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伯恩斯情绪疗法》 所属活动: 拆书帮兰州金城关分舵第48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 学习目标: 改变自己固有的“责备他人”的思维定势,审视自己在矛盾中的责任

开场: 2016年7月23日,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造成一死一伤,一时间热议不断。其实,导致惨剧发生的核心原因是,那位女士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而冲动下车。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情况,那些爆发的负面情绪就像一头猛虎,时刻在吞噬我们和他人的快乐。或许,我们应该学会一些方式来避免这些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经常会说到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明明昨天还是好拍档,今天一言不合就拉黑,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请回想一下自己之前的经历,有没有过和Ta发生矛盾冲突的时候呢?这个Ta可以是那个嚣张的上司、啰嗦的同事、难缠的客户、也可以是固执的父母、脾气暴躁的伴侣甚至令人抓狂的熊孩子。我们身边总有这样难以相处却又不得不去面对的人。大多数人都会把自我价值,至少是一部分的自我价值建立在与他人的关系上。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偶尔会出现不愉快的情况。那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不愉快呢?负面情绪带来的敌对冲突和指责争执不是唯一的出口和打开方式。并不是我们不能有情绪,而是我们不应该被情绪左右,尤其是那些负面情绪。况且,你愤怒的样子真的一点也不好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尽管许多专家对人际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都持有不同看法,但他们似乎都认同如下: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在人们的内心深处都强烈追求亲密感,并且本能地渴望与他人建立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争吵呢?是不是因为缺乏人际沟通的技巧呢?几乎所有专家都支持这样的看法,即人们渴望接近彼此,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也就是说,人们并不想要争吵,也不想伤害对方,只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更好的方式对待彼此。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片段中,我们了解到了专家都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只是很多时候方式不够好而已。
如果人性善是正确的话,那么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就易如反掌了。只要我们以更积极的态度看待人际关系并使用更为有效的沟通技巧,我们就很难发生争吵,也就能更好地建立亲密良好的人际关系了。但是万一专家的观点是错误的呢?如果人的天性不是善良,而是与邪恶的破坏欲并存,又该怎么办?
如果人性恶的观点成立,那么人际关系产生问题就不是我们不知道如何沟通,而更多地是因为我们不想去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了。与那些合不来的人打交道时,我们选择用敌对冲突的方式应付他们,这样做比起主动去接近他们来的更开心得意。有没有可能我们私底下更喜欢敌对冲突呢?

冬人煜文:不是。
朱应涛:不是。
简单:不是。
叶子:是的。除了工作以外,其余一句话都不会说。可以和其他人玩得很high,但跟他不行。
红彤彤:那就是说你私底下比较喜欢敌对冲突的沟通方式?
叶子:也不是。只是自从那件事以后开始的。
红彤彤:好的,那就是说其实你还是愿意和每个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对吗?
叶子:嗯。

好的,这样来说其实大家都是认同每个人都是善良的,也愿意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呢?其实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技巧:
1.每个人都是善良的
2.每个人都渴望与他人构建良好的关系
3.选择更好的方式交流沟通
自从接触到这本书中对于良好沟通方式的建议,我自己一直在实践,一些可能会发生冲突的地方只需要稍加注意,都被完美地避免了。同事在我的帮助下,认为妻子其实也是很可爱的,两个人在一起是因为爱,而不是为了争吵,于是,和妻子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办公室的工作氛围好了,朋友间相处更愉悦,这个感觉太好啦。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大家刚才也都认同人性是善良的。那么,回想一下自己之前的经历,有没有过和他人的冲突或是争吵呢?有没有过因为和对方沟通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心情不好的时刻呢?有过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的小伙伴吗?请尝试想想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对方想和我很好地沟通并解决问题,但只是方式不对,请丢掉敌对冲突的方式,尝试用温和一点的方式跟对方沟通,去解决问题。
现在,请小伙伴们根据下列场景运用刚才的三点行动建议,编写一个成功小故事:
同事一大早来办公室就脸色不是很好,我看到了心想:今天肯定没好事。果不其然,没过一会,因为工作和对方讨论,一言不合就翻脸了。于是,大家三天都没有说话,一个月后,每天面对对方,还是不太自然。
需要注意的是,故事的背景和情节发展是大家可能会遇到的场景。请设计出人物、情节发展(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具体场景下双方的对话等。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角色要体现刚刚学到的知识,通过应用知识,成功地解决了场景中的问题。

