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伙伴下午好! 首先请大家按照座位顺序依次两两组成一组。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对抗消极情绪,那我们看看哪些是消极情绪呢?比如愤怒、忧伤、沮丧、疲惫。
这些情绪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我们会因为愤怒而与他人产生冲突,影响人际关系;会因为烦躁而不能准时完成工作;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忘掉重要的工作内容。
可见,消极情绪往往带给我们的都是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尽可能避免。
【学习目标】因此,今天的第一个学习目标就是:学会CCEA模型的四个步骤,能够从自己的行动开始察觉消极情绪,结合具体的事件场景,分析出情绪背后的认知,进而对抗消极情绪。
图书介绍:
【F】《积极达成:处理好情绪再处理问题》这边书的作者是王明伟,是美国知名影响力与领导力培训机构Vital Smarts公司在大陆地区认证最早和授课最多的专职讲师之一。本书认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处理情绪的4A模型,和处理问题的PRO模型,帮助我们高效和谐解决问题。
【A】相比于同类型的影响力书籍,这本书不是一本理论书,而是一本工具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案例丰富,而且最特别的就是,作者是中国人,所以在文字表述上面更贴近我们的文化习惯,读起来更容易理解。
【B1】这本书对我们有什么用呢?现在我们工作和学习的大环境是追求快速适应变化,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工作进展缓慢,个人情绪低落,人际关系紧张,我们想要改善,但又时常力不从心,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这本书就告诉了我们一个可行的流程:先处理情绪,避免陷入消极情绪,然后再按照科学的思路和方法分析解决事情。帮助我们把事做好,把人际关系处理好。
【B2】而今天学习的两个片段则是介绍一个很实用的工具——CCEA模型,来帮助我们察觉自身的消极情绪,了解引起这种情绪的事件原因,分析并调整相应的行动,从根本上改变或减少消极情绪。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原文。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Condintion(具体的情景)>Cognition(产生对于该情景的认知)>Emotion(引起了情绪)>Action(根据情绪做出的相应行动)
利用一个家庭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一下CCEA模型:你家儿子8岁了,刚上小学二年级。从上学开始语文成绩一直不是很好,而且还特别贪玩,尤其喜欢看电视,所以你为了让他的成绩尽快赶上来,要求他只能晚上8点半至9点看半小时电视,他也答应了。你工作的地方离家比较远,所以你一般到家就7点多了。
今天下午你从公司外出办事,办完事就直接回回家了,到家时刚刚6点。你一推门进家,就发现你儿子在看电视(具体的情景),这时你心里想:“这孩子太贪玩了,今天要不是我回来得早,我还发现不了!”(你对于当前情况的认知)。基于这样的想法,你非常生气,火网上撞(你产生了情绪)。你开始责备孩子,说他不诚实,不听话,可能还会惩罚他(这些都是你采取的行动)。我想类似的例子,大家还能举出不少。
情绪源于认知,这条原理对于分析和调整情绪至关重要。
【why】大家可能发现,当生气、焦虑、愤怒、忧伤等消极情绪来临的时候,我们几乎是察觉不到的,事后即便反应过来了,好像也没什么用,下一次还是会被情绪影响。头疼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我们孤立地看待情绪,没有对情绪背后的事件原因进行归纳,没有认识到或许是自己的认知错误导致了现在的消极情绪,于是才让自己的行为一次次偏离正确的轨道。
【what】对此,片段中作者就给出了我们一个CCEA模型,帮助我们察觉、分析情绪背后的认知问题:C(情景)-C(认知)-E(情绪)-A(行动)。通过理性地将情绪与对应的事件情景、认知以及行动串起来,使我们不再孤立地看待情绪,改变认知才能改变情绪。
【how】怎样运用CCEA模型来分析消极情绪及背后的认知呢?
第一步,察觉情绪。通过身体的表现来察觉情绪,例如手心出汗是紧张,攥紧拳头是生气。
第二步,回忆场景。回忆最近一次发生这种情绪的时间,时间、人物、地点,发生了什么。
第三步,回忆行动。回忆这种场景下自己采取了哪些行动,想想这些行动是不是自己不想要的?
