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教出乐观的孩子》 所属活动: 在这个冬天,和更好的自己碰面——《即兴的智慧》&《教出乐观的孩子》拆解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乐观教养的ABC法则

开场:

大家好,我是苗清,很高兴能够进行这次的1-2拆书,我也是一名被分舵伙伴拆书氛围感染之后,开启热启动的新手拆书家。
好的,因为我们今天小伙伴比较多,等一下为了提高分享效率,我们会进行分组。

今天我选的拆页是来自于《教出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经典》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 塞利格曼。这本书是他集30多年对儿童和成人研究的精华著成的教育经典。
虽然看名称是一本亲子育儿书,里面也写了些作为大人对于孩子的憧憬,希望孩子对未来怀抱信心,勇于探索,有足够的勇气实行社会争议,希望孩子们面对挫折与失败能够不屈不挠或者一生幸福的能力


但同时,这也是适合于我们“大人”的一本书,
因为某种程度上,这个“孩子”也可以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没有以上所述的能力时,也可以选择用这种方式重新养育自己~

平常大家会不会遇到这种情况:有时候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而感到受伤,因为对方的一个字句而感到委屈,因为对方的一句话而生闷气很久,或者又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感到崩溃。当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不舒心的事情时,我们的心情就会变得很糟糕,但其实,并不是人人都会有这种“受伤、委屈,或者生闷气的感觉
同一件事情,为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呢?面对一件事情的发生,是如何走向悲观让自己难受的这条路那?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乐观的ABC法则
首先请大家用一分钟时间阅读一下拆页。阅读结束之后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摘自《教出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经典》 第4部分 第9章 乐观教养ABC法则。


ABC日记分为三栏:
第一栏中不好的事描述了相关情形,必须尽量描述详尽,记下人物、时间、事件以及地点。不要将原因写在不好的事中。当你的同事迟到10分钟时,记下“黛娜和我约好星期天下午4点来做报告,她4点10分才到”,不要记“黛娜又迟到了,她老是这样,一点也不负责。我最讨厌与她一起做事,我十分气愤” 。“不好的事”这一栏的目的是要详细描述而不是进行评估。


第二栏是想法。在这一栏里,请记下你对不好的事的解释。请区别想法与感受:将想法记在想法这一栏,感受记在后果那一栏。“他认为我很幼稚”和“事情总是不会成功”是想法。你可以将想法与证据相比来评估其正确性,例如:“我对那件事觉得很内疚”是一种感受,与想法不同的是,感受没有对错,也不能验证其正确性。当你记载想法时,请记下对解释的信任程度。利用0~100分,以0分表示对看法一点也不信,而100分表示完全相信。如果你对黛娜迟到的解释之一是“她从来就不遵守诺言”,而你十分相信这是真实的,那么就给它一个80或90的高分。


第三栏是后果。在这一栏里,请记下不好的事之后的感受,或是对不好的事所做的任何反应以及所经历的每一种感受。利用0~100分对所记录的每一种感受的强烈度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感受越强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那我看有些伙伴已经读好了,一分钟时间到了。
【what】
ABC日记是一种乐观练习的实操法则,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在悲观时候了解悲观形成的过程


【why】
ABC日记,能够清晰的看到我们是如何一步步持有悲观的想法,并导致消极的结果的,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习乐观的过程中,识别和捕捉自己的消极信念,并能够清晰的看到消极信念以及相对应的影响。从而能够帮助自己走出消极情绪,恢复平常心态。


【how】
ABC日记分为三个部分
第1个部分A-代表不好的事情,这里要把遇到的不好的事情描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只写事实不写原因。事实是对不好的事情的描述,而原因是对事情的评估。这里需要侧重于描述而不是评估。


第2个部分B代表-想法,在这个部分写出自己对不好事情的解释。需要注意的是:区分想法和感受。想法是对不好事情的解释,而感受是想法之后的一个过程,并且在这个部分想法是有正确与否区分的,而感受没有对错。这里的想法部分是整个ABC日记里最关键的部分,也是从消极信念转向积极信念的关键部分。在写下想法之后,对想法的信任程度进行0~100的评分。

第3个部分是C代表-后果,在这里需要记录下来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对自己带来不好的后果。包括自己的反应以及自身的感受。并且在这里还需要对感受强烈的程度进行评分,100分是最强烈,零分是不强烈。

A不好的事情,导致了C-后果,其实是中间由于B的出现引起的。
实际使用的时候,可以使用10分量表法,会对结果更好衡量一些。使用的时候不仅可以按照ABC的顺序来填写,并且也可以先补充A和C,再去推导这个事情中自己所持有的B是什么。


【where】
ABC日记可以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当感到心情低落,陷入抑郁想让自己更加积极时候可以使用,或者有任何的觉得不舒服的生气、担心、困惑的时候都可以使用。
或者是如果想克服困难,找到更多的解决思路,想找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的时候可以用。

但是在对其他人使用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建立信任之后再进行使用,以及当对方处于一种前途暗淡的时候,不应该用乐观技术。使用乐观技术的基本原则就是先问,在某一个特定情况下失败的代价是什么。如果失败的代价很高,那么就不应该乐观。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的,在生活中,比如说我们遇到刚开头举的这些例子:
看到了一个别人的眼神,就感到伤心。别人看了我一眼就是A-不好的事情,那我的后果-C呢,就是我感到伤心,中间推动我的想法B就是,有可能,他是在排斥我;也有可能是他对我有意见;也有可能是他不喜欢我;有这三种想法。


那如果说是因为别人一句话而感到难过,愤怒和生气自责,比如别人说,“你可长点心吧”后果是,感到难过,那这个中间的想法呢,有可能是:① 他是一个喜欢指责的人;②我做事情总是做的不好,给别人添麻烦;③他今天心情不好,这就是B的部分。然后对B部分可信程度进行打分,比如造成自己感受的原因排序里,①打分为7,他平常经常指责别人;②打分为3,想了想,好像有时候我还挺能干的,③打分为3,他平常无论心情好坏,都经常指责别人,
下一步是给感受的强烈程度打分,听到这句话之后发现,自责 可以达到8分,愤怒到4分,难过到4分。

刚刚,我们也为大家举了一个关于ABC笔记的例子,接下来,我们就做一个2分钟的小组讨论,请大家结合今天所讲的内容,根据这个ABC结构,先在小组里分享一下自己遇到的不舒服的例子?
可以是在工作中,你跟同事相处,同事说了一句话让你觉得不舒服,或者说在生活中跟父母或者说跟朋友吵架或者闹矛盾的时候,你产生了一些不太好的感觉;又或者是你在路上一个陌生人撞了你一下,让你产生的一些不好的感觉。


接下来,请大家就这个例子,写下来自己遇到的不好的事情以及对应的ABC部分,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之后我们会选择每个小组代表进行分享

学习者的例子:

A 进地铁站的时候,以往没有检查包,这次突然要把包打开检查

B ①他是在针对我 4 ②这只是例行检查而已 6

C 有点愤怒 5

A 和朋友越好一个时间见面,但是对方很晚才到,迟到了很久

B 他不尊重我7 他可能有紧急的事情6 他不重视我们的约会4 有些客观原因导致他估计错了时间 5

C 愤怒7 ,难过3

A 我提出了一个工作分配,对方没有按照我的来,并且说这个不属于他自己的职责之内

B 他没有把我的和这个角色当回事5 他就是不想配合我,让我难堪 6 确实这个好像不在他自己的职责范围内7

C 愤怒4 疑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