办公室的两位同事因为整理物品引发矛盾。B总是让A整理好物品,A会整理,但有情绪。当A带着情绪再次让B整理物品时,一言不合小船就翻了。

成功案例:
A:院长来了,我们快点把东西收拾好吧。
B:你让我收拾就好啊,不要用院长压我(不耐烦、气愤)。
A:我们是一个团队,跟院长没有太大关系,我希望我们为了工作,能够更好地相处,尽快完成工作任务,避免领导生气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效率(温和)。
B:好的,那我现在收拾,以后也会注意的。

刚才仅仅是初级训练,给大家热热身,那现在我们进入终极训练,一起看看片段二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几年前,我做过一系列关于导致幸福婚姻和不幸婚姻的认同感的研究,参与研究的受试者超过1200人,它们有着不同的学历、民族、宗教和社会经济背景。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对象也涉及到了同性恋夫妻和异性恋夫妻,离过婚、分居、离异的个人以及同居的情侣。参加研究的受试者都完成了人际关系满意度测试,其中一部分受试者在3个月后又做了一次测试,以便让我对照他们前后的变化情况。研究的结果怎样呢?我们首先检验了人口统计学变量,研究结果表明,不管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是男性还是女性,是贫穷还是富有,这些对婚姻关系的影响都不大,教育背景甚至都不是很重要,这些变量对于受试者的幸福和抑郁程度,以及对婚姻关系的满意度和矛盾产生都没有任何影响,子女的存在和数量以及相处的时间长短也并不太重要。
研究的一些结果在我们意料之外且难以置信:夫妻双方的观念并不能影响婚姻是否幸福,但夫妻双方的感受却依赖于他们各自的观念,而从不受对方观念的影响。
那么,哪一种观念是最重要的呢?在关系出现问题时,你极有可能去责备别人,于是这种思维定势让你有一种自我道德优越感,并且摆脱在人际关系问题中自己承担的责任,从而避免内疚。但是,责备其他人的你会感到愤怒、沮丧、痛苦、对人际关系极其不满。然而,人际关系出现的问题在很多时候不一定就真的出在对方身上。当你责备他人的时候,他人也在责备你,就像相互传着烫手山芋一样——没人想接到那个烫手的山芋。责备他人也许是最要命,这种最容易上瘾的思维定势也与我们对爱的需要格格不入。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在关系矛盾中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人或者对爱人的快乐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则不仅在早期测试阶段表明自己与爱人的关系美满和谐,而且其积极情绪也在与日俱增。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请再次回想一下那个与你合不来的人,然后扪心自问:你认为你们两个谁要对这个关系的矛盾负责?谁才是大傻瓜?在你继续阅读以下文字之前,你务必真诚地回答这些问题。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就会认定别人要为双方关系中出现的矛盾负责。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责备他人必须对关系出现的矛盾负责有很多理由。回想一下那个与你合不来的人,想想“责备他们”有哪些好处。请按评分表1打出你认为与你责备他人时你的感受相符的分数。

测试1:

我很真诚(1 2 3)

事实站在我这边(1 2 3)

我不必感到内疚(1 2 3)

我不必审视自己对矛盾出现的责任(1 2 3)

我可以到处说ta一无是处(1 2 3)

我可以从朋友那里获得同情(1 2 3)

在做完测试1之后,请你自问“责备他们”还有哪些坏处?请按评分表打出你认为与当你责备他人时你的感受相符的分数。

测试2:

我感到苦闷气愤(1 2 3)

我感到争吵过后事情并没有任何变化(1 2 3)

我对矛盾感到筋疲力尽(1 2 3)

我对朋友的抱怨产生厌烦(1 2 3)

我体会不到愉悦感(1 2 3)

我体会不到亲密感(1 2 3)

在分别计算出好处和坏处的总分值后(每个测试的总分均为18分),用好处总分减去坏处总分,计算出最后的结果。大家的结果出来了吗?

