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第366次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巧用“三连问”,聚焦影响圈

开场:

【自我介绍】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拆书帮小蛮腰分舵举办的线上拆书活动,我是拆书家杨书龙。我的三个标签是:企业管理咨询师、训练营陪跑助教、拆书家

【分组】

今天拆书过程中,我们会有演练环节,到时候我会通过屏幕给大家分组,大家点同意就可以参与讨论啦。

【学习目标】 2

大家在跟随我完成今天的RIA学习后,能够掌握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方法,在遇到困难、挑战、迷茫的时候,可以通过“三连问”的方式积极主动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FAB法介绍】图书介绍 2分钟 (累计4分钟)

【F】特征: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是史蒂芬 柯维,他是美国学界公认的的思想家,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被《时代周刊》评为“人类潜能的导师”。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在个人领域、公众领域以及在自我提升方面高效能人士需要具备的七个习惯。

【A】优势: 它被称为领导和CEO的案头必备,职场精英和学生必读书,教育家和父母的经验之源,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畅销30多年,销量超过4000万册,可以说是风靡全球,影响力覆盖几亿人。

【B1】利益: 你在工作或生活中,是否有明确的目标?是否能够合理的规划所有的事情?是否看起来忙忙碌碌,却一事无成?是否能够和他人很好的沟通、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你想让自己养成“积极主动”的态度、“以终为始”的目标、“要事第一”的方法,那么,翻开这本书,他会告诉你正确、科学的思维模式,引导你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阶梯。

【B2】我们今天学习的片段,告诉了我们一个聚焦影响圈,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诀窍。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关注圈和影响圈 P99页 习惯一:积极主动

看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些事物,也能大致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每个人都有格外关注的问题,比如健康、子女、事业、工作、国债或核战争等等,这些都可以被归入“关注圈”(Circle of Concern),以区别于自己没有兴趣或不愿理会的事物。(图3-3)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Circle of Influence,见图3-4)。观察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哪个圈,就可以判断他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的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见图3-5)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则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告诉了我们关注圈和影响圈两个概念。

那什么是关注圈?什么是影响圈呢?简单来说,我们平时关注的所有事物都属于关注圈的范畴,比如:个人健康、饮食、子女教育、工作、经济趋势、世界局势等等。其中,可以被我们影响或控制的部分就属于影响圈的范畴,比如个人健康、饮食等。

判断一件事情属于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关键是我们能否直接掌控。比如,和我们自身行为相关的能力、情绪、知识、信念、行动等,我们可以直接掌控,就属于影响圈;而他人的看法、行动等,我们不能直接掌控,就属于关注圈。(自己能掌控的属于影响圈;自己不能掌控的属于关注圈

【WHY原因】

当我们把精力聚焦于关注圈时,遇到问题时,我们可能会怨天尤人、推卸责任,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是别人造成的,只有别人改变了,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个时候,我们是消极的、被动的。

当我们把精力聚焦于影响圈时,遇到问题,我们会先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当我们把心力投注到自己能有所作为的事情上时,会发现:原来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这么多,对生活、工作的掌控感也会越来越强。(遇事找方法,向内求易解决问题,或是让自己做得更好

【how-细化行动步骤】

那么,怎么样把精力聚焦于“影响圈”,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呢?

第一步:识别问题归圈。判断问题是在关注圈还是在影响圈;

第二步:聚焦影响圈。针对遇到的具体问题,专注于影响圈,制定出计划方案。

第三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圈。个人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成长破圈的过程。

【where使用边界

当我们在工作、生活中需要做或想做的事情比较多,感到焦虑、迷茫时,或者遇到困难想要逃避、放弃时,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积极的寻找解决办法,把精力聚焦在我们可以做的事情上。

【工作案例】

上周我在辅导的某项目上,因为生产欠料,原计划日排产12小时的,现在只能日排产10小时,已影响到了订单交付;主要原因为物控跟料没有跟进、也不反馈,下面是与物控员的对话:

我:我们现在物料回厂的情况怎么样?

物控员:还好,每天都有回。

我:我们现在能做到3天备料齐套吗?

物控员:不能,因为采购部又不按时回复交期,供应商异常也多,所以很难做到3天物料齐套;(识别问题归圈)

我:如果我们要做到3天物料齐套应怎么做?

物控员:采购要按时回复,异常也要及时处理;

我:做了这些能做到3天物料齐套吗?

物控员:不能,还需要我自己多跟踪多了解进度,多提醒才行;

我:你需要多久提醒一次,什么时间提醒,自己能做到吗?

