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改变习惯》 所属活动: 喜乐拆书®@百新书局·总第397期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寻找习惯“触发点” 学习目标: 找到你习惯的“触发点”,让你的行动不再难

开场: 自我介绍
各位伙伴,大家早上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裘叔,一个喜欢运动、阅读,并乐于分享的阳光而不油腻的大叔;
FAB·介绍书籍【2分钟】
F:今天带来的这本书,《如何改变习惯》,它的作者斯科特.扬,是拥有惊人学习天赋的超级学霸,仅用了1年的时间,就学完了4年制MIT计算机科学课程,而且他还经营着世界上访问量最大的学习类博客之一,并登上TEDx演讲台,向世界宣讲自己的超效率经验。
A:这本书重新解读了改变习惯的本质,打破了人们对于改变习惯的固有认识,将一般人看来极其痛苦的过程,解读为一种类似于骑车的"技能",传达出"成败的决定因素不在于意志力,而在于方法和训练"的理念。
B:去回顾一下你的人生经历,有没有过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和努力,试图养成早起、运动、阅读等习惯,或是期望改变习惯,实现减肥、戒烟等等,结果却黯然失败,从而让自己丧失信心,不再敢去尝试的经历呢?现在,斯科特.扬的《如何改变习惯》这本书,将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帮助,让习惯的养成和改变不再困难。
(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时间,阅读一下我们面前的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阅读原书拆页

第一个进阶技巧叫作“触发点”,即启动你某个行为习惯的信号,你需要找到这个信号,并且强化它,使你的习惯更容易坚持。不过在此之前,你需要先充分了解某个行为习惯从开始到结束的运行过程。

大多数人口中的“某个习惯”,其实不是一个单独的习惯,而是许多微小习惯的组合体。这些微小的想法、行为联结在一起,组成人们一般所说的“习惯。以吸烟为例,虽然人们通常觉得吸烟是“一个习惯”,但它其实是由很多小习惯组成的。一个人吸烟的过程大致如下:

 产生吸烟冲动

 找烟,如果没找到,就去商店买/向朋友要

 把烟抽出烟盒

 点烟

 吸烟

这是极度简化的过程,但它足以说明,一个习惯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行为组成的。

那么“触发点”在哪里?很容易看出,“触发点”就在一系列行为链条的开端。把握好条最前面的部分,就可以控制住整个过程和结果。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你想健身,然后花大部分力气完成好最开始的几个行为,到达健身房,那健身岂不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吗?

“触发点”源自一个古老的概念,这要从一位俄国科学家和他的狗讲起。当时,伊万巴甫洛夫正在研究动物的消化过程,他发现每次在喂狗的时候,狗在他还没拿出食物之前就开始流口水。

后来他发现,这是因为在喂狗之前,他都会摇铃(中性刺激物)。久,狗便将铃声和食物联系在一起——只要铃声响起,它们就会流口水。“触发点”恰恰是按照同样的原理,不断作用于某个行为链条的开端,与之不断建立联系,形成条件反射,进而将这种条件反射延伸至整个行为链条。当然,“铃声”和“流口水只是一个例子,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触发点”和相应的条件反射,从而开始某个习惯。

“触发点”是为了形成一套高度固定的仪式,它以某个激为开端,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引导行为。这套仪式必须简短,并且高度有效地指向你想要养成的新习惯。

一个“触发点”由两部分组成:信号和仪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学习目标

(时间到,大家都看好了吗?)

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这次的现场拆书学习,掌握找到习惯“触发点”的技能,让你的行动不再困难;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拆页)

I讲解

原本计划好下班回家就跑步的,结果回到家一坐下,就刷起了手机,当想起跑步这回事的时候,一看时间,哎呀,都快9点了,太晚了,要不明天再跑吧;明明要减肥规划好不吃甜食的,结果看到甜食,就忘乎所以,吃完以后,才想起这回事;唉,又破戒了,这样的情况这样的苦恼,相信我们都有遇到过吧;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说到做到,言出必行呢?

就拿拆页中所举的抽烟那个例子来说,(申明下,抽烟不是好习惯啊);抽烟看起来只是一个习惯行动而已,其实抽烟这个习惯是由若干想法或行为所组成;产生吸烟冲动-找烟/买烟-把烟抽出烟盒-点烟-吸烟,那么在抽烟这个习惯中,它的信号是什么?又在哪里呢?

抽烟的信号可以有很多,可以是闻到烟味,可以是看到他人抽烟,或是正好到平时抽烟的时间点等等,习惯链条的最前端就像是一个接收天线,收到信号后,就产生了吸烟冲动,并启动吸烟的“仪式感”,打开烟盒-把烟抽出-点烟-吸烟;仪式感就像是程序一样,接到信号就开始启动,直到最终完成程序结果,也就是完成习惯行为,信号和仪式感组成了完整的“触发点”。

当我们知道了原理,具体要如何做,可以激发触发点,让习惯行为可以持续的做下去呢?

