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洞见》 所属活动: 寻找动机,解决冲突;刻意练习,突破自我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通过正确的刻意练习提升自我 学习目标: 运用“刻意练习四步法”,为自己制定一个刻意练习的方案

开场:

           【场景】
你有没有习惯在睡前翻自己的运动步数,每天10000步,或者至少有8000步,就算没有,回忆下今天也站了两三个小时了,可是天天如此,为什么还是不瘦?你有没有尝试心血来潮去学乐器或者画画,然后感觉着了魔似的疯狂练习,这阵热情过后却发现依然没有学会。你有没有在读某一篇鸡汤文的时候,感慨,为什么人家这样努力,那样努力,就成功了,我也这样努力,那样努力,却还是在搬砖呢?
【提问】
面对类似这样的场景的时候,你是否困惑过:努力是不是没有用啊?
【影响】
然后,你也许就会沉沦在无穷无尽的努力练习当中去,难以自拔,耗尽了自己所有的耐心和毅力,活得无比艰难,看不到希望;又或者你懂得了什么,及时跳出了坑,插着手说,努力是没有用的,鸡汤是有毒的,然后,你就活得无比轻松,但是失去了方向。
【解决】
今天这个拆页会教我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进行刻意练习,找对努力的方法,才能真正提升自己。这个拆页来自于《洞见》这本书,这本书多角度分析了职场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提升自我、发挥优势等方面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中的职场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blob.png

blob.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们能够通过运用“刻意练习四步法”,为自己制定一个刻意练习的方案,如时间管理、注意力训练、运动练习、专业技能训练等等。


在开始之前,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份自测题吧,看看自己努力的方法对不对。


完成以下自测题,根据题设的描述,回忆自己的情况打分,1分表示最不符合,6分表示最符合。完成之后请计算总分

1、我会因为身边的朋友邀请/推荐而加入某个打卡小组(或下载某个打卡App)进行打卡;

123456

2、我会按照别人给出的标准设定自己的练习目标和练习强度;

123456

3、我在发现目标没有办法实现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感受重新评估,降低目标;

123456

4、持久练习的过程中,我从不回顾自己已经进行的练习,觉得将来更重要;

123456

5、目标实现后,我会如释重负,然后想着放松一段时间,犒赏下自己。

123456

我的总分:


【自测解释】

得分在10分以下的,说明很清楚自己应该怎样去进行刻意练习,从而提升自己的某项专业能力,但是也许是你潜意识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拆页梳理出一个更系统的方法;

得分在11-20分之间的,说明对于刻意练习所有意识,但是更多的是停留在认识层面,执行起来还有很多问题,那么今天的拆页也许可以补充我们从认知到行动之间的沟壑;

得分超过21分的,说明对于刻意练习,我们还知之甚少,那么今天的拆页会对我们这部分小伙伴帮助更大,至少可以让我们迈出刻意练习的第一步。

我们每次讨论一个方法,或者做微行动学习的时候,总会有人说,这个需要刻意练习啊。大家都知道,刻意练习很重要。

【负面案例】就好像我,最近在练习如何尽量不去习惯性地评价别人。我发现自己习惯简单粗暴,用我老婆的评价就是大猪蹄子,在跟别人,尤其是下属的沟通中很喜欢说:你老是……,你总是……,你就是个……的人等等。

我特别希望通过刻意练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改掉这个弱点。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也都有一个想要去通过刻意练习去强化的点,也许是注意力集中、也许是时间管理,也许是控制体重,也许是某项专业技能……

然而,我们真的知道怎么样进行正确的刻意练习吗?希望今天的拆页可以给我们带来答案。

(阅读拆页1分钟)


【互动】

-大家有没有抓住这个拆页里面最关键的一句话?

-(最后一句)

-好的,这句话表述的这种专业训练,我们可以称之为刻意练习。,那通过这个拆页以及大家自身经验的积累,一起来说说,刻意练习和一般的训练有什么区别呢?

-(要有主观的意识、要有既定的目标、要有一定的频率和强度、会很痛苦、要反思……)

-那每天读书一小时是不是一种刻意练习呢?

