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拆书帮长沙麓山分舵第541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对比说明和创建共同目的

开场:

大家好,我是薛庆华(薛薛),今天是我的TF2-4的过级,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

第一:我是一名新晋贝斯手,我们的乐队下周会有一场首秀。

第二:我是一名古琴学习者,目前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

第三:我是毽子队队员,坚持锻炼身体一年多。

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目标)是:通过今天两个片段的学习,对话中当感觉被人误解,首先学会利用对比说明消除误解,让对方重新获得尊重和对话安全感。如果继续对话,发现彼此目的不一致时,学会创建共同目的,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它们是属于递进关系。

(在进行拆解前我们先分组,互动环节就请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和分享。简单说一下今天的流程:阅读原文片段-我的拆解-大家学习后将如何使用的分享)

两个原文片段都来自同一本书《关键对话》

【F特征】这是一本由四位作者联合完成的书,他们来自不同领域。作者团队基于20多年对全球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记录并分析对话高手在不同的关键时刻是如何运用技巧和方法,进行对话并成功解决问题的。

【A优势】与同类型的书相比,书中引用的都来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在长期调查和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所述方法被《财富》500强企业中的300多家采用,史蒂芬柯维、樊登等一致推荐。

【B利益】不知道你是否遇到过和你的邻居一言不合,老远看见了对方但选择走岔路故意避而不见;或者跟爱人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引发冷战···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失败对话若总是发生,对我们的生活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学习这本书可以让你掌握非常清晰的对话技巧和方法,经常进行自我练习,可以避免随时发生的对话暗礁,让我们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

【B2今天学习的利益】比如今天学习的两个片段,就是介绍对比说明的方法消除误会,边听边联系自己,比较一下和道歉有何不同。还有创建共同目的的四个步骤,如何实现双赢。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们先来阅读第一个原文片段,片段比较短,一分钟后请阅读完的小伙伴请向我示意,谢谢。

《关键对话》学会对比说明 P75页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第一个片段的学习目标是:希望现场的小伙伴们,通过今天跟着拆书家的学习,对话中当被对方误解,学会使用对比说明的方法的消除误解,让对方重新获得被尊重感,对话重回安全氛围。

下面是我对原文的拆解引导:

【WHAT】在沟通和交流中,如果发现对方误解了你的目的或意图,对话氛围变得有些紧张,不用急着去跟对方辩解、争执,可以先说一个否定的部分,再说你的真实目的,也就是肯定的部分,让对方消除误解,并感觉你是尊重他的,由此可以重新营造安全良好的氛围,继续完成对话。

【WHY】如果不这样做,被对方误解便容易产生情绪,发生争执和不愉快的场面。

【一般做法】一般被人误解或感觉没有被充分的尊重后,心里就会想:怎么这样看我?这人怎么这样想呢?心里的不爽就会表露出来,不是让对方也不爽,就是开始为自己辩解。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辩解的语气难以把控,人也很容易激动,争执和负面情绪就跟着来了,不利于解决任何事情和与人相处关系的维持。

【反面案例】说一个身边的案例:

十月份我们店铺的工作量非常大,在第三个星期的星期一早上,小强(员工)拿着一张订单来找我(掌柜),详细告诉我因为与小平(员工)沟通出现问题而导致今天晚上无法完成交货。东拉西扯听他说了一大堆后(后来才知道他是不好直接说他人的不是,所以拐弯抹角的表达)我皱着眉头就问:“你跟我说这么多是想做什么呢?”小强一听,立马就站得笔直,说话声音明显大了(因为我的误解他产生了情绪):“我能干什么,你觉得我能要你干什么呢?”办公室的人都看着我们然后他气呼呼地扯着客户的订单···(未完)

【HOW细化步骤】说到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对比说明的具体步骤:

第一:暂停+思考。

喝水让座打个电话等这些小动作都可以帮你暂停,暂停之后干嘛呢?

