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积极情绪的力量》 所属活动: 矛与盾为你一次配齐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制作属于自己的积极情绪档案 学习目标: 分享在生活中增加积极情绪的方法

开场:

     1)自我介绍(30s左右)

      大家好,我是卷毛小蓝,是一个新手拆书家。本职工作是人才测评,例如个性测评、智商测评等等,感兴趣的朋友我们可以多交流。个人爱好是听故事或者看故事,喜欢一切跌宕起伏的故事清洁,获取故事的手段除了看小说之外,就是听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讲故事。来拆书帮参加活动也能听到很多有趣的故事,这也是拆书帮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2)拆书法和拆书帮介绍(2分30秒)

       说到拆书和拆书帮,按字面意思就是把书拆了读,但拆书并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方法,更是一种学习方法。拆书学习法的核心在我看来就是拆为己用。怎么才能算是拆为己用呢?首先,学习的出发点是自己,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读书,看书可以只看自己需要的部分,只看自己需要的书,而不需要强求自己把全书都读完。其次,用对方法,把学习的内容变成自己的。这里介绍一下拆书帮RIA学习法,也是今天几位拆书家会带着大家一起体验的方法。R(reading)就是读书,阅读原文。I(interpretation)要用自己的话来解释原文。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环节呢?目的就是检验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掌握文中的内容,因为除了用自己的话去复述原文之外,还要思考原文在什么情况下是适用的,什么时候不适用,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一些什么假设,如果不做有什么结果,这些都是大家可以在这个环节考虑的。最后是A (appropriation)环节,要联系自己。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找到自己过去经历中和原文相关的部分,成功或者失败的例子,越具体越好,思考成功或失败的地方。第二步按照原文说的方法制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是你真心想要去做的。因为只有落实到行动上才能算真正做到拆为己用了。

       说完拆书再说一下拆书帮,拆书帮是一个基于拆书学习法的公益组织或者说社群,由一群热爱学习、关注自我成长的青年人组成,在他们眼里,万物皆可拆。分舵是拆书帮组织各种活动的实体单元,大家在这里可以参与拆书活动,就像今天一样,也可以像我一样开始升级打怪,成为一个拆书家。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和拆书帮的一个介绍。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R(2分钟)

      今天我分享的拆页来自《积极情绪的力量》这本书(展示书籍),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一本比较经典的著作。作者是多年研究积极情绪的一位心理学家。我在豆瓣上看过这本书的评论,有的人打分很低,说这不就是鸡汤嘛。其实积极心理学和心灵鸡汤最主要的区别,心理学的结论是根据实证的科学研究来的,并不是给大家画饼,结论是可以重复验证的。下面请大家阅读一下原文拆页,读完就抬头示意我。(发拆页)

I(6分30秒)

      在拆页中,作者给出了一个创造积极情绪的方法,为每一种积极情绪制作档案袋,当你被消极情绪拉入泥潭的时候,可以拿出这个档案袋来保护自己,重燃生活的热情,找回自己的积极情绪。

      根据进化论,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生活的非常艰辛,经常要面对饥饿、猛兽、天灾,需要时刻警惕,傻白甜的个体容易被吃掉或者挂了。一来二去关注负面因素,抑郁、焦虑和恐惧等消极情绪随着基因就一直到了现在。虽然现在已经变得比较安全了,不会突然有老虎把你吃掉,但人们还是很容易关注负面的东西,容易忽视生活中的“小确幸”。而积极情绪与人际关系的和谐、身体健康、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力都非常相关。作者和同事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你生活中的比例能够高于3:1,就是3个积极情绪对1个消极情绪,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作者在研究中测试人们的积极率, 发现80%的人得分低于3:1,平均大概在2:1,抑郁的人群往往低于1:1,消极情绪的比例会超过积极情绪。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一些,很有必要做些什么去调整。令人高兴的事情就是虽然基因决定了我们一半对消极情绪的关注,但还有一半的空间可以靠后天来塑造,可以自己创造积极情绪。

