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参加2-1过级的姜不甜,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拆书活动,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
(1)掌握倾听的技巧,在沟通中营造安全的氛围;
(2)鼓励引导他人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
我们还是沿用刚刚的分组,今天我给大家拆解的片段是四种倾听手段,片段选自书籍《关键对话》,【F特征】正如书名所说,这是一本关于关键性对话的书籍,书中剖析了人们在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谈话、倾听、行动的技巧供读者学习。【A优势】这本书的作者有四位,分别是在行为变化研究、企业咨询以及演讲培训领域非常资深的大师,对比市面上很多的沟通类书籍,它即有非常翔实的理论研究基础,又在技巧讲解的过程中辅以了许多的对话情境和小故事,读起来更加简明易懂,也更便于应用。【B利益】那么掌握了这些谈话、倾听、行动的技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掌握谈话的技巧,可以在表达的时候切中要点,掌握倾听的技巧可以构建和谐的沟通氛围,掌握行动的技巧,可以把沟通转化成好的结果。而掌握今天即将学习的片段—四种倾听手段,大家即可以初步掌握倾听的技巧,帮助大家在沟通中打破壁垒,实现双向交流。
四种倾听手段
为鼓励对方道出行为动+机,我们应当使用四种有效的倾听技巧营造安全感,让对方坦然说出心中的想法。这四种技巧分别是:询问观点、确认感受、重新描述和主动引导。
1.询问观点
鼓励对方说出想法,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请他们开口表达。在对话中要想打破僵局,你只需理解对方的观点即可。当我们表现出真正的兴趣时,对方就不会迫于压力而陷入沉默或暴力了。常见的鼓励性话语包括:“发生什么事了?”“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可以直接告诉我。”“别担心你的想法和我不一致,我很愿意了解你的想法。”
2.确认感受
如果直接询问无法让对方开口,你可以通过确认感受的方式营造更多安全感。使用这种方式时,我们会客观描述在对方行为模式中观察到的细节,然后鼓励对方对此进行讨论。由于我们目前能够观察到的只有对方的行为表现以及情绪反应带来的暗示,因此我们必须从这里开始入手。在确认对方感受时,我们应当扮演“镜子”的角色,描述他们的外在表现或行为。
当对方所说的话和语气与体态的表现格格不人时,我们应当抓住这个细节了解其感受。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对对方表现出尊重和关注。当回顾你观察到的表现时,注意控制你的语气和表达方式。实际上,承认对方的情绪就能营造出对话安全感,这个观点并非事实。安全感的营造是因为我们的语气和表达方式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毫不排斥对方产生的情绪。只要我们做好了这一点,对方就会认为压抑自己的情绪是多余的,从而产生和我们坦率交流的信心。
3.重新描述
询问观点和确认感受能帮助你部分了解对方的想法。如果意识到对方为什么会出现特定感受,你可以通过复述对方表达的方式营造更大的安全感。注意,复述指的不是一字字不差地把对方的话重说一遍,而是用你自己的语言简略地说明自己了解的内容。例如“好吧,你看看我的理解是否正确。你感到紧张是因为我对你的衣着方式表达了看法,这让你感到我太专制太守旧,是这样吗?”和确认感受一样,重新描述这个技巧的关键之处在于,你必须在陈述时保持冷静镇定。记住,我们的目的是要营造对话安全感,而不是表现得惊慌失措,暗示对话马上就要出问题。你应当努力思考的是,为什么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呢?这个问题可以帮助你远离愤怒感或抵触情绪,学会冷静面对问题。你只需用自己的话重新描述对方的表达,同时注意保持冷静即可。这样就会让对方感到你在努力理解他们的感受,支持他们坦率地说出内心想法。
4.主动引导
不可否认的是,有些时候尽管对方愿意袒露心声,但你能感觉到他们还是缺乏安全感。或者,他们仍处在暴力状态中,未完全消除肾上腺素的影响,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会感觉愤怒。遇到这种情况下,你就该使用主动引导技巧了。如果意识到对方没有充分表达内心看法,还需要你做出努力时,你可以主动引导对方实现对话。
主动引导这个表达源自“灌液泵”这个概念。在使用这种泵时,你必须灌入水才能启动机器。在对话中倾听对方表达也是这样,有时候你必须提出些关于对方想法和感受的猜测,然后才能顺利打开他们的话匣子。换句话说,要想让对方做出积极响应,你必须首先向共享观点库中提供一些信息。