1、自己冷静。暂停的时间段自己可以先冷静,默默深呼吸三次,避免自己情绪激动说一些非本意的话。

2、思考原因。刚刚我说的那句话为什么会让对方产生误解呢?会不会他以为我如何如何···

第二:说明“不是什么”。

既然心里有个谱了,就跟对方继续交流。这也是对比说明的关键点,因为它可能就是对方误解你的点,比如:“刚刚你是不是以为······”或“我希望你不要···想”

第三:说出“是什么”。

确定你是尊重对方的,并向对方表明你的真正目的,比如:“正好相反,我觉得·····”

【加工成正面例子】知道了方法后我是如何使用的呢,回到刚刚我的案例:对话危机感已经有了,我开始挽救行动:

第一步:【暂停+思考】我倒杯水给小强,要他先喝口水,然后示意他把订单给我,我便开始假装看订单。【自己先冷静】看订单的时候自己默默做几个深呼吸,不让自己激动,也不开口说话。【思考原因】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刚刚说了什么,他该不会以为我在质疑他的工作能力吧?!这个对于他来说应该比较严重。

第二步:【说出“不是什么”】我自己思考清楚了,于是跟小强说:“订单可能会不能如期完成所以刚刚你是不是觉得我在质疑你的工作能力呀?其实,我并没有质疑。”我看小强不说话,第三步:【说出“是什么”】紧接着说:“正好相反我觉得你平时工作挺让我放心的···”

这样一番表达后,小强的口气和态度逐步缓解,我们的对话可以平和的继续进行···(这个片段用了我和员工小强对话的前面部分,解决了我们之间的沟通问题,下一个片段使用对话后面部分。)

【WHER】大家可以看到,工作和生活中当被对方误解或者误解造成了对话氛围的紧张感,都非常建议使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消除误解。当然,有时候对方误解你,自己先停止对话能一笑而过或者自己说出疑虑就没必要使用这个方法了。

【预防异议】也许你会说,我也可以不用这么做,谁误解我谁自己去思考,可是这样的话他人会肯定并且加深对你的误解,当误解成了一种别人眼里的事实后,就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象提问激活学习者经验 】以上就是我对原文的拆解,请大家按照之前分的小组进行分享,时间是2分钟,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过去的一段的时间里,你或者你身边是不是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A:你只是想跟你老公周末去看一场电影,乘他在家看书的时候便开口问他:“周末都准备干吗?”你老公反问你一句:“又想干涉我的私人时间了?”···

B:你一段时间没看到闺蜜了,周末下午茶的时候看到她有些疲惫的样子,想要温馨提醒她多注意休息,“你的皮肤看上去没有上次那么容光焕发了呢”,你闺蜜听了之后,瞪你一眼:“我觉得你也有点老气了哦!”

请注意:只需要描述一个回忆的场景:有时间、地点、人物、简单的事情冲突画面就可以了。下一个环节再写出如何解决问题。

学习者 张新分享:

在上周四的课堂上,我要学生们做笔记,其中有一名学生没有做,我当时问他为什么你的笔记是空白的,一个字也没有。当时学生觉得我在问责,没处理好。

【A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    

好的,谢谢大家的分享。请问,假如能回到过去,回到刚刚发生的案例中,你会如何使用对比说明去消除误解呢?

学习者张新分享:

假如回到刚刚的场景中,作为老师,我需要主动引导学生:

第一步:自己先冷静,可以停顿一下

第二步:思考自己其实是在担心学生因此学习效果不好,并不是只是问责

第三步:我会说:老师并不想指责你什么,而是我只希望你能做好笔记,这样对你的学习会有帮助。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过渡语:好的,谢谢小伙伴的分享,刚刚我们学习了对比说明的使用方法,有的对话消除误解后就完成了。有的呢还需要继续进行对话解决问题或继续合作。可是,继续对话时发现彼此的目的不一致了,也很容易产生各持己见的争执,那该怎么办呢?可以通过学习创建共同目的的四个步骤,创建双赢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开始学习第二个片段:

第二个请大家花2分钟阅读原文,完成后请给我示意,谢谢。

主题:《关键对话》P86页

创建共同目的

现在问题牵扯到共同目的了,约坦认为自己和妻子的目的不一致。在他看来,这个问题不可能有让双方都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案。这时,伊芳既没有妥协让步,也没有固执己见,而是暂停对话,利用四步法创建共同目的。

伊芳:【积极寻找共同目的】不,这不是我的目的。我不希望看到任何让彼此失望的事。我是想找到一种方式,可能让我们都感到亲密、彼此重视和互相关爱。

约坦:我也想这样,可是看起来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完全不同。

(注意观察约坦是如何退出错误做法,回归健康对话的。显然,是安全感,更准确地说是共同目的的建立帮助他做到了这一点。)

伊芳:【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那也不一定,怎样做才能让你感到被爱和受重视呢?

约坦:当你真正想要的时候和你亲热,这样会让我感到被爱和受重视。你呢?

伊芳:你肯为我着想的时候我会感到被爱和受重视。还有,我更喜欢你抱我的感觉,而不是总想着亲热。

约坦:你是说只要和你依偎在一起,你就能感到爱意了吗?

