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新悦。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家人、朋友向我们倾诉自己面对的问题,而我们不知如何应对,甚至恨不得朋友的困难由自己承担。今天我们将学习运用一套流程三个步骤,在面对身边人向自己倾诉苦时如何安慰对方的情绪,让对方心悦诚服地去积极解决问题。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书籍叫做《登天的感觉》,Feature:本书作者是岳晓东博士,他是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该书讲述了他在哈佛大学所做的10个心理咨询个案,这些个案不但介绍了涉及爱情、婚姻、职业等一般心理困惑咨询,也涉及人格缺陷的矫正等特殊心理障碍的治疗等心理咨询方面的科学知识。Advantage:相对比其他市面上的心理书籍,本书适合对心理学的门外汉的入门引导读物,它不涉及晦涩难懂的学术理论,行文非常浅显易懂读起来不枯燥;本书的案例讲解的心理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贴合,让我们发现原来心理学在我们身边,解决心理问题也离我们并不遥远。 Benefit:阅读本书,将使我们更了解自己、也更理解他人,将本书知识运用于实践将提升帮助他人和自己解决日常心理困惑的能力。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面对他人向自己倾诉苦恼时,先耐心倾听,表达与对方的共鸣,再引导对方心悦诚服地解决ta遇到的问题。
原文拆页
心理咨询中的沟通需要注意什么?
其一,先让人讲话。
在心理咨询的开始,咨询者很容易出现这样的误差:一上来就急于劝说或教导来询者。那么做,常会使来询者感到恼火的失望,觉得你根本不懂得怎样理解他,尊重他。你尚未给人家倾诉的机会,也没有了解到他的烦恼和苦衷,怎么可以获得他对你的信赖呢?而人在未宣泄掉自己恶劣情绪之前,是难以与人加深沟通的, 实在是人之常情啊。心理咨询要懂得运用这样的聆听技巧。
其二,先共鸣,后行动。
心理咨询的行动是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而沟通之目的就是要建立思想共鸣。有了思想共鸣,来询者才会心悦诚服地执徒行自己与咨询者商定的行动计划。我们可以将这一共鸣过程,看作是咨询者与来询者达到的一种心灵上的“和声”。心理咨询过程中要不断有这样的“和声”。
最后,任何学习不适的心理咨询,都要伴有具体的措施来增强其效果。空谈问题不谈情绪,会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空谈情绪不谈问题,又会使人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两者应当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这不仅是心理咨询的技巧,更是人之相互安慰的智慧。
Why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一些这样子情况,当你有了情绪需要安慰,去跟别人倾诉的时候,别人直接用他的评论把你怼了回来,情绪无处发泄,蓝瘦,想哭。那当别人向你倾诉的时候你又会怎么做?当你看到了一个人想跟你说我工作难度大,常常要加班才能完成,想辞职。你会怎么去回应他呢?相信不少人会有这样两种回应:一部分人回应:既然总要加班影响你的正常生活,你要不然辞职算了,另一部分人可能会说:你别辞职啊,你好好去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嘛。在生活中以上的情形很常见,在你也在我,很多人都不喜欢听抱怨,我们也渐渐丢失了倾听他人的耐心。但我们需要清楚的明白,当他人向我们倾诉时我们面对的不仅仅只有他人的问题,还有他人的情绪,当人有情绪的时候,是很难去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的。
【细化行动步骤】
How
那么,当别人在对你倾诉困扰时,我们究竟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用三个具体步骤来解决:
第一步:提问感受,耐心倾听