物控员:每天上下午各提醒一次,分别在10:00与15:00,这个可以做到;(聚焦影响圈)

物控员:原来解决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遇到问题找方法是有用的;(扩大影响圈)

【预防异议】约10分30秒处

听到这里,有的小伙伴可能会问:把精力聚焦于影响圈,就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吗?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从自身出发,积极的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但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因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与回应,却无法左右结果,但最起码我们努力过,有无限接近目标。所以呢,如果达成所愿,则皆大欢喜;如果没有,也要学会接受,为自己的努力点赞。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刚才学习了通过“三连问”引导自己聚焦“影响圈”,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人的方法,接下来,是小组演练时间,请大家认真听一下演练的场景。

【场景设计】

小李,一个10岁孩子的母亲,最近她发现孩子好像进入了叛逆期,特别犟,每天只想着玩、不想学习,学习上没目标、没动力,她特别苦恼,找朋友小王诉苦。

现在,请大家两人一组,分角色进行演练,一人扮演小李,一人扮演小王。扮演小王的伙伴需要运用今天所学的聚焦“影响圈”的方法,通过“三连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小李思考,

第一问:你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帮助小李找到她想解决的问题,识别问题归圈

第二问:你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引导小李思考,她希望孩子有什么变化?聚集影响圈

第三问:你可以做的事情有哪些?(帮助小李打开思路,聚焦在她可以做的事情上,通过她的行为影响孩子,扩大影响圈

【A3之小组讨论】时长3-5分钟

咱们的演练时间为5-8分钟,8分钟后邀请1-2组进行分享,现在我要通过屏幕给大家分组啦,大家点同意就可以开始演练,注意哈,咱们的演练以小李跟小王抱怨最近很苦恼开始。

【A3之角色扮演】 时长8-15分钟

好的,演练结束了,刚才我看大家的演练都特别认真,接下来咱们邀请X和Y分享一下哈。

【学习者案例记录】

1ne(演小李): 小王我最近好烦。我孩子现在十岁了,感觉感觉他已经进入了叛逆期。很多都与我对着干,又不愿意学习,经常接到老师的投诉。很烦了,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吗?

爱玲(演小王):你当前最希望他成为什么样子呢?

one(演小李): 我希望他听话,乖乖的去上学,好好学习。

爱玲(演小王): 他现在之所以没有好好学习,是什么阻碍了他当前没有办法去好好学习呢?

one(演小李): 我觉得他就比较贪玩,整天想着玩都打游戏看手机那些。

爱玲(演小王):他平常看手机的时间会占多少呢?他还会做一些什么样的一些事情,然后这些事情分别大概占用多少?

one(演小李): 让他写作业都是会拖拖拉拉,做到晚上12点都没有做完,然后手机之前约好星期一到五。最多一天看半个小时,但他很多时候都没有遵守,一看就看到一两个小时,如果抢他的手机的话,他还会发脾气。那最后还是搞到作业又没做好。然后晚上就很晚睡。到第二天老师又会投诉他没交作业或者上课睡觉这些问题的,所以好烦。

爱玲(演小王):确实是挺烦的,听起来还蛮苦恼的。我们有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做过调整吗?

one(演小李): 好像。我对他说了,如果呢,你做完作业,然后我们可以看一个小时也可以,前提是做完作业,但。感觉他还是?做作业这方面还会拖拉,怎样也?我不知道他不会还是怎样,然后叫他,他又说不是这样,不是这样,就没有这个耐心去学习的感觉他就是。

爱玲(演小王): 那在怎样的情况?那你有没有发现过,在怎样的情况下,他可能做作业的效率是比较高的,然后以及就是符合你的期待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就是你最满意的过的一次有没有?

one(演小李): 他心情好,状态好的时候。会做的相对快一点。

爱玲(演小王): 心情好的时候,他可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中间心情比较好,就比如说他当下在做什么事情心情会特别好。

one(演小李): 或者作业比较小,或者当天在学校过得比较好。刚回来的时候对状态好一点。

爱玲(演小王): 你怎样知道他的这个在学校过的比较状态比较好呢?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这个点,然后最后发现心情好呢?

one(演小李): 接他放学的时候他一般也会对我说下今天发生什么事,他说好像今天那个科学老师请假了就没上科学课,我们就少写了很多作业。

爱玲(演小王): 那还挺不错的,那我们有没有一种可能把这个心情或状态,也能用在他做作业之前就是他状态或心情不好的时候呢?

one(演小李): 说到这个心情的时候,我还会想到就是自己如果自己的心情状态好,我会影响到他。如果我状态不好的时候,看到他有小小做的不好,我就把它放大,然后会指责骂他,对,所以搞到他的状态就更不好。

爱玲(演小王): 明白,所以其实可能我们在这一块的话,如果我们聚焦在怎样把提升他的这个学习的这个状态和心情,看看是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也能更有利于解决我们当下的这个问题。

one(演小李): 对,自己先调整,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可以先回避一下。调整了以后,然后再与孩子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结束语】

谢谢X和Y的分享。我们今天的拆书到这里就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学习呢,大家已经基本掌握了通过聚焦影响圈,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主动的方法,希望大家以后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改变我们的习惯以及看问题的方式,遇到事情不怨天尤人,而是从自身出发寻找解决方法,帮助自己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让自己的影响圈变得越来越大。

谢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