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只管去做》 所属活动: 哈尔滨筹备分舵8月4日线下过级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抬头看路与低头走路。 学习目标: 学习者掌握“甘特图目标管理法”和“倒推分解法”促进目标的达成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帮哈尔滨筹备分舵的旎旎,很高兴每周六都能在这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我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第一个标签:我是一个新手拆书家;第二个标签:喜欢旅行;第三个标签:不断追求自我成长。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既要抬头看清路,又要低头走好路。
【总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通过两个片段的学习,可以掌握“甘特图目标管理法”和“倒推分解法”,帮助我们既能把控目标的时间安排和进度,又能解决因目标过大过繁而完不成的问题,双重保证我们实现目标。
【分组】那为了后面的讨论分享,我还是要提前分一下组,我们两人一组,一共分成三组。稍后,我们就按照这个分组进行讨论。
今天学习的这两个片段都选自《只管去做》。
【图书介绍】
【F】作者是逻辑思维和新精英生涯特聘讲师、12年时间管理实战专家邹小强老师。这是一本能够指导我们做好目标管理,实现规划的实用类图书。
【A】与其它同类书相比,本书的每一章节,像是一幕幕的情景剧,通过“迷茫的职场人”小强与“人生赢家”老付的对话,将枯燥的目标管理技巧以轻松、生动地方式呈现给读者。据称这是一门经过30万人学习验证的超级规划课,因其“易理解、易操作、易实现”的特点成为中国职场人迅速实现增值的目标管理方法。
【B1】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当中有这样一类矛盾综合体,他们在思想上是个巨人,但在行动却是个矮子。我也是这类人,我在思维层面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高度,但是行动却总是跟不上。总是给自己定目标,却总也完不成?又会因此而感到自责和焦虑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困惑?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去行动,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方法或是方法不对。那这本《只管去做》将教会我们如何管理目标,践行计划,有信心、有方法、有步骤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人生。
【B2】现在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定年度目标。但是完不成时,又会感到懊悔和失望。那如何做才能完成计划、实现目标呢?今天的这两个片段,就可以让我们对年度目标既能做到全局掌控又能做到落地执行。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标准的甘特图比较复杂,对我们管理年度计划中的项目来说,你可以用我简化后的版本。第一步,画图。准备一张A4纸,然后横过来,在三分之一位置画一条横线,在纵向的三分之一位置画一条竖线。横线上面标上12个刻度,表示12个月。然后把你年度九宫格里写的今年的目标一条一条地写在左下方的区域。”

“第二步,填充。预估每个年度目标的起止时间,这时候最好打个草稿,写下计划完成每个年度目标的时间段,稍微调整一下,觉得没问题了,再画到甘特图上。具体画法是用空心的方框覆盖这个区域,比如说打算56月初实现英雄之旅,那么就从5月这里开始,画一个方框到6月过三分之一的位置,以此类推。这就是甘特图的第一个作用:让所有项目的进度一目了然。”

        blob.png

“第三步,调整。年度计划不用调整的太频繁,每月一次就行了,我们可以每月的最后一天用来更新这幅甘特图。”

“这就是甘特图的第二个作用:根据上个月项目的进展来调整下个月的计划,提前让你紧张起来,别总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去补。

     blob.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R1 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第一个片段的学习,小伙伴们学会使用“甘特图目标管理法”掌握度目标的整体进度,并适当调整,以促进目标的达成

【R1 预防异议】

我想看了片段后,小伙伴可能对“甘特图”比较陌生吧,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甘特图”又称条状图或横道图,广泛应用于项目管理工作中。在这个坐标图上,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项目,线条表示期间计划和实际完成情况。从图上可以直观看出计划何时进行,进展与预期的对比。便于管理者评估和推进工作进度。而我们要学习的片段里,是一个简化的甘特图,主要是实施对我们年度目标的一个管控。所以,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就可以。

 

