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哈尔滨筹备分舵7月28日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正确提出请求,并请求对方反馈 学习目标: 学会使用正确的方式提出我们的请求

开场:

开场:

           各位热爱学习的伙伴,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拆书过级活动,我是今天的拆书家王辉。我先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

第一个标签,学习者,最近进入了新的行业,需要学习很多新知识。

第二个标签,养生实践者,在听到拆书帮的伙伴分享黄帝内经后,就开始学习并且开始尝试艾灸。

第三个标签,一个不运动的运动爱好者,但我还是要说一下,我喜欢:慢跑和小哑铃。 

【分组】我们一会有分组演练的环节,我们左边的伙伴分成一组和右边的伙伴分成一组。 

F(特征):接下来,我再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要拆的这本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具有非常传奇的经历:他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成功的处理过很多的大型的冲突,例如:美国黑帮冲突、美国的种族冲突,以及知名的美军和巴基斯丹民众的冲突,避免了很多的流血事件的发生。特别是美军和巴基斯坦群众的冲突,巴基斯坦民众本来仇恨美国人,美国人都很害怕,可马歇尔博士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不仅化解了冲突,还被邀请到巴基斯坦人的家里,享受了贵客的待遇。所以,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战的书籍。

 B(优势):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马歇尔博士,用自己的大量的经历、案例,来说明、解释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流程,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是一本非常易于理解、易于操作的沟通类的书籍。

 A(利益):那学习非暴力沟通对我们到底有哪些帮助呢?【场景描述法】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有没有过被亲近的人的话语伤的不轻的情况。例如,像作比较:你看看隔壁的孩子,你看看人家的老公,你看看别人的老婆;例如,做批评:你怎么这么笨,你咋这么完蛋,或者是,喝酒喝酒,就知道喝酒,早晚喝死你,再喝酒就别回家了!在被伤害的同时,我们是否也会伤害别人呢?那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主要是讲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语言与别人交流,还有我们受到暴力语言伤害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应对。 

今天,我们来体验一下非暴力沟通的二个片段,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片段“提出具体的请求”【设定学习目标】期望各位伙伴在学习完片段后,能够使用“提出具体的请求”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愿望,避保证对方的理解,避免对方的反感。    


观察点2、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者理论类图书。    

观察点4、2个学习目标,均包括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者动作,并且都递进关系,现场2个RIA设计都清晰的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观察点5、在FAB学习法中,可以清晰的分辨出FAB。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各位伙伴用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原文:

【R原文片段】 选自《非暴力沟通》P64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女士谈道:“我请我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和我说,他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于是,我们鼓励她直接说出愿望,她想了想,说道:“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观察点3、2个拆页的【R】,至少有一个包括How的内容;有一定逻辑性;并且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便签】我看到,大部分伙伴已经看完了我们的拆页,没有读完也不要紧,我会带着大家一起解读一下我们今天的便签。    

【是什么】这个便签主要讲的是如何正确的提出请求。    

【不那么做的坏处】但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人提出请求的方式都是错误,都是请求他人不做什么。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无法正确的提出请求,对方就没办法正确的理解我们的真实请求,也会造成对方的反感。    

【怎么做、细化步骤】
    那如何正确的表达请求呢?
    第一步,找到真实的愿望。那如何找到真实的愿望呢?这里可以用片段中的方法“我不希望对方做什么”变成“我希望对方做什么”,
    第二步,直接讲出愿望。像片段里,希望你每周一天在家里。
    第三步,告诉对方请求的原因。像片段里,陪我和孩子。    

【贴近实际的例子】:
      一个月前的事情,我的一个朋友的老爸体检的指标不太好,他的妈妈就比较担心,希望自己的老公可以健康一些。他的妈妈就建议他爸爸,说:你别总吸烟了,对身体不好。他老爸非常好,果真不吸烟了。
    可是呆着没事啊,喝点白酒,吃点烧烤,找几个朋友聚聚会吧。结果他老妈又说,你看你能不能不喝酒、不吃烧烤,这么大的人了,怎么不懂照顾自己呢?
    他老爸非常好,又遵命了。可还是没事啊,他就开始天天看电视剧,他老妈,又说了,能不能别看电视剧了,天天躺着对身体不好!
    这下子,他老爸就愤怒了,抽烟不行,喝酒不让,在家看看电视你也管,你这是想让我去死啊?
    【反思】其实,没有这么复杂,对吧,就是讲出来,我希望你多做有助于健康的活动,这样家人就不用这么担心你的身体了!    

【预防异议】可能会有小伙伴讲,这个也太麻烦了,直接说多好啊。其实,我们想想,如果像文中的那个妻子一样,如果不能说出来,反复的说,不仅让丈夫困惑,还引发了对方的反感,那样是不是更麻烦了呢? 


