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通过控制想法,如何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学会控制想法的技巧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能够识别到自己当时的想法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郑媛,今天我带领大家拆的片段是来自《关键对话》这本书,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之后,大家能够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不再任由情绪激烈波动,而是能放慢节奏,回顾自己当下的行为、感受、想法区分出事实和臆想,最终控制自己的行为。本书的特点是A:可操作性强,书中运用很多的案例场景,对于各种沟通技巧及沟通原理的说明都是结合故事进行的,看起来不会枯燥难懂。在沟通类书籍中是很畅销的一本书,是《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 柯维,樊登读书会创始人樊登以及采铜等多位大咖极力推荐的一本书。F这本书是由科里 帕特森等四人团队完成的,该团队还完成了《关键冲突》、《关键影响路》、《关键改变》系列书籍均是《纽约时报》畅销书籍。B:本书最主要是帮助我们在面对谈话双方观点冲突很大、谈话双方情绪激烈以及谈话结果很重要的关键时刻,如何很好的进行沟通。如果你遇到过以下情况,如向上司提出你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要孩子认真学习却被当作耳边风;想让朋友还钱却被用各种借口推脱等这些关键却让人挺头痛的情况,我们都可以用本书中的方法起到四两拨千金的效果。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片段:控制想法 如何在愤怒、恐惧或受伤的情况下展开对话

 控制想法的技巧

要想形成不同的想法,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对话高手的做法是,想办法放慢节奏,然后控制自己的行为方式。具体做法如下所示。

行为方式回顾

要想放缓即逝的主观臆断过程,避免随之出现的激动行为,你应当沿着行为方式模型一级一级地向前反馈。这个过程需要费点儿脑力。首先你应当停止当前的做法,然后分析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整个反推过程如下所示。

[行为]关注你的行为表现,询问:

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方式?

[感受]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询问:

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

[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询问:

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见闻]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询问:

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通过这个反推过程,你会让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质疑活动中,进而改变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I环节,即由我带领大家对该片段进行拆解。这个片段主要讲述了当我们愤怒、恐惧或者受伤的情况下,是可以通过控制我们的想法来影响我们的感受及最终的行为,从而为下一次对话还能继续开展寻找到可能性。具体我们可以按照行为方式回顾来控制我们的想法:

首先是停下来察看自己当下的行为表现是沉默的还是暴力的,比如不说话或者是对对方恶言恶语,冷嘲热讽。

其次是问问自己当下的感受是怎样的,能够具体准确的描述出来,越准确越好,比如尴尬、诧异、愤怒,而不是简单模糊的说心烦、难受

再次找出你当时不舒服感受背后的想法是什么。比如当时你的想法:他就是个很自私的白痴。

最后通过回顾当时看到或听到的具体内容来区分事实和想法,找出想法背后的真实。

举书中例子:玛利亚和同事路易共同完成一个创意性方案,原本是在会议上跟领导进行轮流演示,会间玛利亚出来休息了一下,结果路易在这个时候独自完成整个方案演示,玛利亚回去看到路易在不停讲,跟老板一对一沟通。等老板问玛利亚意见的时候,她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这件事情让玛利亚很屈辱和愤怒。她认为路易独自抢走共同的功劳,这个人很龌龊。而自己觉得被忽视,不被尊重,被玩弄的感觉。但是玛利亚当时隐忍没发作,在以后的过程中她时不时的冷嘲热讽路易。两个人根本无法友好沟通甚至继续共事。

如果运用上述方法来解决,首先玛利亚停下来察看自己的行为是有沉默也有暴力的行为,其次玛利亚描述自己当下的感受是屈辱、愤怒;再次她产生这种感受背后的想法是她认为路易这人龌龊,不尊重她。最后她通过重新回顾当时看到和听到的内容:路易在不停的讲,跟老板一对一的沟通,并完成了全部的演示这是事实,而玛利亚认为对方抢功、龌龊、不尊重自己只是自己的想法,路易行为的背后真相可能是当时他太紧张、也可能是缺乏自信、也可能是聊的太投入没意识到。

通过反推,玛利亚让自己在思考和质疑中去改变了她的想法,她的感受及她的行为。她看到自己的主观臆断,所以让自己能回到正常的状态去寻找到沟通的可能性。

那我们如果不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有什么坏处呢?对于一个你在乎的关系或者是重要的关系,当我们处于愤怒、受伤或恐惧的情况下,如果不这样做就很容易让自己跟对方的谈话走进死胡同,两个人的关系基本上就会恶化走到尽头,就如玛利亚如果她不进行这样的一个行为方式回顾,她就会一直对路易有敌对,也发现不了真相。和路易在一个办公室办公,两个人都看对方不爽,折腾的心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我们的I部分讲解完毕,现在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A1环节,就是联系自己的过往经验。所以我想问大家最近在人际关系中你是否经历过内心感到懊恼、愤怒、委屈、郁闷、敌对、抓狂等感受的时刻,具体当时发生了什么?比如,当初朋友问自己借钱很干脆的就借了,但是时间已经很久了,你自己最近手头也很紧张就问对方何时还钱,对方却各种借口,后来索性不接电话,你就很懊恼、委屈。请想一想,然后我们根据分好的小组为单位,每人花1-2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进行分享,给到大家5-7分钟时间。结束之后请1-2位小伙伴可以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麋鹿的工作是银行渠道销售工作,公司要求工作人员是要在银行驻点待一天,然后她就跑到银行找相应的理财师进行沟通,让他去推进这款产品给直接的用户,因为对于这款产品该银行的总部及分部的领导都非常重视,而且产品也很不错。对于这款产品推给用户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刻。但是理财师却答复:好的,我知道了,好的,我会发短信的。却一直没有行动,并且还催促她可以离开了,不要总是停留在他们那里。就一直对该事情的推进在阻力的一些方式。当时麋鹿感到很沮丧、无助,好像什么都做了。

A1+:感谢案例提供者,确实能感受到当时那种情绪。所以假如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用刚才学的方法去进行想法的回顾,识别到你当时的情绪、主观臆断等因素,。给到大家1-2分钟时间写在便签纸上,需要包括具体的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具体对话等因素。之后根据情况也可以邀请1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着案例记录:如果按照今天学习到的方法去进行应用:首先是回顾当时自己的行为是有沉默,但是内心还是有抵触的暴力态度。当时自己的感受是沮丧、无助、无语;当时有这种感受的背后想法是:这个人好难相处。再次回顾当时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看到的事实部分是:规划师跟自己说的话:我会去做的,我会发短信的;规划师没有采取合作的一些实际行动。自己的想法:规划师对自己的介绍或专业方面不认可;这个规划师很难去相处、很难被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