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爱学习的伙伴们,大家好!我叫上善若水,今天请大家与我一起开始一段愉快的拆书历程!
片段一
断舍离是不收拾的收拾法
断舍离是一种不收拾的收拾法,一旦了解了它的机制,你就能在瞬间燃起斗志,下定决心大干一场。因此,我非常有必要先说明断舍离的含义。
平日里,我们想把房间整理干净,一般会从哪里下手呢?想到要整理房间,我们脑子里浮现的往往会是整理、整顿、扫除(扫、擦、刷)这些词。需要注意一点,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收拾,和"整理、整顿"有一种微妙的差异。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能体会到两者之间的这种微妙差异。
在断舍离里,收拾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里,我必须首先明确给出收拾的定义。
收拾,是一种筛选必要物品的工作。在筛选必要物品的时候我们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这条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这条时间轴。换句话说,收拾就是要扪心自问某件物品与当下的自己是不是确实有关系,进而对物品进行取舍、选择的过程。
【图书介绍】(1.5分钟)
【场景】爱学习的伙伴们,大家好!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学习和工作收集了很多很多的资料和文章,这些资料和文章在手机或电脑里越积越多。它们大部分都一时都用不上。你总想进行重新归纳整理,却一直懒于行动。
【提问】文件和资料多,真的是缺少整理和归类吗?是不是你有很多不需要的呢?你有没有考虑过哪些文件资料是你现在真正需要的呢?
学习者D:确实有些资料不需要。
【影响】正因为收集了大量的各种各样资料,想找的东西找不见,好多没用的文件资料却占用宝贵的空间、很碍事。让你看到这些东西总有一种莫名奇妙的烦恼,严重的影响到你的心情。
【解决】《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对瑜伽"断行、舍行、离行"的参悟,创造出了一套"断舍离"的整理术。让你通过学习和不断实践断舍离,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物品替换为"需要、适合、舒服"的物品,从而让你与环境相处的更和谐、生活工作更顺畅、心情更加愉悦。
为了更好的拆书学习,我们需要分组学习,每2人一组,共分3 组。
片段一
【学习目标】通过今天片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在以后收拾物品时,能够应用(行为)断舍离收拾的四步骤,筛选(澄清)出自己的必须品(界定)。
【R1】(1.5分钟)
现在是R环节,请大家花1.5分钟时间,阅读原文拆页一,看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I】 拆书家拆页讲解(5分钟)
好的,大家已经阅读完了,下面我们进入I环节
【学习者互动】
原文片段中,伙伴们对于收拾的定义,跟你平常理解的收拾是不是不一样,对吗?
学习者C:的确不一样。
既然“断舍离”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收拾不是一个概念,那么什么是“断舍离”呢?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迷恋,让自己处于舒适,自由自在的状态
【概念对比】
同样,“断舍离”与我们通常提到的“整理收纳术”有很大的区别,下面我给大家重点讲解一下:
“断舍离”与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断舍离”并不强求非得把物品收拾得规规矩矩,而是要通过收拾的过程喜欢上真实的自己,实现自我肯定。
两者最为关键的核心区别是 “主角”不同:“断舍离”的主角是自己,“整理收纳术”主角是“物品”,正因为主角的不同又决定了两者在多个维度的巨大差异。我将两者的差异归纳为下表,通过这张表我们很清晰的辨别出“断舍离”与“整理收纳术”的差异:
概念对比 | ||
概念 | 断舍离 | 整理收纳术 |
主角 | 自己 | 物品 |
前提 | 代谢、替换 | 保管、维护 |
焦点 | 关系性 | 物品或自己或物品的赠送对象 |
时间轴 | 现在、当下 | 过去、未来、曾经、今后 |
意识 | 选择、决断 | 回避 |
手续 | 少 | 多 |
技术 | 不需要 | 需要 |
收纳物 | 不需要 | 需要 |
【学习者互动】
在筛选必要物品时,原文让我们考虑哪两个维度呢?
学习者A:第一个维度:我与物品的关系;第二个维度:是否是当下。
【强化概念-学习者互动】
比如:我们将房间打扫干净属于断舍离吗?
学习者B:不属于断舍离。
比如:我们对衣柜中的服装,挑出已经不合身的,或是网购了之后不喜欢,捐给公益机构,属于断舍离吗?
学习者B:属于断舍离。
各位伙伴在阅读原文片段后,还有那些疑问呢?
【通过学习者提问进行回应式反馈】
学习者A:我以前也做过类似的“断舍离”总觉得“扔了很可惜,还是留下来吧”的想法,该怎么办?
