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线下 天河区】拆书帮广州小蛮腰分舵 第339次 练武场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冲突发生时,先暂停再合作

开场:

大家好!我是叶梅,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幼儿园教师,阅读爱好者,家庭教育践行者。

我们现场的人数并不是很多,那我们就自成一组,在活动中进行分享和讨论。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书籍是《正面管教》。

【F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这本书的作者是简·尼尔森,一名杰出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惩罚、不娇纵的方法来有效地引导孩子。

【A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与其他管教类的书籍不同,这本书介绍了许多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还有大量的案例,清晰易懂,一点都不枯燥。同时还设有线下家庭教育体系,是很多权威专家都推崇的一种教养方法。

【B1学完本书可得利益】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就可以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学习到如何处理与孩子之间发生的各种问题。

【B2学完本片段可得利益】

今天分享的两个拆页片段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处理亲子双方在面临冲突或问题时的负面情绪,使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建立起亲子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总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完成本次的RIA现场学习后,在冲突发生时,能够先运用“积极暂停法”,有意识的中断自己当前的行为,冷静下来。

在情绪稳定之后,再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告诉对方你的感受和理解,在平和的交流中,启发对方思考并分享自己对于解决办法的思路。

这两个片段是递进关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A

在双方发生冲突时,运用“积极暂停法”的四个步骤,自己先做出暂停的表率,然后用问问题的方式引导对方选择暂停并做出暂停的行为,让双方都能冷静下来。

现在请大家先用1分钟阅读一下拆页片段,看完的伙伴请举手示意

【拆解片段1】积极的“暂停”《正面管教》P241

事实上,

我向父母们建议,

应该在平静、愉快的时候把"积极的暂停"(见第6章)教给孩子:"

当你感到烦恼或生气时,

到你自己的房间去做些能使你感觉好起来的事情可能会有帮助。

你可以读读书、玩玩具、听听音乐或睡一会儿。

然后,当你心情好起来了,你就可以出来找我,咱俩再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对于那些担心这是在奖励孩子的不良行为的父母来说,

如果他们不在每个人的感觉都好起来之后继续解决问题,

那么这种担心就会成为现实。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成了,接下来我进行详细讲解。

【Why】一般做法

一般情况下,当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很多父母会大声的批评孩子,把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然后通过一些手段惩罚孩子。

这么做的坏处

这样做会使亲子关系恶化,孩子会觉得父母并不爱我,有事也不会跟父母说,慢慢的就变得叛逆,甚至会有报复的想法。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积极暂停法”是父母和孩子发生激烈冲突时,双方都能够使用的,让自己冷静下来,让自己感觉好起来的一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反例】

上周六,又轮到弟弟晒衣服了,吃午饭时我就跟他说要去晒衣服,一直到我准备晚饭的时候,我来到阳台,发现他一直都没有去晒衣服。

我很生气就大声的骂他。孩子也很生气,他就拿着晾衣杆在那里敲来敲去,我越说他就越生气,最后还把晾衣杆和衣架都扔到地板上。他越反叛我就越生气,最后还打了他一顿。

最后我带着烦躁的心情去做饭,孩子则气哼哼的在那里慢吞吞的晾衣服,不时还能听到他发脾气的声音。

冷静下来之后,自己心里是挺后悔的,怎么就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How】细化行动步骤

结合“积极暂停法”,在这件事里,我是可以做到更好的。

那么 “积极暂停法”如何帮助我们更好的管理情绪呢。它有四个步骤:

1、 事前沟通,交流“暂停”价值。

在使用积极的暂停之前,事先告诉孩子 在解决冲突之前,“积极暂停”很重要。

2、 设立暂停区:与孩子一起建立好各自的暂停区,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暂停区看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以及里面放些什么。

3、 引导选择,做出表率。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用问题引导孩子选择暂停,而不是要求孩子暂停。比如,我要去我的暂停区呆一会,你觉得到你的“城堡”去会不会好些呢?

