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1.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找到影响我们养成习惯的因素有哪些。
2.FAB法:大家好,我是吴印梅,现在是一名一级拆书家。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拆书之前先和大家介绍下今天要拆的这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是史蒂芬.柯维,柯维博士是曾经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顾问,还得到了奥巴马的亲自接见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在长达25年多的时间一直排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被誉为“中国商界最经典的教材”
如果你现在感到自己生活或工作很迷茫,对自己的效率不满意,一直想要去提升,那你一定要读读这本书,它可以帮你认清方向,了解自身现状、通过以终为始、积极主动、要事第一等七大原则高效应对各种人生难题。
习惯的定义
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见图2-1)
假设我与同事、配偶或儿女关系冷淡,原因是我只顾倾诉,不愿聆听,那么除非我找到人际交往的正确原则,否则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我必须聆听。
即使知道需要聆听,也可能不知道“如何”聆听,不懂得深入聆听他人的技巧。
但是仅仅知道需要聆听和如何聆听也是不够的,我还要愿意聆听,才可能形成习惯。习惯的培养需要三方面的努力。
为人和观念的改变是螺旋式向上的过程——为人改变观念,观念反过来改变为人,如此反复循环,螺旋式向上成长。通过在知识、技巧与意愿三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突破多年思维定式的伪保护,使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都更上一层楼。
改变习惯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有了更高的目标才能激发改变,面向未来牺牲当下的意愿才能促进改变。但是这又是幸福的源泉,是生活的目标和规划。从这个角度而言,幸福就是我们经过一番努力与牺牲得到的果实。
马上就要放春节假了,不知道每年这个时候大家有没有做年度总结和计划的习惯。我记得有一次在线上听人分享的时候,他就说:新的一年,我们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个月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当时我的第一想法就是”开玩笑吧,一年能养成一个新习惯就不错了,还一个月就养成一个新习惯。”但是回头又想想“别人都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那1个月养成一个习惯也是可能的”。那么为什么对有些人来说养成一个习惯很容易,21天就可以养成一个新习惯,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却很难,一年都不一定能养成一个习惯。我们想要改变一个习惯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What:作者在这个片段中指出了影响我们改变一个习惯的三要素。
How:知识,技巧,意愿。
首先,写下来自己想要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习惯,为什么要养成这个习惯(尽可能多的找出原因)?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如果不做这件事情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坏处。
其次,要找到好的方法和技巧去高效的做好这件事情。比如说用关键词去网上搜索如“如何养成XX习惯”“养成XX习惯的方法”。。。或者询问你身边在这件事情上做的好的朋友他们是怎样去养成这个习惯的,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可以给你参考下,然后你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要采用哪些方法。
另外就是,想要做好这件事情,必须是你自己主观想要去做的,而不是别人强加在你身上的。
这三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的,缺一不可。
比如说早起这件事情。调查下在座的各位伙伴,有没有之前想过要养成早起习惯的? 那真正养成早起习惯的有吗?
很明显,想要早起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做到早起的没有几个。
我们现在用早起举个例子:
首先,我们想要养成的习惯是“早起”,为什么要早起呢?(1)我昨天开早会又迟到了,罚了50块钱,心疼
(2)每天早上匆匆忙忙的去上班,都没有时间吃早餐
(3)每天早上在电梯里挤来挤去的,好讨厌。要是早点起来就不会有这种情况了......
早起会给我带来的好处:
(1)早点起来我可以早点去上班,就不怕遇上早高峰,塞车等等情况了。
(2)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化妆,让自己美美的出门
(3)早上有充足的时间健身
。。。。。
如果还是这样起来的晚呢?
那就和现在一样,每天踩着点上班,没时间吃早餐。稍微遇到一个红灯,或者说没有挤上电梯,就迟到了,然后各种罚款....
光知道要早起,为什么要早起外,还不够,我们还要去找方法。去微信上搜下“如何早起”会发现很多时间管理达人分享了各种方法,比如说“把闹钟提前5分钟”,“加入早起打卡营,没有做到就发红包”.....,我们可以适当的采用其中一个或几个方法。
有了方法和技巧还不够,早起这件事情还要是我们自己真正主观上想要去做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比如说从小我们的父母,我么的老师就经常和我们说一句话叫“早睡早起身体好”,意思就是早起的方法是早睡,带给我们的好处就是身体健康。虽然我们很小就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我们有几个人做到了呢?就是因为这是他们希望我们去做的,而不是我们自己想要去做的。
所以说,知识,技巧,意愿是相互影响的,如果你只知道要早起,但是不知道怎样早起,那你很难养成早起的习惯,如果你知道早起的方法,但是早起不是你自己想要去做的,那你也养不成早起的习惯(不这么做的坏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除了意愿外,前面2个要素用英文总结下,就是大家经常用的what,why,how 。所以这个片段中的方法也可以用来分析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方方面面。(适用边界)
好了,总结下,在养成一个习惯的时候,我们要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习惯,为什么要养成这个习惯,如何才能养成这个习惯,这个习惯是我自己想要的还是别人希望我去做到的。
我们刚刚学到了养成一个习惯的三要素,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演练,场景是这样的: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很多人都通过写作进行变现了。小王呢他从小也有一个作家梦,但是除了读书的时候写过作文外,毕业后没有写过任何一篇文章。正好遇上这个时代,又激发了小王儿时的梦想。从2016年到2017年,一年多的时间,写作班报了好几个,钱花了不少,但是文章加起来没超过10篇,文笔依然很烂。小王现在都对写作这件事情没有信心了,他去找他的朋友小李倾诉,希望小李能帮他分析下他是不是不适合写作。如果你是小李,用今天学到的习惯的三要素的方法,你会怎样去帮小王找出他至今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的原因呢?现在按照刚才的模拟一段小王和小李的对话,一个人扮演小王,一个人扮演小李,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先演练下,等会我们再请一个小组来分享。
现场演练:
小王:我小时候也很想去学长,长大后也去参加了写作打卡营,也和朋友约定今年要写10万字,可惜现在一年过去了,我才写了一万字,也不是说没有努力过,只是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
小李:为什么你想要成为一个作家,它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处呢?
小王:我喜欢写小说,在小说中情感可以得到抒发,也希望自己有趣的想法和观点能感染到别人。在物质上如果写到一定的程度可以有个稳定的收入。
小李:你想过通过什么方法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吗?
小王:也曾经试过通过约定的力量,虽然说通过约定可以改变自己的惰性,但是灵感会枯竭,不知道要怎样去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情况让我很痛苦。
小李:那你有没有去找过一些方法或技巧帮助到你呢?
小王:有朋友推荐过我关注一些公众号,在上面摘取一些文章做笔记.......
小李: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其他的吗?
小王:也想过现在一些平台上先发出来,这样让一些读者先看到,他们会给一些反馈.......
小李:你自己也有想到过解决的方法,但是你想到了却不一定能去做到,你为什么在这方法没有一些计划,这是你从心里想要去改变的吗?
小王:改变的意愿还是很强烈的,只是每次落到实际,总是会出现一些意外,比如说工作很忙,或出现一些意外的事件...
小李:我建议你未来可以去做一些行动计划,今日事,今日毕,我自己也是亲自践行过的,21天确实可以多多少少改变你的习惯,你长期坚持下去后,可能真的就会成为你的一个习惯。
小王:好的,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