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拆书帮兰州金城关分舵第71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掌握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改变你与其他人接触时的沟通方式 学习目标: 不断演练今天学习的非暴力沟通方法,使你的生活环境中人与人和谐

开场: 各位拆书家、小伙伴大家下午好,首先做自我介绍,网名心语,现在拆书帮一级拆书家,非常执着地热爱这种读书方法。下面介绍一下拆书帮的读书方法,它就是将书本上的有关知识转化为行动力,指导实践。有两种形式,自己学用RIA便签法拆书学习。线下组织学习,由拆书家带领大家用RIA方法学习。今天就是一场线下的拆书活动,由我带领大家学习的是《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中,其中观察和表达感受的技巧。介绍《非暴力沟通》这本书,F: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美国籍黑人,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著有许多关于非暴力沟通的书,A其中《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至今畅销不衰,该书中文版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B:当我通读这本书后,这本书中我认为重要的片段(下面的原文片段)仔细琢磨并转化生活,使得我与他人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沟通的重点不是语言表达多么动人华丽,更重要的是交流前的客观观察和准确描述,这些才是与人下一步非暴力沟通的重要环节,下面我会带着伙伴们一起体验这种沟通方式的神奇之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要素                            为了能彼此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的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接着,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这一要素明确告诉他人,我们期待她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或我们。 借助以上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                                   保持对这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介绍原文片段之前,我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暴力沟通,顾名思义,暴力沟通是指不用接触对方身体但却伤害不亚于身体伤害的暴力,是什么呢?作者在文中用自身经历阐述了这一概念,他自小由于肤色种族原因,饱受周围人们的歧视、冷落,心灵备受摧残,但他的祖父却让他学会如何化解暴力语言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于是作者在摆脱暴力伤害的情况下,发现并创办了非暴力沟通培训机构,作者通过自身经历认识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也许我们并不认识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来作者发现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或聆听,能使彼此情意相通,乐于互助。作者称之为“非暴力沟通”,我们今天学的原文片段,就是本书一个非常重要的非暴力沟通方法。原文片段中阐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第一步我观察到了什么,第二步我的感受。今天我们的拆书学习能够学会观察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描述感受即可,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准确表述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感受,最后为了改变这种感受,我的请求是怎样的第三步和第四步。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中,最重要的环节,难度较大的环节就是观察和感受,这个观察越细致,谈感受的时候越不容易发生感情色彩的描述,观察对方的做法来表述自己的感受。但如果不这样做哪?比方和好朋友见面,第一句话就说:你最近一直不约我,还和别人亲亲我我,让我好生烦恼,跟你交往真累。第二句:昨天你见到某某特热情,对我的态度却那样冷若冰霜,你这样做对吗?那么大家感受一下,这样的观察和描述,你还有情绪和她继续交流吗?下面针对观察和感受举两个对比的例子,大家就能知道如何不带个人感情或评判色彩的观察。 比方带有评论的对话:你很少配合我。带指责感情,通过观察后的描述是:我最近组织了三次活动,每次你都说你参加不了。案例2:带有评论的观察:他经常过来。通过观察的说法:他每周都会过来,最少过来不少于三次,最多一次是5次。这些带有指责或其他感情色彩的表述,会让交流对方心理不舒服或者发生误解,但误解了也不想和你交流。甚至会发生我们曾经说的聊天把话聊死了的结局。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好,现在我们知道了,带有感情色彩对观察的描述,会对对方有一种语言暴力的伤害,继而终止了和你交流的欲望,生活中我们这样的事例很多。那么小伙伴们想想生活中是否有很多这样的经历,有时都莫名其妙地伤害了对方,或者彼此说话中伤害到对方,她却浑然不知。我记忆犹新的是上初中二年级的一节物理课,班里一个有恋爱经历的女孩瞌睡睡着了,老师一把把这个学生揪起来,问她为什么在她课堂上睡觉,她怯懦地回答昨晚做作业太晚很累,所以今天上课没精神,这个老师却冲口而出:你恐怕跟谁谈恋爱睡觉晚了吧。当时那个女学生就在班里大声哭泣起来,这个情景我记得很深,想想这个老师对这个学生的伤害应该是终身的,但这个老师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这个老师还是我们学校当时的优秀教师,所以生活中这种因非暴力沟通给人带来的伤害很多,小伙伴们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遇到自己或他人遭遇非暴力沟通的情景,给大家4分钟时间,大家进行讨论.

小组1:夫妻两沟通

妻子口气气愤地说:你怎么回事不接电话?急死人了,家里出大事了。

老公:你怎么说话哪?我今天开会一天时间,手机在静音,没听见。终止交流。

小组2:母子之间考试成绩低的交流

母亲:你怎么回事这次考试成绩这么低?

儿子:我咋知道呀。终止交流。

A2:那么大家知道了非暴力沟通给我们成长过程中造成的伤害,那么今后是不是应该注意这个问题了,其实暴力沟通的暴力倾向的起源就是观察后是否带有感情色彩的表述,比方我刚才说的那个例子,如果老师这样说:奥原来昨晚你写作业晚了,那我以后把作业留少点,但这堂课很重要,你是否能好好听讲哪?如果这样的沟通,就不会发生后来的那么多悲剧了,事实上这个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很多学生都非常歧视或欺负她,这是我终身难忘的一个暴力沟通的实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在孩子教育中也许会出现暴力沟通,因为我们传统教育方式,你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已经深深刺伤了孩子的心,为了不再延续这样的悲剧,那么今后我们怎样按照观察后不带感情色彩的描述来沟通,避免非暴力沟通给我们或他人带来的伤害哪?给大家5分钟时间,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小组长把讨论的结果总结分享一下。

小组1:刚才的带有感情色彩的描述,我现在用不带感情色彩的描述进行交流

妻子:今天家里妈住院了,你没接电话,我很着急,下次遇到紧急事情你不接电话,我就给你发短信,你看见短信一定会给我回电话的。

丈夫:是的,这样我肯定会及时回电话,那现在我们赶紧去医院吧。

小组2:

妻子:你前天以前都是5点30分回家,但昨天和今天都是7点30分才回家,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了?

丈夫:奥,最近单位较忙,忙过这会后就正常了,别担心。

  今天通过我的引导观察和不带感情色彩的描述观察的学习,想必大家都应该有所收获,这是非保利沟通的四个要素的前两个要素,那么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感受,我希望对方如何做我才会不受到伤害?是非暴力沟通的另外两个要素,这将是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的内容。这次学习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