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fanfan。一位在路上的拆书家。为了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也为了能认识更多优秀的伙伴,我成为了一名升级打怪中的拆书家。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更远。拆书路上有你们的陪伴,感觉好温暖好幸福。
摘自《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一书 P63
所谓“行为模式化”,是指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
如前所述,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好多习惯。这些习惯被嵌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所以我们每天都会重复做出习惯性的动作。
因此请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正确而规律的行为模式吧。比起每天在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点采取行动,重复已化为模式的行动会更容易。这就是成功培养习惯的捷径。
例如,许多上班族早晨一到公司就马上检查电子邮件。如果不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同样地,每天都在上午六点起床的人,就算是假日也会在六点钟就自动醒来。
如果新的习惯已经养成的话,你就会在无意识中做出相应的动作。
通过行为模式化,如果你不在某个时间做某件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的话,那你就成功地培养了这个习惯。
方法:
若要模式化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方法一时间:决定星期几,几点开始
例如:每周一、三、五晚上八点开始阅读。
方法二内容:决定数量与方法
例如:每天花30min听CNN的英语新闻
方法三地点:决定地点
例如:在上班途中、办公室、家中或附近的咖啡店学习
什么是拆书?拆书帮的一种便签读书法,简称RIA。R即阅读,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A1是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A2是以后我怎么应用。
拆书有两种方式:个人拆书的RIA和拆书家带领的RIA。个人拆书RIA就是自己在看书阅读的时候发现有好的片段用RIA的方式来学习。拆书家带领的RIA就像我今天这样,用RIA的方式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个片段。
关于拆书帮:
拆书帮是一群用便签读书法来学习知识的人聚在一起的组织,倡导通过学习改变行为,践行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你自己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拆为己用。
拆书帮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和积累,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中都成立了分舵,方便学习者参与。上海有申活、申展、喜乐三个分舵。
拆书帮的核心不是书,是人!拆书帮的诉求不是知识,而是能力!我们不问“读懂这本书了吗?”而问“能用到你身上吗?”我们不问“知道正确答案了吗?”而问“你的职场核心能力增强了吗?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拆书帮,把知识拆成你的能力!
我们平时想做一件事情往往想的很好,但做起来很难。就像人们常说的: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晚上想想千万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为什么说容易做难呢?因为思维比行动快,思维想想2.3秒就可以了,但真正行动起来需要数倍于它的时间。如果还想要坚持下去的话,除了花时间,更需要把这行为固定化和模式化。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做呢?平时我们说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当我们反复、固定的做某一个行为时,它就会变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经养成,就会无意识的去做。如果我们可以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合理的使用它,那会是一个很好的自我成长工具。将行为固定下来模式化的方式有三种:
1、首先定时,先把时间固定下来。如果忘记,我们可以设置提醒,隔个闹钟,每到固定时间就会提醒你去做。例如:每天早上9:30闹铃提醒自己打新股。
2、其次定量,或整为零。一口气吃不出一个胖子,想要看完一本书或完成一项任务,我们要慢慢来,每天做一点。例如:要达到6500个词汇量,我们可以每天背英语单词200个。
3、最后定点。选择一个舒适或者固定的环境来做这件事,例如:在卧室看书。
简单归纳一下就是:定时、定点、定量。当我们定好目标,做好计划要去执行的时候,可以用这三条帮助我们更好、更快的实现既定目标。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具体案例,怎么用?
A1关联经验
联想平时日常生活中,其实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在使用“行为模式化”这一工具了。比如我想养成每天背英语单词的习惯,从今年7月份开始,我会定时、定量、定点地去完成。具体为,规定每天上班的路上(定时),乘地铁时(定点)背100单词(定量)。这一动作一旦每天做,就变成了习惯,时间一长会无意识的去做。目前背单词这一行为已经连续3个月了,现在如果上班路上不在地铁里背单词就会浑身不舒服,有时还会有罪恶感。
A2运用知识
今年年底12月我要参加研究生题库考,从现在开始,我也要好好安排一下未来这三个月的学习,根据这三个习惯养成法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比如:以前中午我会吃好午饭休息一下,和同事聊一会天。十一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起,我将会中午吃好饭(定时),在办公室里(定点)背题库考论述题内容,每天一小时(定时)。慢慢让自己养成习惯,再从习惯变自然,最后达到无意识地去学习,顺利通过年底2门题库考,保60争70冲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