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们能够学会在倾听他人之后正确地给出反馈,让沟通得以顺利进行。
大家好,我是泡泡爸爸,接下来是我的2-1的尝试过级。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就是刚刚提到过的《非暴力沟通》。
F:《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沟通类书籍,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大师马歇尔·卢森堡,本书讲述了如何通过诚实地表达自己,关切地倾听别人,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
A:这本书在沟通类书籍中是独树一帜的,相比如市面上其他,比如《有效沟通》、《说话技巧》、《沟通圣经》之类的沟通类书籍,本书并不过于强调沟通的技巧,甚至不是特别在意沟通的效率,而是更关心沟通双方的感受;
B:我觉得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触是:原来我们并不是学会倾听就够了的,我们还需要学会在倾听的同时给予正确的反馈,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才能让沟通更顺畅;我相信在座的学习者也可以通过这本书,从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关键性步骤中学到很多人与人沟通的学问。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们能够学会在倾听他人之后正确地给出反馈,让沟通得以顺利进行。
图书介绍:
F:《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沟通类书籍,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大师马歇尔·卢森堡,本书讲述了如何通过诚实地表达自己,关切地倾听别人,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
A:这本书在沟通类书籍中是独树一帜的,相比如市面上其他,比如《有效沟通》、《说话技巧》、《沟通圣经》之类的沟通类书籍,本书并不过于强调沟通的技巧,甚至不是特别在意沟通的效率,而是更关心沟通双方的感受;
B:我觉得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触是:原来我们并不是学会倾听就够了的,我们还需要学会在倾听的同时给予正确的反馈,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才能让沟通更顺畅;我相信在座的学习者也可以通过这本书,从观察、感受、需要、请求这四个关键性步骤中学到很多人与人沟通的学问。
[I]部分讲解引导: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在别人表达的时候需要去倾听,但是却未必知道,光倾听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倾听的同时给予适当的反馈。(what)
拆页甚至还提出了,不管我们有没有理解对方的意思,哪怕我们完全确认理解对方的意思了,也应该给予反馈,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when)
我们很多人在沟通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类似这样的情形:要不就是全程没有任何反馈,或者全程嗯嗯啊啊,没有实质性的反馈;要不就是不停地追问“什么意思?”“你为什么这样觉得?”“你确定吗?”,再要不就是不停地在寻找反驳的点。这样的沟通方式往往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要么就是给人感觉在敷衍,没有认真在听;再要么就是给人感觉很敷衍,再急于寻找一个折衷的方法,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要么就是直接把自己放在了对方的对立面,让人感觉是在以吵架而不是沟通的姿态对话。(why)
举个例子,这是我以前和我老婆的一段对话:
“老公,泡泡的好多幼儿园同班同学都在外面读兴趣课。”
“嗯”
“可是我不知道该学点什么,明年九月份就上小学了,人家小孩什么都学,我们什么都没学。”
“所以呢?”
“赵瑜推荐的那家培训学校,学数学思维的,感觉很不错,你觉得呢?”
“都差不多的啊,你怎么想到去这家?”
“不然怎么样呢?你又没有时间管儿子……(此处省略1万2千字)”(我老婆的情绪开始激动了,她感觉我站在了她的对立面,尽管我只是想表达我们其实有很好的选择)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当对方开始表达时,我们应该按以下方法进行反馈
第一,用心倾听对方的表达;
第二,选择从观察、感受与需求、请求,三个方面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进行反馈;
第三,以疑问句的形式给出反馈。
进一步地,如果我们给出的反馈准确,对方就会意识到可以继续下去,如果反馈不准确,对方可以加以纠正。从对方的行为里,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自己的状况。这个我们加以了解就好了,不展开。(how)
比如我们刚才那个例子,如果能够尝试去做改变,会是什么效果呢?
“老公,泡泡的好多幼儿园同班同学都在外面读兴趣课。””
“你说的是我们小区里的程程、芳芳和Lucky在外面学课程的事情吗?”(观察)
“可是我不知道该学点什么,明年九月份就上小学了,人家小孩什么都学,我们什么都没学。”
“我知道你迫切想让泡泡学兴趣班,那你有什么计划,想先侧重于哪一方面?”(感受和需求)
“赵瑜推荐的那家培训学校,学数学思维的,据说感觉很不错。”
“你想让我帮你分析一下么?其实课程都是大同小异的,主要还是看时间安排和接送是否方便,你觉得呢?”(请求)
“我也考虑过,觉得就附近报班比较方便吧。”
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请在场的小伙伴们回忆一下最近一两个月内,你的同事、闺蜜或者家人,来跟你分享一件他认为很重要的事情,而你却全程并没有很好地给反馈,最终导致聊得不是很顺畅的情况?
我们能不能回忆起来当时的一些语言片段记录在便签上?(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1分钟案例分享)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最近跳槽了,跳了一个世界五百强,要求比较高。
所以最近给我发微信说:感觉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我问他:怎么了;
他说:感觉能力不行;
那个时候我正在玩王者荣耀,就随口回答他说:要么你再努力一把,要么就跳槽吧;
然后他说:主要还是觉得这份工作提不起劲儿,一直被领导批评;
我说:那你就不要提不起劲儿;
然后他就把我拉黑了……
拆书家回应:很好,这个对话顺利地夭折了,很符合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场景,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错误示范。
拆书家提问设计:
我们现在闭上眼睛,开启月光宝盒回到你刚才回忆的那一天,你会怎么做?面对你刚才记录下来的那些对话,你能不能去尝试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去给出反馈。
然后想象一下,我们是不是会得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2分钟反思和修改对话)
(2分钟组内讨论)
学习者案例记录:
(2分钟案例分享)
我先生最近在跟公司的股东闹分歧,准备退出重新寻找新的方向。
首先他选择我在看韩剧的时候跟我说这个事情,他的智商是令人堪忧的。
当时他说: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我说:你自己看着办呗。
现在回过去的话,我会这样回答他:你现在压力很大,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你要在原有的行业跳出来,离开自己的团队,等于是跨行业,重新开始。好吧,你有什么要跟我说的?
以前我还会跟他说:你怎么选跟我没有关系,因为你似乎从来不会听我的。
那现在回到过去,我会说:你现在选择离开,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平台,更好的团队,更重要的是可以自己持续地开心地去做事,这样才可以持续下去。
拆书家回应:所以等于说Crystal是体会到的老公的感受,站在了这样一个角度进行了反馈,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回去都可以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