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要求:FAB介绍法)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关键对话》。
F:这本书从确定沟通目标、营造安全氛围、控制情绪、陈述观点等多个方面讲述了如何进行关键对话。是由四个沟通演讲方面的专家联合著作。
A:市面上讲沟通的书籍很多,这本书区别于其他书籍的优势在于:这四位作者不是单纯的写书人,他们4个还专门成立了一家培训咨询公司。而“关键对话”就是他们其中一个课程,已经为500强中的300多家企业提供过培训。而这4位作者多年的演讲培训经验使这本书主题鲜明、结构清晰、案例丰富、易懂且实用。因为他们的理论已经在这些培训中被多次应用和证明非常有效。
B: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上下级之间、同事、夫妻之间的“关键时刻”?你用什么方式解决的,是用强硬的方式吗?还是干脆沉默不语、逃避沟通,却在心里却留下个疙瘩呢?而这本书就能帮助大家在关键对话中安全、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有在安全的对话氛围中,你才可以畅所欲言。
其实人们不会因为你所表达的内容感到气愤,他们所表现出抵触情绪是因为在对话中失去安全感。因此,很多时候,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话内容本身,而在于对话的方式和气氛。当对方出现沉默或者暴力应对的情况时,你应当暂停对话,营造安全气氛。
安全感一旦恢复,你就可以继续进行对话了。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先说明你不希望如何,然后说明你想要怎样,以此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
l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l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例如: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好。这个拆页的学习目标是,当你发现对话氛围变得不安全的时候,要学会暂停对话,并用对比法重建对话安全感
我们在进行对话时,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话内容上,而忽略氛围。但安全、良好的氛围是一场有效沟通的前提和基石。
一旦对方觉得谈话中缺少安全感,他就有可能过度解读你所给出的信息,不能用平常心去get你言语中的含义。当他感受到攻击和冒犯时(即便你没有这个意思),他的思维可能短路,他的内心可能会在无意识中做了急转弯,只想着战胜你、惩罚你,而产生语言攻击,或者干脆保持沉默。如果这时候,你忽略这些对话氛围变坏的信号,而继续就内容进行谈论,事情可能变得越来越坏,让彼此都忘记对话的真实目的,转向暴力沟通。
所以,当对话的安全氛围出现问题时,你应当暂停对话,先去营造安全气氛。
那么有哪些情况出现时,说明对话氛围出现了安全危机呢?有两种情况,一是沉默,二是语言暴力。请看图片:
具体的文字信息我稍候会发在微信群里,就不细读了。
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当我们已经发现对话氛围变得不安全的时候,也就是当对方出现上面两种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拆页中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就是需要“暂停对话,营造安全氛围”。那具体需要怎么做呢?(细化的行动步骤)
第一步,停下来,深呼吸。避免本能地进行回应,而给自己的大脑一点思考的时间,也用这个空隙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默默地告诉自己:对方这样的表现,可能并不是他的真实想法,只是他现在失去了安全感。
第二步,想一想,我的目的是什么?我原本想要通过这场沟通,达到什么结果?
再想一想,对方这样的表现,可能会因为什么误解导致?他为什么会觉得缺少安全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常见原因:比如,让他以为你想控制他、你在职责他、你想强迫他接受你的观点,等等。如果你能想清楚他产生误解的原因,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营造对方的安全感。
第三步,才是用对比法去进行回应。这时候,你已经相对冷静,你大脑中非常清楚自己希望的和不希望的,明白了他有什么误解。那这时候就用对比法进行回应,先消除误解,再表达真实目的。注意需要使用温和的语气,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心和诚意。
(或:将书中的案例进行意译)
比如,当你和伴侣说了一句:“你一直都这么忙,我们好久没有出去烛光晚餐了”。但对方突然很大声地瞪着你,说道:“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么?!”这时候,你发现对话的氛围已经转向。
需要:一,停下来,避免本能地回应。
二,想一想,你的目的和他的误解。你需要的是一段精心时刻的彼此陪伴和沟通,也让他放松一下,而他误以为你在指责他。
三,用对比法回应:“老公,我没有在责怪你啦。只是我觉得你最近加班多,太辛苦,想要和你一起出去吃顿大餐慰劳慰劳你,也想让你抽空多陪陪我嘛。”
这样做往往可以打消对方的顾虑,让对话回到正常的安全氛围中。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虽然回到安全对话很重要,但我回答一句话要想这么多步骤,这也太麻烦了吧?
