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 所属活动: 用焦点解决模式告别生活中的无意义争吵!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焦点解决模式告别生活中的争吵! 学习目标: 能够介绍图书;通过焦点解决模式4步骤避免无意义争吵;

开场: 大家好,我叫陶可可,是一名新手拆书家。我从事新媒体营销方面的工作,爱好写作和阅读。结缘于拆书帮,是因为看了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于是内心涌动,就加入了拆书家的行列。今天很荣幸能够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走进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 !这本书是结合了国内外十九位心理大师联手打造的亲密关系及家庭幸福成长课,也是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作序推荐的书,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拆解学习这本书里的一个片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选自《只想和你过好这一生》P140——P142

焦点解决之道:不争对错,接受差异

 

骆宏有一次参加一个女性活动,被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个社会越来越宽容,男人出轨的成本和代价越来越低。作为女人,要如何面对男人出轨?

骆宏问:“文章出轨,是对还是错?"“当然错了!“大错特错!”答案异口同声。骆宏说:“文章错了,毋庸置疑。因为《婚姻法》对此有明确规定。”而也正因为对错早已定论,对错便不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但从文章出轨事件中,我们更应该吸取婚姻、家庭和情感的教训,从而过好当下以及未来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一件不好的事情,来描述成功经验和优势,从而建构解决之道,这比分析问题本身的对错是非,要重要得多。”骆宏说,文章在很多影视剧,如《裸婚》《小爸爸》里,都和女主角爱得死去活来。

因为是戏,我们觉得OK。但是,我们看不到演员是高危职业的事实,他们脚下踩着的,是一片容易出事的土壤。戏一杀青,主人公就能从这段付出很多感情的戏里完全抽身出来吗?当他们无法抽身时,身边有亲人、朋友来帮助处理吗?

当然没有。等到他出事后,身边人又会谴责、谩骂和伤心透顶。而无论是演员文章还是普通男人,出轨都绝非突然,也一定有出轨前的蛛丝马迹。比起在对方出轨后呼天抢地,不如提前看到那片容易出事的土壤,在他出事前加以应对和预防。

而如果我们没有事先预防,要么学习马伊琍感叹“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要么不纠结于过去的错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开始另一段人生。

夫妻过日子,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琴瑟和鸣的婚姻,终归只是绝少部分。骆宏说,他当初和妻子恋爱时,觉得她睿智、大方,而妻子也说他体贴、温柔,两个人有说不完的话,看对方什么都好。

结婚后,夫妻俩却渐渐有了分歧。“我睡觉习惯开窗户,但妻子却喜欢关着窗户睡觉。”骆宏说,他觉得睡觉关窗户的妻子缺乏安全感,有问题;妻子觉得他开着窗户睡觉有毛病。两人都觉得对方有问题,各不相让,结果当然会影响夫妻感情。

我们习惯用‘问题’视角看待事情,非黑即白。但实际上,很多分歧仅仅是‘差异’,所以,我们应该改掉对错思维。”骆宏说,对错思维是要么听你的,要么听我的。但在生活中,哪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用分明的“this" "that"(这样、那样)只能解决一个人的情绪,婚姻中,我们应该用“both"(双赢)的眼光来对待所有事情。

而焦点解决模式应用到夫妻关系上,寻求的就是“双赢”。

骆宏说,后来他突然明白:妻子睡觉时要关窗户,不是她有问题,而是她和我有差异。或者说,妻子不喜欢开窗睡觉是她的生活习惯而绝非“有问题”。所以,他应该尊重而不是指责。再想开窗户时,他会问妻子:“窗户可以开一刽嘛关吗?或者就由她关着好了。当丈夫发生了改变,妻子也跟着改变,比如晚上起来把窗户打开。不知不觉间,妻子也开始利用焦点解决模式:当你黑,别人也黑;当你积极正面时,又寸方自然会阳光向上。

