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责任型授权/零秒思考/分解任务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责任型授权,解决组织低效能的良方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应用“一统,二定,三出,四有”的方法,在需要授权他

开场:

 

【图书介绍】1-2分钟

【事件】在面对工作或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时,你宁愿自己做,也不愿意把工作分派或者授权给他人去完成,因为授权给他人的多数情况是还不如自己做的省时,质量也不如自己做的好。比如给下属安排工作、给孩子安排家务任务等等。

【提问】那么不懂得如何授权,所有事情都喜欢亲力亲,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影响】对自己而言,不会授权会浪费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无法专注重要的事情上。对于被授权者,得不到能力的锻炼,技能得不到提升。长久下去,双方都会陷入困境。

【解决】所以学会如何授权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我们就来跟随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给我们支的一招,如何进行责任型授权来解决困局。这种授权只需要做到4点,就能避免不会授权的弊端,充分调动被授权者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但有能确保不偏离方向,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接下来,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一起进入R环节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授权是提高效率或效能的秘诀之一,可惜一般人多吝于授权,总觉得不如靠自己更省时省事。

   其实把责任分配给其他成熟老练的员工,才有余力从事更高层次的活动。因此,授权代表成长,不但是个人,也是团体的成长。已故著名企业家潘尼(J.C.Penney)曾表示,他这一生中最明智的决定就是“放手”。在发现独木难支之后,他毅然决然授权让别人去做,结果造就了无数商店、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授权是事必躬亲与管理之间的最大分野。事必躬亲者凡事不假外求。不放心子女、宁可自己洗碗的父母,自绘蓝图的建筑师或自己打字的执行秘书,都属于这一类。

   反之,管理者注重建立制度,然后汇集群力共同完成工作。比如分派子女洗碗的父母,领导一群设计人员的建筑师,或监督其他秘书与行政人员的执行秘书。

   假定事必躬亲者花1小时可产生1单位的成果,那么管理者经由有效的授权,每投入1小时便可产生10倍、50倍,甚至100倍的成果,其中诀窍不过是将杠杆支点向右移而已。

3-1.png

   授权基本上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

指令型授权是让别人“去做这个,去做那个,做完告诉我”。大部分生产者都具有这种指令型授权的行为模式。还记得丛林中那些挥舞大砍刀的人吗?他们就是典型的生产者,挽起衣袖,然后手脚麻利地干活。就算让他们去担任监督或者管理工作,他们仍然会延用这种思维定式,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充分授权,让别人负责完成原定的任务。因为他们的关注重点是方法,他们自己为最后的结果负责。

   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起初,这种授权方式费时又费力,但却十分值得。通过责任型授权,可将杠杆的支点向右移动,提高杠杆的作用。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环节:拆书家引导讲解——强化讲解概念的能力】(3-4分钟)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应用(行为)一统,二定,三出,四有”的方法,在需要授权他人完成重要任务时,使用责任型授权,(界定)让被授权人有发挥空间完成任务,授权人专注更重要的事。

【WHY】读完大家想想看,你一定接触到这样的领导,他们喜欢亲历亲为,经常在做一些杂事,从而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做一些引领性或者开创性的工作。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可能是就是不会责任型授权。                                                                      

【what】什么是责任型授权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剖析一下。

比如让下属预订会议室,告诉她:先要看下会议室系统的排期,再找IT测试一下视频设备,提前收集汇报人PPT......(反例1)这是不是责任型授权呢?显然不是,这是指令性授权,细无巨细,更关注具体做法,而责任型授权更关注结果(关键点1)。

再比如:告诉下属说:这次头脑风暴的会议由你主持,你环节设计你随意,我就要头脑风暴的讨论结果(反例2)。这是责任型授权吗?貌似关注结果,但也不是,因为授权者并没有为预期结果设定过程标准(关键点2),这样授权想要按照预期达成结果很难。

再比如:告诉下属说:这个项目由你负责,我们预期的成果是6月1日O2O系统顺利上线,过程中需要注意要让各部门充分讨论需求,系统设备做好充分准备,上线前细小细节都要测试到位,有问题随时汇报;人员的预算内的费用供你调配,需要我这个层级协调的你提,我配合。(反例3)这个是不是呢?这已经非常接近责任型授权了,但是还差一点,没有明确奖惩(关键点3)。

【概念讲解及适用边界】通过以上的案例,当我们想让被授权人能够充分热情、有独立的发挥空间、且能够不偏离任务大方向完成任务时,就要使用责任型授权,责任型授权的关键在于需要统一预期成果,在过程中有标准来进行原则性约束,给足可用资源,最后需要明确奖惩。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正例】我授权其他同事组织头脑风暴会议:统一预期成果。这次头脑风暴可以在欢乐的氛围中被激发,目标是得出至少10条好点子。制定过程标准。环境的标准是舒适、开阔的,过程中需要有破冰环节或其他巧妙的环节设计调动大家的活跃性;提出可用资源。150元/人的预算,部门内部人员都可调遣。明确奖惩措施。这次头脑风暴对于我们团队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我们下半年爆品策略是否成功。这项任务完成的好,年终绩效考核中分数会比较高。

 

【how】OK,通过以上的分析和举例,我们再来澄清一下责任型授权的具体步骤:

一统:统一预期成果。授权前需要统一要达到的成果。

二定:制定过程标准。标准是衡量过程中具体执行方法的规范和方向。这样可以确保向预期成果的方向推进,不跑偏。

三出:提出可用资源。资源包括哪些人力、物力、技术或者自助资源等。

四有:明确奖惩措施。奖惩可以是财务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及该项工作对所在组织的影响等等。

 

【预防异议】请大家想想看,是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使用责任型授权?指令性授权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其实并不然,比如大项目的各项环节已经敲定,一些简单具体事务就可以用指令性授权。如:小王,你帮我发下邮件给到项目相关人员,告知他们这个细节的变化。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学习者拆为己用——A2技能点:教学习者编剧本】7-10分钟

好了,再清晰责任型授权的概念、好处、以及具体的方法后,下面我就来现场应用一下。《这样读书就够了》中有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关于学习的研究成果: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一遍。接下来我们就通过编剧本的方式,让刚刚学到的内容在大脑中过一遍。请大家编编一段小故事,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档期对方的对话和动作等,其中部分对话要体现““一统,二定,三出,四有”的责任型授权步骤,摘要在一张纸上,时间5分钟,6-8分钟后请一位小伙伴讲讲他剧本。

参与者1的剧本:

3-11.png

【结束语】1分钟

非常好的剧本,对话过程也体现了到了刚刚学习到责任型授权的“一统,二定,三出,四有”的方法。希望大家再本次拆书以后,能有意识的刻意练习。这个片段的拆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