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让我们温柔而坚定的活着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你是在观察还是在评论?” 学习目标: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无意识的用评论代替观察,尤其是带有负

开场: 我是小昭教主,三个标签介绍下自己:狮子座;在路上的拆书家;在路上的企业教练。
这次带给大家《非暴力沟通》,有时言语给带来精神上的创伤更甚于对身体的伤害。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通过大量的案例,让人们掌握“非暴力沟通”的要领,让人们能够倾听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和他人和谐相处。该书的豆瓣评分8.5分,并被选入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拆页1.jpg

非暴力沟通拆页2.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分组:请临近的三人组成一组,方便我们后面进行小组讨论;

I讲解内容:

之前公司里一名下属阶段性表现不好,我本来是想善意的提醒一下,对他说:“你最近好像状态不好啊”,他则一脸无辜的看着我说“没有啊,最近挺好的啊”,顿时气结。

其实无意识犯了拆页中提到的一个错误,把评论当做了观察,造成了沟通的不畅。

非暴力沟通强调区分观察和批评的重要性,因为评论是主观的,人们更倾向于听到批评,容易引起抵触情绪,反驳甚至争论,不利于沟通。 观察是客观的,相对容易得到认可。

能够有意识的区分自己所说的是评论还是观察,是提升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表达观察结果。文中举了大量的例子区分了观察和评论,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如何表达观察结果,总结下来核心是“客观”:

1、    要有依据,不要简单的把自己主观推测、判断或预测当事实去表述,

2、 表述观察结果,客观依据时,尽量使用量化、细节化信息。

3、 描述客观现象,而不轻易下结论。

4、 更不主张绝对化的言论,“总是、从不”词语带有绝对化意味,尽量避免,比如说“你总是迟到”要避免。

之前我对下属说“你状态不好”,其实就只是我的判断。如果我当时说“你这个月迟到了2次,还有两次任务没按时提交,另外两次任务被我打回修改了三次才通过”,这是我的观察结果,有量化的依据,对事不对人,这样表述出来更加容易让人接受。

第三,非暴力沟通并不是不让人们做任何评论,确实是在做评论时,要在语言中对评论负责任,比如说前缀加上“我认为….”。

        仍是前面例子,更完整的可以是,在表述完观察结果后,说“我觉得你最近状态不好,是家里有什么事情么…….”应该就不会像前面那样尴尬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请每个人想一想,自己在过去的一周中,一次应该用观察而用了评论的沟通,你是怎么说的,对方的反应是怎样的,请大家写下来并且小组内交流一下。时间3分钟。

学习者经验讨论:

反馈的学习者讲到,她在和儿子的沟通中,就很容易把评论当做观察。只要她知道儿子没有练会或者练得时间比较少,回去后马上就会说,“你总是不好好练琴,你要是这样的话就不要学了!”,儿子就会比较闷着不说话,心情很不好,之后反而要花更多的时间和他沟通。

A2:

正如大家前面的讨论,我们经常会无意识的把评论当做观察,学习了拆页后,你计划怎样做些“刻意练习”提醒自己区分评论和观察,并能更好的表达观察的结果。请大家写下来。

学习者经验讨论:

还是邀请了前一位A1分享的学习者进行了A2分享:1、学习者提出会再看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再深入了解下如何区分评论和观察;2、回家后,会认真回顾下之前在于儿子的沟通的场景,区分一下哪些是把评论当成了观察,在于儿子交流;3、把常用的评论记录下来。在日后沟通中又使用这些评论时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