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番茄工作法图解》 所属活动: 大连筹备分舵2019年第一次线下拆书过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列清单,吃番茄 学习目标: 番茄工作法流程:计划、跟踪、记录、处理、可视化五个阶段

开场: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我的拆书练级活动。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是工程设计;第二个标签是学习爱好者;第三个标签是成长,我觉得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成长,无论是能力,心态还是为人处世,参加拆书帮也是我挑战自我努力、选择成长的过程。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以及什么是拆书帮。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到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拆书法是便签法,让人通过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相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把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就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所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学习爱好者自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今天要介绍的这个片段出自《番茄工作法图解》,番茄工作法是现在最流行的时间管理方法之一。它操作简单,功能强大,不仅能让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使用过程中我们还会收获很多成就感。这本书的作者用轻松的方式介绍了番茄工作法如何使用,帮助我们从入门到精通。

        下面,请大家先阅读一下原文片段,时间是1分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番茄工作法图解43.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都已经读完了,接下来我讲解一下这段内容:

这个片段介绍的是番茄工作法的使用流程,以及如何进行跟踪和优化。


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说:时间是一个人最稀缺的资源,人人都需要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可以让我们生活的更加自由,也可以让人更加幸福、效率更高、目标更快实现、压力降低了,有时间去锻炼、身体更健康,有更多的时间去旅行,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

从而告别焦虑、拖延,与生活中的忙乱。

然而,根据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很难长时间地专注,我们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扰,可以尝试用本文这个方法来进行时间管理,帮且我们工作的更加高效。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第一步,计划

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晨在工作之前我们要列出一份“今日待办清单”,也就是今天必须要完成的工作,这个相当于我们的承诺。

列出清单后,再把清单事项进行分类、按重要程度排序、并分配相应的番茄钟,我们要保证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今天最重要的事是写一份报告,就要把它放在第一位,分配几个番茄钟来完成;对于一些简单的事,比如打电话、收发邮件,可以集中起来放在一个番茄钟里。


第二步,跟踪

计划完成之后,从第一项开始执行,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连续工作3个番茄后休息15分钟。在25分钟内我们要保证精力高度集中专注做某一件事,不能分心。时间一到,立刻停下,不管这件事有没有完成。休息时,我们要让大脑完全放松,不要再考虑任何工作的事情、不要打重要电话、不要发邮件;可以睡觉、溜达、喝水,甚至发呆。

也就是休息时安心休息,工作时一心一意,短暂的休息是为了让我们工作时能够更加专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跟踪一些指标,比如,每个番茄钟是顺利执行,还是受到干扰,或者被迫终止,以及哪些事项提前完成,哪些超时,我们都要把它记录下来。

这里还有一个原则,我们要尽量避免中断一个番茄钟。如果我们在番茄钟里受到另一件事干扰,先判断这件事是否需要马上处理,如果不需要,我们可以把它补充到待办清单里,另外安排时间。


第三步,记录

晚上结束工作时,把一天的数据收集起来,成功的番茄数、失败的番茄数、受干扰的次数,哪些干扰或中断可以避免,进行归档。


第四步,处理

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出每个番茄钟平均受干扰次数,以及其他指标。

我们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这些跟踪的数据不断调整优化,哪些数据最有利于帮助我们执行制定的计划,找出最关键的那些指标,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第五步,可视化

把数据转化成图表,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变化趋势。我们可以从中查找原因,并分析改进方案,在第二天制定工作清单时进行修正。


以上就是番茄工作法循环改进的流程。番茄工作法最好是用在需要专注的工作,如果你的工作经常受外界干扰,则不建议使用。而且这个流程是我们在使用番茄工作法初期进行调整时使用的,用来帮助我们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当我们熟练掌握之后可以适当进行简化。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番茄工作法的使用流程,再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经验:

上周二,我正在画图,领导跑过来说某个项目需要修改,让我马上和客户联系一下。我只好放下手头的工作给客户打电话。一会儿,同事又过来问设计上的事情,又要向他讲解,之后喝水、同事聊天,大半天过去,基本没做什么事。

我发现自己很难长时间专注,有时是受外界的干扰,有时是自己分心,造成效率比较低。一天下来没出什么成果但却很疲劳。这些都是因为我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工作清单。

我们画图一般是几张图同时对照着做,特别需要专注,保证思路连贯,否则很容易出错。


因此,我计划从明天开始,每天按照这个流程进行时间管理,时间是30天,目标是每天成功的番茄数在5个以上,并且由于我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中断或受干扰的次数少于5次。

具体步骤是

1. 计划

列出“今日待办清单”,按重要程度排序,并分配番茄钟。

比如,每天上班后先处理邮件、回复重要信息、是否有需要与其他部门沟通的事项等,之后进行设计,避免受到打扰。

 

2. 跟踪

跟踪每个番茄钟的执行情况,中间如果溜号、有人来找,都记录下来,根据情况判断是继续还是中止。如有新增事项,也要补充到待办清单上。

 

3. 记录

每天晚上统计一下,成功的番茄数、失败的番茄数、受干扰的次数、哪些干扰或中断可以避免,简单的分析一下,进行归档。

 

4. 处理

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出每个番茄钟平均受干扰次数。并根据执行情况调整这些指标。

 

5. 可视化

把数据转化成图表来表示,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变化趋势分析改进方案,在下次制作番茄计划时进行修正。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