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本次的拆书现场。首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叫走安娜,80后,外企白领,喜欢运动健身。来到拆书帮是希望通过拆书来提升自己当众表达的能力,同时和小伙伴一起成长。
二、图书介绍
【F特征】我今天带来的这本书叫《关键对话》,它被誉为是《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畅销书,是被全球各大培训机构视为提升沟通能力的重要课程。这本书讲了面对人生中极其关键的时刻,即决定我们的生活、人际关系和世界观的重要对话,如何才能高效能沟通。
【A优势】是什么样的优势让这本书如此受欢迎呢?和其他沟通类的图书相比,这本书的作者团队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多万人的跟踪调查,甄选出大家公认的对话高手,找出其在“关键对话”中共有的特征和行为,层层剖析,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本书的内容是在现实世界中大量数据背后归纳提取的方法,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且有代表性。
【B利益】那这本书对我们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呢?在回答之前,我想问下大家,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情形,向老板提出你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老板冷脸相待;要邻居遵守公德,对方依然我行我素;找朋友还钱,朋友却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是张口结舌,沉默以对还是拍案而起? 而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帮助就是在面对关键沟通的时刻,让人们能有明确的自我认知,控制自己的行为,达到原本的对话目的,同时在对话过程中始终注意维护安全感,让对方放下戒备,释放压力的和你展开沟通。
我本次选择的片段来自保证安全-如何让对方畅所欲言的章节。
大家都遇到过因为误会导致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吧?这种时候你会怎么做呢?我相信您肯定是想第一时间解除误会。但是,请注意,这时候先要做的不是纠缠对错,而是需要先重建安全氛围,当双方都觉得安全的时候,再回到对话中继续讨论之前的问题。那么如何重建安全氛围呢?下面请小伙伴帮我给发一下拆页,并请大家阅读一下,读完后请给我一个示意。谢谢。
RIA
一、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掌握用对比法的话术来化解已经发生的或避免潜在的误会。
利用对比法消除误会
有时候,即使你没有做任何不尊重对方的举动,他们还是会在对话中感到不受尊重。诚然,尊重感出现危机,有时是因为你的做法明显伤害了对方,但还有些时候,令对方产生这种感觉完全是无心之过。
对共同目的来说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你的话绝无恶意,但对方仍会觉得你的目的是要伤害他们,或是强迫他们接受你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之下,道歉显然是无法解决问题的。既然你本来就没有恶意,道歉岂不是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证明你自己虚伪吗?那么,你又该怎样重建共同目的和互相尊重感,以便把对方拉回到对话框架中呢?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这两部分其实就是消除误会的两个步骤:
· 第一步: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 第二步: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面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然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像他展示你们的工作业绩”。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他们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看到很多小伙伴都已经读完了,没读完的也不要紧,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里讲的对比法包括以下两部分。
第一,用否定句式,打消误解,包括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者有不轨的企图。例如,我不是要针对你区别对待,我不是对你个人有意见,等等。
第二,用肯定句式,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例如,我完全能看到你的付出和获得的成绩。这次升职没有你,是因为公司内部政策紧缩,最后只批准了一个名额,最终获得晋升的人,我相信你和我一样也看得到他的表现。他几乎半年都在出差,和你一样同时拿下了重大项目,而且他很年轻,职位和薪水都低,最终被认为是更需要晋升的人。这样一番解释下来,我相信他心中的误会一定解除了不少。
【不那么做的坏处】如果不按照书中的方法来做,它的坏处是什么呢?
一般遇到误会,我们通常会极力的解释,说是“你”误会我了,“我”是这样想的,那这个过程我们可能会带来很多不经意的批评和指责,因为我们的立场是站在我们自己的角度,我们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创建很多不安全的氛围,导致大家的脑子里想的都是如何反驳你,从而导致无法有效的沟通下去。
【举例子】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比如我儿子穿秋裤这事儿,姥姥觉得冷,我觉得没必要,多小个事儿,但是姥姥误会我不尊重她了,因为我没听她的意见呀!