第四步,分析认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回忆下你当时的内心独白,或者能更深一步,找出自己哪一方面的需求没有被满足。
【案例】下面我就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我发现我最近总是生气,生气的时候我会不舒服,会胃疼,我要对抗这种消极情绪,于是我开始运用以上四个步骤:
首先是察觉情绪,我发现我生气的时候总是攥紧拳头,那么下次我就知道我攥紧拳头可能就是我生气了;
第二步,回忆最近一次生气的场景,就在昨天,我跟我妈妈通电话,没说两句她就又开始说“你快点找个人嫁了吧!”;
第三步,回忆行动,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一下子就炸了,二话不说就挂了我妈的电话,当然这不是我想要的,因为她会伤心;
第四步,分析认知,为什么我会在妈妈每次催婚的时候就生气呢?我认真想了想,其实是我感觉到被控制,我认为妈妈不考虑我的感受,想用母亲的权威来控制我。而我内心渴望被满足的需求是:被母亲信任、被认可。
【不那么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没有运用CCEA模型来分析情绪背后的认知会怎么样呢?我们少了一样自我察觉的工具,就像少了一道通往幸福的大门,或许,我们会一直这样不自觉地被各种消极情绪牵着鼻子走,让消极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生活人缘,美好人生的目标就这么离我们远去了。
【A1】
【显像提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忆,最近一周内自己有没有因为被消极情绪影响的经历?比如刚才说的生气,因为生气,我们感觉心里很不爽,但是不知道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一团乱麻。
回忆下当时发生了什么?自己当时是怎么处理自己情绪的,是主动顺利地调整了,还是迟迟没有解决,又或者是不了了之?
【反思加工经验】如果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运用这四个步骤分析出导致自己情绪的事件及背后的认知?
接下来给大家每人1分钟的时间,跟你同组的伙伴分享一下你的A1经历。
学习者案例分享:
有一次跟婆婆通话之后我就生气了,我很生气又不能对婆婆发作,就狠狠骂了我老公。这个事情我自己也莫名其妙的。
用CCEA模型来看,我生气是因为自己之前一直被婆婆催着快点要小孩,现在怀上了,婆婆居然没有关心自己(周围的人都关心自己了)。尽管我也骂了我老公,但是心里仍然不平。虽然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但通过今天的分析,我知道了我的内心是觉得我怀了宝宝了希望得到周围所有人的关怀,婆婆作为亲近的人,没有给自己关怀就会感觉委屈,下一次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会意识到是我的内心需求导致我生气的,就可以自己做调整。
【学习目标】第二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四个步骤学会使用CCEA结构化日志,帮助我们从源头上了解自己的认知,进而调整消极情绪,并改变行为和结果。
接下来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阅读片段二,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我们利用结构化日志的原理结合CCEA模型,拓展为CCEA结构化日志:
前提(时间/地点/人物/事件)Condition | 认知 Cognition | 情绪 Emotion | 行动 Action | 结果 Result |
CCEA结构化日志的作用在于发现哪些情景会对你的情绪产生影响,分析你为什么会产生情绪,帮助你从源头进行改善,从根本上调整你经常出现的消极情绪。所以,如果你想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情绪,CCEA结构化日志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一,分析“前提”的共性,找出让你出现过激情绪的共性前提。通过一段时间的结构化日志记录,你就会发现对于某种你特别想改善的情绪,很有可能是出现在一些有共性的前提下,比如:在某个人和你沟通时,你经常出现这样的情绪;或者某个事件出现时,你经常出现这样的情绪。找出共性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可以通过解决共性问题,使你在面对这些共性问题时有更加积极健康的情绪。
第二,基于共性前提,分析自己的认知。自己反思一下:为什么在这个共性前提下,我总是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是什么样的认知影响了我?利用这个问题,深入分析自己的认知,你就可以发现那个操纵你情绪的幕后黑手了。往往当你挖出自己的认知时,会发现对于共性前提,自己的认知是非常绝对、偏激的,可能你自己都会觉得可笑,但这只幕后黑手已经捣蛋了很长时间了。最重要的一点,警惕这些偏激的认知,以后不要再用这些错误的认知来影响自己的情绪了。
第三,化解偏激的认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动。你可以重新调整自己的认知,把通过结构化日志分析出来的不正确、不健康的认知,调整为健康和积极的认知,这样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尤其是行为,对于之前过激的行为,你现在可以用一种新的行为来替代它。比如,当和某人在讨论问题有不同意见时,你总是很冲动地和他争吵,结果搞得双方无法来解决问题。为了避免这种争吵再次发生,当你情绪快要激动时,你可以提前设计一种新的行为来替代争吵,你可以告诉对方自己要去打杯水。通过这个新行为来避免双方的冲突,等你打水回来多半已经冷静下来,再谈事情往往会有更好的效果。下次你面对这种情况时,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替代之前的不好行为,从而避免你们再次冲突。
【what】CCEA结构化日志是基于前文我们看到的CCEA模型建立的,是一个工具,通过观察记录自己的情绪和事件,方便我们反思情绪背后的认知,然后通过改变认知来调整情绪和行动。同时也是建立起情绪管理习惯的方法之一。
【细化行动步骤】怎样利用结构化日志来对抗消极情绪呢?