【细化行动步骤】

1、对自己所要培养或改变的习惯进行分解,找出它是由哪些想法或行为所组成的;

2、自我审视,能够激发自己产生习惯行动或想法的信号是什么?(可能不止一个,尽可能都列出)

3、你的仪式化行为是什么?梳理出你习惯中的仪式化行为。

这里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分享一下我养成阅读习惯的例子,我过去虽然也看书阅读,但总是断断续续的,想看了就看看,也没养成什么习惯,有时候就是1、2年不看都有可能,真正形成习惯,并开始持续不间断的进行阅读,还是在去年年初的时候。

去年年初,家里房间整理,为了增加收纳,我在书桌上,放了2个3层置物架,用来摆一些小摆件啊、文具啊什么的,收拾好了以后,看着架子上还有些空,想想空着也是空着,于是就从书柜里拿了些书放上面,怎么说看着也显得更有文化气息;接下来的日子,在房间里只要空下来,看到架子上的书,有时就会顺手拿起来翻翻;再过了些日子,慢慢也就从站着翻翻,到坐下来看看;时间长了,每天上班都会在包里放上一本书,公司的桌子上也慢慢放上了一排书,我阅读的频率也直线上升。我看书的时候,通常都会需要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然后摆上文具盒、书签、咖啡,再坐下来慢慢看。

在学习了“触发点”的知识后,回过头来反思分析,当时养成阅读习惯的过程,家里书桌上的书,公司书桌上的书,每天上班背包里的书,其实就是一种“信号”,随时都在提醒我,看看书吧,而准备文具、书签、咖啡,然后坐下的过程,其实就是我的“仪式感”;只要把这一系列行为都做了,自然而然就会继续下一个动作,拿起书来读;

(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个互动,看看大家对知识点掌握的怎么样)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进参与

我的同事小朱,最近感觉自己抵抗力下降好多,刚刚满30的人,明明还很年轻,可是这2年却经常感冒发烧,一病就是一个多星期;最郁闷的就是这两年常犯支气管炎,一年2次,上半年1次,下半年1次,每次都2个多月,一咳起来就止不住,喉咙也很难受,关键自己还是做培训工作的,这喉咙不好怎么授课呢。

痛定思痛之后,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并听取了前辈们的建议,决定通过跑步来提升体质;但是没跑几天,小朱又苦恼起来,早上就计划好下班回家跑步的,结果每次回家,不是因为刷手机、就是因为出去吃饭弄的太晚,就忘记还有跑步这么个事了,等想起来时,时间已经不早了。

【学习者讨论接下来,大家按我的指示,我们这样分个组,做一个小组讨论;根据我们手里拿到的场景,结合刚才分享的知识点,给大家6~8分钟的时间,讨论并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看看我们能够给小朱提供些什么帮助吗?

1、分解跑步习惯行为,看跑步是由哪些想法和行为组成?

2、帮小朱想想,能够激发他跑步的想法或行为的信号可以有哪些?

3、帮小朱想想,他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仪式化过程,去促进他行动;

(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讨论,尽可能讨论深入些)

【学习者分享哪个小组的小伙伴,代表他们小组来分享一下呢?

【记录学习者案例】- 欢迎伙伴宋瑞英为我们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1、跑步习惯行为:产生跑步的想法/冲动 - 换装备 - 准备耳机 - 开跑;

2、能够激发小朱跑步的信号:①设置周二、四、六早上6点的跑步时间;②设置闹钟跑步提醒;③微信群内伙伴提醒;④看到别人跑步;⑤身体不适、难受;

3、能够促进小朱行动的仪式化过程:设置闹铃、伙伴提醒、设置奖惩等等;

【点评学习者案例感谢我们的小伙伴的分享,结合伙伴们的讨论分享,我们来总结一下;首先分解跑步,跑步习惯是由:产生跑步冲动(想法)-换衣服-换鞋-拿手机-准备耳机-出门-热身-跑步等一系列行为所组成;其次为小朱找到了,可以激发他行动触发点的信号,例如看到放在客厅的跑鞋、挂在房间的跑步服装、墙上或柜子上贴的跑步计划、还有设置的闹钟提醒、小伙伴的提醒、固定的时间等等,通过信号触发,启动了仪式化的过程,换衣服、换鞋、出门、热身等等,从而促进他的行动,让习惯的养成变为可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我们的小伙伴,对今天的知识点掌握的非常好,

想了解更多和习惯有关的方法,敬请关注喜乐分舵 - 裘叔为你讲习惯;

今天我的拆书就到这里,我是裘叔,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