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小强升职记》 所属活动: 12.28沟通、时间管理、影响力三大主题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防止猴子跳到背上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拒绝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开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识别出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并妥善拒绝或者接受。
【事件场景】早上到公司,暗暗告诉自己要努力加油!刚刚打开电脑,准备做老板交代的表格,结果电话铃响了,客户来了电话请你紧急处理个事儿;所以撂了表格帮他打电话联系;整完了之后,同事又请你帮个忙;过会儿老板说“小张啊,过来开个会”,你又慌忙跑过去···转眼12点中午饭了,表格还没做呢!···天辣!下午就要交表啦!鸭梨好大!
【提问】你觉得这是一种常态、还是问题呢?你是怎么处理的?
【影响】用时间管理来说,你这是沉溺于琐碎而不重要的事情。如此,只能终日忙碌,心力交瘁,怨天载道,但工作依然得不到进步产出不了成果,结果职场停滞不前、挨老板骂,生活质量一塌糊涂。
【解决】这时候,你需要这本《小强升职记》,他能用最短的时间、最便捷的方法掌握时间管理,平衡生活工作和学习,结束忙慌的状态,合理、有效、无压力地工作生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是的,猴子法则。威廉姆翁肯曾经提出一个理论,叫‘背上的猴子’。翁肯教授有一次偶然发现,自己在忙于加班的时候,下属竟然在优哉游哉地打高尔夫。这让他突然领悟到,主管人员之所以时间不够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做好授权分则,将太多本该下属去做的工作招揽到了自己身上,以至于永远在苦苦追赶工作进度。

翁肯教授把那些工作比喻为活蹦乱跳、随时可能跳到你身上的‘猴子’,而把他那独特的时间管理理论称为‘猴子管理艺术’。

试想一下这样的情况:你在走廊上碰到一位同事,他说:‘我遇到麻烦了,能不能和你谈谈?’于是你开始关切地听他讲述。结果这个问题果然很麻烦,你听了半个小时才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而且还没法立刻给出建议,于是你说:‘这个问题很复杂,我现在没有时间和你讨论,让我仔细想想,回头咱们再谈谈。’

让我们用猴子理论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首先,你和同事在走廊上偶遇之前,谁的背上有猴子?显然,是同事的背上。猴子不在你的背上,你甚至不知道有这只猴子存在。接着,你开始倾听同事的讲述,这时同事背上的猴子悄悄向你的背上刮过来一只脚。然后,听完同事的讲述,你表示要仔细想想再和同事讨论。这时候,猴子便完全转移到了你的背上。你接过了同事背上的猴子,而同事则变成了监督者。此后,他会不时跑来问你:‘那件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我们什么时候再谈谈?’······

我们虽然应该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事,但是也应该避免这样的情况:让他们把你当作他们自己猴子的收容站,你收的愈多,他们给的愈多,到最后你被堆积如山的别人的问题所困扰,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猴子’。你将一些并非自己职责的事情做得很有效率,可这值得你沾沾自喜吗?你自己的事情完成得怎么样呢?这就是猴子法则,应用它的前提是你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边界。”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点逻辑】

在这个拆页,我们认识了“猴子”。

什么是猴子?猴子就是问题。我们每个人背上都有猴子,都有自己要处理的问题。

我们警惕和拒绝的是什么呢?是自己背上的猴子吗?不是,拒绝自己的猴子是不负责任哈~所以我们拒绝的应该是不属于自己的问题,是别人背上的猴子。

比如说你正在工作,女同事朝你抱怨“昨天晚上打麻将输惨咯”,这时,她的猴子就是“负面感情”。假如你放弃手头的工作,去接她的话茬“真的啊,怎么回事啊”,这只猴子就一屁股坐到你的头上了·

【引出步骤】

如果处理别人背上的猴子对你来说更多是负担和压力,那怎么让讨厌的猴子老老实实地待在对方身上呢?我们要用两个步骤:

1、明确职责:与对方确定这只猴子不是自己的,避免“我们”这样的模糊情况。

2、沟通原则:明确、坚决、不生硬。(换句话说还要做朋友)

【案例】

比如说:

下属问:我们怎么解决项目预算超支的问题?

我回答:你有什么想法?能不能先请你做一个删减成本的计划案?

 

老板问:关于软件系统的那个项目,想和你谈一谈。

我回答:好的老板,不过能否请你先发给我一份关于项目的前期资料?

 

我好机智啊!通过明确职责是对方的,坚决和礼貌的回复,就可以合理地避免琐碎烦人的“猴子”。

【明确边界】

别人背上的猴子是不是一定都要拒绝呢?换句话说,什么情况下我们要拒绝别人背上的猴子呢?

如果你的老板对你说“小刘给我改下ppt”如果这时你说“老板不好意思这不是我的事情”我想在公司的好日子可能到头了吧!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猴子你都要去踢掉。重点是,你需要衡量解决了猴子对你的价值。你可以综合考虑:做自己是否有精力、这件事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要程度、是否影响关系维系、是否有兴趣点等方面。

一旦判断出这个猴子值得接受,你也要做到:

1、沟通清晰,明确对方的想法和真正需求;

2、共同讨论预期的结果。

如果老板让你改ppt,你决定要改,也一定要问老板“1.请问这个ppt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必须要呈现的要素?2.您希望呈现出什么感觉?什么时候演示?”等等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教学习者编剧本(有人物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

相信未来大家的工作中肯定会有猴子现象,我们先演练下给大家提个醒。现在请在座的各位当一回编剧,设计一下你工作中的一个情境,有人物。人物之间有猴子的交接,他们之间有一段对话,然后对猴子进行了妥善处理。剧情中要运用到我们今天学习到的拒绝猴子或者接受猴子的步骤。5分钟后,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现场学习者案例】

@晓冰:

人物--“我”和领导

起因--“我”是法医,需要做各种检查案件;领导有一天派给我一个新的检查项目;这个项目任务艰巨,需要占用我很大的精力和时间。

经过--我看到领导抛来的猴子,考察了自己的精力—我没有精力做这个项目;关系—我不在乎和这个领导的关系;重要性和兴趣—我根本不在乎做不做这个项目。因此我判断:猴子out!

对话--我:领导,说实话我不可能花很多精力在这个项目上,这个项目涉及到2000多个案子,一个案子要花2个小时,即使给到另外一个人全职做也很难做到。我还有自己的任务要做,领导。

    领导:好的知道了。(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