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甘立新,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1.一是老码农:目前是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技术负责人。
2.二是平易近人,所以朋友比较多。
3.三是兴趣广泛,爱玩的东西比较多,现在又多了一个新爱好,玩拆书。
今天我拆的是1-1,选择的书籍是《提问力》。
正式开始拆书之前呢,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和拆书法。
拆书帮是一个非盈利组织,拆书帮提倡的“拆书”学习法是由我们的帮主赵周老师创建,与传统学习方式不同的是,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或者书本为中心。旨在通过RIA读书法,将书本的知识拆为己用,提升能力,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那么RIA读书法是什么呢?
(用MARK本写下来做展示)
R, 即reading,代表的是原文阅读;
I, 即interpretation,代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原文复述;
A, 即Appropriation,代表学习者拆为己用。
A又可分为A1和A2,A1是激活经验,代表描述过往经验,可以是成功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经验;A2是催化应用,规划未来该如何应用知识。
提问力》p40-p41
共情型问题--如何让“受伤”的人感受到被理解
原文如下;
都说理解万岁,可见人们对被理解有着巨大的渴望。可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你的朋友和情侣吵架了,口口声声说要分手,打电话和你倾诉;朋友在工作上遇到大麻烦——项目搞砸啦,来找你求安慰。这时候,你特别想去帮朋友分担忧愁,可实际情况可能是,你想安慰对方,或者苦口婆心,说了很多良言,给了不少建议,甚至说笑话缓和气氛,但是结果却是爱莫能助,场面非常尴尬,甚至可能一不小心,你也被朋友的坏情绪给感染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熟悉共情型提问模型的对话技巧,则不仅可以陪伴朋友从郁闷聊到开心,真正为他分担忧愁,甚至可以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受伤”的他真正感觉到被理解。
共情型提问就是利用问题和对方建立共情关系,进入同频互动交流状态。共情型提问有四个要点。
第一,试新鞋。在对话前,不着急说话或给建议,而是先向自己提问,要应用同情心,转化视角看问题。
这里需要提到我们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同理心不是把自己代入对方的场景。不是问,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会如何?而是好奇地问:
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会如何?
站在他的角度,自己会看到什么?
他在想什么?他感觉如何?
这样切换视角来提问,才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
第二,提问。首先提出宽泛性问题,让对方开口说话。邀请他们进入他们感到最安全、舒适的领域。
第三,聆听言外之意。提问之后,对方就会开口说出很多信息,这个时候需要聆听,听话里话外,话里——他都说了些什么?话外——他的语气、心情、表情、眼神、说话节奏等信息。聆听也是共情的重要部分,我们愿意听,对他就是最好的陪伴。
第四,适当的举例。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客观,才能避免和对方一样进入伤心、愤怒、冲动的状态。我们需要帮助朋友客观分析,在合适的情况下给出合理的建议。
【Why】
生活中经常会有亲人、朋友或同事因为受伤需要安慰,但结果是我们说了很多好话,嘴巴都说干了,我们甚至扮小丑哄开心,都没有看到什么效果,甚至有时还被朋友所感染,弄得自己也开始伤心了。如果应用“同理心四步提问法”或许能有一些帮助。
【What】“同理心四步提问法”是通过同理心,逐步引导“受伤者”从痛苦中走出来的一种方法。
【How】“同理心四步提问法”的步骤如下(用MARK本写下展示出来):
【一】 共情自问。设身处地从“受伤者”的角度问自己一些问题,让自己进入他的状态。同理心不是:“如果是我,我会怎么怎么做。”同理心是:“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 移情宽问。问对方可以理解,并且关心的问题,让他对方觉得你是自己人有安全感而打开话匣子,比如“是谁惹了你,搞得你这么伤心?可以跟我说说吗?”
【三】 聆听追问。重点是听对方感受到了什么、真实发生了什么和对方想要什么,找到问题的根源。
【四】 对症下问。问“受伤者”以后有什么计划?还需要我做点什么?(根据需要给出一些建议,也可以不给建议,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
【Where】可以是“受伤”的亲人、朋友和同事等跟自己有一定关系的人。
A1:
那么我们在实际中会如何运用呢,首先我想分享一个我自己劝说失败的一个例子。
【例子】过年期间,因为不让看光头强,儿子大哭大闹后,我劝他失败的一个故事。
“宝贝,光头强有什么好看的?不要哭了。”我说。
“我就要看光头强”儿子继续在那里哭闹着。
“爸爸陪你踢足球或者下围棋,老看电视不好的!”我说。
“我就要看光头强!”他继续坚持。
“过来,再不听话,我就揍你了。”我不耐烦地说。
“我就要看光头强!”他哭的更厉害了,接着就是暴力沟通了。
【反思】首先,我第一步就做错了,我以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情。对我来讲,光头强算不了什么,但对他来讲,光头强就是他娱乐的全部。不能看光头强,他会非常失望和难过的,我必须看到这一点。这种事情在我家经常发生。
A2:
明天回到家里,再看到儿子因为被禁止看动画片而哭,我就使用“同理心四步提问法”来处理这件事情。
1)共情自问。我首先问自己,如果我是儿子,变成7岁的小孩子,跟他一般高。我生活中除了平时单调的校园生活,就是各种无聊的兴趣班,然后就是无数的做不完的该死的家庭作业。我唯一可以放松一下的事情就是动画片“光头强”了。妈妈现在还要剥夺我这个爱好,我真是好伤心,难过,所以才大哭。我可以理解我儿子的痛苦。
2)移情宽问。现在,我出场。
“儿子,为什么这么伤心,跟爸爸说,是谁惹你了?”我说。
“妈妈不让我看光头强......”越哭越伤心,我静静地听着他的倾诉,并鼓励他说下去。
3)聆听追问。我全心听着儿子的倾诉,重点听他的感受,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让他这么伤心,儿子到底想要些什么东西?听的过程中,发现他哭的真正原因是自己孤独了,需要陪伴。
4)对症下问。“儿子,你以后还要看光头强吗?”我说,他点头。
“今天妈妈看你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了,怕伤害了你的眼睛。以后我们先完成作业,我们每天就看一集光头强,好不好?剩余的时间我们下棋或踢球?”我说,他点了点头,擦了擦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