R1 What

这个片段主要告诉我们用甘特图管理多个目标,不仅能够让我们合理分配时间,而且对目标的进度一目了然,根据进度适当调整,以保证目标的达成。


R1 适用边界】

此法适用于管理多个目标,计划实现目标的时间要有一定的跨度和限制,不能是像换发型、看一部电影等这种短时、而且在什么时候做都行的计划。

 

R1 How】我们可以依据原文给出的3个步骤来帮我们管控年度目标。

1. 画坐标轴:在一张A4纸上画一个坐标轴,横轴为时间,可分为12个月、4周或其它的时间划分(以目标为参考);纵轴将所有目标罗列上。

2. 填时间段:将每个目标的预估时间段用“空心”的方框画在相应的时间下面。比如,我计划要在7月到8月中旬精读10篇论文,那我就从7月份开始画一个方框到8月过一半的位置,以此类推。

3. 调整进度:将已完成的目标“空心框”涂成实心,根据进度在下一个时间节点调整计划,更新甘特图。这个时间节点可以是月末或是周末。

    blob.png

R1如果不这样做的坏处】

如果不这样做会导致我们不能很好地掌控目标的时间分配和进度,很可能造成拖延或在同一时间段内要完成多个目标,而让我们手忙脚乱。

R1反例】

说一下我年初定的目标计划,有发表论文、编写书稿、通过四级......

结果:

1、现在已经8月份了,论文还没写呢;

2、书稿在deadline前一天才上交,后又重复修改了三遍才勉强ok

3、备考英语的时间从6个月变成了不到1个月,临阵磨枪,也是我屡次落败的原因;

R1反思】

对照原文来看,我虽然在年初定下来各种目标,但是没有进行规划和管理,导致我对每个计划的进度并无直观的印象,也未能及时调整。结果当然是一团糟。

【R1加工经验

那如果使用片段给出的方法,对我的年度目标进行监控和管理,我可以这样做:

1画坐标轴:在一张A4纸上画一个坐标轴,横轴为时间12个月;纵轴为我的年度计划:写1篇论文、编写书稿、备考四级

2填时间段

①书稿要在4月份之前完成,我就在“书稿”这栏,从1月到4月画上“空心”框。

②六月份考四级,我就在“四级”这栏从1月到6月画上“空心”框。

③论文我就选择在56月来写,同样在相应的时间画上空心框。

3进度结合我现在的情况:

①书稿已经完成了,我将它涂成实心;

②论文还要写,我就选择在910月来进行这一项;

12月份还有一次考四级的计划,我就从现在开始重新一轮的复习。

④然后每个月末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调整。

如果,我在年初就用甘特图管理年度目标,一定能让自己从容的安排和推进各项计划的进行。

    blob.png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R1A1激活经验】

【提问设计】

接下来,我想请小伙伴们想一想,你在今年年初给自己定下什么目标了吗?你知道每一个目标的完成情况吗?我们用2分钟的时间回想一下,写在便签上,然后用1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进行讨论,稍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和大家分享。

【学习者分享】

韩雪:(分享未完成的目标)

  1. 阅读一些练习类的书;

  2. 学习并尝试运营一些公益类的组织;

  3. 要成为2级拆书家。

【拆书家反馈】

谢谢韩雪的分享。我看到大家都拿出来手机翻朋友圈呢。当时我也是,要看朋友圈里发的状态才能想起自己当时定了什么目标。

【负面的一般做法】其实,我们在定目标的时候都是信誓旦旦、信心满满,现在8个月过去了我们不仅不清楚目标进行到哪一步了,甚至可能都忘了曾经定了什么目标。

R1A1+反思加工经验】

现在,请小伙伴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时光机带我们穿越回到了8个月前的11日,在新年伊始,追求成长的小伙伴们坐在书桌前,要18年制定一些计划、设定一些目标。使用今天学习的“甘特图目标管理”,我们又该如何做呢?我们用2分钟的时间来写这个便签,按照3个步骤来进行规划然后用1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做个简短的讨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每个人将目标限定为4个以内。稍后我还会请一位小伙伴上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

哈哈:

       blob.png

拆书家:感谢哈哈的分享,我想问问哈哈,用了“甘特图”以后,有什么感受吗?