伊芳:是的。只有感觉到你是因为爱我而想和我亲热时,我才会有兴趣。

约坦:【开发共同目的】看来我们得找到一个能让双方都感到被爱和受重视的相处方式才行,你是这么想的吗?

伊芳:是的。这就是我的目的。

约坦:【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好吧,你看这样行不行·····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有小伙伴已经阅读完了,我们第二个片段的【学习目标2】是:通过接下来的学习,在对话双方各自都有不同目的的时候,学会如何运用创建共同目的的四个步骤,创建有利双方的共同目的。

【WHAT】创建有利双方的共同目的指的是:在对话双方目的不一致的时候,可以先主动表明积极的态度寻找共同目的,再看看对方背后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找到两者的共性,创建一个对大家都有利共同目的,最后一起为共同目的重新构思行动策略。

【WHY】如果不这么做,对话时因为目的不同,但是又需要和对话继续合作,没有更好的方案事情就得不到解决。

【一般做法】平时遇到目的不同的情况,就会谈不拢,大家路不同不相为谋。【强调坏处】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跟谁都谈不拢,办事能力就会受到质疑。【一般做法】也有人选择要么将就:那就按照别人的意思办,自己随意就行。【强调坏处】总是将就别人,忘记自己的存在,次数多了凡事都听别人的,自己变得缺少主见。【一般做法】要么说服:不行,这事你得听我的。【强调坏处】总想着要实现自己的目的,朝自己的方向走,与身边的人越走越远等等。

像刚刚所说的这些,结果当然是差强人意的,我们当然不建议这么做。怎么做呢?

【HOW】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创建共同的目的四个步骤:

第一:主动表态。要迈开第一步,必须自己先主动积极,不管怎么样,都愿意继续和对方积极对话,找到最后目的,解决大家的问题。

第二:识别目的。有的人自己主动说明背后的原因,有的需要先倾听对方的话,从对话中找到背后的原因。

(以下不属于步骤,只是想要学习者更清晰知道如何“识别”。)

为什么要去找原因呢?列举三个可能性供参考(其他可能性不一一列举)

1、对方说的是期望A,实际目的是B;(比如说:我想这个事情能完美解决。实际:达到某一个心目中的理想目标。)

2、对方说的是表象A,实际目的是B;(比如妈妈说:最近邻居的红白喜事真多。实际:最近花销有点大,需要补充零花钱。)

3、对方想隐藏实际目的(比如:同事小强找我解决问题,其实是他不好一上来就直接喷别人的不是,那样有点告状的意思。又比如:丈夫旅游回来,送妻子一个手串,当妻子试戴的时候,婆婆走过来说:这次眼光不好,太花了。实际:娶了媳妇忘了娘,我怎么没有礼物。)。

第三:开发目的。(分两种情况)

1、有共同目的:直接说出便可

2、没有共同目的:需要开发一个没有争执的有利于双方的共同目的:

(1、)抛引线:抛出一个问题引发对方的思考,那么你觉得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或者,我们能不能想一个更好的目的,我们彼此都满意的目的呢?

(2、)提建议:从双赢角度出发,提出一个更长远、更有意义的目的,那么你看这样···行不行?

第四:找新方法。确定新的共同目的后,再一起商讨新的行动策略。

【意译案例】继续我和小强的对话的后面部分:

我(掌柜)和小强(员工)的对话暂停后使用对比说明消除了误解,缓解了对话氛围。我的目的是:员工之间的类似沟通不要再发生,我收到小强表达的目的是:完成今天的订单。我们是否结合两个人的问题创建成一个目的去解决。(因为我们以后需要继续友好合作)

我:【主动表态】“你看,你们的沟通问题发生几次了也不是个办法。你只是想请临时工完成今天的订单,我的想法是今后类似的问题如何不再发生了。能不能一起来思考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小强:“你先说说看怎么做吧。”

我:【识别目的】“我想知道你们为什么会产生沟通问题。因为临时工也不是总是坐在家里等你喊的,她们是在得空的时候过来帮一下忙而已,对吧?你有没有想过怎么去解决沟通问题呢?”

小强:“我是可以配合的,就是看同事们能不能配合···”

我:“哦,我明白了,你是说你们的沟通是因为同事有些只顾自己,对吗?”

