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说服:像讲故事一样讲道理》 所属活动: 拆书帮广州小蛮腰分舵 第354次 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说服他人的技巧

开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知道如何快速建立亲和力,从模仿他人的行为和表达,提升好感度。

【自我介绍】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拆书现场。我叫潘绮韵,我的三个标签:

赋能教练,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用教练技术,帮助辖区居民朋友赋能,让大家拥有好情绪、好状态。

终身成长者,希望自己保持好奇心,持续学习,不断成长。

准拆书家,希望能顺利完成三级九拆,在社区开展拆书活动,为爱学习的伙伴赋能。

【分组】接下来,为方便后面的讨论学习,我给大家快速分组,大家自行两两为一组。

【介绍图书】F(特征):我给大家带来的这本书《说服》,这本书由三位影响力专家共同所著。其中,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他所著的《影响力》,被大家所熟知。《说服》这本书,通过60篇文章,具体阐述影响力的六大原则及其运用的细节。

A(优势):这本书出版了27种语言译本,该书的建议被各行各业公司和公共部门所采用。与同类书籍相比,该书介绍的方法,有实验对比验证,可操作性强,同时,告知适用场景,能更好的帮助读者提高自己的说服力。

B(利益):

如果你对:如何才能说服他人,开展合作呢?怎样才能赢得他人信任和认可呢?

怎样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呢?等问题有疑惑,那可以看看这本书,将给你带来新的思路。

大家是否思考过,怎样的行为,能让人产生好感呢?更好的建立彼此的亲和力呢?

今晚的拆页,将为我们揭秘,原来模仿对方的行为,能让我们产生好感,建立亲和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过度语】现在我将拆解片段分发给大家,请大家花1-2分钟时间阅读,看完的伙伴请向我举手示意。

TF2-3片段一来源:《YES!说服,如何赢得他人的信任与认同》页码137-138

主题:模仿他人的好处

这群人就是餐厅服务生,从服务生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不少关于说服的诀窍。譬如,很多服务生发现,如果他们在客人点单之后,完整重复一遍点单内容,那么得到的小费往往更高。可能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服务生在顾客下单之后,只会简单说一句,"好",甚至连说都不说,完全没有给予顾客确认的信号。你点了芝士汉堡之后,肯定不想餐厅给你错上成了鸡肉三明治呀,服务生的一声确认能让你放下心来﹣﹣谁会不喜欢这样的服务呢?

研究人员里克·范.巴伦通过实验证实,服务生全盘复述客人的点单确实会获得更多小费﹣﹣不需要解释,不需要点头,不需要"好的",只需要逐字复述点单内容。在某家餐厅,逐字复述点单内容使服务生的小费上升了将近70%。

为什么重复他人的讲话就能换得大方出手?也许是我们本身就更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吧。研究人员坦妮娅.查特兰德与约翰.巴奇认为,与他人行为保持一致,能够让人产生好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设计了情境,让两个人展开简短的互动,每次互动的其中一方都是研究助理。在第一组情境中,研究助理会模仿对方的姿势与行为,也就是说,如果对方抱臂坐着抖腿,那么研究助理也要抱臂坐着抖腿。在另一组情境中,研究助理不用跟从对方动作。

研究人员发现,第一组情境中的参与者对研究助理的好感更强烈,互动也更为顺畅。同理,服务生复述了客人的点单内容,使客人对其产生好感,因此获得更多小费。对于我们喜欢的人,我们更愿意点头,更愿意为对方付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度语】通过拆页,大家知道,原来模仿他人能获得好处。也许大家会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呢?接下来,我给大家一一揭秘。

What:通过模仿他人能带来好处,是因为我们都喜欢相似的同伴。意味着如果我们想让对方产生好感,建立亲和力,可以从模仿对方的行为,语言,语调,重复对方的用词开始。

why(好处、坏处):在过去,可能我们以为模仿他人是不好的行为,会觉得这是不礼貌的行为。事实上,从拆页的小费个案及对比行为例子中,让我们知道模仿对方的行为或重复对方的用词,有利提升好感度。

How: 那具体怎样做呢?可以理解为这是跳双人舞的过程,由跟随到引领。在沟通过程如下:

首先,认真聆听,聆听对方的用词,观察对方的行为。

接着,重复对方的表达,模拟对方的行为和重复对方的用词。

最后,将这两步,贯穿整个对话中,当建立好亲和力,根据自己沟通的目的或需求,带领对方,达成共识。

在此,分享我的一个经历。

在去年11月,如果在座有海珠区的伙伴,应该记忆难忘。那是我们第一次经历因为疫情,我们海珠区全区封闭式管理。当时,有生病的居民家属,情绪很激动过来,了解就医通行证的情况。其实,我们工作人员心里也急,但目前全区封闭,就医审批流程非常缓慢。

第一步:认真聆听

当时居民激动说:都好几天,为什么这么久都没批下来。

那我也激动的表达:是呀,都这么久都没批下来。

第二步:重复对方的表达

居民:唉,真得烦死了,怎么这么慢?