嗯,你问的问题非常有代表性。原文中特别强调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拿物品当主角,属于一般的整理收纳术,总是将着眼点放在如何保管物品上。如何解决你的难题?原文特别强调,你仅需按“断舍离”的机制:以自我为主角进行判断——这件物品是我的必须品,是我当下需要的两个维度进行判断就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概念和匹配例子引出知识点逻辑和边界】
学习者E:我想知道,为什么要进行断舍离?
因为通过《断舍离》不是“因为还能用所以要留下”,而是“因为是我使用的东西,所以要珍惜对待”。丢掉不舍和执著之后,你就会有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如沐春风。而且在进行“断舍离”的过程中,自己的“选择能力”也能得到锻炼:当你持有的物品越少,越容易做出选择。选择越多,越难抉择。在你做“断舍离”的时候,最重要的东西会越来越清晰的浮现出来,你也会变得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由此改善自己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我举一个自己的案例:
【案例】
我有大大小小的6个移动硬盘,存了不少于2T的各种各样的资料。总觉得空间不够,每次因存储资料因空间让自己很闹心,决定春节再购买一个更大一个容量的移动硬盘。年前,仔细学习了“断舍离”,发觉自己考虑的角度有问题,决定让断舍离的四步骤对移动硬盘进行整理:
我是如何做的呢?
哪些资料是我需要的?
1)工作方面;
2)健康方面;
3)理财方面;
4)家庭方面;
5)个人成长
是我需要的,其余的列入断舍离收拾清单
进一步考虑那些资料对我的非常重要?
工作方面:与自己行业相关的资料
健康方面:运动锻炼的方面的资料
理财方面:基金方面的资料
家庭方面:子女教育的资料
个人成长:目标管理及拆书相关的资料
其它无关的资料都要列入断舍离收拾清单
哪些物品是现在要用的?
2017年之后的资料是现在要用的,17年之前资料都进入断舍离收拾清单。
最后的结果:资料从2T变为了100G,查找的速度和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节省了一大笔支出。
【给出清晰的HOW】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断舍离?原文片段没有讲到详细的断舍离收拾的步骤,我们通过刚才的案例,可以按以下四步骤进行,问自己这个物品对我:
1、需不需要?
2、重不重要?
3、现在会不会用?
以上三点只要有一项不符合,就列入需要断舍离收拾的物品清单。
通过以上的步骤,筛选出自己的必需品。
【强调关键点】
这四个步骤,有明显的先后逻辑顺序,在筛选物品时,我们需要根据4个步骤一步一步来。
【预防异议】
有些伙伴可能会说,这样去判断物品现在会不会用太苛刻了,比如:现在是春天,让我现在将冬季的衣服进行“断舍离”就非常难。
是的,如果有这样的物品,我们需要对同类物品必须有个时间限定,比如:设定一年之内会不会用到。时间标准的设定,由你个人所遵循的原则而制订。
【适用边界】
“断舍离”的方法,不仅仅适合收拾具体的物品,也适合收拾资料、信息甚至是自己的想法。当然,“断舍离”只适合收拾自己的物品,不适合公共物品的收拾。
【A2】
(1.设计有人物角色、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2.学习者可以根据指令,写出一个未来具体要做的应用)
【故事设计】请大家自己编写一段小故事,二三百字左右即可,是在接下的一周里,某个场景中你会应用我们刚才总结出的“断舍离”4步骤,自己设计出一个包含任务、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故事要包括我们总结的“断舍离”几大步骤的具体应用,筛选出必须品。请大家把故事概要写在我提供的《小剧本》上,时间是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下自己编写的剧本。
有请1组C伙伴分享:
小 剧 本 | ||
项目 | 内容 | 备注 |
主题: | 对我的衣柜进行“断舍离” | |
时间: | 下周末上午10点 | |
地点: | 家里 | |
场景: | 妈妈和我在我的房间里整理我衣柜里的衣服 | |
人物 角色: | 角色A: 妈妈 角色B: 我 | |
事件 内容: | 好几年的衣服占用了我的衣柜,我要今天学习到的“断舍离”的四步骤对衣服进行收拾,妈妈非常舍不得,我俩产生了冲突。 | |
神情 点示 | 妈妈边收拾边叹气 | 喜怒哀乐哭笑等 |
画外音: | 这么多衣服,每次整理我的头疼,好在学习了《断舍离》,今天说服妈妈用它进行收拾,以后我们的工作量就会少很多。 | 介绍背景、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人物内心想法、点睛评语等 |