小强:“嗯,你可以问问其他人,或者自己观察一下。”

(我终于明白小强特意找我的背后原因是:他不好当面说同事小平,也不好一上来就数落他人。)

我:“嗯,很好。我也不想同事之间发生争执或意见不合,我们大家都是一个团队的。我也希望看到大家关系和谐,能愉快又顺畅的完成工作。”

小强:“我也想如此。”

我:【开发目的】“好的,看来我们还是有共同点的呀!那就是都希望工作顺畅,氛围又好”。

小强:“是的,我当然也是这么希望的。”

我:【找新方法】“那么你把在沟通方面能做到的说一下如何?然后看···行不行。”

我利用创建共同目的的四个步骤与小强达成了一致,既能完成手里的订单,又可以帮助他解决与同事之间的沟通问题,最终完成了我们两个人都想要的目的:那就是工作中和谐沟通,努力按时完成手里的每一份订单。

【WHERE】在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和与同事合作的工作中,对话氛围良好,只是各自目的不同,创建共同目的是非常好的发展方向。但如果对方一开始便摆出一副不想跟你继续谈的姿态,你的询问对方并不积极配合,那便没有必要去创建共同目的了。或者你衡量了一下,与对方不合作也无伤大雅,影响不大,那也可以算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以上就是我对第二个片段的拆解,下面进入场景设计和演练环节,分组还是跟刚刚一样,先看看场景设计:

【A3场景设计】周末,杨先生想去看电影,因为电影院不能带很小的小朋友进去,可是杨太太却想呆在家里休息,因为她不想要喧闹的人群,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休息。于是两人就开始争论起来了,“看电影”“休息”···其实他们的共同目的:就是暂时放下孩子,去享受一个久违的二人世界。

(他们可以去郊外的农庄,可以去稍微远一点的山里搭帐篷等等)

【分组演练】请大家分组进行2分钟的讨论,然后请大家以小组进行角色扮演。

讨论的时候请注意我们的目的是“如何学会使用创建共同目的的四个步骤”去进行对话,而不是去解决“他们还能不能愉快的过个好周末”这个事情的本身。

杨先生:

杨太太:

杨先生:

杨太太:

杨先生:

杨太太:

···

学习者分角色扮演:(张新扮演杨先生,学习者三三扮演杨太太)

杨先生:(第一步:主动表态)老婆,你看,周末还是好好放松吧!

杨太太:我只想呆家里,你说怎么放松?

杨先生:(第二步:识别目的)嗯,你周末就只是想呆家里吗?

杨太太:想安静,我平时一直在忙。

杨先生:(开发目的)那去户外也可以呀,不一定呆家里对吧?

杨太太:那孩子怎么办?

杨先生:(找新方法)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吧,我们就找个公园去放松一下。

杨太太:也可以。

【A2分步催化1  】刚刚是在我设计好的场景里,通过角色演练学习使用创建共同目的的步骤,下面清大家自己设想一个场景。请问大家在未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你可能会遇到什么场景,可以用创建共同目的的四个步骤呢?5分钟后再请1-2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比如:寒假里,你想要孩子去一个的训练营A,但是孩子却想去训练营B。于是跟孩子进行沟通,对话后发现孩子其实因某某原因才想去B的,于是你运用创建共同目的四个步骤,跟孩子一起愉快决定了暑假的安排···)

好的,下面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大宇分享:

下周一,在公司里,我(活动策划者)和领导会有一场对话,关于一个活动方案探讨,活动策划者想去A地,领导想去B地,意见不统一。

【A2分布催化2】好的,谢谢小伙伴刚刚分享的场景,接下来我们学会使用运用创建目的的四个步骤解决问题。3分钟后请1-2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大宇分享:

第一步:主动表态

活动策划者:主任,下周一的活动我们聊聊吧

领导:你说

第二步:识别目的

活动策划者:你能说说想安排去B地的原因吗?

领导:因为我去过A地了,所以想去B地。

第三步:开发目的

活动策划者:原来是因为你去过了所以觉得B地更好是吧,那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希望大家都有一个满意的活动体验呢

领导:当然

第四步:找新方法

活动策划者:那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做一个调查方案,让员工们自己选择去哪里

领导:可以啊

【结束语】

我们今天共同学习了一共两个片段,第一个片段是关于如何使用对比说明消除误解,第二个片段介绍了如何创建一个共同目的,主要就是你需要抱着积极共同解决问题的心态,他们属于递进的关系。

学习这些对话的技巧和方法是为了拓展我们的思路,比如我们在创建共同目的的时候,考虑的不只是“我”,而是“我们”。

非常感谢大家这长时间的陪伴,我今天的拆解到此结束,祝福大家生活更美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