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林楚江。按照拆书帮的惯例,用三个标签介绍下自己:
1. 潮汕人。相信在广州深圳之类的城市潮汕人是很多的,所以这个标签很平常,但是我觉得文化背景对人的影响还是很潜移默化的,所以我把它作为一个标签。
2. 伪斜杠青年。为什么是这个标签呢?在我看来,真正的斜杠是每个身份都是很专业的,而伪斜杠是指希望尝试且有不同的爱好,仅此而已,当然,我希望通过努力把伪斜杠变成真正的斜杠。
3拆书家。虽然现在才刚准备过级,但是我希望明年这个标签会改为三级拆书家,谢谢!
【拆书帮介绍】
接下来我简单为大家介绍拆书法跟拆书帮
【拆书法介绍】
“拆书法”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
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撰写 I 便签、A1 和 A2 便签,I 便签是指学习者用自己的语言对原文进行复述;而 A1 便签指向过去,要求学习者关联撰写过去经历,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惨痛的教训;最后 A2 便签则指向未来,要求学习者运用原文知识规划未来的具体行动,达到拆为己用的目的。
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介绍】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I】分享I便签
what:如何用结构化的思维进行结构化的表达
why:人们在临场发言跟表达时,经常会因为压力等原因而出现思绪混乱等情况,而如果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发言会变得容易些。
where:结构化表达在很多场合都可以用到,特别在一些临场的发言、分享,甚至是复盘总结,都是可以采用这种结构化表达的
那么如何在生活工作中应用这种结构化表达呢?有这样三个步骤?
how:
第一步,想主题:找到切入点,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搭架子:用时间、空间、程度的结构,并且只说三点,也叫三个“架子”,比方时间架子:过去、现在、未来,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等,比方空间的架子,家里、公司、球馆......
第三步,填素材:每一个架子里,填充数据、故事等
【A1】分享A1便签
故事:
记得在好几年前,刚工作没多久,那时候部门每周一早上都会开会,在早会上,每个人都需要汇报这周的工作计划跟安排。当时轮到我的时候,我基本都是说,我这周主要计划做一二三四几件事,然后就结束了汇报,这样导致的结果呢会让领导觉得你工作没有重点,甚至错失一些机会。
反思:
现在想想当时是没注意,我们在很多工作场合的发言是需要结构化表达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不清楚应该如何更好地表达,这样其实也会导致大家沟通时出现不清晰的情况,而结构化的表达在工作中的发言汇报,甚至写作反思中,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A2】分享A2便签
目标:输出每日的总结反思记录模板,并每天坚持记录
行动:
按照结构化表达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想主题: 主题就是做好每日的总结反思记录
第二部,搭架子:首先我把每日分为工作、学习、生活
第三步,填素材:
工作上是今日完成与明日计划;
学习上是记录今日的读书、写作收获;
生活上主要是记录每日运动、每日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