4、 探讨解决方案:当双方的情绪都稳定下来,感觉都好起来了,可以心平气和的沟通了,就可以坐下来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了。

需要注意的是,积极暂停法的四个步骤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能会从第三步开始,比如已经有了暂停区,比如大家在外面没有事先布置好的暂停区,大家要灵活应用。

【反例转正例】

回到前面的我和孩子产生冲突的场景,运用“积极暂停法”,我可以这么做:

1、 事前沟通,交流“暂停”价值。

我可以在自己和弟弟都比较愉快的时候,和弟弟好好谈谈“积极暂停法”,让他产生兴趣,并愿意参与到一起建立暂停区的行动中来。

2、 设立暂停区。

我的暂停区设定在床上,生气的时候就跑到床上躺一下。

弟弟的暂停区设在转角沙发,生气的时候他就会到沙发上坐着或者躺着玩他的玩具。

3、 引导选择

当我们的情绪都很激烈的时候,我会做一次深呼吸,然后平静的跟孩子说:“我要去床上呆一会,你觉得你去转角沙发玩下,会不会感觉更好呢?”

4、 探讨解决方案

当我们的情绪都冷静下来之后,彼此感觉都好起来后,就可以一起坐下来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了。

【Where】适用场景

“积极暂停法”不仅适用于孩子与成人发生冲突时,也适用于同事、朋友、伴侣等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但不适用于还没有能力进行选择的3岁以下的孩子。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接下来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近两周的时间里,你与家人、朋友或者孩子之间有没有发生过冲突,情绪失控的场景?

比如下午放学回到家,妈妈要求孩子先写作业再玩。孩子一边答应一边还是认真的玩,直到很晚了才开始写作业,写作业也是三心二意,很不认真。你很生气,就与孩子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比如一个新的项目,下属们互相推诿,没有人愿意去做。这样子严重影响了工作进度,你忍无可忍,对着下属们大发脾气;

比如你跟朋友约好见面,可是到了见面地点已过去一个小时了,对方一直没来......

请大家仔细回想一下类似的情况,要具体一点,分享时请说清楚在哪里、什么时候、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感觉到情绪失控的场景。

大家先在组内分享交流,2分钟后,我会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分享

娟娟老师分享:

我家大儿子上初一,老师要求每天晚上的作业都必须签名。

一天晚上,他躺在沙发上想看电视,

我对孩子说:去写作业,把作业拿过来给我签名。

孩子说:呆会。

我说:呆会是什么时候?你要抓紧做完,再来看电视。

孩子说:我现在太累了。

我说:你不应该把该干的事情做完再玩吗?

孩子很生气的站起来就进房间了。

我有些失望,也很生气。

【A1+】(反思加工)

刚才我们学习了“积极的暂停”这个方法,运用刚刚学到的方法重新梳理一下,如果回到当初的那个场景,你会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呢?

1、交流“暂停”价值。

2、设立暂停区。

3、引导选择,做出表率。

4、探讨解决方案

大家先在组内分享交流,2分钟后,我请小伙伴来进行分享。

学习者分享

娟娟老师分享:

1、 回家之后,在我和儿子双方情绪都不错的情况下,跟儿子沟通:如果啥时候发现我们俩要火山撞地球了,要杠起来的时候,就要先去积极暂停一下,让自己冷静冷静。

2、 自己选择一个地方暂停,我可能选择办工桌椅上坐一会,他也会选择一个让自己感觉好起来的一个地方。

3、 如果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先跟孩子说:“我需要暂停。然后预计十分钟后再来跟你聊这个事情。你要不要也去暂停一下?让孩子自己去做出暂停的选择。

4、 暂停过后,情绪缓和了,再来讨论这个事情。

回应反馈

好的,非常感谢娟娟老师的分享的案例。娟娟老师在案例中就很好的运用了四个方法。我们在引导孩子做选择的时候,我们自己先做好表率,然后用问题的方式去问孩子,你要不要去暂停一下引导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而不是强硬的要求孩子你应该去哪里,娟娟老师在这个方面做的很好。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过渡语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都了解了如何通过“积极暂停法”来调节和平息情绪。那情绪冷静之后,我们就可以坐下来好好的解决问题。