面对倾诉我们要做不是上来就进行打断和评论,而是认真倾听,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鼓励她说出自己的情感,以几个月前我妹妹和我的倾诉为例,妹妹说周末一个人在家好无聊,我当时直接打断说是你自己太闲了,妹妹后来就懒得和我说了。如果运用原文的知识,我更需要耐心听她的诉说,我还可以询问妹妹一个人在家时候有哪些感受,用倾听来尊重她的感受。
第二步:提问需求,找到共鸣
阿德勒曾说过:人有不良情绪是因为人的某个需求未被满足,我们通过提问找到需求的共鸣点,然后表达对于这种需求的共鸣。接着上面的例子,我可以询问妹妹需要一个怎样的假期?她的可能会说说出了她想要有人陪伴的假期。 这时我可以由衷共鸣:是呀,有人陪在身边更安心,热闹,可以随时说心里话。
第三步:提问自我建议,形成行动共识
在对方和我们倾诉完,排解了情绪就足够了么?不是,我们解决完情绪还需要解决问题,因为问题就在那里,如果问题不去解决,情绪还是会重演。我们可以引导对方让他自己给自己行动的建议,因为每个建议有它的适用边界,对方才是最了解ta自己的人,而自己给自己的建议往往这些提议是更容易被他内心所接受的。接上面的案例,我可以问妹妹她准备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呢?这时候的妹妹会主动思考找到解决办法。当然,如果妹妹实在不明白自己该干什么,向我征求建议时,我也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
总结来说呢,当别人有难来找我们倾诉的时候,首先呢我们需要耐心倾听,然后,找到共鸣,最后达成行动共识。每一个步骤我们都加上了提问进一步细化,所以安慰的艺术俨然也是一种提问的艺术。
【场景设计】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进行原文知识点的A3演练,我们给出的案例有两个角色:小红;小红爸。场景背景是临近春节,大红灯笼高高挂,小红却要赶工作,赶出来的东西还被上司一种嘲讽的语气责问,小红郁闷到不行。小红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红爸,小红爸对此可能做出两种不同反应。
【小组讨论】
请大家在小组中花五分钟讨论一下小红爸可能会有的两种不同反应,并加工成两个剧本。
其中第一个剧本小红爸的反应犯了原文提到的误区,
而第二个剧本里小红爸需要用上原书中的知识技巧,
【角色扮演】
请大家花五分钟讨论,讨论出可能的对话,并记录下来。然后请大家进行五分钟两个剧本的角色扮演。
好了,时间交给大家。
学习者案例
第一个剧本:
小红(学习者A):爸爸,领导安排的工作量太多了,别人都在过节,我工作一多就过不了节了,心情特别烦躁,心情烦躁弄得身体也不好。
爸爸(学习者B):你说你大过节的的还把工作带到家里来做,你心情也不好还把心情带到家里来弄得家人心情也不好,你不能提高下自己的工作效率吗,你不能多学点东西吗?我原来给你建议的工作你又去不去,你看看你。
第二个剧本:
小红(学习者C):爸爸,我最近烦死了我都不想上班了,我一看到老板我就头疼
爸爸(学习者D):怎么啦,是遇到什么具体的事情了呢?需要聊一聊吗?
小红(学习者C):过年了,老板却给了我很多工作,根本做不完
爸爸(学习者D):那你有和老板沟通一下你的实际情况么?
小红(学习者C):那好吧,我找到他沟通一下
爸爸(学习者D):那有人还能帮你分担一下吗?
小红(学习者C):没有,但我如果和老板沟通了他可能可以减少一些我的工作
爸爸(学习者D):那我们尝试换一种方法,如果你和老板沟通好了,我们也可以开开心心过年了,心态就会好了,你可以以这样的心态和老板沟通么?
小红(学习者C):好的
爸爸(学习者D):那你现在心情好了吗?
小红(学习者C):好啦
拆书家反馈:
学习者B扮演的剧本一中的爸爸不但没有认真倾听对方的情绪,还把自己的情绪施加给对方,句句都像是指责。而学习者D做的非常好,以一种倾听者的姿态,耐心倾听对方的遇到的事件和情绪感受,并通过提问一步步引领对方进行积极解决,最后还一定要确定对方情绪有所调整才肯罢休。不过需要注意一点,在倾听时我们可以多给出自己的一些共鸣,例如,春节你想要休息,还得加班,爸爸理解你苦闷的心情和想放松的需求等等。
总结
感谢大家今天的参与和配合,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运用一套流程去更好的安慰他人,总的来说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希望大家把今天学习的方法运用在实际生活,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中,因为我们学习不是为了知道更多,而是未来更好的去生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