当我们不再纠结于谁对谁错,非黑即白后,才能坐下来,沟通、交流,积极面对并致力于更好的未来,从而提升幸福感。落实到“焦点解决模式”方面,可以分5个步骤来做:

第一,大家的观点都是对的,没有必要讨论谁对谁错。

第二,寻找并且重构共同的立足点。

第三,在耐心倾听对方指责的基础上,把彼此的对话翻译成“怀着良好目的,但不知怎么表达”的陈述。

第四,运用提问引导,讨论各自可以迈出的一小步。

第五,确保各方都是最后赢家,每人都有收获。

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中,处处都可应用到焦点解决模式。常年跟老人打交道的骆宏说,其实焦点解决模式,也可以为老年人的幸福加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因为一件小事跟朋友、家人发生争吵的时候?比如周末的时候,你想要看书,但是你另一半想要逛街,达不成一致,你是会退步还是继续争论?那这样都不有利于双方感情的稳定和巩固,

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人,甚至有分手、离婚的想法,这些是比较极端的处理方式,那有没有好的沟通方法呢?我们今天将要拆解的焦点解决模式就可以松化解很多看似无解的争吵和矛盾。

 

什么是焦点解决模式呢

焦点解决模式是在极心理学的背景下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其自身源和潜能的心理咨;它把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当事人的正向方向,并求最大化挖掘个体的力量、优势和能力。

 

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不要聚焦问题,而是聚焦问题背后的意义

所以当我不再纠结问题对错,而是能心平气和地运用以下个步行沟通时,就可以达到双赢沟通的目的。这里,片段中给予了5个步骤的建议,我整合了2和3,得到了现在的1234步骤。

 

1. 放下对错;头脑中要有这个意识,你的目的是沟通,而不是一味地争论对与错。

2. 倾听+询问:耐心方的指后,表明自己需求,并询问对方不做某事的原因是什么,或者她/他是有什么需求没有被足。这里我整合了原文片段中的2和3,因为原文中的第二步是一个结果,我们通过第三步的行为之后就能达到第二步的结果。

3. 商量各自后退一小步;

4. 确保都是家,各有收

比如,

我男朋友是青人,我是江人,然不知道他家那里夏天是不是没有用凉席的习惯,但我从小在夏天就习惯凉席。于是最近为这问题吵翻天了:

他:凉席有什么好的,睡久了身体不好。

我:我从小睡到大都没有问题啊,你怎么就是老针对我,个凉席怎么了!

 

所以我们经常吵得天翻地覆。今天发现我的沟通方式仍旧停留在你不用凉席就是不问题角度上。在回想起来,我想要用凉席的原因是,凉快,我比。而他不用凉席的原因不是要跟我作,而是他没有睡凉席的习惯。所以,我可以么沟通:

 

我:你(放下对错),凉席常用是不好(方指),我也没有常用啊,就是广州的夏天太了,真的想晚上睡可以凉快的入睡(表达自己需求);你不想睡凉席的原因是因太硬了和怕冷?(询问对方需求)

那你看这样行不行,凉席先不(自己先后退一步),我扇吧,要是吹扇你得冷,可以盖毯子。(找的共立足点是,他不用睡凉席,我又解决了问题)。

这个不仅针对爱情中的双方,大家还可以应用在职场、工作中。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环节:

拆书家提问设计:那现在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按照分好的小组,在组内分享,你曾经跟身边的人因为某件事而争论不休的经历。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分享了一直困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司的经历。曾经要求下属听了课件就要交笔记。而今天开始意识到,没交笔记不代表不是学习。应该放弃这个标准,去倾听和询问对方的需求,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A2环节:

拆书家提问设计:

接下来请大家拿出便签,规划一下:在工作场景里、或者与孩子沟通中可能会发生争论的场景,并注明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进行化解。

 

相信大家学会了焦点解决模式,就能够有效应对生活中的一些争吵。那我们今天的拆书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