那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方法呢?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讲到的第二个片段。

这两个片段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个片段“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学习目标B

当双方产生冲突或者闹的不愉快时,能够通过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告诉对方你的感受和理解,在平和的交流中,启发对方思考并分享自己对于解决办法的思路。

现在请大家先用1-2分钟阅读一下拆页片段

【拆解片段2】[赢得合作](《正面管教》P27—28)

马丁内斯太太的这与我们分享了她下面个经历。她的女儿琳达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朝她吼叫。马丁内斯太太双手权腰,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道:"哼,你做了些什么?"

琳达垂下眼帘,生气地回应道:"我什么也没做。"

马丁内斯太太说:"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地吼学生呢。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琳达阴着脸颓丧地坐在了沙发上,怒视着妈妈。马丁内斯太太继续以指责的口吻说道:"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琳达怒气冲冲地回答道:"没什么可做的。"

这时,马丁内斯太太想到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她深吸一口气,换了一种态度,以一种友善的语气说道:"我敢肯定老师当着其他人的面吼你,你觉得非常丢脸。"(第一步,表达理解。)

琳达抬起头来,有些狐疑地望着妈妈。马丁内斯太太接着说:"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算术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吼了我。我觉得又丢脸又生气。"(第二步,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经历。)

琳达这时感兴趣了。"真的?"她说,"我不过是向别人借支铅笔。我当然认为老师为这么点小事吼我很不公平。"

马丁内斯太太说:"嗯,我很理解你肯定会那么想。你看能不能想一个什么办法,免得以后自己再这么难堪?"(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三步在这个例子中没有必要。)

琳达回答道:"我想我可以多准备几只铅笔,这样就不用找别人借了。"

马丁内斯太太说:"这听上去像是个好主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成了,接下来我进行详细讲解。这是一个案例片段,主要的内容是用案例的形式来呈现“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Why】一般做法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们的做法让父母不喜时,或者父母与孩子之间意见不一致时,很多父母就会用刻薄的语言或者暴力指责孩子,命令孩子,让孩子听话。

父母简单粗暴的做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和尊重,孩子就会逐渐疏远家长,次数多了,孩子就会拒绝和父母沟通,做事情总是偷偷摸摸来避免被抓到,更严重的是,孩子可能会形成一种“我是一个坏孩子”的自我暗示,于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指以尊重的方式让孩子愿意听我们说,愿意和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沟通方式。

【How】细化行动步骤

那我们可以如何来赢得孩子呢?“赢得”孩子,首要的前提就是父母和孩子都应该是平和冷静的状态,而且这种引导最好在私下进行。具体来说,有这四个步骤:

第一, 表达理解:即对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表达理解。我理解你的感受,你现在的状态很糟糕,我理解你当下的一种情绪。

第二, 表达共情:共情孩子,并不是说我们认可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只是向孩子传达我们理解他的感受。这时,我们如果可以告诉孩子自己过去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让父母与孩子之间能够达到一种交流的状态。

第三, 告知感受: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原来你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双方就更好的进入“你理解我,我理解你”的一个状态。

第四, 引导思考,让孩子愿意一起来解决问题。

【意译案例】

这个片段的案例是从外国人的视角来写的,那接下来给大家讲一个我在生活中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的小案例:

周四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班里当着大家的面批评她。我皱着眉头直接指责道:“你肯定做什么事情了,要不然老师不会骂你的。”

孩子很不高兴的朝我吼:“我根本就没做错什么呀”。

我说:“不可能,老师怎么会莫名其妙当众批评你,你一定哪里做的不好”。

孩子生气的看着我。我继续说道:“那现在,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呀?”

