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万桃红,我的3个标签:
1.一级拆书家。
2.职场妈妈。
3.文字与数据从业者。
【图书介绍】
F:特征
今天我要分享的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它是一本能打破你看待自己和别人方式的书,备受全球商界大佬与精英名流推崇,无论你是想专注个人成长,还是想领导团队前行,这本书都能给你一些指导。
A:优势
相较于其他管理类书籍,本书有完整而系统的框架,有实践案例,7个习惯模型让实践更具可操作性。本书自1989年首次出版起,迄今已有35周年,连续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其书中的原则与理念依然鲜活,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在豆瓣的近10个版本中,评分均在8分以上,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B:利益
学习本书,并实践其中的习惯,你将从多个维度更新自己,用不变的原则应对变化的世界,提高个人效能,能让你在家庭与事业中做的更好。
我今天的拆页主题来自本书“移情聆听沟通法”,学习该拆页后,面对青春期不愿听你说话的孩子,面对夫妻相处中逐渐沉默的伴侣,面对朋友的倾诉需求,你都能找到沟通方式做感情的投资,从而真正去理解对方,打开其心扉,修复关系,让沟通更加有效,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学习目标】
今天的学习目标是,学完本次拆页后,大家能用移情聆听去理解别人,让对方接收到被理解,从而愿意对你敞开心扉,深入交流,加深彼此的感情链接。
【分组】
为了便于后面的讨论学习,我们先进行分组(现场分组,3人一组)。
请大家看一下手上的资料,大概花1分-2分钟的时间看原文片段,看完后请抬头示意我一下。
【R原文片段】有效的沟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钻石版)P188
这个例子充分显示有效的沟通多么不易,了解他人又是多么重要。正确的沟通方式也就是移情聆听,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复述语句,这至少能使人专心聆听。
子:“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父:“你已受不了了,觉得上学太无聊。”
第二阶段加入解释,完全用自己的词句表达,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去理解
父:“你不想上学了。”
第三阶段掺入个人的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语,也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父:“你觉得很有挫折感。”
第四阶段是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
父:“你对上学有很深的挫折感。”
运用这四个阶段的方式沟通,不仅能了解对方,更能帮助对方认清自己勇于表达。
【I便签】
What:
大家都看完了吧,没看完也没关系,我想问问小伙伴,你们是否遇到过以下场景:朋友或家人遇到烦心事,找你倾诉,你耐心聆听,并给她一些你觉得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说一些励志的话给她安慰,她却觉得你在说教。
我们今天学习的片段,就是教你移情聆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她的想法和感受,理解她,找到她的需求,并尝试给予满足,从而让她更愿意敞开心扉,沟通变得更加顺畅。
Why: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会关联自我的经验,对事情做评判,或是刨根问底,或是想当然地给建议,没有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感受,这样就会导致对方觉得你说教、好为人师,给人留下强势及过于自我的印象,很难和别人敞开心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很容易导致话题终结,沟通无效,长此以往,沟通对象与你的关系会疏远,甚至产生误会,直接恶化。
反例
我举个反面例子,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给我发信息,说:“刚刚我上司评批我,明明是她安排不到位,却说是我没做好,工作无聊透顶,又没有发展前景,烦死了!”
我说:“有没有可能确实是你自己工作没做好呢?现在的行情工作没那么好找,而且35岁+的大龄就业市场更加严峻!能忍就忍吧!”
对话就此终结,我意识到说错话了,想着弥补一下,又说:“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你自己找一个感兴趣的技能,深入学习一下,看是否能帮助你跳槽!”,朋友发了一个笑哭的表情,就没有再回复我了。
How:
现在回想起来,我一直在评判朋友,给她提解决方案,其实她根本不需要建议,她需要移情聆听,那怎么做到移情聆听呢?
第1阶段,复述对方话语。通过复述对方传递的信息,可以让对方感觉到被关注。回到上面的例子,当朋友跟我说她上司批评她,她觉得工作无聊透顶时,我直接复述她的话“你受不了了,觉得工作太无聊?”
第2阶段,理解对方信息。这一步要让对方觉得你有用心听,并就她的问题进行了深层的思考,不评判对方,动用大脑思考对方的深层意思,确认她的需求或问题。刚刚那例子,我可以说:“你不想工作了?”
第3阶段,觉察对方情绪。把自己想象成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想象如果你自己遇到同样的状况,是什么感受,通过语气语调、肢体信息,觉察对方的情绪。刚才的例子中,我可以说:“你感觉很痛苦?”
第4阶段,既深度分析,又感性共情。还是在刚才的例子,我可以说:“你在工作中找不到成就感,想辞职改变环境,减少痛苦!”
Where:
移情聆听适合多场景下的人际关系沟通,特别是针对你很珍惜的家人、朋友、伴侣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移情聆听属于巨额的感情投资,用时也需谨慎,如果对方仅仅只是把你当作情绪垃圾桶,避免过度移情聆听,让自己陷入情绪黑洞。
【预防异议】
可能有小伙伴会说,移情聆听别人太麻烦了,如果对方是带有负面情绪的倾诉,我肯定会受到影响。的确,移情聆听本身是具有风险的,在影响对方之前,你必须先被影响,这时你就需要区分,对方是不是只找你抱怨,甚至同一件事重复抱怨,从不分享美好事情,移情聆听对方后,你是否有被掏空的感觉,如果存在此情况,你极有可能被对方当成情绪垃圾桶,对于此类人群可尽量远离,对于非此类人群,移情聆听可加深感情,让人与人的链接更具幸福感。
【A2】分步催化1
接下来,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1周或1个月内,你会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移情聆听呢?
想不出来的话,看看有没有以下类似场景?如你的孩子向你抱怨作业太多,你跟她讲大道理,说“这点作业算什么,现在不吃学习的苦,以后就吃生活的苦”,孩子感觉不被理解,大概率是不想和你继续聊了;再比如,你的爱人跟你抱怨996伤身体,不想上班了;你的闺蜜吐槽婆媳矛盾加剧,想离婚;你的老友和你抱怨,她工作表现与业绩都很好,平台太小,却没有晋升机会……
大家写些关键词,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就可以了。写好后,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讨论时间为1-2分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1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
乐辉老师分享:明天上午10点半或12点半,我家小孩去培训班的路上或下课回家的路上,会对我说:“我现在又饿又累,好难的,你知不知道!”
好的,感谢分享!
【A2】分步催化2
现在我想再次邀请大家,结合刚刚大家所想所说的未来适用场景,用今天所学习的移情聆听沟通法,“复述对话-理解信息-觉察情绪-并用深度分析与感性共情”,把你想到的场景加工成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今后你在该情境中如何去移情聆听对方。
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写在便签上,稍后我想请一位小伙伴用1分钟的时间分享一下。
乐辉老师分享:
通过学习,当我家孩子刚出地铁,向我抱怨:“热死了,我刚出地铁,太热了!”
我会说:“是的,天气真的是太热了!”(复述对话)
“这么热的天,都没有妈妈送,要自己独立上学!”(理解信息)
“你很期待获得妈妈的肯定和表扬,是不是?”(觉察情绪)
“是的,天气又热,思翔能自己独立上学,真是能干,值得表扬!”(并用深度分析与感性共情)
好的,乐辉老师分享的很好,感谢!
【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拆书内容,用移情聆听沟通法“复述对话-理解信息-觉察情绪-并用深度分析与感性共情”与人沟通,习得这门倾听的能力,理解他人,能让沟通更有效,传递爱的能量,收获更珍贵的情谊,但同时也需区分“情绪黑洞”,不让移情聆听反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