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哈尔滨筹备分舵8月11日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面对倾诉烦恼,如何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求 学习目标: 当遇到别人和你倾诉烦恼时,会用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求,倾听对方

开场:

          各位热爱学习的伙伴,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拆书过级活动,我是今天的拆书家王辉。我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新晋级的二级拆书家。第二个标签,立志要拆透《非暴力沟通》的学习者。第三个标签,走路上班的运动者。 

【分组】今天我们会有案例讨论的环节,那从我左右边,每两位伙伴分成一组,方便一会讨论。  

接下来,我再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图书《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非暴力的和平的沟通方式。我先说一些书中的场景,看看我们是否经历过? 

场景事件:大家有没有过亲人、好友、同事遇到困难向我们倾诉过烦恼或者痛苦?例如,在生活中遇到了打击,在情感中遭到了挫折,在工作中遇到了不顺利的事情。"

 提问:当对方倾诉时,我们会不会这样处理:直接安慰对方、给出了建议、表达我们的感受与态度,如果是我,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影响: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对方非常可能会感觉到不舒服,甚至提出抗议。例如:如果是你,你就不会这么想了;你不了解情况,这个建议不适合;我其实就是希望你听听,不需要建议。

 解决:那我们到底要如何去面对对方的烦恼和痛苦呢?这就需要我们妥善的处理这种倾诉痛苦的场景,学会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求。


【设定学习目标】也希望各位伙伴在学习完这个片段后,能够在他人向我请倾诉烦恼与痛苦时,我们不会急于去提供安慰或者建议,而是能够使用【体会对方感受与需求】的方法(行为),找到对方的感受与需求(界定),并采取合适的行动,减少倾诉者的痛苦。


观察点1、拆书活动前,已发送《拆书预备表》给观察家,且内容填写准确、完整。 

观察点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者理论类图书。 

观察点4、学习目标包括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者动作,现场学习设计清晰的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观察点5、学习者场景介绍法中,能够清晰的辨别出事件、提问、影响和解决4个步骤。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各位伙伴用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原文:    

【R原文片段】   选自《非暴力沟通》P88-89    

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求    

有位女士和她先生的交流出现了一些困难。
       她先生对她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
      我给她的建议是,她先猜猜先生的感受和需要,然后再回去和先生谈。在下面的对话中,我试着帮助这位女士做到这一点。    (先生:“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 
       太太:“你生我的气吗?” 
       马歇尔:“你这么说,意味着他生气是由于你的缘故。我建议你说,‘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这有助于你去了解他此刻的状态,而避免责备自己。”    太太:“但我说什么呢?‘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需要什么?” 
       马歇尔:“从你先生的话中去寻找线索。他说‘和你说话有什么用?你从不好好听。’当他那样说的时候,他没有得到什么?” 
      太太:(试图体会先生的需要)“你感到不高兴,是因为你觉得我不理解你?” 
      马歇尔:“你现在关心的是他的想法而非他的需要。我想,如果我们注意的是别人的需要而非他对我们的看法,我们将发现别人并不那么可怕。我们还会发现,他不高兴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太太:(再试一次)“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马歇尔:“这正是我想到的,你觉得这和你之前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 
       太太:“当然,很大的不同。我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现在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太太:(再试一次)“你不高兴是因为你需要得到理解。” 
       马歇尔:“这正是我想到的,你觉得这和你之前的表达有什么不同吗?” 
       太太:“当然,很大的不同。我把注意力放在了他现在需要什么,而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观察点3、【R】拆页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观察点6、原书拆页【R】为why或者what的内容,或者原书的一个完成的案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便签】我看到,大部分伙伴已经看完了我们的拆页,没有读完也不要紧,我会带着大家一起解读一下我们今天的便签。    

在这个拆页里,讲了体会对方感受与需求,那什么是对方的需求(概念)呢?
【容易混淆的情况1】
(反例)让我们回到原文片段,这个妻子说,你生我气了吗?这个是对方的需求吗?不是。当问:你生我气了吗?接下来的讨论主题就离开了倾诉者。这个谈话的关注点一定要在倾诉烦恼的人的身上(关键点1)。
【容易混淆的情况2】
(反例2)再看原文片段,那这个妻子还说了:你不高兴,是你觉得我不理解你吗?这个是对方的需求吗?不是。你觉得我不理解你,这是对方的想法并不是对方的需求。所以,我们要区分想法与需求,把关注点放在对方此刻的需要上(关键点2)。最后,这个女士说了,你是需要得到理解吗?所以,对方的需求的关注点在倾诉烦恼的人身上,在他此刻的需要上。    

【是什么】原文这个便签讲的是马歇尔博士引导一位女士,如何表达,才能找到老公的需求。
【怎么做、细化步骤】
 接下来我们通过对照拆页,给大家讲一下,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求的三个步骤。
第一,观察对方状态并确认感受。例如,像原文中的这个女士,他会跟他的丈夫确认,你看起来不高兴。我们也可以讲:你看起来生气、伤心、愤怒、等等。首先,我们先要向对方传递一个信号,我们是懂你的。    

第二,感受对方的需求并确认。例如,文中的这位女士说:你需要得到我的理解吗?我们也可以讲:你是希望我安慰你吗?你希望能够找个人一起出去散散心吗?
 第三,确认下一步行动计划。如果文中的女士是和老公面对面的交流,她可以如何确认下一步需要的具体行动呢?例如:文中的女士可以跟老公接下来讲:那我们一起聊聊,你觉得我如何可以做到更了解你好吗?    