对白: | A:这么多衣服你每天穿一件都穿不过来呀! B: 妈,你这样说有点夸张,的确是太多了,我真要和你说把有些过时的衣服扔掉。 A:“扔掉?”,多可惜呀?“不能扔,万一要穿呢!” B:有些衣服一年都穿不了一次,现在穿有点土气,不穿占空间,整理起来多麻烦! A:是呀!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B:妈,如果我扔掉,我知道你会心疼的,但看到你每次为整理衣柜都要花半天时间,累的腰酸背疼,你说值得吗? A:如果不扔,你有什么好办法? B:我上周刚学习了“断舍离”的不收拾的收拾法。非常适合整理今天的衣柜,你看我的伙伴们收拾前后的对比照片(拿出手机让妈妈看微信里断舍离前后的照片)。 A:确实不错,你告诉我怎么用“断舍离”进行收拾,太复杂了,我做不了。 B:其实非常简单而且非常实用,我告诉你只有四步骤: 我们在收拾衣柜时,每一件衣服问自己: 1) 需不需要? 2) 重不重要? 3) 现在能不能用得上? 4) 只要上面三点不符合,我们就把它处理掉。剩下的就是我必须要用的衣服啦。 A:是挺简单的,我们现在开始干吧。 B:好的,妈。为了防止你不舍得,我想好了,把收拾出来的衣服拿到“咸鱼”上卖掉,还能收回一定的本钱呢。 A:你这个鬼丫头,快收拾吧! | 人物之间对话的具体内容 |
非常好的故事分享,这个故事应用到我们所学的“断舍离”4步骤,筛选出了必须品。请大家给予鼓掌!
【小结】
我们刚才学习了“断舍离”不收拾的收拾法,让我们在以后收拾物品时,能够应用断舍离收拾的四步骤,筛选出自己的必须品。
片段二
【R2】提高收拾动机的方法
前面我已经详细为大家说明了断舍离的机制,接下来我要告诉大家具体的实践方法了。其实,如果从某种意义上说的话,所谓的实践方法完全可以认为是一些附赠品,因为彻底地筛选物品才是断舍离的核心,所以也不是非得需要多余的技巧。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减少物品一只要能彻底地收拾就根本不需要整理、收纳了。在做讲座的时候,我基至还半开玩笑地说过。先把收纳东西的家具都扔了吧。这样的话。因为如果能真的只留下必要的物品,那么分类、收纳物品之类的技巧也就没什么大的用处了。而且,所有的收纳工具和收纳物品都是为了往里面塞满东西而存在的,所以只要有那些东西在,就等于是纵容自己无休止地增加东西。断舍离首先就非常质疑这一点。
不过话虽如此,但不管是扔东西还是要整理、收纳,都有一些了解了绝不会吃亏的技巧。这些说到底,目的还是为了能够减少物品,虽然前面已经讲过了断舍离的机制,可一旦到了要实践还是得有更容易理解的目标。不过,最关键的是要下狠心,而且还需要勇气和觉悟。
【两个片段间链接】
第一个片段我们学习了“断舍离”的机制,接下来的我们通过学习片段二,自己归纳总结出适合我们自己的“断舍离”的具体方法。
【学习目标】
通过这个片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对自己难以收拾的物品能够归纳总结出(行为)自己“断舍离”的(界定)方法(澄清),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工作中。
【A1】(量表的设计和解释)
首先,请大家花一分钟做一下自测题,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分代表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非常符合,请你花1分钟的时间,将每道题打分,并汇总分数,做好的小伙伴可以示意我一下:并统计下总分:
序号 | 内 容 | 得 分 | |||||
1 | 我看到打折或促销的商品就想买 | 1 | 2 | 3 | 4 | 5 | 6 |
2 | 我对要丢弃的物品总是舍不得 | 1 | 2 | 3 | 4 | 5 | 6 |
3 | 想要修理或扔掉的物品,堆满了我的房间和阳台 | 1 | 2 | 3 | 4 | 5 | 6 |
4 | 我喜欢收藏各种各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 | 1 | 2 | 3 | 4 | 5 | 6 |
5 | 我总是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 | 1 | 2 | 3 | 4 | 5 | 6 |
总 分 |
【I测试题解释】
好的,这是一个简单的自己收拾物品动机的小测试,看大家在收拾物品动机上做的如何。
请各位对照一下自己的得分。得分<10分,说明你做得非常不错,有时间请给大家分享一下;10-20分,仅仅有做好收拾物品动机的想法,你今天来就对了,通过这个片段的拆解,你的收获肯定非常大;20分以上伙伴也别急,我们来看看通过什么方法提升自己的收拾动机。
请各位伙伴花2分钟阅读片段二,阅读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一下。
【I】 拆书家拆页讲解(5分钟)
“断舍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会碰到一些操作上的问题,比如:伙伴们会说“断舍离”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或者说我不喜欢用断舍离的方法进行收拾,觉得麻烦等等。我们如何提高“断舍离”收拾的动机呢?