观察点6、2个拆页的【I】涵盖了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1)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2)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4)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意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便签】【激活学习者经验的显像提问】
      请大家回忆一下,在最近这段时间,我们是否有过,想表达自己的请求,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的情况。例如:老公在打游戏、老婆在刷淘宝、父母没经过我们同意,就替我们做事情、约好的小伙伴取消行程或者是迟到,在这些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准确的表达这个请求呢?
      请各位伙伴思考一分钟,我们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用“我不希望你做什么”,来表达我们的请求呢?接下来,我们每个伙伴可以在组内进行分享。
    【学习者1】 我的妈妈之前身体不好,医生建议她每天都要去锻炼,但是我们经常让妈妈去锻炼,可是妈妈总是不去。我也经常告诉妈妈不要在家呆着,多出去转转。

【A1+便签】【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感谢各位伙伴的精彩分享,接下来,请各位伙伴再思考一下,如果说时光倒流,我们再回到刚才我们分享的那个场景,那我们如何去运用今天所说的“提出具体的请求”的方式,尝试用两个步骤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的愿望。
    接下来,请各位伙伴思考一分钟,然后在组内进行分享。
    【学习者1】

    【找到真实的愿望】希望妈妈可以多锻炼身体,目前比较适合妈妈的就是散步。

    【直接讲出愿望】计划今天晚上就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妈妈:妈妈,晚上你和爸爸去散步,好不好!

    【告诉请求原因】天气这么好非常适合散步和拍照,你还可以让爸爸给你拍照,然后发给我,那样我会非常开心的。
    
    【强有力的结束语】非常感谢各位小伙伴的精彩分享,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记住【提出具体请求的三个步骤】,第一,找到真实的愿望,第二,直接讲出愿望,第三步,告诉请求的原因。可以用提出具体请求的方法讲出愿望,远离对方的反感。    

刚才我们讲了,如何向对方提出正确的请求的方法。

【过渡】好的,非常感谢这位伙伴的回答。在上期有一个听过这个片段的伙伴,在实践之后,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我讲出请求后,对方双眼迷离变得迷离了呢?我回答:这非常可能是对方没有理解我们的意思。那怎么办呢?

接下来,我们再带大家学习今天的第二个片段,如何请求对方的反馈,让对方更准确的理解我们的请求。

【设定学习目标】期望现场的各位伙伴在学完第二个片段后,在表达完我们的愿望时,我们可以使用【请求反馈】的方法,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真实意图。


观察点7、使用【A1】技能点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提问中的场景联系自己过往的具体经验,且加工出如果以后遇到同样的情况,可以如何做。

观察点4、2个学习目标,均包括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者动作,并且都递进关系,现场2个RIA设计都清晰的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下面,请各位伙伴用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原文:    

【R原文片段】   选自《非暴力沟通》P70-71     

请求反馈     

      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有时可能是两回事。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馈。请求反馈能确保对方准确把握我们的意思。有时,问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吗”,然后,对方表个态就足够了。在另一些时候,听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这样的回答,我们并不放心。为了确保对方确实明白我们的意思,我们希望他充分表达他的理解。这样,一旦他的理解与我们的意思有所不同,我们就有机会作适当的补充。
    例如,一位老师和她的学生说:“托尼,今天批改作业时没有看到你的作业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业。放学时,来我办公室一下好吗?”托尼咕噜了一句:“好,知道了。”
      然后,他就转过身去,准备离开了。老师站在那里,不清楚学生是否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吗?”托尼回答说:“放学后,我没法看足球赛了,因为你要把我留下来做作业。老师发现托尼并没有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准备作出解释。这时,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像“你没有听明白”“这不是我的意思”“你听错了”这样的表达,很可能会让托尼觉得老师在批评他。因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馈,这位老师先向托尼表达了她的谢意。她说:“谢谢你给我反馈。我想我说得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学后,我给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第一次请求他人给我们这样的反馈时,我们也许会有点不自然。
      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很少提出这种请求。在强调这样做的重要性时,我常听到人们表达保留意见。他们担心,有的人也许会说“难道我是聋子?”或者“不要在我这里卖弄你的沟通技巧”。
    为了避免这种反应,我们可以先解释我们的目的——我们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然而,如果对方说“我已经明白了,我没有那么蠢!”那么,我们可以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并表达对他的尊重及我们的需要。 

   

观察点3、2个拆页的【R】,至少有一个包括How的内容;有一定逻辑性;并且内容未超过4页图书内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便签】我看到,大部分伙伴已经看完了我们的拆页,没有读完也不要紧,我会带着大家一起解读一下我们今天的便签。    

【是什么】这个便签主要讲的是,【适用边界】当我们无法确定对方是否已经明白我们的请求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请求反馈”的方式,确保对方明白我们的意思。    
【为什么】我想各位可能都会遇到,给对方提出了请求,但是最终对方却没有给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表达的意思和对方理解到的,可能真的不同。    

【怎么做】
    所以,我们在不确定对方是否明白我们的意思的情况下,就可以用“请求反馈”方法,下面,我具体来说下如何请求反馈,可以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这里我们结合原文来讲解一下,请求反馈的三个步骤。
    老师给托尼讲:没看到作业本,是否清晰布置的作业,放学后,来我办公室,这时候,托尼说:好知道了!但是,老师觉得托尼没有理解。
    这时,老师做的第一步,是请对方复述我们的请求。
    “麻烦你说一遍我刚才请你做的事情好么?”
    第二步,通过复述,判断对方的理解是否有偏差。老师通过托尼的复述:托尼认为老师留他来做作业,发现托尼并没有理解。
    第三步,表达谢意,针对偏差再次说明。老师说,谢谢你的反馈,我的意思是,我想放学后,再跟你讲讲,我上次布置的作业。    