需要提醒的是,在你尝试其他三种方式之前,不要轻易使用最后这种技巧。只有在你非常想了解对方的看法,而且非常清楚他们的想法时你才可以这样做。主动引导是一种展示信念、承担风险、主动示弱和营造安全感的行为,目的是让对方彻底敞开心扉,说出内心的想法。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有四种较好的倾听手段可以让对方放下防备,摒弃沉默或暴力的表达方式,从而向我们袒露心中真正的想法,我把它称为倾听四要素,即:
1. 询问观点;
2. 确认感受;
3. 重新描述;
4. 主动引导。
【举例】在这里我向大家分享一个前段时间我与我表弟沟通的案例:
6月份表弟高考完,家里人希望他选专业的时候选择工科、理科类专业,但是表弟固执地一定要读烹饪,因为这个事表弟跟家里人大吵了一通,谁的话都不听,从小表弟最听我的话,家里人就让我给表弟打电话,希望能劝他选择一个有发展空间的专业,听完家里长辈的讲述,我很着急,跟表弟沟通的时候没有注意方法,更没有去了解他选择烹饪的根本原因,结果表弟直接说“连你也不懂我,这个事我不想再说了!”说完就挂了电话,再打他都不接了。
【不这么做的坏处】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在沟通中不采用恰当的倾听技巧、不注意倾听他人的真实想法,只是一味表达自己的观点,灌输自己的想法,那对方必定只会选择沉默或者反击,根本没办法实现沟通目标。
后来我反思了自己的沟通方式,改用倾听四要素:
【询问观点】我跟表弟发微信说“对不起,这件事我反思了一下,我可能并不了解实情。你可以再跟我说说你的观点吗?” 表弟表示电话说吧,打字说不清。电话种,表弟说自己真的很喜欢烹饪,而且他认为当下餐饮行业很有发展潜力。
【确认感受】我开始确认他的感受 “我知道了,他们所有人根本不问你为什么就强迫你选别的专业,你才觉得很委屈、很生气,对不对?”
【重新描述】 我尝试着描述他的想法“好吧,我明白了,你看看我的理解是否正确。你感到难受、一定要选烹饪其实是因为他们其实并不先了解你的爱好和思考,就帮你做决定,对吗?”
【主动引导】在合适的时候我试着开始引导“你是不是觉得只有做自己爱做的事情,才是有意义的生活?”
通过反复运用沟通四要素,表弟最终与我达成了共识:烹饪是一个非常好的爱好,可以作为大学辅修,但是专业还是应该选择一个更有技术含量、更高科技的专业。
【A1拆书家提问设计】
好的,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过去的一周里,你是否也遇到过对方拒绝与你沟通的情景。比如,你的另一半在与你交流某个想法时表示不想再说下去了?你的孩子生气地关上房门不想理你?你的同事应付地跟你说那就依你吧?等等场景,你当时都是怎么说的呢?你这样说了有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吗?
请大家思考一下,并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时间是3分钟,3分钟后请各个小组派一名代表给大家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仕铃:我在公司带了一名实习生,很多事情交给实习生,到了应该交付的时间点,常常还没有完成,或者完成的质量很差,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非常生气,只会责骂她,也没有听她的想法,导致她现在很怕我,也不敢跟我交流。
【拆书家反馈】
感谢仕铃的分享,这是一个没有用好倾听技巧,没有实现沟通目标的典型案例,而且在沟通后你们的关系反而越来越远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
【A1+拆书家提问设计】
接下来我们反思一下,在刚刚大家提到的案例中,如果运用学到的倾听四要素,可以怎样更好地去沟通吗?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讨论时间3分钟,讨论完后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做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马华:与闺蜜去厦门旅游,闺蜜希望到处走走看看,但是因为时间紧迫,我希望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可以多去几个景点,运用倾听四要素,首先询问她的观点“你为什么希望更多地走路”,确认她的感受“是否多走路会觉得开心,希望到处看看?”了解她的想法后再次跟她确认她的想法,在主动引导上表示自己理解她,也想陪她到处走走,但是时间不够,是不是可以在景点里面多走走,而不是把时间花在路上!
【拆书家反馈】
感谢马华的分享,相信通过运用倾听四要素,马华一定可以了解到闺蜜的真实想法,从而获得好的沟通结果。
今天的拆书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以后在沟通中有意识地应用倾听四要素,去引导他人放下防备,了解他们的真实观点和想法,最后去达成你的沟通。标,运用地好的案例可以在拆书家会员群里向我们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