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249字)各位小伙伴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拆书过级活动,我是今天的拆书过级者——翼羽卿枫,本名张廷娟,大家也可以叫我枫枫。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大内高手” ,我是从业十年的临床内科医生,副主任医师,也擅长皮肤科;是朋友们的保健医,欢迎朋友们咨询沟通。
第二个标签“跆拳道蓝带”,蓝带是个什么级别?就是如果再成功考过四个级别的话,就是“跆拳道黑带”了,那真正的“大内”高手!
第三个标签“极简终身成长者”。我要坚持“少就是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都在成长的路上!
(392字)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读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大家都不陌生,在遇见拆书帮之前,我自己就经常是书读完了,内容也忘得差不多了,更别说怎么去应用书中的知识了!而拆书法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拆书的核心是RIA便签,R指的是能够让你有所操作的原文片段,I则是用你自己的话来转述片段内容。A又分为A1和A2,A1能触发你的过往经验,A2则指向未来,最后“拆为己用”!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拆书”法,“用以治学”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知识数据库。
“拆书帮”正是认可、实施“拆书法”一个学习爱好者社群,是公益性青年组织,其核心目的是帮助、陪伴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具体形式是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比如我们哈尔滨知行筹备分舵。大家有时间就可以来参加活动,因为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也欢迎各位小伙伴加入我们的社群。
(580字)现在我来介绍一下今天的片段,该片段取自《人生需要整理》,作者是迈克尔.赫佩尔,他是人生整理专家,英国家喻户晓的励志大师,是欧洲炙手可热的演说家。
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大家读完了,请给我一个示意!
【R:阅读原文】
《人生需要整理》迈克尔.赫佩尔P48
让自己开心起来的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张开嘴巴笑,然后看看会发生什么。这个方法说起来简单,读起来更单,但是做起来的确很难。
为了使这个方法的效果最大化,我必须把以上两类人都考虑在内。以下是从“悲伤”到“快乐”的“三步舞曲"。你很 快会看到效果,而且功效持久。
第一步:改变外观。把傻笑调整为微笑,展肩挺胸,让目 光灵动起来,向上看,深呼吸两次。
第二步:挖掘细节。找出5个在此刻令你感恩的好事。比 如,我活着;我住的是大房子;我长得不错;人们喜欢我;今 天要吃美食!就是这些细小的事情,你需要找到至少5件,如 果能写下来更好。
第三步:动起来,采取行动,让自己进入开心状态,动起 来!总坐着,你就容易忧郁;抬起腿来行动,你会立刻感到快 乐。如果需要给朋友打电话,那就站起来去打。
如果你需要收 拾屋子,那就马上开始打扫。
行动起来,你的心也会随之而动,快乐即刻隆临!
简单吧?太简单了?在你没有验证之前,不要轻易评判。 强烈建议你在真正需要变得开心之前就开始自我训练。
不要等到失意时再去实践。现在就开始练习。等真正需要时,你会更容易获得快乐!
(757字)好,我看大家基本已经读完了,我来讲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
【Why】快乐能给我们好的情感体验,能让我们感受到幸福,感受到爱与被爱,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希望,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快乐也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那为什么不天天快乐呢?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大多数的时候都做不到。明明想要开心快乐,确总揪着不开心不放,不肯甩掉“悲伤”,或者说不知道怎样甩掉悲伤。
【What】原文片段讲的就是:如何通过“丢掉悲伤“到”开始快乐”方法,为了记忆,我称之为“八点二十微笑法”——微笑的时候,观察一下你的两个眉毛是不是和钟表“八点二十”的时针和分针指向一样呢,哄骗自己的思维,行动起来,结果最终获得开心。
【How】现在让我们看看,具体怎样操作:
1.调整姿态——八点二十微笑法:
用左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按在两嘴角和两眉梢,上下往一起勾一下,看看是不是八点二十?这就是“八点二十微笑法”,当然如果你已经有良好的微笑姿势,那就不用这招了。
挺胸收腹,双肩展开,转动眼球,让转动眼球,眨眨眼就,深呼吸两下。
2.感恩细节:找出此刻令你感恩的好事,至少5件,能写下了更好。
比如:我此刻呼吸着新鲜空气!我的居住环境比较整洁舒适!我家今年的供暖真好哦!我认识很多朋友,他们都很喜欢我!我先生为我准备早饭了呀!
