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各位能来参加我线上T F1-1的过级。下面我先介绍下自己。
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第一标签公共营养师。
第二个标签是运动爱好者。
第三个标签是新拆书人。
我是健康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和传递者,终身学习是我的人生态度。
如果有需要慢病和亚健康等调理的朋友可以来咨询我。
介绍拆书法和拆书帮:
拆书法是赵周老师开创的一种成人学习方法论。它可以分为个人学习法(也就是便签法)和组织学习法(也就是拆书家引导学习)。便签法不同于我们上学时以知识为中心,一字不落地读一本书,并力求记住书中内容的学习方法,而以学习者为中心,真正帮助我们把知识转化为行动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习法可以用于拆书家指导他人读书。在拆书家的帮助下,学习者读书甚至能达到像参加培训一样的效果。
拆书帮是拆书家俱乐部,在各个城市以分舵的形式存在,是一个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目前,全球已建立了65家分舵,和10家筹备分舵。拆书帮致力于培养拆书家,它的愿景是帮助拆书家们升级学习力和促进他人学习的能力。
原文片段选自于《从模仿到创造》P35-36页。
进入大学之前,我们倾向追求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及人际交往智能。一般认为,具备这三种优势智能的学生成绩优异,未展现出这三种智能有优势的学生则被归于差生范畴。这种仅靠成绩区分智能优劣的评判方式十分片面,因为即便在学校并未取得优异的成绩,有些学生也极有可能会在其他智能方面有突出表现。因此,首先确定一个自己愿意去做且可能能够做好的事情,然后大胆地尝试。
“抄”也是一样,通过不断地重复作业,我们会受益良多。只要你多去感受回顾,你的积累都会变成精神食粮。
即便一时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形式也无妨,慢慢寻找,你可以逐一尝试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然而你即使开始尝试,可能也很难坚持下去,甚至可能因此而懒于尝试。这也可以理解。不过,即便半途而废,你也可以先尝试坚持一周。如果你真的喜欢这种表现形式,那么一周的时间其实也不会太过煎熬。
“照抄”会启动我们的“感性传感器”,通过这一过程,大脑会从毫无想法的困境中脱离出来,生出“想要尝试”的念头。
尝试一件自己喜欢的事,并坚持一周。
what:
原文片段中提出了一个在模仿中到创造的学习方法。强调实践、坚持和开放探索的重要性,模仿—练习—感知—创造的成长路。从中挖掘出个人优势,突破传统以成绩评判能力的局限。找到兴趣方向并大胆尝试。通过持续模仿练习积累经验,激活感知力从而摆脱思维定式、激发创造欲。即使暂时找不到适合的表达方式,也可逐步探索;若难坚持可设定短期目标降低压力。
why:
1.社会总用成绩来评判“好学生”和“差生”,但有些人可能数学不行,却特别会画画、音乐或者动手创造。
2. 为什么模仿有用? 模仿不是简单的“抄”,而是学习的基本方法。
3.为什么一开始找不到方向很正常?没人能一上来就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
4.为什么坚持很难,但模仿能帮上忙? 模仿能降低难度,让你先“上手”,比如照着教程做,慢慢找到感觉。
How:
首先确定一个自己愿意去做的事,而且可能做得很好的事情。第二个是大胆的去尝试。第三个是通过不断地重复作业去感受回顾积累。先坚持一周,如果喜欢这种表现形式,那么这个一周其实并没那么煎熬。主动探索兴趣大胆尝试,发现潜在优势。不断重复练习能积累经验,激发灵感,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就算你在学校成绩一般,也可能在其他方面特别牛。
Where:
1:探索兴趣方向,想学习新技能但不知如何入门。
2.新人适应岗位。模仿前辈工作方法再优化。
不适用情况:需快速响应的任务不适用。
A1便签:
以前看到一位早餐博主晒早餐图,非常漂亮,有营养又美味。很感兴趣,就加入创意早餐营打卡。一开始做总觉得自己摆盘不够漂亮,拍不出漂亮的照片。开始才3天发现原来做创意早餐太难了,不仅要每天晚上要准备好食材,还要需要有熟练的烹饪和烘焙技术,以及摆盘的创意设计。因为有难度就热情慢慢褪去,也不打卡了。早餐营老师说别急着创作,先去模仿老师的作业也可以参考同学的作业。我当时觉得“抄”很low,硬要自己搞,结果拍出来的东西又乱又没美感。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看到群里的同学们发的早餐作业越来越好,心里还是有点失落。后来试着老老实实跟着老师的节奏去完成,反而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从网上买了很多的漂亮碟子,还有拍照的一些工具,把早餐拍的美美的,营养丰富又好看且与众不同,打卡每天不重样的早餐,发朋友圈时还被朋友们转发了,收获很多的赞!让我感受到原来我也可以做创意早餐,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对照原文反思:不愿意“抄",觉得模仿别人很low,其实是学习的第一步,先模仿才能找感觉。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如果当时咬牙坚持一周,可能早就找到感觉了。后来为啥成功了,先模仿别人的作品,慢慢找到自己的风格。原来“抄”不是偷懒,而是学习最快的方法!细节到位了,成就感就来了。再就是坚持打卡,越做越有信心,。
A2便签:
目标:7天测试我是否适合做短视频
行动计划: 从7月6日开始行动
Day 1 7月7日(9:00-9:30) 拍一段测试视频,感受镜头前的状态。
Day 2 7月8日(7:30-8:00) 抄一个喜欢的博主,拍“创意早餐” 回顾:回看视频,记下“哪里感觉不好哪里还行?”
Day3 7月9日(7:30-7:45) 把早餐视频剪出来,发小红书。
Day4-6 7月10-12日(7:30-7:45)每天重复:拍1条+剪1条 。想想 今天哪一步最爽/最烦?有没有一丁点进步?
Day7 7月13日晚上21:00做出决定 继续:如果觉得“好像有点意思”,再定下周小目标! 放弃:如果全程痛苦,立马换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