第一步,每日记录情绪、事件、行动、结果。事件当中需要记录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这样方便下一步的总结。
第二步,总结共性。这些事件都跟某个场景、某个人或某个物品有关。
第三步,分析认知。根据这个共性,反思自己的内心独白是什么,这种认知是不是不正确的?是不是偏激的?
第四步,调整并实践。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可能是不对的,我们对应地去写下正确的认知,然后尝试改变,调整情绪。
情绪 | 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 共性 | 行动 | 认知 | 结果 |
第1步 | 第1步 | 第2步 | 第1步 | 第3步、第4步 | 第4步 |
【案例意译】我们以原文片段中的一个小例子来看,我今天生气了,事情是我与项目组的同事小毛在讨论问题时意见不合,总是会发生争吵,结果我们就没办法解决工作问题,项目进展缓慢。
利用CCEA结构化日志我们怎么做?
第一步:记录。
情绪
| 事件 (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 共性 | 行动 | 认知 | 结果 |
生气 | 周五下午,办公室,小毛,装修方案意见不合。 | 争吵 | 不欢而散,项目进度停滞。 |
第二步,总结共性。
情绪
| 事件 (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 共性 | 行动 | 认知 | 结果 |
生气 | 周五下午,办公室,小毛,装修方案意见不合。 | 只要是跟小毛讨论问题,就经常会生气。 | 争吵 | 不欢而散,项目进度停滞。 |
第三步,分析认知。
情绪
| 事件 (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 共性 | 行动 | 认知 | 结果 |
生气 | 周五下午,办公室,小毛,装修方案意见不合。 | 只要是跟小毛讨论问题,就经常会生气。 | 争吵 | 我认为小毛是新人不专业,而自己希望能跟专业的人合作。 | 不欢而散,项目进度停滞。 |
第四步,调整并实践。
情绪
| 事件 (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 共性 | 行动 | 认知 | 结果 |
生气 | 周五下午,办公室,小毛,装修方案意见不合。 | 只要是跟小毛讨论问题,就经常会生气。 | 争吵 | 我认为小毛是新人不专业,而自己希望能跟专业的人合作。 | 不欢而散,项目进度停滞。 |
不生气 | 只要是跟小毛讨论问题,就经常会生气。 | 不争吵,接一杯热水 | 每个人都不完美,团队默契需要磨合。 | 换个角度讨论工作,推进进度。 |
【预防异议】可能你会问,我通过填这个表格就能够对抗负面情绪了嘛?我只是写下来,但是消极情绪一上来自己可能还是控制不住啊!我想我们要了解的是,任何方法都不是速效药,特别是我们已经产生惯性的行为都是需要刻意练习才能改变的。CCEA结构化日志作为情绪管理的工具之一,可以帮助我们有意识地察觉情绪,定期总结,理性反思,改变认知,慢慢地逐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大家不妨先用一周的时间尝试一下。
【A3】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尝试运用一下刚刚介绍的CCEA结构化日志。
给大家一个使用场景:
情绪:愤怒。
第一个事件,周一时,小A约了男朋友下班后去吃饭看电影,快下班的时候男朋友爽约了,于是电话里面吵了一架,小A斥责他为什么不早说;
第二件事情,周三上午,男朋友说带小A去餐厅吃饭然后一起看球,到了餐厅见到了他的朋友,全程男朋友都在跟朋友讨论比赛,完全没有理会小A,当时小A没有说什么,但是回去的路上又跟男朋友大吵一架。
现在请假设自己是小A,接着……
为了方便大家练习,我把第一个步骤,也就是情绪、事件、行动和结果先填写好了。接下来,我想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运用刚才介绍的第二、三、四步骤来分析愤怒这一消极情绪背后的事件共性、认知问题,以及如何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改变行为,最后产生好的结果。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并把小组讨论结果写在对应的表中,等一下我们请一个组做代表来分享。