我是咋沟通的呢?我说:妈,你越权了!看见没有,我先批判她,然后我说:谁谁谁都没穿,这时候我在干嘛?我想证明我是对的。我考虑姥姥了吗?也许,但是我肯定是对的。本来是个秋裤小事,陈年老底子的事都翻出来,结果姥姥觉得我是个白眼狼,结果升级到人家要回家享受晚年生活,不愿意跟我在这生气了。对我而言,她不帮我带孩子,比失业还可怕。
【反例变正例】如果这时候能用上片段的方法,我先站在对方的角度,说妈,我没有不尊重你的意思,你的付出全家人都看在眼里,你在这个家的作用甚至比我还要重要,我当然是愿意听你的。秋裤这事儿要不咱们先试验一天,晚上问问孩子自己,再问问孩子老师,如果觉得有必要,咱们立马穿上。这时候姥姥肯定不易于那么伤心,而且有足够的台阶下了。
【A1】显像提问
【显像提问】下面请大家实践一下,回忆一下有没有被误会的经历?
你本意没有任何坏心思或不尊重,但就是被对方误会?被领导或下属误会你工作上想逃避责任?被朋友误会你感情上想占便宜?或被亲人误会你在炫耀自己贬低他人?回忆自己与领导、下属、亲人、朋友以及情侣间各种各样的误会,当时情况是怎样的?你是如何应对的?
【分组】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左边四个人一组,右边四人一组,结束之后,邀请小伙伴来为大家分享。现在开始进行组内分享。
好的,时间到,下面我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的习惯。
学习者(存蓝):针对这个尊重和不尊重的事情,我首先想到的是我工作中遇到的一件小事情。我的部门有一位老领导,现在他虽然不担任部门职责了,但是在处理一些事情方面还是有一些比较微妙的关系。有件事是我们和外部单位对接的时候,要开交流座谈会,我需要把会议日程做好,这就涉及到我们的职务,职级,包括部门的情况介绍。我们的这位老领导虽然现在是以为普通员工,在部门没有任何职位和职务,但是我的领导要求我对这位老领导“以示尊重”,并且处理好这里面微妙的关系。但是为什么会发生他(老领导)误会我不尊重他的情况呢?因为他现在没有职务,但是我要给他一个职务,并且是在单位允许的范围内,这对我来说是比较难的。我得到的领导的建议是给他一个部门平行主任的职务,根据单位的规则我认为应该把他的名字排到我的前面,但是他们认为呢,应该把我排到最前面,在这个坚持的过程中,他们认为我产生了一些情绪,要给他一个职位之类的这样的误会,他觉得我不尊重他,不听他的想法,非要把他排到前面,这样似乎也不太符合规矩。
【回应与反馈】
拆书家:好的,谢谢存蓝的分享。这件事情我相信放到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些为难的情况出现的,因为他不是我们常见的按照级别排列就可以的。我看到你也在这个过程中被误会了,我们现在非常理解你当时的境遇。
【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我们现在到了A1+的环节了,我先带大家回顾一下消除误会的两个步骤:
首先用否定部分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再用肯定部分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因为尊重是一切沟通的前提,最后明确你的真实目的。
下面请大家想想我们刚刚聊到的误会的事件,想一下如果用拆页中的办法,你会怎么做。请大家拿起笔,写到拆页的空白处,这个时间我们是给到自己的。
后面我也会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结合我刚才的情况,和刚刚提到的两个步骤,第一,我可以和领导表达:领导,我个人对这次会议沟通的交流的职务上和级别的备注我个人是没有任何意见的,第二,肯定部分呢,在单位制度允许的情况下,我个人是可以给您写到我认为的最高的级别的,我都没问题,甚至排序排在我前面还是后面我都尊重您的意见,我觉得这样可能会好一些。
拆书家:首先先解决了误会。
学习者:对,先表达一下对他没有任何不满,我觉得这样会更好。
拆书家:好的,谢谢存蓝!
总结
【强力结语】那我们今天的拆解就到这里,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到大家,成为更好的自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