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12月9日上午滨江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 学习目标: 学习者学会在冲突时放松对策略的关注,转而让双方说出真实的需要

开场:

        大家好,今天我带拆的片段选自《关键对话》,这次的学习目的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在对话出现分歧时,放松对策略的关注而是让双方说出真实的需要,从而找到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分组:接下来会有讨论环节,请和左手边小伙伴两两一组~

接下来介绍一下图书F《关键对话》这本书是沟通管理类的经典书籍,是《纽约时报》畅销书籍,得到了国内外沟通管理大师的一致推崇。作者将对话高手所表现出的特征和行为,系统地归纳总结为一套行之有效的步骤和解决方案。A书中特点在于引用了大量贴近生活的对话和案例,很有代入感,能够让我们把书中的理论和生活中的对话场景联系起来。 B : 你这些场景可能会是:老板提的看法明显有错误,同事配合没有达到要求,小孩不好好完成作业,父母催婚。。。此时你会默默忍耐,还是怒发冲冠,把事情推向极端?如果你期待找到隐忍和暴怒之外,四两拨千斤的解决方案,本书将教会你如何完成这样的“关键对话”。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 《关键对话》-p81-82

    想要积极寻找共同目的只是令人激动的第一步,光有这个念头还不够。调整到正确的心态之后,我们还需要改变应对策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发现对话陷入僵局的原因在于,我们期望实现的是一个目标,而对方希望实现的是另一个目标。我们认为这种矛盾永远无法调和,因为我们总是把期望目标和实际目的等同起来。实际上,期望目标是一种策略,策略带来的结果才是实际目的。换句话说,我们总是把愿望或目的和策略混为一谈,这就是问题所在。

    例如,下班回家后我说我想去看电影,你说你想待在家里休息,于是我们开始争论起来,“看电影”“看电视”“看电影”“看书”......我们认为这个问无法得到解决,是因为外出和待在家里是水火不容的对立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打破僵局,试着问对方:“你为什么想这样做?”在本案例中,你可以问:“你为什么想待在家里?” 

    “因为我不想到处跑,受不了到处是喧闹的人群。”

    “就是说你想保持安静,是吗?”

    “是的。你为什么想去看电影呢?”

    “这样可以暂时放下孩子,和你享受一下二人世界的乐趣。”

    在达成共同目的之前,你必须首先了解对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因此,你应当暂停先前的对话内容(因为它关注的是策略),转而探索策略背后隐藏的目的。当你成功区分策略和目的之后,新的选择自然就会出现。放松对行动策略的关注,强调你的真正目的,这样可以帮助你拓展思维空间,我到对双方都有利的选择方案。

    “好吧,你想享受宁静时光,我想和你躲开孩子们的纠缠。只要找到既能躲开孩子又能让你享受安静时光的选择,我们就皆大欢喜了,是这样吗?

    “那当然,你觉得咱们开车去峡谷看风景怎么样……”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what】片段介绍了一种面对分歧时的对话方式:暂停对那些让双方有分歧的策略的争论,发现双方藏在期望目标下面的真实需要,从而寻找共同目的。

【why】每一个行动策略背后都隐藏着我们真实的目的,发现它才能有助于我们达成共同目的。如果双方执着与对不同策略的争论,对话就会进入僵局,让关系破裂,难以达成合作。

【how——细化步骤】

1.在你想做A事,对方想做B事情时候,暂停对A\B两件事情的争论,放松并缓和气氛。

2.询问对方“为什么想做B事情”-找到他的需要C

3.说明自己为什么想做A事情-找到自己的需要D

4.尝试找到C\D两个目标的共同点,形成最终共同目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画的图示: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将A、B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扩展开来,形成一定的交集,从而达成共同目的。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1.jpeg

【预防异议】有时候只问为什么,对方不一定会坦诚表露出他的真实意图,那是因为他觉得不够安全。所以开展对话需要需要考虑到双方的关系,带着好奇、耐心和关怀心,向对方释放善意,帮助他讲出真实的意图。

【适用边界】适用于双方意见有分歧,但仍然需要合作或者有关系链接场景,只是其中的一步。如果后续已经发现两者目标完全没有共性可言,那么这个片段就不适用了。书中后续章节有其他的方案。

【举例】之前安排一个同事做一项任务,说完我就走了,回来以后发现她很不开心”以后任务请安排的清楚一点!这个不归我的工作“我很纳闷,我觉得这个任务是她可以做的。我们两的气氛变得很微妙。为了打破僵局。我首先1.暂停了争论,不在讨论任务的所属问题。2.气氛缓和了点,我问她”我安排的哪个任务让你觉得有疑惑?为什么呢?“她回答我”我干活是愿意的,可是因为需要和一个不好沟通的人对接,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做这个“。3.我说”我当时安排给你做,是因为我这块已经对接过了,让你核对一下就行了。4.最后发现,并不是分工的问题,是具体的任务没有交代清楚。之后交接的时候每一项都需要写具体一些,尽量不涉及到第三方。这样达成了一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场景设计】:马上要过年了,在杭州的小王夫妻都是独生子女,都想回自己家过年。两人起了争执。丈夫想像往常一样回老家,妻子觉得每次都是去婆家,也该去一下娘家了。就这样要吵起来了,陷入僵持。请学习者两人一组,一位扮演丈夫,一位扮演妻子。应用到今天所学的对话步骤,推动两人说出真实的需要,找到共同的目的。

再次复习一下我们的4个步骤。(举图示)

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2.jpeg

【学习者案例记录】丈夫(海鹰饰演):我已经把票买好了,今年过年还是回我家啊!

妻子(断舍离饰演):你怎么都没有和我商量就买票了啊!

丈夫:上次都说好了的。

妻子:可是每次都是回你家,我也想回我家过年啊!

丈夫:哪有去女方家过年的啊。。。

(然后是争执不下。。此时妻子暂停了争论,开始寻求背后的目的)

妻子:老公,那我想问问你,你为什么过年这么想回老家呢?

丈夫:老婆,我老家不像老丈人家都在省内,咱们平时放个小假开车就去了。也只有过年才能有时间回去一趟。还有吧,我父母经常在电话里面念叨,很想见见儿媳妇呢~你看你这么美,回去大家都特别喜欢你,我也特别开心对不对。

妻子:嗯嗯,我也能理解这么久都没回到咱爸妈身边了。我是想着作为独生子女,过年不回去怕家里人闷。你看咱们可不可以这样,今年过年分配一下时间,咱们稍微辛苦点跑一下,先去你家,然后到我家也看看爸妈呢?

丈夫:好的呀,我们初六就回来,顺便带点特产给你爸妈带去啊~

【结尾】(鼓掌)好的,感谢两位的精彩表演。一开始两位争吵的很激烈,后来妻子用提问打破了僵局,双方提出了自己实际的考虑,开始了理性的对话,最后找到了共同解决方案。今天我的拆解就到这里,希望以后大家可以把今天学到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当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