孩子生气的回复我:“我都没错,我为什么要去解决问题”。

这时,我突然想到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我做了几次深呼吸,换一种比较和善的语气说:“老师当着大家的面说你,你心里一定很不开心,也很不服气吧。”(表达理解)

孩子一脸疑惑的看着我。我接着说:“我理解你的感受。我读中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学迟到,踩着上课铃进教室的,刚好老师也在班里,被他抓到了。就迟到这么一次,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我当时觉得很丢脸,也很不服气。(表达共情和告知感受)

孩子听了直接说:“真的吗?我不过是忘记带本子了,跟旁边的同学借本本子写作业。我本来就是想要好好写作业呀,可是老师竟当着大家的面批评我,说得我好像不爱学习一样,我真的很不服气。”

我说:“是呀,我很理解你的想法。你看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免得以后又遇到这样的事情?”(引导思考)

孩子想了想回答道:“每次整理书包的时候认真检查东西是不是带齐了,多带几本新本子备用,这样就不用跟别人借了,也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了。“

我说:“ 这听起来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哦。”

【Where】适用场景

“ 赢得合作”的方法适用于亲子沟通中,还适用于与父母、伴侣、朋友和同事之间的交流过程中。如果双方情绪都不稳定的就不建议使用这个方法的,这时可以先运用“积极暂停法”稳定情绪,再来使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预防异议】

可能有些父母会觉得,如果不对孩子说教或进行一些惩罚,自己就没有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其实孩子在说教和惩罚时是非常不服气的,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孤独、无助、不甘心。

而赢得合作的方式则不同,它是以一种尊重的方式让孩子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双方的关系更加的亲密,孩子们也会学习到思考、解决问题、尊重自己和他人等各项能力。

这同时也是在告诉孩子,我理解你,我们也曾有过一些不太好的经历,只要处理得当就不是问题。孩子感觉到了安全,自然就愿意与一起来沟通交流、解决问题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促动参与

我们一起来尝试应用赢得合作这个方法吧。我将会给出一个场景,然后请大家运用今天学到的赢得合作四步法来进行演练。

场景

在学校里,上课的时间豆豆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老师看见了,就当众批评了他,豆豆觉得很丢脸很委屈,又不敢哭。

豆豆回到家就跟妈妈说:“我再也不去上学了。”

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个人扮演豆豆,一个人扮演妈妈,运用“赢得合作的四步法”把对话写下来,并在小组内进行演练。讨论时间5分钟,结束后我会邀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请注意这里只是练习使用“赢得合作的四步法”与豆豆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引导豆豆一起来解决问题。

学习者分享

娟娟老师扮演豆豆妈角色,小璇老师扮演豆豆的角色。

豆豆:我再也不想去上学了。

妈妈:老师当众批评你,你感觉很丢脸很委屈,我能理解。之前我小时候也有过这种情况。我上小学有一次上课也睡着了,老师就拍着桌子把我叫起来,还当众骂我批评我,我当时也觉得特别委屈,我也不想上学了。

豆豆:你老师真坏。

妈妈:那种感觉很不好,你的感受应该跟妈妈当时的感受是一样的,感觉很丢脸,也很委屈。

豆豆:是的。

妈妈:你也不是故意的,是吗?

豆豆:是的。

妈妈:那你可以怎么避免以后不再出现像这次这样一个比较尴尬丢脸的情况呢?

豆豆:我以后早点睡觉,上课就不打瞌睡了。

妈妈:真是一个好主意,真棒。

【回应反馈】

感谢小璇老师和娟娟老师非常精彩的演绎。孩子不想上学了,妈妈不是说“为什么不上学”或者一个劲的说上学的好处,而是很好的运用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先对孩子表示理解,理解孩子之所以不想上学,是因为被老师当众批评。妈妈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类似的经历,自己曾经也因为被老师当众批评不想去上学,引起孩子的共鸣。最后,家长引导孩子思考得出可以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的方法,晚上早点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A2】分步催化1

接下来,为了促使大家更好的应用“赢得合作”这个方法,请大家设想一下 ,在未来几天内或者一个月,你可能会遇到的需要与你的孩子、朋友、亲人或者同事进行有效沟通的场景:

