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搞定I:无压工作的艺术(最新版)》 所属活动: 拆书帮大连筹备分舵2019第十三拆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破解焦虑烦恼,用有效计划实现无压工作 学习目标: 清空大脑,摆脱压力;纵向管理项目,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结果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我的拆书练级活动。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是工程设计,第二个标签是学习爱好者,第三个标签是成长,我参加拆书帮也是挑战自我选择成长的过程。
现在先分组下组,这边3位小伙伴一组,中间3位小伙伴一组,这边4位小伙伴一组,一会儿大家需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图书介绍】
F:我今天分享的片段选自《搞定1》,这本书是时间管理类的经典著作,在全球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出版,作者戴维•艾伦,是一名资深的行政管理专家和培训家,被誉为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最具建树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本书从收集、处理、组织整理、回顾、执行五个方面介绍了GTD系统,以及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帮助我们提高工作的效率。

A:和其他的书相比,这本书权威严谨且生动实用,它不仅传授了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方面的具体知识,更是总结了一套“无压力工作”的经典理论。

B:在今天这个信息量和工作量倍增的世界,每一个职场中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验:压力重重;太多事情理不清头绪、不知从哪里入手;似乎总是被各种任务和目标追赶着……本书提供了一种解决的方法GTD,getting things done即搞定,承诺自己一切准备就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想要达成的结果负责,从而提升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下面请大家阅读一下第一个片段,时间是一分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学习者能够意识到产生焦虑的原因,很多时候是由于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却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通过运用“明确预期结果——制定下一步行动——设置提醒系统”三步法,把待办事项从大脑中清理出来,让大脑摆脱压力、实现高速运转。


【I:讲解】

(负面一般做法)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总有一些未完成的事务或者想法徘徊在你的脑中,像买了很久的书一直没有读,老板交待你做项目的改进方案却迟迟没有进展,你似乎觉得一直很忙没有时间去处理这些事?

(不这么做的坏处)

这些待办的事项一直徘徊在你的脑中不断的给你带来压力,时间越长,焦虑感越重;而大脑的主要职责应该是是CPU,是运算的不是存储的系统,这种事务的积累会使人特别的疲惫,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焦虑感。

(拆页行动建议)

如何解决这种困扰呢?根据片段中这个方法,我们需要明确预期结果、制定下一步行动、设置提醒系统通过这三个步骤来放空大脑,恢复高效的运转状态。


我们具体的来看一下:

第一步,明确预期结果。比如说我想“提高英语水平”,一个明确的预期结果可能是取得商务英语证书,或者去外企打拼。


第二步,制定下一步行动。计划采取哪些行动来达成目标,预计花多长时间?比如,我准备减肥,如果我的目标是2个月减10斤,这里包括的行动是每天做哪些运动、运动量是多少,如何调整饮食等等一些具体的行动。


第三步,设置提醒系统。比如,列出总待办清单,今日待办清单等等。


(负面例子)

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前年,我准备参加一个考试,当时在现场出差,白天想的是晚上回去一定要看书,晚上回到住处就会想先休息一会儿再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段时间每天都感到特别焦虑,结果书没看几页,倒长胖了。

根据这个片段来看,这个片段中提到的这几点焦虑产生的原因都很符合我当时的状况。

(正面例子)

根据这个拆页的建议,我应该是:

1. 明确预期结果:设定的目标是,那次考试4门课,当年至少通过3门;

2. 制定下一步行动:预计每本书看多少时间,比如每本书看2-3遍,大约20天,并做脑图笔记帮助记忆。

3. 设置提醒系统: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监督自己去执行。

以上就是用这套系统来清空大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过去的一个月当中,有哪些需要解决的事情却迟迟没有处理?比如“老板让你做的工作方案,你不知如何下手”、“想学习一些技能,却一直压在那里也没有去做,比如想学做漂亮的PPT却想了很久却一直没有去做”。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每人考虑一个让你感到焦虑的事情分享一下,时间是2分钟。

 

时间差不多了,哪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一:

我准备拆书稿的时候就特别焦虑。比如说每天都在想,我今天要改好,结果因为事情耽误了,到晚上就放弃了。第二天又重新这个过程总是在循环。最后实在不行了就交了,其实也没怎么减轻焦虑。

学习者二:

我现在最大的焦虑就是,我的时间安排在拆书、全国共拆和训练营上。其实我自己的培训师简历以及课程大纲,前两天在参加培训的时候发现了是在裸奔的状态,特别需要修改,而且对方还说你赶快修改好了来做。但是这个修改可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我一想到这个就感到特别的焦虑。