我:唉,真得很烦,这流程这么慢,我们都天天催上面,我们所有在群的工作人员都在催,但上级不给我们任何答复。

最后:带领对方,达成共识

居民听到我这番表达,由生气转为担忧:真得急死人了,那怎么办?

我也跟随对方并做适当的引领:真得急死了,我们会继续催上面。你们拿着这些申请和病历,看医院能否安排住院或有没有外区的亲戚帮忙?

居民情绪平稳些表达:那拜托你们继续帮忙处理,有什么尽快联系我。

我:放心,我们会继续催办,有什么情况,会尽快联系你。

Where:模仿对方,可以运用在我们家庭、销售、客服,甚至是商业谈判。并不适用在你不好的念头,如你想利用对方的好感,去做一些利己损人的事情。

【预防异议】大家会疑惑,一定要按流程,一定要去带领对方?在快节奏的当下,我们偏向于高效社交、有效沟通。在我个人的实践中,这三个步骤,能帮助我们更好达成高效社交和沟通的目标。所以这三步,环环相扣。第一步,去认真聆听,观察对方行为,才能做第二步,模仿对方的行为和表达,从而建立亲和力。让对方觉得你很有亲和力,很同频。第三步,带领对方,达成共识,则根据自己所在的场景和沟通目标,做相关的沟通。像我个人的例子,我是希望居民能降低当前的不满情绪和聚集解决方案上。所以我就带领对方,希望双方达成共识。

除此,大家会想了解,怎样知道自己的亲和力是否够了?那就看,对方是否愿意跟随你的步伐。如对方跟你的社交距离越来越靠近,或沟通的氛围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大家可能会觉得,去复述对方的词有点难度。是的,因为我们习惯在要么在说,要么在准备说的模式,很少去用心去聆听对方的表达,所以这需要我们去练习,学习去聆听对方的用词,语调,观察对方的行为。当然,在刚刚开始,可能我们很容易掉入原来的模式,大家不必为此自责,自己没做好。我们可以通过事后复盘,让自己不断进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刚才,我们学习了模仿对方的步骤,现在请大家进行一次现场演练,假设我们现在处于这样的场景下:

【场景设计】

职场场景:公司将开展团建活动,由小李和小A共同策划组织。在讨论方案过程,小A提出了XX议案,小李需跟对方确认,沟通形成一个共同认可的成果。

【小组讨论】

现在,请一位同学扮演小A,;一位同学扮演小李,双方共同讨论方案,运用今天所学,小李跟小A做确认沟通,沟通形成一个共同认可的成果。

(第一步:(小李)认真聆听,观察对方的行为,对方的用词、动作、语气;

第二步:(小李)重复小A的表达(用词、动作、语气);

第三步:(小李)带领对方,达成共识)

演练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将邀请一组伙伴给大家演示一下,看看他们是运用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尚明老师扮演小李,CC扮演小A,

CC:公司团建,建议在户外开展,脱离平时工作环境,走到户外,让大家放松,建立情感。一天的shij,可以玩现在流行的,划橡皮艇、或海边冲浪。当然,我们也根据预算,多家对比,做个方案,看看公司能否通过?

尚明:嗯,户外拓展确实能让大家放松,更好建立情感。关于划橡皮艇和海边冲浪的团建项目,安全性怎样考虑?

CC:可以购买保险,或PlanB,有不危险的团建方案。

尚明:好的,关于划橡皮艇和海边冲浪项目,还有一个不会游泳的问题,可能不会游泳的人,一般情况,不敢玩这些项目。是否了解过,有多少人会游泳,多少人不会游泳?对团建项目的意向情况?

CC:按你说的情况,要做一个调研大家的喜好,看看大家偏向哪些项目?那我们可以把调研前置一下,再做个方案。

尚明:可以的,你可以先调研,跟大家探讨一下,对90%以上人喜欢的项目,考虑安全性、预算等方面,再商讨方案。

CC:好的,可以的。

拆书家:向两位确认一下,两位是达成了共识?在演练中,尚明是认可CC的户外拓展建议,也提出了安全性、预算的情况。在沟通过程,CC也认可需要调研前置,根据调研情况,进一步做方案探讨。

尚明、CC:是的。

【结束语】谢谢同学们认真的演练。最后总结一下今天学习,模仿他人行为的步骤:

首先,认真聆听,聆听对方的用词,观察对方的行为。

接着,重复对方的表达,模拟对方的行为和重复对方的用词。

最后,将这两步,贯穿整个对话中,当建立好亲和力,根据自己需求,带领对方,达成共识。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