哈哈:感觉时间好短啊,时间好紧迫!

拆书家:是的,这个其实就是文中给出的“甘特图”第二个作用:提前让你紧张起来。它可以让你对时间有个比较清晰的概念,不要在时间临界点慌里慌张,避免拖延、焦虑。

【R1结束语】

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使用“甘特图目标管理法”让我们在全局范围内掌控目标的时间安排和进度,并且可以适时地进行调整进度。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抬头看清路。


【两片段过渡语】

那是不是学会了“甘特图目标管理法”就能够保证我们的目标按计划完成呢?

这可不一定,对一些简单的目标,比如读50本书、看20部高分电影,这个方法就足以保证它们的完成。但是,对那些复杂、耗时长的目标,可能会因为短期内看不到结果,导致我们丧失信心、缺乏动力,最终还可能放弃。那我们有什么办法破解吗?

接下来,我就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第二个片段“倒推分解法”。帮助我们在抬头看路的同时,也能低头走路。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小强:快给我讲讲‘倒推分解法’吧!”

老付:“这要从我几年前听到的故事说起。1986年北京国际马拉松比赛上,有一个名叫儿玉泰介的日本选手力压非洲军团夺得冠军,并且创造了当时北京马拉松的赛会记录。这个记录保持了27年,直到2013年才被打破。”

老付:“比赛结束,记者采访的时候,儿玉泰介说:‘因为比赛的路线是提前订好的,所以比赛前我可以乘车沿着比赛线路走几次,记下沿途的一些标志性地点,并准确把握这些标志地点到比赛终点的距离。’”

老付:“我第一次跑马拉松的时候没经验,把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的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了十几千米就放弃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老付:“后来我按照儿玉泰介的方法,提前记下沿途标志性的地点。比赛开始后,我以百米速度奋力地想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千米的赛程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最终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亲自验证有效之后,我把这个方法也应用到工作、生活中的项目上,效果也特别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R2 学习目标】

学习者可以学会运用“倒推分解法”4步骤将大目标拆解成几个小目标,分阶段完成,降低难度,解决因目标过大过繁而不能完成的问题。 

【R2 What

片段通过“老付效仿1986年的马拉松冠军分解目标的方法,将全马分解成几个小目标,以百米的速度冲到第一个目标,又冲到第二个目标......最终完成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通过“倒推分解法”分解目标不仅可以保证计划的完成,还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R2 不这样做的坏处】

如果我们不将这种目标进行倒推分解,很可能会出现:

一种情况,我们觉得完成这个目标难度太大而半途而废;

另一种情况,我们对实现目标的过程了解不充分,导致走弯路或是结果有偏差。

【R2 适用边界】

适用本方法分解的目标应该是清晰、具体而且可实现的。

【简短互动】

拆书家:我想让大家帮我看看下面的目标适合分解吗?比如说,我的目标是,40岁之前当个有钱人。这个目标适合分解吗:

学习者1:不适合,因为不具体。

学习者2:这个目标不清晰啊,多少钱算有钱啊?

拆书家:对,这个目标不清晰、不具体,所以不适合本方法分解。

     但是如果我想40岁的时候拥100万。这个目标呢?

学习者:这个目标可以分解。

书家:对,这个目标就算是清晰具体的目标了。那我就可以把它分解成10万、20万、40万......这样的小目标。

【R2 How】

那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分解目标呢?我依据原文给出的案例,将“倒推分解法”细化4个步骤。

1.确定总目标。需要我们确定一个清晰、具体而且可以实现的总目标。

2.以终为始。先找到离终点最近的那个小目标,再以这个小目标为终点继续向前推,以此类推,将目标分解成N个小目标;

3.重复倒推。我们重复的目的:一是可以检验之前分解的小目标是否合理可行;二是可以帮助我们熟悉每个目标之间的联系和整个目标实现的流程。

4.开始行动。回到起点,按照步骤走起。

【意译案例——更贴合生活的案例】

   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看看怎样在生活中使用“倒推分解法”。

   前几天,和我的一个同事闲聊,说起了她从开始决定考驾照到能开车上路的过程。起因是,今年春节的时候,她爸爸答应在她7月初生日的时候送她一辆车。我同事当然特别高兴了,但是当时,她还没有驾照。