 

【A1+】

如果回到当初,运用今天学到的这个方法,明确预期结果——制定下一步行动——设置提醒系统,我们如何来改善刚才的那种状况呢,或者我们如何对这个事件重新进行一个规划?大家在小组内再讨论一下,时间是3分钟。每人写一个便签。

下面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二:

1. 明确预期结果,对于前一段时间的焦虑,我的课程大纲,准备在上个月底前完成5页的培训师简历,7页的课程大纲。

2. 制定下一步行动,每天写一页,按照一个主题。在时间范围内,

第三个就是设置提醒系统。每天早上8点钟设置提醒(开始行动),每天晚上八点钟再设置一个检查一下。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image.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学习者在面对一个项目时,不再盲目采取行动,而是按照自然式计划模式的纵向管理流程,通过“定义项目的目标和原则——展望结果——人言可畏思广益——组织整理——明确下一步行动方案”五个步骤,确保项目达到良好的预期结果。


【过渡】

学完了这个片段,回想到以前的经历,我们之所以感到焦虑,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里积压了太多的没有完成的事务,通过运用“明确预期结果——制定下一步行动——设置提醒系统”三步法,就可以把清空我们的大脑。然而清空大脑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需要对它进一步处理。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有一类事务,是项目。在我们着手处理一个项目时,具体需要怎样做来保证它顺利执行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片段,自然式计划模式,时间是2分钟。


大家都已经读完了吧?

【why】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一类任务,像是出去作一场旅行、或者组织一场活动、开发一个产品、制作一个方案……这些都需要多个步骤来完成,这类事务叫做项目。

【what】

我们需要对项目进行适当的管理和规划,以推进它向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个片段介绍的就是对项目的管理方法。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具体的步骤:

 

【How】

第一,定义目标和原则。

目标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做这件事的原因。目标不同,采取的行动也就不同。比如说,出去旅行,是为了去放松悠闲、还是到景点打卡拍照?采取的行动也会不一样。

定义目标主要是为了制定成功的标准、这样会更容易界定成功。

这里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说小明准备去美国旅行。

目标可以设定为:七月份去美国自驾旅行一周,领略异国风光。

 

原则,是我们要遵循的标准和价值观。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定义它的原则是旅行食宿的花销要做到经济实用。

 

第二步是展望结果。

把预期的结果转化为一个场景,场景的画面越清晰具体,也越容易让我们接近成功,也会让我们的精力聚焦在这上。

比如,在这里,小明可以想像在美国漫步在街上,欣赏着异域风光的场景,发朋友圈后得到大批朋友的艳羡。

 

第三步,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大家比较熟悉的吧?这里不多说,头脑风暴有几个原则:不批判,不质疑,不评估。追求数量,不求质量。收集来的信息越多越好。

比如,这个例子中,小明这时拿出纸笔罗列出与去着美国旅行相关的所有相关信息。

比如包括:办护照、办签证、制定旅行路线、买机票、订酒店、换美元、准备携带的物品。还有其他的,这里不再罗列。

 

第四步,组织整理。【细化步骤】

头脑风暴收集信息,大多是比较杂乱的,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这里包括以下4个步骤:

(1)归类,找到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类。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可以归下类,

手续类包括:办护照、办签证、买机票、订酒店

物品类包括:换美元、准备携带的物品

(2)梳理先后顺序。很多事情都是有前后顺序的,比如先开花后结果。

办护照——办签证——买机票、订酒店

制定旅行路线——买机票、订酒店

其他的没有太过明显的顺序。

(3)确定重要程度。

这几点都是必要的,这里不列重要程度了。

(4)描述,要求是足够详细,挑出几个重要的进行描述。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挑几个进行描述:

路线:安排一周行程

酒店:经济型,卫生、安全

物品清单:必备的物品。

 

第五步,明确下一步行动。

制定详细的方案,比如什么时候办护照、什么时候办签证、什么时候制定旅游路线,制定一个详细的规划,确定完成时间。

之后就是照单执行。

 

以上就是运用“自然式计划”的过程。

 

(预防异议)

讲到这里,有些伙伴可能会说: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按这个流程来走,是不是太复杂了?

