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朵妈,本名王颖。
我的背景都是和软件行业有关,最早是做软件开发,后来做的都是IT公司管理工作。16年因为女儿幼升小,再加上家庭、事业平衡的长远考虑,我就从最后一家美国IT公司辞职了。目前是一位生涯规划师和教练,致力于研究和分享学校不教的幸福人生必修课,这也是我自己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同时也希望成为一位终身学习践行者,能有真知支持到周围人和世界。
很多新朋友会问,拆书帮是干什么的?什么叫“拆书”?我一开始接触拆书帮也有这样的困惑。其实“拆书”的“拆”并不是指“拆散”“拆开”,而是将书本知识拆为己用的转化和内化。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拆书法分为应用于个人学习的便签拆书法和应用于组织学习的拆书帮现场学习法,我们今天所采用的就是第二种现场学习法(也叫RIA现场学习法)。R:是指Reading阅读原书拆页,I:是指Interpretation,拆书家对原文拆页的讲解,而A:则是指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的关联性
而“拆书帮”则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在上海和各地都有拆书帮分舵(拆书帮俱乐部)。
首先向大家介绍下今天所选择的这本书:《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这是过去2年中我看过的100多本书中最有收获、也是最值得推荐的一本,作者:来自美国的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教授,他是哈佛商学院教授,也是“破坏式创新”之父,并曾荣获“当代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第一名,所以他也常被请去给哈佛毕业班的学生做演讲。而在本书中他通过阐述如何将企业管理学的理论运用于生活中,并且有效规划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今天我们选择的拆页是关于“如何获得满意工作”的篇章,其实它的原标题是“真正激励你的事什么”“如何确定你将获得事业的成功”。现在我先把拆页发给大家,请看我划出来的部分,给大家1分半的时间,如果看完请向我示意下。
大家基本都已经看完了,首先问下大家我们平时想要的满意工作是怎样的?钱多人傻离家近?真的是这样的吗?这样我们就会觉得满意,爱上这份工作?
大家刚才看的拆页描述的其实就是构成满意工作的2类必要因素,分别是:基础因思和动力因素。基础因素包括:薪水、工作环境、同事关系、公司政策等一些与外界有关的因素。如果不能满足这些因素,人们就会对工作不满意,甚至讨厌,但是奇妙的是,即便这些基础因素都满足了,人们仍然不会觉得这是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只是一份没有不满意的工作。有点拗口是吗?那么我们先想一下我们曾经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每天一想到要去工作就兴奋不已,在工作中充满激情。而那些推动和激励着我们的因素便是“动力因素”。动力因素包括:工作的挑战性、被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个人健康以及最关键的:让我们觉得工作有意义等一些与我们个人内在有关的因素。所以如果我们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其实就需要考虑与工作满意程度有关的“动力因素”和“基础因素”间的平衡。
A1:看了这个章节后,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当时是在一家国有大型建筑上市公司,做的是地下施工的专家系统,用历史数据来指导和预测新的项目施工参数,避免因为个人经验因素导致的事故。那时觉得特别有意思和成就感,每天都盼着去上班、加班,后来因为表现突出,很快就被提拔成了“团总支书记”,还加了薪。但从此过上了三天人家给我开会,两天我给人家开会的日子,自己觉得特别没意思、没价值,就提出了辞职。那时自己也没分析得像现在这么清晰、透彻,就觉得再干下去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其实按今天的拆页来说,就是:升职加薪只满足和提升了我工作的“基础因素”,但也因为升职让我突然清楚地看到在那家非IT的专业公司里今后不会有我想要的“动力因素”,所以它永远不可能成为我爱的那份工作。后来我就去了专业的软件公司,拿着只有原来一半的薪水,但是又激情满满,后来这家公司被业界的老大收购,我就从一个最初的女程序猿、慢慢做成了那里的研发部经理,那些年每天都痛并快乐着,很忙、但很开心,其实就是你爱那份工作,自然就能做好。
A2: 也因着这个拆页,评估了下目前工作的状态,整体还是处于“满意”,具体分析了下与基础因素和动力因素有关的内容,发现因为是自由职业者,所以基础因素中同事关系这块略有欠缺,这周准备联系下相关同学、行业内同行,并且策划定期大家线下聚下或者每月办一次私董会,能够更好的彼此促进和联合。另外也发现在动力因素中“个人成长”和“工作意义”两方面可以有更多新的思考和可以展开的事项,下周需要针对这两项制定今年具体计划和时间进度表,成为三级拆书家肯定也会是我今年个人成长中的一项。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都能找到、其实更多时候是自己设计出满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