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是如何来划分事情的优先次序呢?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题一起来做个1分钟小测验。
条件 分值:1~5分(1分最低)
1)我习惯于一收到邮件,就会立即查看或进行处理;
2)我习惯几件事情并行处理;
3)我习惯于选择处理简单的事情,而导致给较难的事务分配时间和精力不够;
4)相较于事务的处理结果和影响,我更习惯于按照问题的时效性来排列事务的优先次序。
刚才的这套自测题,主要是让你对自己反观下看待安排事务的优先次序这件事情。
- 分值越小,说明你在处理事务时,更关注如何对优先次序进行排列,如果你的得分在12分以上,就说明你需要在处理事务前,可以先好好考虑事情的价值和优先次序排列了。
我们都了解要事第一,那么该如何来定义优先次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优先次序的考虑”这个片段。
决定延缓一项工作,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因为我们的“优后”,往往是别人的“优先”。列举一份第一优先的工作单,事事都办,但均浅尝辄止,显然容易得多。这样经常能使人人皆大欢喜,然而结果却是一事无成。
如何决定优先,研究起来确实很复杂。不过我们可以说,在决定哪些应该优先、哪些可以延缓这个问题上,最重要的并不是分析,而是拿出应有的勇气来。
以下是几条可帮助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每条都与勇气密切相关: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试看许多在研究方面卓然有成的科学家的成就,与其说是他们的研究能力决定了研究的成果,倒不如说是他们寻求机会的勇气决定了研究的成果(当然,像爱因斯坦创相对论,玻尔创原子结构,或普朗克创量子论这样的天才除外)。大凡从事研究的科学家选择研究课题时,如果着眼于易于成功而非着眼于接受挑战,那他们纵然能够成功,其成功也相当有限。他们的成功,也许可以使他们的名字在别人的论文中出现,但却不能创造出一条以他们的姓名命名的“某某氏定律”来。所以真正的成就,只属于那些善于抓住机会选定研究课题的人,属于那些能把别人确立的准则只当做制约因素,而不当做决定因素的人。
同样的道理,在企业经营方面,成功的事业,不是迁就现有产品线来开发新产品的事业,而是以开发新技术或开发新事业为宗旨的事业。当然,如果说创新有风险、有艰辛、有不确定性,那么不管创新是大是小,同样是有风险、艰辛和不确定性。化机会为成果,肯定比解决旧问题更有生产性。解决旧问题,总不过是恢复昨天的平衡而已。
优先与延缓的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经常需要对这种先后次序进行重新考虑和修正。例如,哪位美国总统都不会有一成不变的优先处理某些事项的计划。其实,在完成必须优先处理的事项的过程中,哪些应该优先,哪些可以挪后,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
换言之,一位有效的管理者,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上,而不会再去兼办其他工作。完成一件事情之后,他会根据情况的变化,再决定下一步的优先事项。
要想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一项工作,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会成为它们的奴隶。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各位已经读完了这个片段,通过原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如何对优先次序进行定义的。文中讲到了优先次序,提到了几条原则,他认为的关键词是什么?
@海边渔民:里面讲到了勇气这个词;
非常好,那么勇气怎么会和这几条原则进行关联呢,有没有在文中找到这些关联关系呢?
@天蝎:我的理解就是勇气就是敢于应对相应的挑战,去发现机遇。
@Jessica:里面几个原则,除了第一条之外,都需要与勇气有关联,需要迎面接受挑战。
恩,讲的非常好,文中给出的优先次序其实就是:跳出舒适区,看到未来、看到变化,同时看到机遇和挑战。这和我们的头脑的习惯性选择是恰恰相反的。我们的的天生习惯是待在舒适区内,而少冒风险。这样做的结果是可能会丧失掉可能对自己很好的机会。
也正是做出成绩的人,把更多的精力花在面向未来有价值的事情上,找到了工作的新突破口上。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回报。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我们已经基本理解了这几个原则,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如何来参照来衡量我们定义优先级的好坏呢?我这里有一个案例,一起来看一下:
下面我们给出一个具体例子,小A是一名工作2年的销售,他手上有几件事务,但时间有限,他该将自己的精力重点花在哪呢,应该如何入手,按照片段的原则,按小组进行讨论,请两组出来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并谈谈你们的理由:
1)下周将在帮助他领导提交一份前三个月的数据报告;
2)他的一个重要客户向他反映新的设备使用情况有很多的问题,希望他能尽快处理;
3)他的业务出现了瓶颈期,为达成业务光靠目前的客户群体完成不了业绩;上星期公司已经推出一款新的业务,主打新的市场,就具体产品优势他还没有向市场部的小王仔细了解。
给大家每个人2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我们现场可以分成两个组,并且分享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Jessica:我们关注的是所花精力最多,我们的想法是第三个,因为他们是最直接面向未来的,
@冰蓝:我们也认为是个第三点,面向未来,而且是存在机遇的,其次是客户的抱怨,而我们认为第一点,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平时注重数据积累,做第一点就没有这么困难了。
非常好,经过一番思考后,我们可能发现之前尚未留意到的价值和收获。同样,我们也希望各位能尝试一下用到我们自己的工作当中去,当下你有哪些事情是本应该处于更高的优先级,可惜因为它因为有着“欺骗”性,让我们的工作生活优先级选择出现空白。谢谢各位。
跟踪案例:
下面我来梳理下今天我们讲到的4个原则,来帮助我们进行事务优先级的判定。请各位回去之后,在明天开始新的一天工作时,先停顿下,想想心中的事情,按照我们前面所讲的原则,来制定自己新的一周的工作优先次序,并给出理由。
拆书结束后的微信跟踪A2:
桃子的A2:
1. 接手公司市场经营系统的建设;
2. 推动各部门进行协同设计系统的试点工作;
3. 协调供应商优化协同设计系统的优化;
对手上的工作按昨天Jacky的方法排了一个序,心理过程如下:
1. 市场经营系统关系到公司的业务,会对公司的业务发展有驱动作用,虽然不熟悉,但是是一个机会,属于未来,目标也比较高;
2. 把2和3的顺序对调了一下,因为系统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推动方面做的比较低调,但是考虑到未来,应该接受挑战。只有引起更多的关注,才能引导更多的资源投入。
Jessica:我的A2:
公司今年有很多导师制的项目,我需要挖掘自己更喜欢也更擅长的事情,之前了解到几家培训公司的转型,有往学习型组织转型的,运用自身的经验助推自己公司的业务,也有提供更多的后续服务,如微课,训练营等,帮助客户把培训内容更落地,而不是上完课就结束。所以在这个方面,需要我去投入更多的精力,通过为公司带来价值,提升自己创造价值的能力。
海边渔民:A2:管培生项目是组织面向未来发展的人才储备计划,虽然现在组织内外都有挑战,我要力挺这个项目,并且在五月15到30日完成两轮面试,坚持高标准地选择。
天蝎:@Jacky 我的A2:目前公司处于调整期,从整体公司运营的角度来看待公司的各类管理问题,因此制定了两个阶段的制度设计①针对目前基础的部分,草拟《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考勤管理规定》、《快递接收管理办法》、《行政物品管理登记制度》、《招聘管理制度》、《员工入职管理制度》、《员工离职管理制度》、《加班管理制度》、《新员工转正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这部分草拟完成,待逐一讨论通过后,可先行实施;②随着目前第三方管理咨询专家的介入,第二阶段要列入计划的有《员工培训管理制度》、《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第一阶段属于既着眼于当下,又放眼未来,属于重要又紧急的事项;第二阶段属于放眼未来,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