比如:

孩子不愿意去上培训班了;

孩子去参加选拔赛没有被选上,就觉得自己是最差的那一个;

同事说这些客户太难搞了,我干脆就不要这些业绩了;

以上这些都是我设想的场景。现在就请大家设想一下,在未来几天或一个月内在自己身上可能发生的场景,只需要写下场景即可。

注意这里只需要大家设想一下未来的场景,不需要考虑要怎么做。下一个环节有安排时间给大家讨论。

大家可以用三分钟的时间交流一下,稍后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分享

娟娟老师分享:

设想一下,某天我家大儿子跟我说:我不想去上学了,好累呀,老师讲课又不好,而且老师上课不让我们说话,跟同学交流也不可以,说话还会被当众批评。

小璇老师分享:

两个人同时出门,我去上班,孩子去上课。孩子忘记拿书了,时间很急,孩子强烈要求我回家去帮他拿书,还说“你不给我拿书,就不是我妈妈。”我听了之后很伤心,也很愤怒。

【回应反馈】

两位老师都设想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场景,很明确很具体。娟娟老师分享了:孩子因为老师上课不允许说话而不想上学的场景;小璇老师分享了与孩子一起出门,孩子忘记带书,强烈要求妈妈回去拿书的一个场景。

A2分步催化2

接下来请大家根据刚才自己想到的具体场景,设想一下,你会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你会怎么做呢?

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思考和交流一下,稍后邀请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分享

小璇老师分享:

1、 我很理解你,你现在很着急。但是妈妈也很着急,我也快迟到了,那可以怎么办呢?

2、 要不妈妈帮你想个办法,你返回去一趟,或者你看下这本书急不急,不急的话可以不回去拿书本,直接去上课,你看怎么样?

3、 孩子可能会说,那算了,我问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书,可以跟我一起看。

4、 我就说:对的对的,如果其他同学没有书,可以去跟老师借书,或者其他班同学那里借书

5、 孩子就会感觉到这个方法是自己想出来的,会很有成就感。

6、 然后再对孩子说,你真棒,能想到这个方法,你看妈妈的方法就没有那么好。

【回应反馈】

谢谢小璇老师的分享,很好的运用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在我个人拆解的基础上有了自己更好的思考。我刚才的案例是一步一步来进行,小璇老师的案例是把这四个步骤融合在一起,对我很有启发。

娟娟老师分享:

1、 表达理解:你在课堂上表现那么活跃,那么积极,老师还当众批评你话多,你肯定觉得委屈、觉得丢脸。

2、 表达共情:我以前上学的时候也是,有的老师就特别喜欢课堂活跃的孩子。但是有一个老师就是不喜欢你话多,他问什么你答什么,其他的都不要多说,否则他就会批评你,我也有过这种情况。

的确,这样子每次上那个老师的课,心里就会有不想上课的感觉。我以前也是,有些老师的课是不太想去的。

3、 告知感受:如果是这个情况,自己会感觉很委屈,参与课堂而已嘛,哪能问一答一,肯定是觉得委屈了。

4、 那以后在这个老师的课上,你如何避免再出现这种被他批评话多的情况呢?

5、 孩子就会回答:那我就看老师了,有的老师喜欢活跃的,我就多说一些,这个老师的课上就少说话。

【回应反馈】

娟娟老师很好的运用了“赢得孩子的四个步骤”,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站到我这一边的。从娟娟老师的分享中我也学到了一点,我提出建议,让孩子产生共识,让孩子意识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这一点对我很有启发,扩宽了我的思路。谢谢娟娟老师。

强有力的总结

最后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学习的两个片段“积极暂停法”和“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递进关系。“赢得合作”的前提条件是双方都需要处于一个冷静平和的情绪状态。

当冲突发生的时候,先处理情绪再来处理问题,人只有在感觉好起来的时候,才能够达成合作并解决问题。“积极暂停法”是可以使双方情绪都稳定的方法,情绪稳定后,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可以引导双方一起来解决问题。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倾听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