【适用边界】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好奇,这个方法适用于像文中的妻子,因为我们而导致对方烦恼痛苦,还是适用于,另一个人导致的对方痛苦,他来找我们倾诉呢?其实,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使用这种倾听的方法。    

【正向举例】不听话的下属
接下来,我再讲一个上周发生的事情,我的一个朋友小高给我打电话,辉哥,气死我了!
我说,怎么了啊?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小高给我讲,他招聘了一个新内勤,让新内勤去做一个月度的销售表格,新内勤说这个他做不了,还讲:招聘的时候,没有讲过要做这样的工作。
我首先是【观察对方并确认感受】,问小高,你是因为下属不听话,觉得很很生气嘛?小高说:我是很生气,因为新内勤不做表格,会影响整个部门的奖金核算。
接下来,我【感受并确认对方的需求】我问他,如果说,新内勤把这个表格做完了,不影响部门的奖金核算,你就不生气了吗?
小高说,是啊!不过新来就敢这么违抗上级的命令,我该如何处理呢?
第三步,【确认下一步的行动】,我接着又问小高。你打电话给我是要跟我吐槽呢?还是希望和我聊一下,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呢?
电话那边停了一下,说:我是希望辉哥能给我一些建议。
我说,那好,我们接下来就聊聊新内勤不做表格的问题。我说说新内勤不听话的几种情况,你判断一下,她属于哪种?……
所以,当我们遇到倾诉的时候,如果使用了正确的方法,就容易倾听到对方的感受与需求,避免对对方的反感。    

【预防异议】有的伙伴可能会担心,如果在确认的过程中,第一次确认的不准,而对方又没有直接告诉我,那不就失败了吗?其实,每个步骤,如果第一次没有找准,我们都可以思考一下可能性,进行再次确认。    


观察点7、【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给出了具体的行动建议或者具体步骤。
观察点8、【I】讲解引导时,拆书家举出了案例,并通过概念与匹配的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和明确边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便签】【教学习者编剧本】
接下来这个环节,我们要请每位伙伴来编一个剧本,请各位伙伴不必紧张,只需要几百字就可以。
要求设计出人物、情结变化(起因、经过、结果)、双方对话。如果说,再能加上对方的表情、肢体动作等细节,就更好了。
那这里我们要重点提示的是,我们设定的场景是有人向我们倾诉烦恼或者痛苦,我们需要使用倾听对方感受和需求的三个步骤。接下来,请各位伙伴用5分钟的时间,把我们编写的剧本,写在我们发的便签上。
我们每位伙伴都经常会向别人倾诉烦恼,也会听到别人倾诉烦恼,这两种情况,我们都可当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肯定有很多,但我们今天就尝试用【倾听对方需求与感受的方法】来解决我们今天的问题。    

学习者案例:

人物:石阿姨、邻居张女士(在律师师事务所工作)

情节变化:石阿姨去年投资了P2P理财,投资了30万元,这30万元是他辛苦积攒的养老钱,结果血本无归。石阿姨,不知道如何解决,向邻居张女士(在律师师事务所工作)求助。

【石阿姨】小张,我想问问你,我投资了P2P理财30万元,现在血本无归,这个我该如何处理啊?

【张女士】(第一步,观察对方状态并确认)石阿姨,我看您现在特别着急,您先坐下喝口水,咱们慢慢说。

【石阿姨】是啊,这30万是我全部的养老钱,我现在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啊?我特别着急。

【张女士】(第二步,感受并确认对方的需求)石阿姨,您先别着急,您来找我是不是想用法律的途径来要回这30万元啊?

【石阿姨】是啊,我希望确认一下,这30万元能不能要回来,能要回来多少?

【张女士】(第三步,确认下一步行动计划)石阿姨,您看这样可以吗?您这个P2P平台的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您看能不能跟我说一下,现在他们是跑路了,还是暂停兑付,还是说其他情况?

【石阿姨】这个我不是很清楚啊?

【张女士】那您家人没帮您看看嘛?

【石阿姨】我没敢告诉孩子们,怕他们说我。

【张女士】石阿姨,您看这样好不好:您先跟家人去说一下,这个事情早晚要讲。然后看具体情况,再决定是不是要走法律程序。

【石阿姨】谢谢你,小张。

        

【强有力的结束语】非常感谢两个伙伴的精彩分享【互动-带动鼓掌】,也期待我们各位伙伴,再次遇到亲友倾诉烦恼或痛苦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倾听对方需求和感受】的方法,体会对方的感受与需求,并采取合适的行动,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再次感谢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