冬人煜文:-10分。叶子:0分。朱应涛:-2分。简单:1分。

在你权衡“责备他人”的好处和坏处时,请思考一下它们合在一起是什么感觉。你不必感到困扰,只需要回过头看看它们,并扪心自问:你觉得“责备他人”的好处和坏处哪一个更好?做完减法后结果为负数?零?还是正数?如果计算结果为负数,证明你和他人的关系处理的比较好,问题不会那么突出,但其实你可以做得更好;如果两边相等,结果刚好为0,那么其实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来改善和他人的关系;如果结果为正数,恐怕你的问题就有一点严重了,这种责备是很强大的敌人,它犹如亲密的原子弹,又有很大的摧毁力量,不过也不用担心,这样代表我们可以改善的空间也很大。

如果我们想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就必须审视自己在矛盾中的责任,并全心致力于改变自己,要是想等待别人去承担责任就只会把我们牢牢困住。如此看来,在婚姻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责备你的爱人为矛盾负责吗?如果是其他关系中,就是你责备你的亲人、朋友、同事等等为矛盾负责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在这段关系中就有的受了。不过,如果你愿意审视自己在矛盾中的责任并觉得有义务去做一起事情,让对方或是让自己更快了一些,其实你们的关系也会相处的更好一些。这个可以建立任何友好关系的秘诀不仅适用于你的爱人,也使用与家人、邻居、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请小伙伴们回顾并在小组内分享一下在你之前的人际关系中,有哪些发生矛盾的现象,本质都是因为自己固有的“责备他人”的思维定势?

冬人煜文:“我认为”这个句式。
朱应涛:冷战。
天南:接受不了对方说的话或是做的事。伤对方的自尊。
简单: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叶子:我觉得对方不尊重我。

红彤彤:那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以为、冷战、伤自尊、不换位思考等等,这些是问题的本质吗?像刚才叶子有提到“我认为他”,但是他对每个人都是一样,并不是针对某个人,也和其他人相处的较你来说更好一点的时候,这就是一个“我认为”的思维定势;’简单姐提到的因为之前的矛盾,自己心里一直有一个梗,以后每次想和解又觉得这个梗过不去的时候,其实这个梗就是一个思维定势。其实这样来说,刚才的种种现象,本质是因为我们固有的责备他人的敌对冲突的思维定势,如果我们改变这种思维定势,用更温和的方式,其实我们可以把这段关系处理得更好。

A3:
通过刚才简短的分享,我们都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是我们的思维定势导致的。那么接下来,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对于以上的现象和问题,我们有哪些可能的解决思路或途径呢?请大家讨论一下,并由小组长把这些途径记录在白纸上。

讨论结果:很多时候我们的三观不一样,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在面对一个问题是,意见不合,会造成冲突的时候,自己先让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事论事。

那么,对于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就是——集中精力改变自己。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改变自己固有的“责备他人”的思维定势
2.审视自己在矛盾中的责任
3.自己主动做一些调整
4.多发现对方的优点和长处
5.不同特点的人用更适合对方的方式相处

A2:
请小伙伴们今天回去问问身边的人,这个人可以是你的父母、伴侣、孩子、朋友或是同事。问问他/她,是否有过和其他人一言不合就翻船的经历,并和对方探讨导致当时“翻船”的原因,真的仅仅是一言不合这么简单吗?然后分享今天你在这里的经验和收获,尝试讨论出一些更好的沟通方法,解决问题,避免下次翻船。也希望叶子今天回去能够用更好、更舒适的相处方式去跟对方沟通,每天开心一点,工作也能更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