我想说:这三个步骤虽然看上去很麻烦,但是只是这刚开始练习关键对话时会让你觉得有些不适应。而当你越来越熟悉使用这个技巧,并习惯性在沟通时留意对话氛围时,这三个步骤的过程会越来越快。直到它成为你的一种本能。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好,我们下面来分组做个练习,请小伙伴们两两分组,扮演一对夫妻。
妻子:(语气比较平和)你又把剃须刀放在这儿了,用完放放好嘛。回头又找不到了。
丈夫:(很大声)你怎么又来了!你总是对我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就连换个垃圾袋你也要唠唠叨叨个没完!
妻子发现丈夫嗓门突然变大时意识到了安全氛围出现了问题。这时,请妻子按照上述3个步骤:暂停对话,理清思绪,并用对比法说明自己不希望的目的和希望达到的目的,努力为丈夫营造安全感。
请丈夫扮演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做出回应。如果丈夫的安全感没有消除,请妻子继续使用对比法营造安全感。
------------------页面展示----------------------
妻子:(语气比较平和)你又把剃须刀放在这儿了,用完放放好嘛。回头又找不到了。
丈夫:(很大声)你怎么又来了!你总是对我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就连换个垃圾袋你也要唠唠叨叨个没完!
1、请“妻子”按照3个步骤努力为丈夫营造安全感:
1)停
2)想
3)用对比法回应
2、练习时请“妻子”把上述3个步骤表达出来,或者描述出来,也可以进行讨论
3、“妻子”运用3个步骤地过程可以重复多次,直到丈夫的安全感被建立。
当“丈夫”的安全感被建立时,练习结束。不需要再对物品的摆放进行讨论。
-------------------------------------------------
(讨论)
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请这组小伙伴分享一下吧。
妻子:你怎么又把剃须刀放这儿了?用完放好啊,回头又找不到了。
丈夫:你怎么又来了?你总是这样对我说东道西的,我做个什么你总是唠唠叨叨个没完没了!
妻子:他说完我觉得我很生气啊,我明明是心平气和说的,我说得这么温柔。没想到你竟然这样回应我。有点想发火,但还是觉得发火没有益处,先停下来冷静一下。然后想一下要怎么和他说才比较好。我想想他可能觉得我要控制他,而我只是怕弄坏剃须刀或者找不到。那我这样和他说:
“我没有怪你啦,也不是想控制你,不是想让你完全按照我的习惯做。我只是不希望你剃须刀随手在水池边一放,万一被溅到水可能会坏掉。有时候我看到的确会收起来,但是也怕你下次急着出门时找不到。我只是出于关心你的目的啦~”
丈夫:嗯……那好吧。
我:我们来采访一下丈夫,当您妻子这样说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丈夫:很好呀。
我:你不再生气或者觉得不安全了是吗。
丈夫:是的,她这样讲我就觉得ok了。因为本来她说用完放放好什么的,会让我觉得她是在批评我,但是她这样讲呢,就很明确的说没有在批评我,而是出于关心的角度,这样就好很多,不会更进一步地去和她吵了。老婆关心你还能吵什么是吧。而且她还回到了事实的层面,乱放的确可能会弄坏嘛。
非常感谢两位。
好,我们今天的拆书就到这里。沟通的氛围有时候比对话内容更加重要。当你意识到对方可能对你产生了误解,有了不安全感,从而在用沉默或者暴力应对时,你需要先暂停对话,厘清思绪,再用对比法进行回应。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