绪表达,我们就只是去听观察、感想、需要和请求。

      最后是知心说:我们要积极的向反馈我们接收的信息,如果你完全理解了,那就重述一下他的意思,如果你没太理解,你也可以向他询问:自己理解的是不是这个意思。通过这样的反馈,能够纠正我们的理解偏差,并且能够让对方知道你的了解程度。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在这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个小故事:

       我的小妹妹刚参加工作不久,上周末她打电话给我,说最近工作不是很不开心,职场环境让她觉得很焦虑。于是就跟我吐槽起来,她说:公司她的女主管,事儿特别多,成天说底下的员工能力差,啥都干不好,出了问题儿就知道拿她这个新员工撒气。”我当时听她这么一说,心里立马觉得:上大学时就知道宅在寝室刷美剧,肯定是她个性独来独往的,没啥眼力见,领导看不惯,才敲打敲打她的。于是我就说:“那领导怎么没说别人,怎么就单说你了呢,肯定是你有什么地方没做好”。

       然后妹妹又说,才不是呢,明明周围的同事都知道怎么回事,这事儿不怨我,领导训人的时候,他们都特别有心眼,当时都不吭声,谁也不帮她解释一句。我听完马上又来一句:“这种现象在职场上很正常,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家人、朋友那样当宝贝的对待你,不能玻璃心,还把自己当小公主” 。  

她听我这么说,越说越激动,后来直接嘴一瘪的哭了,边哭还边说:大不了我就不干了,不就是个破工作么,有啥了不起的。听到这我也有点生气了,说:就你这个态度,换家公司领导也不能待见你,你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当时我我心里在想:妹妹太不懂事了,不知道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知道抱怨,也听不进去家里人劝。

       而她觉得我这个姐姐:以为自己是HR就了不起,颐指气使,毒舌冷血,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就不关心她,心里更难受了,早知道还不如不给我打这个电话,真多余!

       其实呢,这个妹妹是我看这长大的,她在我家生活了4年,生活上很照顾她,我心里其实是很爱这个妹妹,所以当她给我打电话时,我当然是想关心她,帮助她。但是就是因为没有学会正确聆听,所以非但没有帮她解决问题排解忧虑,反而将事情升级,变成了争吵,影响了姐妹的感情,我没有将家人的爱和温暖传递给他。

       【A2】

        通过学习《非暴力沟通》书中的这个片段,教会了我如何学会正确的倾听。

        当下周妹妹再跟我诉说工作上不开心事情的时候,我会使用非暴力沟通方式去正确倾听,让妹妹感受到我对她的理解支持和关爱。

        首先我要把听她讲述的前提先建设好:

        一是空杯心态,在聊天前,把自己对妹妹生活上的缺点、成见都抛开。

        二是先去听,不要着急表态度、作评价。

        之后,按照三字诀的步骤去听她讲话:

        首先,不去打断她,耐心认真的听她把整个过程讲完,尽可能的搜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然后:不管她表达时候的语气、态度是什么样,在听的过程中,就去仔细体会她所说的话中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关注整件事的客观事实,关注她当时的情绪感受,关注她内心的需要,关注她希望我这个姐姐能够为她做什么。

        最后,当她说完后,我不会马上的给建议或者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而是先尝试的反馈她话里的意思。我可以这么说:发生这件事儿,我感到你你现在很不开心对么?遇到一个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下属的主管,确实很让人生气。你感到委屈是因为你的主管没有给你一个解释的机会是么?你希望姐姐安慰安慰你,还是想再听听我的建议?

        今天的拆书,让我们了解通过空杯心态、不急表态以及倾听三字诀:专心听、用心感、知心说,来学会正确倾听,当我们的家人需要找你倾诉的时候,有了这个方法能够让家人感受到关心和理解,最终达成一次充满温暖关爱的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