3.立即做事情:动起来吧!
如果总是坐着、躺在,或者一个人无聊,那永远也开心不起来。快快动起来,如果需要搞卫生,立即去做,哪怕擦一下桌子也好;如果需要给父母打电话,马上就打。行动时最好的开始!
4.练习“八点二十微笑法”:重复1-3个步骤。
随时随地,只要你需要,立即练习哦!反复练习,形成思维记忆习惯,你会更容易获得快乐!
【Where】
适用于任何时候,任何地方!
尤其现在,哪怕你现在还没有悲伤;立即开始练习,快乐随即而到!
记住“除非你愿意,没人可以让你不快乐!”
(399字)接下来分享一下我的一个亲身经历:
【故事】
起因:
2018年1月我因颈椎病突发,疼痛难忍,眩晕得天旋地转,双手拿2个苹果都是极限,生活几乎不能自理。而此时父亲反复的大手术,我却不能去照顾父亲,心情一度郁闷。
经过:
每天告诉自己:今天是新的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结果没多会儿,思维又回到:颈椎还能好吗?难道后半生要一直带着疼痛吗?父亲的手术能恢复吗?心情又低落了!总是感觉心头像压了个大石头一样喘不过起来!
结果:
大半年都在这种情况下,心情反复低落。
【我的反思】
学习了这个拆页,我反思了一下:
我当时一直任由情绪持续低落,没想过怎样刷掉“悲伤”!
平时没有注意到要个人姿势,整个人都是不精神的。遇到难以面对的事情根本没想过自己也应该笑一笑!
虽然告诉自己一切会好起来的,其实当时内心还是不确定的?更没有从内心去感恩细节,感恩自己已经拥有的。
思维总是停在负向的事情上。没有立即采取行动!所以自己才一直情绪低落了半年之久。
(405字)学习完这个拆页,我打算应用于生活中,
【目标】:明天开始至少一天三次:早中晚练习"八点二十微笑法”,并记录打卡。
【行动】:
1.调整姿态——八点二十微笑法:问自己:“你今天八点二十了吗?”,然后立即“八点二十微笑”,同时展肩挺胸,转动眼球,深呼吸2次。
2.感恩细节:找出此刻你要感恩的好事,至少5件。
我的体能恢复好多!我2月份已经读完4本书!我能开始正面思考问题啦!父亲和孩子手术后恢复得很好!我要开始拆书帮升级打怪,武装自己了耶!
3.立即做事情,动起来!
想要做的事情立即去做,比如:想变美,立即每日照镜子3分钟:想去冥想,立即开始;想去游泳,创造机会,立即去。
4.练习“八点二十微笑法”:随时随地,记得练习“八点二十微笑法”哦!反复练习,形成思维记忆习惯:多多易善,记录一下,看一天有几次。
大家今天了解这个片段后,有什么想法吗?可以试试自己回去写一下自己的A1,A2,好吧!
有新的建议和想法,欢迎大家会后跟我沟通哦!谢谢大家!