我们的建议是,过程要按这个操作,至于详细程度,根据事情的不同来进行调整、取舍。标准就是能够让我们的大脑保持轻松的状态,基本上就足够了,能够缓解我们的压力就可以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练习:


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之后,运用自然式计划模式对项目进行梳理,时间是15分钟。

 

下面请一组老板和经理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2-4 1演练.jpg


非常感谢这组小伙伴的分享,刚才的分享整个就是按照这个流程来走的,过程非常清晰也非常仔细,非常感谢。

 

【A2】

(A2分步催化1)

下面来请大家考虑一下,在未来一个月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你会处理哪些项目?是要准备一场拆书课还是一次练级?或者工作中需要做一个方案?或者制定一个学习计划,等等。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准备着手处理的那个项目,时间是2分钟。

学习者三:

我们要办暑期的两期儿童情商训练营,这是我们的目标。

(引导)说一个场景就行,介绍一下背景就行。

这个项目的背景就是目前是零起步开始招生,在七月中下旬和八月上旬开展两期的儿童情商训练营,目前准备开始招生。

 

(A2分步催化2)

请大家再考虑一下,如何使用自然式计划模式的五个步骤来对刚才的项目制定计划?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每人写一个规划应用,时间是5分钟。

这里有一个要求,要符合SMART原则:明确、可实现、可衡量、与其他目标有相关性、有明确的截止日期。

下面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三:

(1.目标和原则)

我的目标是在一个月之内,30天之内招满30个学员。

原则是帮助这些孩子们在两期的训练营,每期是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帮助他们对自己情商的管理,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应用。再加上沟通、融入团队、尊重与鼓励、专注力的这些训练。是很棒的一套课程,这些是我想带给这些孩子们的,也是我认为4-12岁孩子应该具有的技能,希望我们能提供给他们。

(2.展望结果)

展望结果就是希望招满30个孩子,让这些孩子带动身边更多的小伙伴们。因为我们后期还有更多的课程,包括有专门的专注力的课程,还有ICIR的课程。希望他们能够持续关注我们的教育,从而带动,更多的小伙伴到我们这里来学习。

(引导)他们也会非常愿意到你们这里来学习,他们会觉得非常的开心。

孩子在这边成长,能够看到他们一点点进步,这是我们希望展望的最终结果。

(3. 头脑风暴)

那我们有家长群,通过陆续开发,希望有更多的线上线下呃家长们来关注我们。

(引导)他们会给你们良好的建议。

对,给我们良好的建议,以及认可我们的理念帮我们宣传推广。

(通过收集家长们的建议,以及自己在这方面的经验,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有:线上线下推广、客户信息、客户分类ABC类、客户需求、孩子年龄、课程开发、家长对孩子情商的关注、线上调查表、家长讲堂……)

 

(4. 组织整理)

(4.1归类)客户分类:前期我们收集到家长的信息,包括线上线下的。我们会分为ABC类客户,根据每个客户不同的需求,需要的课程也不一样。

(推广类:线上线下推广、线上调查表、家长讲堂

课程类:情商、课程开发

客户类:客户信息、客户分类ABC、客户需求、孩子年龄)

(4.2 排序)

(1)先收集客户名单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

刚刚搬到这边来,然后这边的家长都不了解我们。

(2)再一个要分出ABC类客户,这个对我们来说也很重要。

(3)然后再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再细分,孩子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课程?比如说以情商为主的孩子,要在这里筛选出家长对孩子情商关注度更高的优先挑选。

(顺序:收集客户名单——客户分类——根据客户开发课程)

(4.3重要程度)收集信息最重要,客户信息,让更多的家长知道我们。

(4.4描述)比如说你刚才说的收集什么信息,都收集什么样的信息?

收集信息,我们分两种,一个是线上的,我们有一个调查表在群里面。那么线下的,我们就是面对面的沟通,包括孩子的年龄、他的一些简单的特点,包括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诉求。

(5. 明确下一步行动)

下一步的行动方案是:

我们要在微信群里面发布信息,在6月15号之前持续的发布信息;

6月15号要做一个家长讲堂和孩子公开课的演示;

以及其他方式持续推广暑期的两期儿童情商训练营。

 

这个项目是有点太大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总结出来这么多,非常棒,非常感谢!


【结语】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大脑是CPU不是硬盘,它是用来运算,而不是储存,如果我们的大脑积压了太多的事务,就会造成效率大大的降低,让我们感到非常焦虑。所以我们需要把那些待办事项清出大脑。清空大脑的过程就需要用第一个片段,明确预期结果、制定下一步行动、设置提醒系统这三个步骤来执行。

对于清出来的项目,就需要按照第二个片段,自然式计划模式来进行管理和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它得到顺利执行,达成良好的预期结果。

希望大家都可以运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切实帮助自己实现没有压力的工作状态,同时把各项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非常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