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影响力》 所属活动: 愉快高效的生活将从这里开始或继续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提防“固定行为模式”下被操纵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认知“固定行为模式”自省自查,避免被操纵

开场: 大家好!我叫刘婕,江湖花名桃乐丝,已经参加过5次拆书帮的线下活动了。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1、营销,这是我工作5年来没有改变过的任职岗位;2、美食,这是我的核心爱好,喜欢品尝以及尝试烹饪各类美食,尤其是蛋糕和海鲜;3、好奇心,对待新奇特的事物以及未涉足的价值领域都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今天首先跟大家分享下我对“拆书”以及“拆书帮”的认知。“拆书”,是一种强调“学以致用”的读书方法,这里的“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也就是把图书拆页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非知识。拆书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个人学习就是应用便签读书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就是由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不管是哪一种方法,都需要用到拆书最为核心的便签读书法,简称RIA。其中R是指阅读原文片段,I是对原文知识的理解与复述,A又分为A1及A2两部分;A1是指学习者要联系与该知识有关的以往的经历,A2是指学习者要制定今后可执行的具体的行动计划。 “拆书帮”是一种公益性的学习组织,是基于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的社群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image.png

image.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是《影响力》。这本书是由美国知名的影响力研究专家罗伯特.西奥迪尼教授编写,是一本经典著作,风靡全球30年。全书详细剖析了“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共6种影响力武器,案例丰富,共鸣强烈,带领学习者深度认知影响力的作用原理。我的体会是通过学习这些原理,既能在需要的时候帮我们提升影响力,也能教会我们识别一些人或组织利用这些原理给我挖的坑,避免被操纵。今天我要拆的一个片段主题是“提防固定行为模式下被操纵”。下面请大家花一分钟时间,看一下手中的原文片段,看完的小伙伴可以眼神示意我。

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是:很多动物的行为模式非常荒诞,例如雌火鸡对“叽叽”声的反应,不分敌我,无视其他所有因素,只要是发出这种声音的物体都能得到它的“爱护”。而人类虽然是高级生物,但很多情况下,也会产生如动物反应般荒谬的“固定行为模式”,例如原文中的案例,滞销珠宝提升为2倍价格后反而被一抢而空,在购买珠宝这类非标奢侈品的时候,人们普遍缺乏对品质判断的知识和能力,“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的心理作用就会使他们心甘情愿的为“高价格的商品”买单。因此,在我们需要做决策时,可以通过以下三步来避免机械行为模式:首先,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遵循一个简单通用的规律去做决策,就应该提醒自己当心了。接下来,问问自己:用这个规律去决策,能得到我真正想要的结果么?比如:买贵的绿松石真的能买到上乘的绿松石么?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来做出决策。比如要买昂贵绿松石,我们可以先上网查阅上乘绿松石的特点和相应售价,再发照片给比较懂行的朋友征求下意见,综合判断是不是要在这个你可能再也不会回来的旅游景点,花费一笔重金买眼前的这颗绿松石。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也有类似的“固定行为模式”,比如上个月我好朋友从北京来上海玩,我希望在外滩选择一家有格调、安静舒适、提供特色口味菜品的餐厅,而我找餐厅时,就是机械的打开大众点评网,搜索“外滩美食”,按人气排序,选了靠前的一家评价五颗星的网红餐厅,把推荐菜看了一遍。可是到店后,感觉餐厅光线过于幽暗,推荐菜的口味也中规中矩,没有太多惊喜。现在想来,就是在对我自己没有去过的餐厅中进行选择时,我单一依赖了“点评APP排序”功能,深入思考,互联网的今天,刷数据是太普遍的事情,有多少商家不是靠这个来提升排名以及推荐出去“利润率高”的菜品呢?如果我可以综合考虑,比如仔细翻看餐厅环境照片、食客的优质点评内容、分析推荐菜的食材和烹饪技巧、试着向周围的朋友求证,也许可以享受到更符合需求的就餐体验。

A2 

目标:跨年夜也是老公的生日,找一家正宗的提供法式料理的法餐厅庆祝

行动:1 锁定范围:向家或公司在淮海路/徐家汇商圈附近的朋友咨询,看是否有推荐餐厅,也用大众点评的找店功能,在商圈搜索内,收藏3-5家高星评价的法餐厅

         2横向评估:针对上述锁定的餐厅进行横向比对分析,主要从就餐环境(色系/景观)、菜品惊艳程度(套系含的菜品数量/食材/搭配/摆盘)、餐具(精致程度/数量)、菜品价格等

              3 选出一家最心仪餐厅并预定

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针对拆页的RIA分享,大家也可以仔细想一想,你和你身边的朋友都有哪些“固定行为模式”?有时侯它可不仅仅作用在“选餐厅”“购物”这些生活行为,比如在评判自己并没有亲身经历的“热门新闻事件”时候,就有可能过分依赖“权威媒体”,被舆论操纵而失去独立思考能力。通过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都能提防避免“在固定行为模式下入坑、被操纵”,更加智慧的思考、决策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