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6-19线上过级团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移情聆听

开场:

大家好!我叫彭光耀,大家叫我光就可以,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是一级拆书家,正在进行拆书2-2过级。第二个标签是工艺及注册安全工程师,这个是我的职业。第三个标签是终身学习者,我在“得到”学习超过5000小时。希望大家多链接交流哦。

【FAB法介绍图书】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今天我要分享的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维博士,获选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本书提供了一套基于原则的方法,帮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效能。通过七个核心习惯,引导读者从“依赖”到“独立”再到“互赖”的成长历程,实现真正的个人成长和人际效能。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被福布斯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书籍之一”。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畅销30多年,销量超过4000万册。它与同类书籍相比,有大量的案例和行动建议,让读者能够学以致用,被很多世界500强企业作为培训教材。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你有没有觉得明明付出很多努力,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如果你想知道提高自我效能的具体方法,进而取得个人领域,公众领域的成功,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B2:今天的拆页主题来自本书“移情聆听”,学习该拆页后,当面对青春期不愿听你说话的孩子,面对夫妻相处中逐渐沉默的伴侣,面对朋友的倾诉需求,你可以移情聆听做感情的投资,从而真正去理解对方,让沟通更加有效。

【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学完本拆页后,希望通过学习“移情聆听四步法”,让大家在与家人、朋友、同事沟通时,可以表达出对方的感受和所处的状态,实现真正有效的沟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原文片段】有效的沟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得到电子书P268-269。

请大家看一下原文拆页,用1分钟的时间,看完了评论区打1示意我一下。

正确的方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你已经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词句表达,但仍用左脑逻辑思维去理解。

父:“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父:“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第四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达。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今天拆解的片段是移情聆听,移情聆听就是同理心聆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的倾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

Why:

当我们“移情聆听”时,等于是给了对方“心理空气”,满足了对方的这个基本需求后,他就会主动敞开心扉,不管是朋友和客户关系,都可以更近一步。

How:那怎么做到移情聆听呢?

第一步:复述信息。通过复述对方传递的信息,可以让对方感觉到被关注。

第二步:加入解释。加入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词句表达,核实确认。

第三步:感性共情。把自己想象成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想象如果你自己遇到同样的状况,是什么感受,通过语气语调、肢体信息,觉察对方的情绪。

第四步:既加入解释,又感性共情。表达的感受的同时加以理性的解读,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理解对方,做到真正的移情聆听。

举例: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举个我工作上的案例。

上个月,我在DCS操控室修改参数,旁边的DCS操作人员突然对我说:“刚刚我领导又批评我,明明是他任务安排有问题,却说是我没做好,烦死了!”

我回应道:“你是说,你工作没做好,领导批评了你,是吗?”(复述信息)

她沮丧地点头:“是啊,是他任务没交代清楚。”

我又说:“听起来,你觉得这次工作失误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任务安排不清晰,但领导却认为都是你没有做好,还批评你了,对吗?”(加入解释)

她叹了口气:“没错,领导一点都不讲道理!”

我继续问:“领导这样做,让你感到很委屈,很烦躁‌,对吗?”(感性共情)

她抱怨道:“是啊,每天都这样压力好大,烦死了!”

最后我问:“领导在任务安排上没交代清楚,出了问题却把责任都推给你甚至批评你,这让你感到特别委屈和不公平,同时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很烦躁,是这样吗?”(既加入解释,又感性共情)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就是这么回事,我真的受不了了,都想换工作了。”

Where:

移情聆听比较适合非正式的沟通场合,比如家人、朋友、同事之间日常的沟通交流。由于移情聆听相对比较耗费时间,可能不太适用比较紧急的沟通场合。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移情聆听太麻烦了,如果对方是带有负面情绪的倾诉,我肯定会受到影响。的确,移情聆听本身是有风险的,在影响对方之前,你必须先被影响,这时你就需要区分,对方是不是只找你抱怨,甚至同一件事重复抱怨,从不分享美好事情,移情聆听对方后,你是否有被掏空的感觉,如果存在此情况,你极有可能被对方当成情绪垃圾桶,对于这类人要尽量远离。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1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1周或1个月内,你会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移情聆听呢?

比如你的孩子向你抱怨作业太多,你跟她讲大道理,说“这点作业算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孩子感觉不被理解,大概
率是不想和你继续聊了;

又比如,你的爱人跟你抱怨上班太累,不想上班了;

再比如,你的朋友和你抱怨,他工作表现与业绩都很好,公司太小,却没有晋升机会……

大家花1-2分钟写关键词,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就可以,稍后我邀请一位小伙伴用1分钟的时间给大家分享。

学习者好好分享:未来一个月,同事可能跟她抱怨,她的老公在下雨天没有给她送伞,她觉得不开心,这个场景可以用移情聆
听。

感谢好好的分享。

【A2】分步催化2

现在我想再次邀请大家,结合刚刚大家所想所说的未来适用场景,用今天所学习的移情聆听沟通法,“复述信息——加入解释
——感性共情——既加入解释,又感性共情”,把你想到的场景加工成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今后你在该情境中如何去移情聆
听。

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写在便签上,稍后我邀请一位小伙伴用1分钟的时间分享一下。

学习者爱霞分享:她和女儿之间可能的对话场景,6月20日,孩子中考之后回家,跟她抱怨学习太累时,可以使用移情聆听。

女儿:这段时间学校学习实在太累了,每天晚上要做作业到10点多,作业还写不完。

爱霞:听起来最近你每天的作业量很大,要做到晚上10点多,作业还写不完。你觉得学习太累了,是吗?(复述对话)

女儿:是的,身心疲惫,压力好大啊。

爱霞:你觉得作业太多,休息时间太少,身心疲惫,压力很大,是吗?(加入解释)

女儿:是的,都不想上学了。

爱霞:面对这种情况,你一定身心俱疲甚至有点厌倦学习了,是吧?如果换做是我,我可能也要逃避。(感性共情)

女儿:是的。

爱霞:堆积如山的作业、没有时间休息,让你感到‌身心俱疲、压力巨大,甚至对学习产生了厌倦,我能感受到你现在真的非
常需要放松和理解。(既加入解释,又感性共情

感谢爱霞的分享。

【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内容,通过移情聆听四步法:复述信息——加入解释——感性共情——既加入解释,又感性共情,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让沟通更有效,加深彼此的感情链接。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区分“情绪黑洞”,不让移情聆听反噬自己。

以上就是我2-2过级的所有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