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组】大家好,我是今年要成为三级拆书家的媚如,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2-2现场拆书。首先我们先分一下小组,方便待会讨论。请从我右手边开始两人分为一组。
【学习目标】今天大家将通过这个片段,学会运用结果对比法去分析拖延和行动的结果,在拖延纠结中快速行动
【图书介绍】
【F】今天学习的片段来自《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是古典,主要讲述的是在职业生涯中,如何能够让自己的职业道路减少障碍,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成长点。
【A】这本书是2010年出版,至今在个人成长类,职场类书籍都位于畅销榜,在同类书籍里面评分是9.2分。很多职场类的书籍教你如何找工作,如何求职,如何减压等,这些方法的确很有用,但是古典老师了解内心的运作,将职场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打破原有的规则。
【B1】你会发现这本书会打破你原有的思维模式,正如这本书名一样拆掉思维陷阱、条条框框,让你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这本书适合职场新人,帮助你在遇到困惑不知道怎么处理的时候,也许这本会帮到你,让你有了新的思路。
【B2】这个片段将教会我们快速打破拖延的状态,同时让自己内心充满能量立刻行动起来。
现在给大家分发拆页片段,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先阅读原文片段。
【R】
在从深圳到北京的飞机上遇到一位女士,她去年本想考自己喜欢的研究生,结果失败,却出乎意料的遇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今年是考还是不考?她害怕考了又考不上,浪费时间,但是不考又不安心,已经纠结半年了。我问她:“去年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学习?”
她说,她去年每天大概花4个小时,学习了3个月,考前一周突击了一下,就差3分。
我又问她:“现在你每天烦这件事请大概花你多少时间?”
她说,从过年到现在(6个月)每天都在想,上班下班都想,烦死了。
我说:“如果用你烦的时间来学习,有没有可能考研就过了?反正是花时间,与其花时间郁闷,还不如花时间学习!顶多就是不过,那也多学习很多东西呢!不学白不学!”花时间来郁闷,是等待成本。花时间来尝试,是穿越成本。这位女生花来郁闷的时间,如果是每天5小时(上班下班都在想),一共6个月,那就是900小时。而去年她差3分就过得考研,每天用4小时,3个月,考前突击一周(算每天20小时),成本计算如下:
穿越成本:(4h x 3 x 30)+(20h x 7)=500h
等待成本:5h x 6 x 30 = 900h
等待成本几乎是穿越成本的1.8倍!
看得出来,如果她用纠结的时间来考研,几乎连两个多研都考上了!这压力还不算因为郁闷添加的起痘痘、鱼尾纹以及对学习的信心丧失等损失。在这个故事里面,这个人陷入一个这样的心智模式:越等待,越没有时间和信心;越没有时间和信心,就越不敢考研。这个人会在今年考研前最终放弃,在新的一年,等待的焦虑会继续消磨这个人的信心和能力,一直到她终有一天完全放弃为止。
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我在一个朋友聚会中谈到了等死模式。听完我这个故事,我的一个朋友走出去,10分钟以后满脸喜色回来告诉我们,YEAH,成了!
什么成了?原来这几天,她一直在纠结自己是不是该给一个大客户打电话。这个客户是她的一个重要资源:如果打了,她担心人家觉得自己公司还在创业阶段,比较小,对自己印象减分。如果不打,这个客户肯定就没有下文了。比这个更加纠结的是,她已经为这个事情头痛了一星期,开始失眠,和家人发脾气,面对客户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她听完故事,迅速计算了一下自己的等待成本和穿越成本:
等待成本 穿越成本
肯定拿不到单 有可能拿不到单
身心俱疲 身心愉快,早死早超生
影响自己其他业务 实在不成功,集中精力应付新的单子
与其在等死模式中消耗自己的心力与体力,还不如去试一试!她走到外面,心跳加速,打通电话,惊喜的听到对面的客户爽快的答应自己,对方还开玩笑责怪她说:“为什么现在才说,还以为你找别人了呢。”
她想,早知道这么容易,我还担惊受怕些什么?
一旦你陷入了等死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行动起来!穿越过去。因为你等待的成本,远远高于你穿越的成本!