【强化概念-学习者互动】
片段二告诉我们“断舍离”的核心是什么?
学习者:彻底地筛选物品。
筛选物品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学习者:减少物品。
前面一位学习者也提到:减少物品的“断舍离”觉得扔了很可惜,还是留下来吧”,该怎么办?
学习者:我现在明白了,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自己要下狠心,要对自己恨一点。
【不那么做的坏处】
是的,“断舍离”要自己痛下决心,拿出自己的勇气,否则就会被消极被动的思想所牵连,并不断为自己的不收拾行为寻找借口,在工作上不仅自己的资料在电脑里越积越多,影响工作效率。在生活上自己的房间越来越乱,严重的影响自己心情,还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
所以当我们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
【导出行动步骤】
1.我在“断舍离”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2.这些问题中那些可以归纳为共性问题?
3.这个共性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4.我们如何解决这个共性问题(此处不做细节讲解,可在A3行动学习做设计)
【A3促动参与】(5+3分钟)【给出清晰的HOW】
1.我们在“断舍离”会遇到哪些问题呢?请以小组为单位,将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并写在白纸上。
2.解决一个共性问题: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们解决一个在断舍离过程中的一个共性问题,先请第1组将自己的共性问题写到白板上,其它几组进行补充。
好的,请每一组给共性问题投票,每组有两次投票机会。选出得票最多的一个共性问题。
【学习者案例记录】:
好的,大家选出的共性问题是:
“对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很难断舍离”
针对这个问题,请我们所有人一起来进行讨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接下来引导讨论】:
3.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者A:因为有情感上的需要
学习者C:很难确定有纪念意义的时间长短
学习者D:对有意义的没有物品没有进行界定。
大家同意D的观点吗?他是否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有不同的观点吗?
好的,大家都同意D的观点,通过伙伴们热烈的讨论认为对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没有界定是造成难以断舍离的本质问题,既然找到了本质问题,请大家花3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如何对有纪念意义的物品进行界定?”讨论过程中,请一位伙伴将讨论过程写在白板上。
【进一步引导讨论】:
3.讨论解决方案是什么?
首先,目标是什么?
学习者:如何对有纪念意义的物品进行界定?
解决到什么程度?
学习者:梳理出纪念意义的物品的界定标准
学习者E:我认为纪念意义的物品的界定标准:
一是有纪念意义的重要程度,
二是有纪念意义的时间长短。
学习者B:我补充一点:三是自己的喜爱程度。
嗯,伙伴们总结的不错,但还不够细化,能否进一步细化一下呢?
学习者F:我试着细化一下:
对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我们可以通过三个维度进行界定:
第一个维度:重要性
1、 重要的保留;
2、 不重要的放弃。
第二个维度:物品纪念意义的时间长短
3、 长期的保留;
4、 短期的放弃。
第三个维度:纪念意义的的喜爱承度
1、 喜爱的保留;
2、 不喜爱的放弃。
非常棒的总结,请伙伴们给自己掌声。其他人没有补充?
好,没有补充的话,根据我们的界定,大家归纳总结一下,当遇到有纪念意义的物品进行断舍离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
学习者共同总结出:
面对有纪念意义的物品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步:我喜欢吗?
第二步:对我特别重要吗?
第三步:纪念意义长久吗?
只要以上三步回答“否”,就要列入处理清单,最后留下的是最。
【小结】各位伙伴们太棒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总结出自己“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断舍离”的三步骤,当然,希望将这种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工作中,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A2】
接下来我给各位伙伴布置一个作业,请你回去后,用今天自己所总结的“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断舍离”的三步骤,选择自己以前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无论是生活上的、还是工作上的进行一次彻底的断舍离。
目标:丢弃对自己而言纪念意义不大的物品,留下对自己非常喜欢、非常重要的、可以长期值得保留的、真正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品。
要求:
1、断舍离收拾整理前后的清单;
2、分享你断舍离实施过程的感受、遇到的困惑、思考,以及最终的结果。
将以上要求在下周星期五之前发到我们今天的拆书群里或私信给我。优秀者将获得我提供了断舍离的一份秘籍。
【结束语】(1分钟)
好的,希望通过“断舍离“给我们带来小小成就感,并在我们生活中持续不断的实践,从小处开始“断舍离”,最终积小成为大成!非常感谢各位的聆听,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片段的拆解就到这里,有问题我们下面讨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