   为了能在生日当天开车上路,她就开始琢磨起这件事了。因为之前就听说,在开车上路之前,最好有一周的有证练车时间,所以她确定了在6月末的时候一定得拿到驾照。如何她又去了驾校咨询得知,如果报普通班,拿证的时间3—6个月;报VIP班,拿证时间为2-3个月,但要多付600元钱。

   当时春节刚过,天气很冷,我同事想,如果这个时候去学车,太遭罪。于是她就决定在4月初的时候直接报个VIP班。如何她在3月末的时候,提前和护士长申请调班,上两个月的白班(护士长每月末排第二个月的班次)。

   最后,按照计划,她如愿在生日当天开车上路了。

【拆书家引导】

我们可以从刚才这个案例看出,虽然考驾照、开车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我同事的这个做法刚好符合了今天我们学习的“倒推分解法”,让她合理的安排生活和工作,高效的达成了目标。

【预防异议&反馈】

可能有小伙伴会认为,这样做起来太麻烦了,定好了目标,我就按部就班地做呗。

这个想法没错,但是我们回到原文来看一下对于那种相对比较复杂、耗时较长的目标,如果我们不使用“倒推分解法”来进行拆解,很可能就像片段中“老付”第一次跑马拉松时,因为看不到终点,被漫长的过程吓倒,失去坚持的动力,最终放弃了那次比赛。但当他第二次跑马拉松的时候,将目标拆解,分阶段完成,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全程马拉松。

提问&反馈

拆书家:通过以上的讲解,小伙伴对“倒推分解法”还有什么不清晰的地方吗?

韩雪:我想问问为什么要重复倒推呢?

拆书家:好,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回到原文看。“86年的马拉松冠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他会在赛前,沿着比赛路线走几次,记下沿途一些标志性地点,准确地把握每个标志性地点和终点的距离。”儿玉泰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重复评估每段距离的合理性,调整之前距离过远或过近的目标,合理分配时间和体力。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R2 A3促动参与】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方法,我设计了一个演练的场景。请大家注意听好啊。


   玲玲前不久和同事赵姐参加了一场拆书帮哈尔滨分舵的线下拆书,通过拆书家深入浅出的讲解让玲玲学到了很多信息和方法,因此,玲玲对拆书很感兴趣。她也想要参加拆书学习,当个拆书家。但她对拆书这件事不了解,就找到赵姐寻求帮助。赵姐也很热心地运用“倒推分解法”帮她分析、定目标、进行规划。

   接下来,我们两个人一组,可以编写一个剧本或是给出一个解决方案。一个人来扮演玲玲,另一个人扮演赵姐。就围绕着玲玲想通过学习当拆书家(这里几级拆书家不特定,具体的实现时间也没有特别限制)我们要注意,需要写出你计划目标实现的日期。我们用5分钟在便签上写下简单的对话内容,然后用2分钟小组内演练,稍后我会请1—2组小伙伴上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

根据(雪儿—赵姐、哈哈—玲玲)的分享整理。

哈哈:赵姐,我打算参加拆书,想做个拆书家。

雪儿:好啊,那需要我做什么吗?

哈哈:我想在年底成为3级拆书家。你帮我看看,我怎么才能做到?

雪儿:噢,成为3级拆书家需要过9个小级别,我们假设你每次准备都足够充分,每周都能参加线下过级,而且必须一次通过。但是其中3-3和2-4相对难度大些,我建议你可以给这两个小级别预留出两周的准备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看看如何安排你的进度。

哈哈:好的。

雪儿:我们在纸上画个时间表,倒推一下看看啊。

  1074178565.jpg

哈哈:这么说,我10月开始就可以了?