【预防异议】在上次分享这个部分的时候,有的小伙伴说,王老师,如果这三个步骤结束后,感觉对方还是不理解怎么办?这时,我们其实还可以从第一个步骤再次开始,请对方复述一下自己的请求。    

观察点6、2个拆页的【I】涵盖了二级的4种讲解引导技巧:1)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2)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3)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4)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意译)。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设计提问】(614字)    

【A3便签】【场景设计】你能收拾一下屋子吗?
  【背景】中秋节将至,部门有三个小伙伴想一起去聚餐,可是小C总是在聚会后不付钱,所以这次聚会,大家想AA制一起去聚餐。小B怕自己讲不清楚,所以请小A去跟小C讲。小A跟小C讲,中秋节,我们部门三个去吃自助餐,你去吗?
【思考】如果你是小A,将如何利用请求反馈的方式,确认小C明白了自己的请求?

【互动、提问】关于我讲的这个部分,现在要应用了,大家是否还有疑问?

【学习者哈哈】咱们这个请求回馈的方法,要求两个人一个地位低一个地位高吗?

【回应】没有地位的要求,只不过是,如果遇到地位更高的人,我们的态度,需要更温和些!

现在我们请在座的各位伙伴,一位扮演小A,一位扮演小C,用5分钟的时间进行演练。一会,我会邀请各位伙伴,上台演练。    

学习者案例:

小A:中秋节,我们部门三个去吃自助餐,你去吗?

小C:【高兴】去啊!

小A:我不知道我是否说清楚了咱们聚餐的信息了吧!你能再重复一下吗?

小C:【疑惑】不就是中秋节一起去聚餐吗?

小A:好的,谢谢你的反馈,我想可能是我没说清楚,我们三个聚餐,我们每个人都买自己的餐票,一起吃自助餐!

小C:【蹙眉】好吧,我去吧!

【反馈-掌声鼓励】让我们感谢两位的分享【带领大家鼓掌】

【分步催化1】接下来我们进入A2环节,想想在未来的生活里可能会遇到以下哪种情况呢?当你跟父母提出来对于家里饭菜的意见,父母却说你不懂得家长辛苦?你跟爱人提出来自己的需求,爱人却说你不考虑自己的感受!你跟同事提出工作上的需求,结果对方给的结果,完全不是我们想要的!
    未来一周里,我们最可能遇到哪种情况呢?具体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哪些误会呢?
    下面每两位伙伴组成小组,相互分享,时间为3分钟,然后我会请一个伙伴分享他的案例。      
    学习者案例记录: 

【娟姐】下周我要旅游,预计请假一周。但是我的岗位是比较重要的,不能够有空缺,需要每天都有人在岗位上。  所以,我下周在请假的时候,我担心领导不会理解我的意思,不派人顶替我的岗位。    

【A2便签】【分步催化2】让我们再回到刚才的场景,如果下周一,这件事就发生了,运用请求反馈的三步骤,如何运用到你即将遇到的情境中呢?消除对方误解,帮助对方理解我们的意思。
        好的,大家分享的差不多了,哪位老师想分享一下?     
    2分钟时间,请大家写到便签上,然后讨论一下,每个小伙伴都尽量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等一下我们请几位小伙伴来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娟姐】领导我下周有事,想向您请个假。

【谢老师,扮领导】  好的。

【娟姐】领导,我那屋的业务不能停,您能派个人顶我的班吗?

【谢老师,扮领导】可以。

【娟姐】领导,我刚才信号不太好,您听清楚我说什么了吗?

【谢老师,扮领导】你请假,我批准了!

【娟姐】谢谢领导,可能刚才信号不好,我没说清楚。领导,我那屋的患者不断,还需要您给派个替班的。
【谢老师,扮领导】【思考】然后【轻松】放心吧,我会给你那屋派个人的。

【娟姐】谢谢领导。
【谢老师,扮领导】  好的,好好休假吧!


【强有力的结束语】最后感谢各位小伙伴的精彩分享,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的表达请求,也学习了当我们觉得对方没有准确接收到我们的请求的情况下,如何请求反馈。期望各位伙伴,在以后的沟通中可以有效的事情这两个技能,让我们的沟通更顺畅,让对方更有效的接收到我们的请求!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再次感谢各位小伙伴!

  

观察点9、使用【A3】技能点的环节指令清晰,学习者可以根据拆书家设定的案例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应用知识点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或是应用知识点进行组内角色扮演。

观察点8:使用【A2】技能点指令清晰,至少一个【A2】环节提问中包括情境或场景,有学习者受启发联系到自己的具体应用场景。

观察点10、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者反馈。

观察点11、结尾时,给出了强有力的结束语。

观察点12、第一个拆页市场没有少于10分钟,没有超过15分种;第二个拆页时长没有少于30分钟,没有超过40分钟。整个拆书时长在50-60分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