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进而,下面我用3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吧。第一个标签我是一名公务员、第二个标签是跑了13年的跑者,第三个标签是一名读书博主。接下来啊,今天我要向大家分享的是《沟通的艺术》这本书,作者是罗纳德·阿德勒,我读的这本书目前已修订第15版次了,这本书很受欢迎,因为沟通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无处不在,它真的很重要。那么不知道你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本可以通过沟通有效解决的,结果因为表达不恰当,却适得其反的事情呢。如果有的话,这本书能帮助你更好的解决沟通问题。通过读这本书,它告诉你影响沟通的因素都是什么,以及在沟通中为什么会出现某些问题,怎么做才能解决。从不同角度,深刻剖析沟通的底层逻辑,书里面还配有生动的插图和一个个引发你思考的例子,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应用。那我们今天要拆解的主题是“如何应对有效倾听的挑战”,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原文拆页。
《沟通的艺术》p280-281
读到此处你可能会觉得要做到良好的倾听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不过幸运的是,如果拥有正确的态度和技巧,你也可以把倾听做得很棒。以下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
少说话
季蒂昂的芝诺( Zeno of Citium,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编者)说得最简洁:“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如果你的目的是要了解说话者的意思,那么你就要避免自私地抢夺说话者的舞台或一味地转换话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当然,少说话并不表示你应该保持绝对的沉默。给出反馈是你澄清理解和获取新信息的重要方式,问题是我们大部分的人在真正需要倾听别人的时候仍然说了太多的话。在很多的文化中,其实都认为倾听和说话是具有相等价值的。
摆脱注意力分散
有一些分散我们注意力的刺激来自于外在环境,包括电话铃声、收音机和电视机、朋友的随时造访,等等;还有一些来自于内在的心理因素,包括心田被其他事情所占据、肚子饿,等等。所以当你面对重要的信息时,尽可能地消除那些会让你分心的内在和外在的干扰是很有必要的。这可能意味着关掉电视,关闭手机,换到安静的房间以使你不受电脑诱惑,不必牵挂桌上未完成的工作,不再眷恋柜子上的食物等。
不要过早评断
很多人都知道在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之前不要过早下评断的道理。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常识,却还是很容易会犯这样的错误。例如,武断地批评别人,还没听完别人的话就先做评价等。当你不赞同别人的说法或是当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反击回去的确是一个强有力的方式,但是当别人对你提出一些真诚的忠告时,试着去了解这些忠告与事实其实对你更有利。再者,即使没有任何批评和歧义,我们也倾向于根据第一印象去评估别人,作出完全不合理的仓促评断。综合以上负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那就是第一步先倾听,确定你真正了解所有的意思之后,再去评论。
寻找重点
我们很容易对一个夸夸其谈的说话者失去耐心,因为我们似乎抓不到他说话的重点,或者说他可能根本就没有重点。无论如何,大部分人说话还是有一个中心思想的。因此,你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思考速度比对方的说话速度更快的能力,这样或许你就可以从听到的一大堆言词中摘录出核心的意思。如果你不能指出说话者想要传达的意思,你可以使用一些不会得罪对方的问话、解释等反应技巧来澄清。接下来我们就要说明这个观点。
有效倾听是双方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双方的沟通质量。但是大多人的有效倾听只是是简单地听见,或是默不作声,或是听完了对方所说的话,大多都会把自己的想法转移到对话中,下评判。这样做的后果导致双方不能产生有效的链接,变成无效沟通,最后变成不愿意沟通。那么真正的有效倾听是什么呢?是彼此在双方沟通时,互相传送接收信息,搭建了一个桥梁,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互动的一个过程。是以对方为中心,真正地倾听出来对方表达的想法和需求。
那么如何做到有效倾听呢?总共分为4步。
1、摆脱注意力分散,尽量消除让自己分心的内外干扰。在这里可以把分散你注意力的,例如手机、电视关闭,也可以换一个安静的环境。把自己心里的事情放一放。
2、少说话,只倾听对方说话,目光可以注视着对方,时不时地去点头示意,给对方一个回馈,让对方可以继续说下去。
3、不要过早评判,这时候要克制自己先入为主的想法,认真听对方分享,等对方表达完他所有的意思后,有疑惑的地方可以提问请对方做澄清。
4、寻找关键点,对方全部表达完后,把不懂的疑惑的点,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总结出关键点,与之对方做确认,最后在和对方沟通交流。
Where:此方法适用于家庭或朋友人数较少地聊天,他们向你诉说想法或者请求经验的时候。不适用于对方在背后说我坏话时。
说到这我就想起了我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我朋友和我说,他要换工作想法的时候,我时不时地打开手机,漫不经心的听着,我听一半我就觉得这不就是...我就会以我的理解,打断对方的讲话,把我的想法移到对话中,去做评论。结果是,我朋友说我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其实我是做不到有效倾听,导致了对方不愿意再和我沟通想法了。后来我知道了,首先我应该尊重对方,手机先不看了,放一边,少说话,在对方表达的过程中,目光注视着他,时不时地可以点头示意给他一个反馈,让他愿意说下去,在他说的过程中,克制自己先入为主的想法,等他都表达完之后,如果有不懂的点,可以向他提问,最后以我的理解总结出关键点,与对方做确认,最后再说出我的理解和我的想法。后来我尝试着用这种方法去沟通,他也愿意和我聊他的想法了,实则是我能做到有效倾听。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我们现在了解到怎样在人数较少地时候,对方和我们沟通想法或请求经验时候怎么做到有效倾听了,那么大家在最近的工作或者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没有有效倾听的例子呢,请大家分为x组讨论,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时间到有没有小伙伴要分享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欢欢,我母亲和我说话的时候,听一半我就知道要说什么了,我就烦了,我就直接打断她讲话。
【A2】催化应用(2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谢谢欢欢的分享,那么下面请小伙伴们拿出便签纸,对如何做到有效倾听写出自己的规划,要有具体做法,明确时限,是可衡量可达到的预期结果,时间1分钟。
时间到,有没有小伙伴要分享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欢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我再听我母亲讲话,要努力克制住先入为主的想法,然后看着她,让她可以尽量说下去,我有不懂的,可以问一下,等到她都讲完之后,把我认为确定她说的话的意思复述出来,反问她是不是这个意思,最后在发表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