阅读完后,我来分享我的理解。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很纠结,想“做”可是又不想做,就自己心里琢磨来琢磨去。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感觉我脑子里就会有两个小孩,理性小孩叫我“做,马上行动”,拖延小孩说“等一下,等会就做或者我再考虑考虑”。拖延的原因无非是觉得有困难,觉得有阻碍,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无法达成一致,拖延的人容易迷茫和焦虑。现在来回看那个拖延的我,我就觉得“太作”了。为什么这么说?就在我纠结,焦虑,甚至害怕的期间,我所耗尽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是我所忽略的, 那为何还要纠结痛苦,不如去潇洒干自己开心的事情。同时在这个拖延期间带给我的压力,痛苦让我心里和身体带来不适感,比如出现如长痘痘、失眠这些症状。
【反例】我希望在18年成为三级拆书家,但由于时间忙,或担心被总舵打回来,或觉得自己预备表做得不好,各种原因导致我觉得拆书过级很困难,很恐惧,所以自己就觉得没动力,但又觉得自己成为三级拆书家可以给未来自己转型有帮助,所以又觉得焦虑。
根据文中,我们可以采用结果对比法,将拖延等待的结果和立马行动的结果写在同一张纸上写出来进行对比,给予自己行动的建议。方法是:1、请大家在空白纸的正上方写上你在纠结拖延的问题;2、左边写上你拖延等待的结果和收益,写到你想不出为止;3、正对的右边写上你立马行动的结果和收益,也是写到你想不出来为止;4、观察左右两边的结果,对比你选择哪个方案会让你觉得更合适, 圈出你的选择。5、将这张纸放在醒目位置鞭策自己,直到自己完成这件事为止。
大家也可以看一下我的样图(也是我的案例)。所以结果对比法可以让我们一目了然清晰自己的得失,同时也能让我们内心充满力量去行动。所以大家记得这5个步骤:1、正上方写问题;2、左边写拖延结果和收益;3右边写行动结果和收益;4、对比观察,圈出选择;5、提醒鞭策直至完成。
【反例改正例】那我按照刚才的结果对比法的5步骤,对比之后我当天就写好了2-2的预备表,很有效吧。
【预防可能的异议】那生活中我就是事事都是拖延的人,那不是一天到晚都分析?那不是很麻烦,感觉这样很难做到。如果你真的是这类型的人,更需要在拖延中使用上面这个方法,当形成一种习惯的时候,其实你会发现,也许3分钟之内你已经做了一个结果对比法,但你拖延了至少30分钟时间。那我为什么一定要那么费事的写下来呢?写下来的好处就是:看得见就不会思绪在脑子中反复跳跃导致思维混乱,看得见对比,会让我们更加清晰。
【适用边界】如果这件事你一点都不拖延那这个方法肯定不使用了;如果这件事让你觉得困扰,并造成了拖延的现象,可以立马采用,早用早见效。
【A2 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
那我们学习了如何在拖延纠结中快速做出行动的决策方法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实践了。未来你会经常遇到哪些拖延的场景。
1、今天又看到别人在朋友圈晒“每日学英语”打卡第68天了,还说等打卡100天就可以学习更高阶的英语了。自己看着下载的英语APP躺了半年了都没打开过几回,心里好自责呀。
2、今天要给那个难缠的客户打电话协调工作上的事情,哎,想象她嘴不饶人的画面,她一张嘴就没我说话的份,一想要跟她打交道就脑子嗡嗡响,哎,这已经要下班的节奏了,还是不想打电话,心里好烦啊。
请大家想想,在未来的一周,你可能会遇到的是怎么样拖延的场景?请大家在便签纸上写下来自己可能会遇到的拖延的场景是什么?时间4分钟。(我的指令清晰吗?提醒一下只需要想到并写下场景就可以了)
【A2 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大家重新回顾结果对比法5步骤:1、正上方写问题;2、左边写拖延结果和收益;3右边写行动结果和收益;4、对比观察,圈出选择;5、提醒鞭策直至完成。请大家将结果对比法运用到刚才未来一周很可能遇到的拖延场景案例中。给大家7分钟的时间,先按照结果对比法的5步骤写下自己的具体行动步骤,然后再组内跟你的小伙伴两两分享一下。(我的指令清晰吗?)
【学习者案例记录】
最近这一段时间起床非常煎熬,闹钟响了还是昏昏沉沉不想起来,继续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多睡几分钟,带来的后果是上班也没有精神,赶不上班车,洗漱也很匆忙,也没有时间吃早饭,整个上午都是浑浑噩噩的。如果不拖延马上拖延,可能刚起来比较艰难,但有充足的时间洗漱吃早餐,整个上午都会比较清醒,所以选择的结果是马上起来,明天开始进行,今晚就把这个贴在床头上提醒自己。
【结束】
感谢小伙伴都非常棒非常落地的行动计划!
非常感谢大家,我们今天了解了如何用结果对比法,化解拖延状态的自己,让自己更好更有动力去行动。希望大家在生活或者工作中可以灵活使用,减少拖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