-(不是,因为目标不够明确,半小时只是时长,不是目标,要读什么,读到什么程度,完成什么目标才是重要的。)

-(不是,因为没有反思。)

-非常好,那其实我们把大家提出来的这些特点梳理一下,其实就是以下几个特点:

有目标、有结果、有总结、有反思和提高。

于是,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这样去刻意练习:

1、 设定一个适合的目标。(尤为重要,计划的第一步)

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尤为重要,很多人习惯一步到位定目标,结果导致中途发现根本达不到,就此放弃;也有人觉得不需要目标,只要去做了,就会有收获;还有的人,则总是妄自菲薄地将目标定在自己跨一步就能到达的地方,享受达成目标的成就感,缺忽略了成长。

不要漫无目的地开始一项练习,就像股市里跟风的散户一样,人云亦云,所有的受益全凭天命。也不要一狠心把目标设立得太高,保证自己能在耐心和毅力用完之前拿到结果。更不要让自己沉迷于一蹴而就的乐趣中,从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为了保证这个目标是适合我们的,是对的。我们可以问自己以下这几个问题来帮助我们确定目标:

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价值)

这个目标足够明确吗?(明确)

这个目标对我来说具有挑战吗?(难度)

好的目标应该是明确的,难度适中的,有价值的。有了好的目标,我们才能开始我们的刻意练习!

2、 拿到一个真实的结果。

我们可以允许自己达不到目标,但不能无视结果,千万不要一点一点妥协,告诉自己我好像做得差不多了,或者我虽然没有坚持到最后,但是我得到了成长;或者劝解自己:不着急,慢慢来。定目标的时候可以慢慢来,但是开始执行了,就要中正客观对待。

3、 进行一个有效的总结

无论结果如何,总结有利于我们稳固阶段性成果。我们可以用GIVE四问来做总结反馈。

G:good:过去的这个阶段,做得好的是什么?

I:improve:可以提升的地方是什么?

V:value:这个阶段对我的价值是什么?

E:effect:这样的价值对我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4、 尝试一个全新的挑战

拓展自己的视野,抽离出来,看看自己所期待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按照更靠近这个期待的方式,来定下一个阶段的更高的目标,开始这个四步法的循环。不要做一个埋头苦干的机器人。我们知道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那21天之后呢?很多人会继续再坚持21天,然后又是21天,觉得坚持得越久,我这个习惯养成得越好。那有没有想过我养成这个目标最终是为了期待一个怎样的自己呢?第二个21天是不是应该有个新的目标呢?

【案例加工】那回到我那里案例中去,我是如何进行刻意练习的呢?

首先,目标。我不能直接告诉自己,我的目标是彻底抛弃对别人的习惯性评价,那是我的最终目标,但是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所以经过思考之后,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通过两周的时间,锻炼自己,在意识到自己在习惯性评价他人时,及时用“我看到”“我认为”“我觉得”等词来代替,来弱化这些习惯性评价带来的后果。

这件事对我的价值是什么?是我达成我最终目标必经的台阶;可以改善我的思考和沟通方式;可以改善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这个目标足够明确吗?我觉得足够明确了,有量化的标准,有可实践的动作。

这个目标对我来说有挑战吗?有一定的挑战,需要我做出改变和努力,不是轻易可以做到的,惯性思考是很难被打破的。

然后,结果。两周以后,我拿到了结果,基本每天中午和晚上都会回顾一下半天来的状态,我做了哪些习惯性评价,哪些是我及时意识到并且做调整的,哪些是回顾的时候才发现的。

接着,总结。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在于我有意识到自己在习惯性地评价他人了,而且随着练习的深入,会越来越多地在评价的一瞬间就能意识到,并且及时做修正;需要提升的是:1、因为很多时候是在突发情况下意识到的,所以有很多的修正是在评价完了之后补救的,比如我会先说,你老是这样无视我的任务,然后再说我看到你这周至少有两次没有完成我的任务并且没有给我反馈了,我感觉你是不是对我的任务有什么看法,能不能给我一些看法?2、工作中用得比较好,情绪稳定的时候用得比较好,跟老婆和孩子用得比较差,上周踹了儿子一脚,他一年级第一天回来就把书弄丢了:就你这副腔调,一看就知道读不好书的,明天就不用去上学了!这个阶段对我的价值在于我发现自己的这个弱点原来真的是有希望改掉的,而且我也渐渐看到了一个不再那么大猪蹄子的自己了。团队之间的沟通更好了,团队状态也有所改善。