《习惯的力量》P18
科学家说,习惯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如果让大脑自由发挥,那么大脑就会让几乎所有的惯常行为活动变成习惯,因为习惯能让大脑得到更多的休息。这种省力的本能是一大优势。
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是奖赏,能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
慢慢地,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欲望出现。最终,不管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还是你家院子的车道上,习惯产生了。
习惯并非确定不变,在后两个章节中可以看到,习惯是可以被忽略、改变或者替换的。但是发现习惯回路太重要了,因为它揭示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在习惯回路出现时,大脑不再完全参与决策,它要么完全静下来,要么集中做其他的任务。所以,除非你可以抵制习惯,找到新的惯常行为,不然习惯模式依旧会自动展开。
简单地了解习惯的运作原理,了解习惯回路的结构,能让我们更轻松地去控制它。一旦将习惯分解,你就可以调控它了。
好,我看好多小伙伴基本上已经读的差不多了了,我来讲一下自己对于这个拆页的理解。
【why】请小伙伴们想一下,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睁开眼睛第一件是做什么?是拿起手机看微信,还是去卫生间洗涑?洗漱的时候先刷牙再洗脸?还是先洗脸在刷牙呢?你挤牙膏时是从中间挤,还是从牙膏的尾部挤?出门时和家人互动方式什么?下班后到家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是在一下子瘫在沙发上?还是洗漱换衣服整理?这些事情,想一想,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吗?我们要思考好半天才能决定是先洗脸还是先刷牙?这些是什么呢?这些就是习惯,生活中很多时候,很多事都是习惯引起的。
习惯有什么作用呢?比如说,我们都想减肥,可是就是管不住这嘴呀,想吃呀,我也是这样!或者是我想运动,可是就是动不起来呀!想读书,却没有时间读书啊!还有想养成记账的好习惯,记了两天,第三天就坚持不下去。为什么呢?因为习惯会在我们一天生活中,大概有40%的时间习惯是习惯决定的,而不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的。
【what】那恰好这篇拆页就告诉了我们,习惯形成的原理:人的大脑会寻求一种简单的方式,就是怎么简单怎么来。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告诉我们出现了一个“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的习惯回路。暗示,刺激大脑自动进入一直行为模式之中,启动“惯常行为”,而这个行为带来的“奖赏”又再次强化“暗示”,再次让你做这个事情。
现在我们知道习惯回路了,我们该怎么办呢??能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改变我们的生活嘛?答案当然是肯定。
【How】现在我们就讲一下如何利用“习惯回路”养成好习惯:
我把它按“习惯回路”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设暗示
第二步,做惯常
第三步,给奖赏
第一步,设暗示:想一下你想养成的习惯的暗示开关是什么?当我要养成“叠被子”的习惯,我就把“起床”当成“叠被子”的暗示。我想养成“练声”的习惯,我就把“拍爽肤水”当成“练声”的暗示。当我养成中午看书的习惯,我就把“吃完饭坐在座位上”当成“看书”的暗示。
第二步,做惯常:你要养成什么习惯,就做这件事。比如叠被子,练声,读书,等等,去做这个行为。
第三步,给奖赏:奖赏可以分两个部分,一是心理上的满足感,另一些给自己实际的奖赏:可以是打卡记录,或者是给自己小红花,定期给自己物质奖励。
我举个自己栗子——我要养成早起的习惯。
第一步,设暗示,我把“闹铃”当成早起的暗示。
第二步,做惯常。当闹铃响后,立即起床。
第三步,给奖赏。心理上:我今天早起了,我完成了对自己的承诺,我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心情舒畅。同样,也可以给自己设立个打卡表格七天,给自己个小红花。超过三个,我就很高兴。
这就是习惯回路的步骤“设暗示,做惯常,给奖赏”!
【where】
习惯回路适用于个人养成习惯,比如“身体习惯”,我想养成站着就挺胸抬头,姿势很好的习惯,就要告诉自己。行为习惯,早上起床立即叠被子的习惯。思维习惯,目前还没有很深入的研究。
尤其是有惯常行为的习惯。相对简单可操作的习惯。有具体行动步骤的习惯。
不适用于同一个暗示,带着好多“惯常行为”的习惯,比如下班到家这个暗示,带着“洗手,断舍离整理,换衣服”。或者比较复杂的习惯不太适合。
【A1】我讲完后大家对“习惯回路”多少有些了解了。下面我们进入A1的环节;请大家思考一下,有没有过亲身经历,或者见过的习惯养成的事情,是否存在习惯回路呢?有没有因为习惯回路不完整,而失败的呢?大家用1分钟时间去思考,可以写在纸上,要求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写完后,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组内进行分享。一会会找一个小伙伴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