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你相信沟通力可以复制吗?|3.5宁波拆书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在沟通中如何“赢得”而不是“赢了”对方 学习目标: 锻炼自己主持并引导学习者分组,促进学习者了解和应用这个“赢得

开场: 我们先这样子,我这里接下来分享的内容会要求大家在小组内讨论,现在先分好小组吧。就坐邻近或者对面的小伙伴们进行分组,每组人数3-4人。
在分享前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大家好,我的网名叫小风铃,根据帮规,用3个标签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感性妈咪/外贸长工/新手拆书家,这些标签从字面上理解也不难,所以我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

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个片段是来自于美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简•尼尔森博士的《正面管教》,这本书呢主要讲述的是如何运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也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它是一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因为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当然,在管教孩子的同时,我自己也认为里面的许多沟通方式也都适合于成人沟通,所以我今天也推荐给大家。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选自简·尼尔森《正面管教》

 

有一件事让德雷克斯一直忧心忡忡,因为许多想把他的建议应用到孩子身上的父母和老师对一些基本概念并不理解,这导致 他们曲解了很多方法,并用这些方法来“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需要大人给予孩子大量的鼓励,并要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基本人生技能。

 

“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这两种品格都非我们所愿。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 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这一个拆页中,想要在沟通中“赢得合作”的4个步骤是这样:

1.  表达出对对方感受的理解

2.  表达出对他的同情(如果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 告知对方,效果会更好)

3.  告诉对方你的感受

4.  关注于解决问题

这里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我儿子目前在外学习英语,课后都会有固定的作业。在我看来这些作业很简单,稍微复习一下录个音上传就结束了。然而有几次都是我催他做的,他明显也是不情愿。后来自己想想可能都是用命令或者指责的语言要求他,他才这么不愿意。后来一次我就试着用赢得合作的步骤,当时我记得是这样和他对话的:

(第1步表达对感受的理解)

我:“妈妈在想你现在肯定不愿意做英语作业,觉得很无趣,对吧?”

他说:“是啊,我还想玩。”

(第2步表达同情,适当说说自己类似的感受)

我:“妈妈记得我以前上学的时候,也不喜欢写作业,曾经还有没写完作业被老师在课堂上被批评了,妈妈当时觉得好难为情呢。”

他说:“真的?其实我也不喜欢做英语作业。”

(这里呢我当时没用到第3步,如果要用,也就是表达下我感到烦燥或困惑。我是直接用了第4步,关注解决问题)

我说:“嗯,妈妈就知道你肯定也不喜欢。你看能不能想一个什么办法,可以让做英语作业变得有趣一些?”

他说不知道。。。

我说:“妈妈有个想法,你要不要听听看?”

他说好的。

我继续说:“要不以后做英语作业时你都来当妈妈的小老师,教我怎么念?而且啊,我猜等我会念了,你的英语作业就做好了哦。”

他当时马上来了兴趣,说:“真的啊?那好啊。”

然后我俩呢就这么愉快的开始英语复习了,直到现在这个方法也在适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现在大家看了这个拆页,也明白了这个“赢得合作”的方法了,那么请每人想想在这最近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内有没有过命令或者要求他人去做一些他不想做的或者让他感到抗拒的事呢?比如说小孩在寒假期间不想按计划做作业、你要求你的下属去做他抗拒的事情,或者你和老公放假时讨论和要求是去他家过年还是你家过年,再或者你在朋友圈中去要求你其实并不熟悉的朋友让他帮忙关注并转发或点赞等等,那么现在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在小组分享讨论吧。

在讨论结束后,邀请了一位小伙伴分享她的经历,她想起的也是她外甥在家里做作业的情况,在上周饭后的一个晚上,外甥的爸爸要求孩子去做作业,小孩不听,然后爸爸几次劝说之后就发火甚至动手了。这位小伙伴作为阿姨,也去催着让外甥快去写作业,说:要不然一会儿爸爸又会打你了。当时孩子也明显很不情愿,过了几分钟后才勉强的去做作业了。


那么现在大家也分享完各自的经历了,在接下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内再次碰到你想要求你家人、同事、下属或是朋友去做他们抗拒的事,怎么去运用或者尝试使用这个方法呢?现在请大家在2分钟内在拆页内容的后半段,我制了一个表格便签,请大家写下你的具体应用或者行动吧。

看到大家基本在便签上写下了以后的应用和行动,在剩下最后2分钟内邀请了另一位小伙伴分享他的A2便签纸的内容。他说:在上个月时我的一个下属来和我商量一个订单上的具体事宜,我说他的处理方式是有问题的,发现劝说无效后他没能同意,最终还是如我意料出了问题,现在全公司的人都得弥补这个错误。我打算在下周上班时按这个方法去沟通一下。我可以说,现在发生这样的情况,你一定也难过吧。我很能理解,我以前也犯过类似的错误,所以当时听到你和我说这样的方案时,我感到担忧就否决你了。现在你觉得我们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来补救这个情况呢?(这位小伙伴分享完后说,这样说话有点奇怪哈)


最后,我和大家说,谢谢大家的参与与支持,那今天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