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秀出你的执行力
执行力是指有效地利用资源,保质保量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能力。这里面有两个维度的东西需要考虑,第一是你现有的资源,第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质保量完成。为什么要提到利用资源,因为任何 件事情的执行都是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就好像说,如果让你去开—场新闻发布会,只给你100元 钱,那你完好无损不成.也不能算是执行力问题,而是上面的要求有问题了。
当然,在大部分情况下,资源往往比需求少那么一点儿。如课资源比需求多,那么这个活儿谁都能干,花钱的事情还是容易得多的。所以,你的价值 就在于如何尽可能地节省资源,同时达到更好的效果。
拖延症是执行中的最大阻碍,也是大家比较常见的毛病。它会在各个小事上拖慢你的进度,时间久了就会由量变到质变,最后严重影响你的执行。这种习惯大概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建立了,比如寒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没日没夜地补寒假作业什么的。当然.有些事情只能叫拖延,如果上升到拖延症的级别,还会有其他的表现,比如在拖延过程中,产生强烈自责情绪和强烈负罪感,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什么的。
我们接受任务的第一时间,就要做出判断,这件事情是自己做还是转到其他人手里,这个判断比较重要。因为事情一定不要耽误在自己的环节,如果迅速找到负责的部门,也等于是有了—个结果,就算被打回来,也是进入了下一个流程之中。所以,判断很重要。如果是自己的事情,那就立刻根据现有资源做完你能做的部分,需要支持的部分立刻安排给其他人。如果其他人拖延了没有完成,你这边的时间也会宽裕很多。之前写过一篇优秀员工的文章,里面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汇报工作说结果。换句话说,讲原因讲理由讲辛苦讲困难都是没有意义的,唯一有意义的就是结果。结果是成还是没成,做了还是没做,这是非常直接的。所以我们做事情提升执行力的原则就是养成一个追求结果的习惯。做任何一件事情,在出现一个结果之后,才算告一段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首先给出案例——买土豆(张三和李四干同样的工作,张三青云直上,李四却原地踏步。李四去问老板为什么厚此薄彼,老板让两个人分别去了解土豆的情况。李四跑了四趟,还没有张三去一趟了解的全面 ,最后的结果是张三让老板很满意),请三位参与者角色扮演,让全体参与者对执行力有所体会。从案例中体现出提升执行力后,在生活、工作中能实现自我价值或与物质基础成正相关,比如加薪或得到领导的赏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阅读片段(要求大家用5分钟时间阅读A4纸质资料);五分钟后请一位参与者分享自己的理解。
楠木:在完成任务时要了解领导的深层意图,从核心问题扩展外延,不能怕麻烦。
设计案例(在寒冷的冬季,家里老人的常备药品快用完了,药店也断货了,老人把这事交给孩子们去办),分两组:A组4人,B组5人。
A组(一个老人,三个孩子。老二总拖延,不当回事;老三表面认真但不靠谱;最终老大跟朋友家的老人借了几瓶应急,又通过另外的朋友帮忙联系厂家以出厂价购买,让老人放心。)
B组(一个老人,三个女儿,一个儿子。老大安排家里唯一的儿子去买药,儿子说:药店没有,我买不到;又让老三去,老三借了一瓶应急,还是老二通过上网,给白云山制药厂打电话询问,多方面想办法,最后为老人解决了燃眉之急。)最后建议大家在参与促动中要体现出让老人满意的孩子应得到老人的奖励,就更能突出执行力强的那个人的受益更高!激活执行力差的人的动力,从而提升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