情绪 | 事件 (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 共性 | 行动 | 认知 | 结果 |
愤怒 | 周一,男友,约好一起吃晚饭,临时放鸽子 | 发火 | 吵架 | ||
愤怒 | 周三,男友,约了晚上一起吃饭看球,全程只顾跟朋友聊天,不理会自己 | 发火 | 大吵一架,男友也很生气 | ||
学习者分享案例:
首先,总结共性。小A一遇到与男朋友不够亲密的时候,她就会很生气。
然后,分析认知。小A希望男友把自己摆在第一位。
最后,调整认知和行动。行动目标是不发火,调整结果就是如果男友放了我鸽子,那我就去约其他朋友吃饭玩耍,我也一样很开心,如果男友去看球了,那我就不陪他去了,我找朋友去逛街。也就是找其他事情去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可以和男朋友和谐共处。
情绪 | 事件 (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 共性 | 行动 | 认知 | 结果 |
愤怒 | 周一,男友,约好一起吃晚饭,临时放鸽子 | 发火 | 吵架 | ||
愤怒 | 周三,男友,约了晚上一起吃饭看球,全程只顾跟朋友聊天,不理会自己 | 发火 | 大吵一架,男友也很生气 | ||
不愤怒 | 与男朋友不够亲密时就会生气 | 不发火 | 希望男友把自己摆在第一位 | 找其他事情转移自己注意力,比如约朋友逛街吃饭玩耍 |
【反馈·真诚赞美】谢谢这位美女姐姐的分享,非常清晰的使用了CCEA结构化日志的二、三、四步,这样分析和调整之后,小A的愤怒情绪就得到了控制。
【A2】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整应用CCEA结构化日志对抗消极情绪并改变自己的行动结果。
【分步催化】回忆过去一周时间,你感受最多的消极情绪是什么?是愤怒,是焦虑,还是沮丧?
然后回忆一下,引起自己这种消极情绪的事件有什么?是下班后伴侣宁可坐着打游戏,也不帮自己做家务?还是自己辛辛苦苦加班加点完成项目工作,最后评优老板给了其他人?又或者是孩子在学校又调皮捣蛋然后自己被老师请到学校去谈话了?
选定你过去一周你感受到的消极情绪之一,设想在未来一周如果出现这样的情绪,你会怎么做?你会怎样运用CCEA结构化日志?四个步骤,首先记录情绪、事件、行动、结果,然后总结共性,接着反思认知,最后调整认知,并改变情绪和行动结果。
接下来给大家每人5分钟的时间,简单运用一下CCEA结构化日志,并写下来。等下我想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他的使用计划。
学习者分享案例:
未来一周跟心仪女孩相处时可以用到CCEA结构化日志。
情绪 | 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 共性 | 行动 | 认知 | 结果 |
失落 | 约心仪的女孩出行,还有家人一起,行程安排不好,出现了曲折 | 不敢再联系对方 | 小事都做不好,对方对我印象肯定很差了。想要得到对方的认可。 | 关系变冷 | |
不失落 | 未来一周吃饭时,没有点好菜,出游时对方可能不喜欢 | 跟女孩相关的事情,都很紧张,担心对方没有被照顾到 | 主动联系对方。多考虑她的需求,真实表现自己 |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展现真实的自己就好 | 关系更亲密,自在 |
【反馈·号召鼓掌】感谢这位伙伴的精彩分享,我们再给他一点掌声!
【结语】今天一共跟大家分享了关于对抗消极情绪的两个片段。第一个片段向大家介绍了CCEA模型(分别指C情景、C认知、E情绪、A行动),以及如何运用CCEA模型分析情绪的源泉——认知,第一步,察觉情绪,第二步,回忆场景,第三步,回忆行动,第四步,分析认知。第二个片段则向大家介绍了如何使用CCEA结构化日志,反思并调整自己的认知,进而改变消极情绪和行为。第一步,每日记录情绪、事件、行动、结果;第二步,总结事件共性;第三步,分析认知,判断这个认知是不是不正确的、偏激的。第四步,调整并实践,调整错误的认知,转变情绪,改变行为,最终改变行动结果。最后要强调的是,CCEA模型和结构化日志都是帮助我们察觉和调整情绪的工具,我们要坚持有意识地使用,才会有更大收获。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伙伴们的参与和互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