最后,我为自己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接下去一周,会要求自己在情绪平稳时,或是在家人相处时,主动出击去沟通,去练习,然后记录自己主动去刻意练习的次数,进入第二个循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小瓜是个一在公众场合说话就脸红、出汗、紧张到口吃的女孩子,她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口才出众,口若悬河的人,并且有机会在公开场合做演讲。假设你是她的好朋友,请你想办法帮助她锻炼自己的口才和演讲能力。

可以运用今天讲到的方法,制定一个刻意练习的计划,(重点放在第一步:设定目标)。

五分钟时间,写下关键词即可!

(5分钟)

请在小组内分享你写下的计划。

(2分钟)

【学习者分享&拆书家反馈引导】

林琳:小瓜的紧张可能来自于多个方面的,可能是内容不熟悉,也可能是对陌生人的紧张,交流有障碍,所以第一步定的目标是:一周的时间跟五个陌生人去做沟通,如果没问提,再提高目标跟更多的陌生人去交流。

拆书家:好的,那林琳说第一个是制定目标,目标是一周时间跟五个陌生人去沟通,这个目标对小瓜来说有没有挑战性呢?

林琳:肯定是有的,因为本来就害怕。

拆书家:对,所以这个目标是有挑战的,而且也特别明确,一周,五次,完全是可以执行的。那我们接下去有没有想过,怎么去得到一个客观的结果呢?

林琳:我们讨论过,可以通过营造一个人为制造的环境,做场景演练,通过第三者的观察来得到结果。

拆书家:非常好,那其实除了第三者观察,我们是不是还可以自我监督呢?比如录音什么的?

林琳:是的,第一次有个第三者会好一点,后面也完全可以录音。

拆书家:那接下去我们就可以去做一些总结了,总结之后就可以想林琳刚才说的,我们可以去定一个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开始新一轮的刻意练习了。

林琳:是的。

拆书家:好的,非常感谢我们的林琳提供的方法。完全符合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而且也可以切实地帮助到小瓜提升自己的演讲和语言表达能力。

现场可能我们得不到结果,拿不到反馈,因为刻意练习是个过程,所以我们只能先做一个计划,尤其是定一个目标,定目标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的三点其实我们也都做到了,非常棒。

【A2】给大家留一个作业吧,回去思考一下自己最近正想要培养自己哪一方面的能力呢?按照我们今天讲到的刻意练习的方法制定一个计划,并且按照这个计划去执行吧!

【A2案例收集】

学习者:我最近在学生涯资讯类的课程,因此想做一个相关的刻意练习。

1. 学习完生涯咨询基础班的课之后,2个月内,每周阅读《在人生转角处》或者《洞见》,从中挑选1个生涯咨询的案例,用新学到的知识分析书里的咨询逻辑;每周六为每周的截止时间;每个案例写至少200字的学习心得。

    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可以帮助我巩固课上所学,进一步掌握所学技能。

    这个目标足够明确吗?明确。

    这个目标对我来说具有挑战吗?有挑战,每周写心得,还是需要多激励一下自己的。

    2. 请泡泡爸爸监督我,我会把学习心得发给泡泡爸爸,确认学习成果和结果。

    3. 在10月28日,11月25日两个时间阶段做阶段性总结。

    分析其中的GIVE,哪些做的好的,哪些需要提升,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产生了一些什么影响。阶段性总结也发给泡泡爸爸进行监督。

    4. 11月30日-12月2日,上生涯咨询实战班。上完之后,进行真实案例的演练。

【结语】

本次拆页学习了如何通过四步法的循环使用,来对自己想要提升的某一项能力进行刻意练习,希望大家回去之后重视我们的家庭作业,好好实践,让自己真正有所成长。

莎士比亚说过,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同样,放弃完善自己的人,完美也会放弃他,让我们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去成就一个更美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