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各位拆书帮的伙伴,大家好!
今天所拆的书是《非暴力沟通》中片段<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拆书时间大约15分钟。
【自我介绍】
首先做下自我介绍。我是长江上游高峡出平湖的重庆万州人刘尚明。我的3个标签是:
(1)企业管理咨询师:在辅导企业解决当下经营管理问题的过程中帮助企业建立一套管理系统,培养与提升团队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提升组织竞争能力。
(2)健康推广大使:参与两家大健康公司的运营工作,日常分享健康知识与养生小技能。
(3)终身学习践行者:学习力是我的第一优势,加入拆书帮,一是自己深度学习,二是带动身边的人学习,同时推动辅导的企业践行学习型组织。
【拆书法和拆书帮介绍】
什么是拆书法?
成年人学习的通病是“学了没用”,好像学了很多东西,真正到用的时候却有心无力,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
拆书法是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训练技能、提升能力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方法。也叫RIA便签学习法,强调学以致用,不需要去掌握书上全部的知识点。
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两种方法:
个人学习通过运用RIA便签学习法,读一本致用类图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通过拆书家现场带领大家按RIA便签法拆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培训,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组织学习”拆书法,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最佳路径。
了解拆书帮:
拆书帮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使命是“致力于培养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相互陪伴,助人达已”。拆书帮创建于2013年4月,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也就是全国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到目前为止全球有64个正式分舵, 11个筹备分舵。
【R阅读原文拆页】
现在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拆解一下今天的片段。
下面我们花2分钟时间看一下原文片段,看完后发送一朵小花示意。
我们今天学习的片段,是书中第126-128页提到的<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这是一种教人们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的方法。
【R原文片段】:
如何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来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呢?有个练习曾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和欣喜,使我从此很少感到沮丧、内疚和愧疚,这个方法就叫做: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希望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并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
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 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
【I重述知识点】5分钟
what: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要用“我选择做”代替“不得不”,为什么呢?——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那些让我们感到沮丧、不甘心、愧疚等情绪低落的事情,那些我们认为是被迫的、不得不做的事情,本就是我们的选择,只是没有认清选择的背后的意义而表现出来的情绪罢了。
why:
工作中你对领导临时安排的事情,你认为费力不讨好的协助别的部门的事情,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与抵触情绪,当这些情绪被领导以"情绪化、不成熟"为由将升职加薪的机会给了一个业绩比你差、工作态度和人缘都比你好的同事时,你会后悔吗?
当你因失去升职加薪的机会,做家务时故意挑剔老婆的问题而吵架时,老婆委屈落泪的样子是否让你愧疚?
你选择享受工作上升职加薪、享受家里整洁舒服的好处,却又想在过程中“偷懒”,所以才有"后悔"与"愧疚"这类情绪的产生。练习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做",明晰选择背后的意义,可以带给你快乐和欣喜。
how:
练习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三个步骤:
● 第一步,列清单:将那些自己觉得没意思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列在纸上。
● 第二步,在这些事情前面加上“我选择”。
● 第三步,写出自己选择做这些事情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做这些事情能给我生存的金钱,等等)。通用句式:“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认真地去做这个练习,感受练习过程中心情的变化。
where: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这个工具,当察觉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或生活时,我们就可以去做这个练习。
【A1联系具体经验】1-2分钟
5月27日凌晨,广州一位商学院院长在微信上给我发了11份资料,让我帮忙制作成11份培训PPT课件。看到这个信息,我心里有些恼火,这个天降“任务”有点大哦!
4月初与她喝茶聊天时,我随口一说“不忙时可以帮忙做简单的PPT”。在今天之前已经帮忙做了3份培训PPT课件。
我思考了一下:面对11个培训PPT的任务,大概需要花费一周左右的时间;我不能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来帮忙做PPT培训课件,这样会严重影响我的本职工作,甚至会被项目方终止合作。如果不接受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是不再交往吧。想清楚后我果断地回复对方:“我负责的项目任务重,帮不上忙哦。您找其他人做吧!”
对方回复“好的!”就没有再找我了。
反思:
l 商学院院长邀请我做品牌宣传的事情,我不愿意,我拒绝了。她要我帮忙做一些宣传资料比如PPT、图片与视频剪辑,我是愿意的;但一下子接到11个培训PPT课件的任务,是我不愿意的。
l 我选择不帮忙做11个培训PPT课件。
l 我选择帮忙做PPT、图片与视频剪辑,是因为我想要保持与对方的关系,以此来链接一些社会资源。后面我发现对方的资源与我的工作没有交集之处,同时双方的价值不在一个层级,我兑现我的承诺,还是愿意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她一下子给我11个PPT培训课件的任务,我选择拒绝。
不管什么样的结果都是自己选择出来的,既然选择,就快乐的接受。单方面的付出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做选择的出发点。
【A2具体应用】3分钟
目标:
学习此片段拆后,日常练习“选择做”的运用。(我身边熟悉的人都知道我擅长PPT、简图设计与视频剪辑,有时候他们会等着我帮忙,再有人免费找我帮忙干活时,用此方法练习)
行动计划:
7月底,昆明宝芝林的刘总可能会让我帮忙做品牌宣传资料,我用“选择做”三个步骤做练习:
● 第一步,列清单:他想让我帮他做宣传资料。
● 第二步,我选择帮他做宣传资料。
● 第三步,写出自己选择做这些事情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我选择帮他做宣传,是因为这次的工作量不大,我预计2天就可以完成。同时,他可以帮助我免费调理身体,扩散在业界的口碑,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
为了避免付出没有回报的情况,我决定为类似的事情列出规则:对服务过的客户,可以免费赠送一次视频宣传,如果后续还需要,则收取200元/个;如果需要系统的品牌咨询服务,则收费1万元/次。这样,我可以让大家清晰地认识我提供服务的边界,双方能够更加轻松的做出自己的选择。
【结束语】
今天我们用拆书法学习了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的方法,当我们正视了选择背后的利益关系,要么是放弃,要么是愉快的接受,排除那些负面情绪的影响,只有满满力量!
拆书法学习的精髓就是学以致用,大家觉得有收获就去用起来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