       创造积极情绪有很多种方法,那为什么要做一个积极档案呢?有些人说我觉得我现在过的还可以啊,很开心、很快乐,我真的需要一个积极档案吗?但天有不测风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可能会被这种突如其来的问题打败,陷入消极情绪的泥塘,如果我们平时没有积累或留心的积极情绪的话,其实还挺难走出来的。如果有精心准备的积极情绪档案的话,可以在你被困住的当下,可以给到一个很好的力量平衡,让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当然它也不是万能的,当我们的朋友和家人已经有明确的抑郁症、焦虑症的时候,实际上更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例如心理咨询,光靠看积极情绪档案是起不到效果的。刚刚我们提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例要高于3:1,但关注积极情绪占比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消极情绪,消极情绪有的时候是挺必要的,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过去的经历,当我们比较不顺的时候其实可能是让自己反思和改变的契机。研究发现积极情绪的占比并不是越高越好,积极率不要超过11:1,太高的积极情绪占比会让人脱离现实,光自嗨了,不能面对真实客观的现实。

       那么如何去制作一个积极情绪的档案袋呢?首先确定一个积极情绪的主题,例如让你感到喜悦,或者是让你感到自豪、感激。然后把与这个情绪主题相关的内容收集起来,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品,亲密的朋友家人相关的东西,一场精彩的演唱会,也可以电子的形式,电脑上的照片、日记、歌曲。可以放在真实的档案袋里,也可以贴在本子上,例如有些女生有收集东西的那种本子,或者建立一个电子文件夹。在完成这个过程的时候不要着急,可以给自己充足的时间,一定要体会自己再次遇到这些东西时内心的感受如何,回忆当时的场景和当时的感受。在整理过程中,不用在意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则,因为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个性化的体验,你可以按照你喜欢的方式去建立档案袋。同时这个档案袋是动态的,你可以一直往里面添加新的素材。最后当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拿出来,带给自己力量,例如觉得不自信的时候把自豪主题或者激励主题的档案袋拿出来。你可以按照不同的积极情绪主题建立各自对应的档案袋,书中提供了10种积极情绪档案袋建立的指导语。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1分钟30秒)

       分享我自己的一个故事。我虽然没有一个正式的积极档案袋,但平时喜欢用朋友圈记录生活的细节,一般只发自己喜欢的内容,难过的心情比较少发了,蓝天白云路边野花啊,小猫啊,吃吃喝喝等等,一度有朋友觉得我的日常就是吃喝玩乐,其实不是这样的。2017年的元旦小长假,我和闺蜜两个人去南京紫金山上一个民宿呆了3天,我们两个都有点不开心,因为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我闺蜜比我更不开心一点。12月31日那天,我们两个吃晚饭开始互相倾诉,还抱头痛哭来着,然后又互相安慰。晚上闺蜜在优酷上刷剧,我在b站上刷日本J家的跨年和红白歌会,当天被美食、闺蜜和喜欢的idol围绕,度过了自己的生日和新年第一天,相当于集中了能让自己感到幸福的元素,积极档案的现场版,将来做积极档案都可以收集。同时我还翻看了16年一整年发的朋友圈,一篇一篇细细去看。我印象中看完之后觉得那一年做了很多挑战的事情,面对了很多未知的情况,虽然元旦那个时间点遇到了困难和不自信,但过去一年其实也是这么过来的,那个时候能做到以后也就能做到,变得对生活更有信心了一点。后来就养成了习惯,每年的元旦小长假都会回看过去一年的朋友圈,然后写一篇公众号来总结过去、畅想未来。我觉得这种做法有些接近积极档案袋,但使用的频率有些低,如果能在情绪低潮的时候,及时可以找到自我激励的东西,效果可能会更好。


A2(1分钟)

      最后说说行动计划,最近我有点暴躁,可能是因为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和咳嗽一直好不了,比较容易焦虑和难过,所以打算按照书中的说法做一个“宁静”主题的档案袋,找到让我感觉内心宁静很peace的东西,暴躁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安抚自己一下。正好这个周末有时间去做,下次来拆书帮的时候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书里还有很多降低消极情绪、提升积极情绪的方法,建议大家读一读这本书,并找几个合适自己的方法去实践,相信会有奇妙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