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通过学习,可以解决(行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无效倾听,如错误的假定,超负荷信息,心不在焉等(界定)
【事件场景】大家有木有这样的经历,你明明是想好好的和人说话,最后因为情绪化,反而产生了冲突。比如,你的朋友今天工作很累,想和你吐吐苦水,抱怨一下,结果你和他说年轻就要多吃苦,自己当时是怎样怎样做的,好好的沟通变成了说教,最后不欢而散等等……
【提问】遇到这类事情,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又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与情绪呢?这些情绪我们又要如何去处理呢?
【影响】对方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委屈,明明自己很努力,还要被这样说,而你觉得明明是在帮忙解决问题,让他脱离苦海,最后还会闹翻,莫名其妙嘛。长此以往,和你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和他人聊的共同话题也越来越少,感觉全世界好像只有自己一个人,特别孤单。
【解决】那么,如何才能改善这样的问题呢?答案就是,学会倾听。这也是《沟通的艺术》要带给我们的学习,在沟通中有效倾听,可以减少误会,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关心,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适用边界】大多数情况下,倾听的有效性不会影响到重要的决定。但我们今天主要学的是无效倾听在沟通中出现的原因,至于它如何影响决定,不在今天的学习范围内。
这个片段主要讲的就是我们不能有效倾听的原因,比如超负荷的信息,心不在焉,努力,错误的假定,缺乏明显的益处等等,因为书上写的比较细致,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我只是重点讲解一下听、倾听与有效倾听的区别。
听是从耳朵接收所有的声波,并将其传送到大脑的生理过程,而倾听是解读别人所说信息的过程。
看着你微笑,不时的回应你,但在兴趣盎然的外表下,想着别的事情,这是不是有效倾听?不是,这是虚伪的倾听,对说话者的内容完全没有接收。那这个是原文中说的哪个原因呢?有可能是心不在焉,也有可能是飞快的思想等等。。。
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是不是有效倾听?不是,这是自恋的倾听,并不能从沟通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甚至会破坏说话者和他们的关系。那这个是原文中说的哪个原因呢?有可能是错误的假定,也有可能是缺乏明显的益处等等。。。
虚伪的倾听、自恋的倾听都不是有效倾听。所谓有效倾听就是接收说话者的信息,并给予仔细而审慎的专注反应。
【How】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有效倾听呢?
一是少说话,“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当然少说话不代表你就绝对的沉默,还是要给出反馈,澄清、确认和获取新信息。
二是不要过早评断,武断的评价,或者是根据第一印象的去评论他人,都容易让我们很难去理解别人的意思。
三是寻找关键意思,我们很容易对一个啰嗦的人失去耐心,这里就要我们自己去总结归纳对方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如果不能直接总结出对方的意思,我们还要学会使用不会得罪对方的问话、解释等反应技巧来澄清。
【举个例子】
我老板是一个很啰嗦的人,而我又不是听觉型的人,一旦我们在工作中意见不统一时,他会花很长时间跟我沟通,为了能早点脱离他的说教,我只能选择虚伪的倾听,这样导致沟通效率很差。学会这些方法,我是怎么做的呢?跟他工作汇报或开会时,我就静静的先听他说,尽量不去打断他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随便插嘴。之前一直觉得他很啰嗦,喜欢教育我,每次找他前都会心里默念:我是去解决问题的,不是去和他吵架的,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积极思考他提出的观点和意见,吸取他的优秀之处。同时我会准备好笔和本子,边听边总结他真正想表达的要点,还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通过复述和提问跟他确认,我所理解的内容是否正确,他是否想要表达这个意思,如果不正确请他再重述一次。慢慢的,我们的沟通效率提升了,从每次的一个多小时缩短到半个小时。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如何有效倾听了。根据一个关于学习的研究结果:在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中应用了一遍,我们现在就要拆为己用了。所以请大家编一段小故事,可以是未来一周内可能发生的沟通场景,马上元旦小长假了,或许会和亲朋好友见面聊天,外地的或许会给父母打个电话,设计2个角色(倾听者与说话者),交代一下故事的起因,想象一下发展的经过,最后通过沟通,达到什么样的结果。故事中要使用我们刚刚讲过的有效倾听方法,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混合的,大家可以先想想,再把关键词写在便签上,2分钟时间。
Ok,想好了吗,请两两一组分享刚才想到的场景,3分钟时间。
现在时间到了,有没有1个小伙伴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的小故事。
小伙伴分享:
我最近一直跟我妈沟通有问题,我妈讲电话时会一直重复某个话题,其实我们都明白她在讲什么,觉得没必要在听下去,她在讲这个事情,中间就会打断她,然后说:这个事情我们早就知道了,是不是你想太多了,是不是你的不对,就会各种反驳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并没有达到有效倾听的效果,而是自己主观的臆断。如果后面她在跟我讲,我会让她慢慢讲完她的情绪,慢慢讲完她的事情(少说话)。再来总结一下:妈妈你是因为这样的事情而感到那样的伤心吗?(寻找关键意思)如果是的话,我会继续引导她: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可以解决的。那我就可以不要去打击她,也不要去有很强的主观意识(不要过早评断),让她知道我们在倾听她,我们在理解她,后面的事情就可以讲完了。
非常感谢大家参加我今天的分享,伏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由衷希望大家,包括我自己,成为一个积极倾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