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烛夜,秉烛夜谈的,烛夜,我喜欢与人在深夜谈人生,谈理想。
F]: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本《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是国际性缔造和平组织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
而书中主要提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这是一本非常畅销的沟通类书籍,而且书中更加强调人的天性是友善的
:通过非暴力沟通提供具体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联系,使友爱互助成为现实。
在生气时,批判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判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具体步骤有三: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我们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我们只是静静地体会自己。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例如,无意中听到某个人的谈话后,我们认为由于种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这时,我们体会着愤怒,并留意脑海中盘旋的想法:“这太不公平了!她这是种族歧视!”我们知道,像这样的想法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于是,接下来,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把某个人当做种族主义者,我的需要也许是接纳、平等、尊重或联系。
为了充分表达自己,我们现在需要张开嘴,说出自己的愤怒——怒火此时已经被转化为需要以及与需要相联系的情感。然而,表达此时的感受也许需要很大的勇气。对我来说,生气并冲着人们嚷“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我甚至还会觉得高兴。但是,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很可能引发不安。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也许会对那个人说:“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服,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请你给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怎么样?
一个人,在生气愤怒的时候,用言语宣泄心中的情绪的确是会感觉挺痛快的。但是痛快过后呢,想来问题一定还没解决好吧?
片段中指出,在自己愤怒的时候。
第一应该停下来,什么都不做,
然后,问问自己的内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需要,
最后将自己的需要合理的表达出来。
那么什么是合理表达呢?
讲个故事。
我大三的时候,中午讨论吃饭,我问我室友,点外卖还是出去吃。
他说随便。
个人比较不喜欢点外卖,于是说,十一点半我们去吃学源美食,我要吃筒骨炖黄豆。虽时隔多年,可还是能记得当时的细节。
十一点半到一点半,我前后一共叫了四五次,提醒该出门了。
最后一次提醒,他竟然告诉我,他不吃了。
我这小暴脾气,直接甩了句,你tm有病,摔门而出。
这是反面的一个案例。
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先让思绪飞一会,这个时代有些久远了。
那是我初中时候,那会个人隐私的意识可能刚刚开始觉醒。
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写字桌被我妈整理的干干净净,特别是那藏着小秘密的抽屉。
我非常生气,但是却跟我妈认真地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谈话。
我把我妈叫到写字桌边上,拿出抽屉的钥匙,锁住抽屉,然后跟我妈说:你以后不准再翻我的抽屉了,这是我的隐私。
态度强硬而且认真。
我妈同意了。
这算是一次比较完美的沟通。
生气的时候,吵架,发脾气可解决不了任何事。
A1:
好了,我的思绪收回来了,接下来,是大家放飞思绪的时候了。
按照刚刚的分组,三分钟时间,思考一下自己过往的类似经历,与小组成员分享。
讨论结束,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好,开始讨论。
比如,与同事之间,因为交接不畅,没有好好沟通具体的事情,却发火的?
或者,有没有就自己的爸爸抽烟与喝酒而引发矛盾?
或者,有没有因为自己的男朋友,老公,没有节日的仪式感而不开心的?
大家尽请回想。
学习者案例分享:
孩子吃饭,做作业,经常处于愤怒的边缘。
A2:
那么想一想,在接下来的时间,什么地方,与谁,有可能能应用到片段所提到的方式去进行一次沟通?
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写在自己的小便签上。结束,我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分享:
每周都会有开发与产品的讨论。
所以下周一开发与产品讨论时,如果意见不合。
先静下心来。
然后用平和的语气说,这样争论没有用,是不是可以给出各自的解决方案。
然后一起讨论。
最后总结两句。
暴力,就是吃冰块,不是冰碎,就是牙齿裂。
而非暴力,就是用舌头舔,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好,希望本次RIA拆解能对大家平常的生活工作有用,我是拆书家烛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