雪儿:当然不是,你在拆书之前至少要参加两期的RIA训练营。一期21天,每个月都会有一期。所以,你在9月和8月都要参加一期才能按计划完成你的目标。

哈哈:哦,这样看来,时间还很紧呢。

雪儿:对啊,所以,你在参加训练营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及时完成作业,好好练习技能,这样才能保证你在后面升级打怪的时候一路顺利通过。

哈哈:嗯,看来,我还真的认真对待这件事呢。

雪儿:对了,哈哈,从这个进度表上看,你还有2周的时间是机动的。刚好赶上“十一”长假,你还可以安排个短途旅行呢。

哈哈:是呗,这样我还可以在参加完训练营后,稍微放松放松呢。争取按照这个进度表实现我的“3级拆书家”梦想。

雪儿:你这么努力,一定可以的,但是,你报名8月份的训练营了吗?

哈哈:哎呦,差点儿忘了,这就联系报名去。

【拆书家反馈】

这个“倒推分解法”不仅可以帮我们分解小目标,能够清晰每个小目标的实现条件和时间,还可以检验你的目标是不是合理。

经过雪儿的倒推分解后,哈哈“3级拆书家”的目标虽然很紧张,但也是可以实现的啊,而且雪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比较合理的建议,就是在3-3和2-4的时候最好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准备。

我们期待哈哈的加入。


A2分布催化1提问设计:

18年已经过了一大半,小伙伴们在剩下的5个月里是不是也给自己定些目标呢?比如,想要年底买车、买房,或者发誓要减重塑形啊,或者计划和家人在“十一”自驾游出去玩,再或者想通过什么学习来提升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呢?我们用3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目标写在便签上,如果大家对第一个片段的“甘特图”已经掌握了,也可以直接以“甘特图”的形式画出来。然后1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还是要做个提示,我们设定的目标不宜太多,2-4个比较好。稍后,我会请小伙伴上来和大家分享。

【学习者分享

丽丽:

1.每月读1本书;

2.参加RIA训练营;

3.成为1级拆书家;

4.在10-11月的时候,和老公出去旅行。   

【拆书家反馈】

我们从丽丽的目标可以看出,她已经做了一部分的分解。把参加RIA训练营和“1级拆书家”分开来设定的目标。我个人感觉,这样定目标更清晰些。


A2 分布催化2】提问设计:

下面就请大家在刚刚写过的那些目标里找一个相对比较复杂或是耗时长的目标,试着运用“倒推分解法”以保证我们目标高效的完成。好,接下来,小伙伴们用3分钟的时间将你的计划写在便签上,然后1分钟在小组内讨论。稍后,我还会请小伙伴上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

哈哈:我的这个目标其实不复杂,但是也很适合用倒推分解来实现。我计划明年搬家,决定搬家前要进行断舍离,把物品精简一些。我的最终目标是将现在家里的东西至少扔掉1/3,但是又怕一起弄会舍不得,效果肯定不好。所以,我计划在11、12月做一次断舍离,在8、9月做一次。后面的两个月,需要对付一些难舍的物品;前面两个月,可以稍微多扔一些。这样分类舍弃,避免在同一时间要扔掉太多东西,心理承受不了。

拆书家:那你这“一些”是怎么界定啊?

哈哈:那,我每天至少扔一件东西。可能是个小相框或是一件不怎么穿的衣服。

拆书家:确实在现实中,想要做到真正的断舍离对念旧的人,难度还是有的。但是,听了哈哈的分享,感觉可以试试,这样心里的那种“不舍”应该可以缓解很多的。

【拆书家反馈】

谢谢哈哈的分享,虽然“断舍离”不是件多复杂的事,但是,普通人还是觉得这个事很难,主要是从心理层面,那种不舍是需要我们逐步分解来缓解的。

相信通过这样的“倒推分解法”将我们的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分阶段完成,降低难度,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最终完成目标。


强有力的结束语 

好,最后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今天学习的内容,一是,使用“甘特图目标管理法”让我们可以掌控全局,在成功的道路上能够抬头看路;二是,使用“倒推分解法”让我们有步骤有方法地高效完成大目标,使我们在抬头看路的同时做到低头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今天的拆书学习就到这里了,谢谢各位小伙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