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今天带领大家拆书的亚玲,下面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1.会弹尤克里里的读书会主理人 2.懂营养的专业调肤老师 3.兼顾创业的二宝妈,如果你也想变美变瘦变智慧,给我机会与你并肩同行。
【过渡语】什么是拆书帮和拆书法呢?
【拆书帮和拆书介绍】2分钟
当我听到拆书帮的第一反应“书要怎么拆了读?”。我进入拆书营后了解的拆书帮是这样的:
一、它是强调成年人以“自我为中心”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个人能力,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为了学而学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它是一个组织,有两种学习方法
1.一个组织:拆书帮是一个非盈利性的「青年自组织」,是基于拆书法学习爱好者社群,以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助力学习爱好者成长,成为拆书家为使命。
2.两种方法:
(1)个人学习拆书法:用RIA(R-阅读原文 I-重述知识 A1-关链经验和反思 A2-目的和行动)的便签法拆解致用类书籍,让书中知识拆为己用,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不亚于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2)组织学习拆书法:通过一位拆书家对一本书的拆解加工输出成一场现场学习,让参与者清晰的学习到从知道到做到的路径。将拆书家的能量和价值最大化的释放出来,帮助更多人拆为己用,学有所获。
三、在这里你可以收获:1..拆为已用、提升能力的个人成长 2.成为助力他人学习的学习促进者 3.通过学习社群和平台(全球分舵)帮助更多人一起学习成长,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过渡语】下面由我带领大家进入拆书环节,这个片段选自《非暴力沟通》,请花4分钟时阅读原文片段,看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一下我。
【R:阅读原文片段】4分钟
P145-146 主题: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如何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来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呢?有个练习曾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和欣喜,使我从此很少感到沮丧、内疚和愧疚,这个方法就叫做: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希望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自己的人生选择,并找到快乐的生活方式。
第一步:
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觉得无趣,却又不得不去做?你不想做它们,但还是去做了,因为你认为自己没有选择。请将这些事情列在一张纸上。当我第一次审视我的清单时,发现上面的事情可真不少。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糊弄自己去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每天至少要花一个小时在上面,这让我苦不堪言。清单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们上学。
第二步:
写完清单后,清楚地告诉自己:你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它们,而非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出的每一件事情前加上“我选择做……”。我记得当时我对这一步有些抗拒。我一直信誓旦旦地认为:“写临床报告不是我选择要做的事情,而是我不得不做的事。我是一名临床心理医生,当然必须要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一旦你认同了之所以做某件事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请试着体会选择背后的意图是什么,然后以“我选择做……因为我想要……”来表述。
几个月前,我已经认定这些报告对我的咨询病人来说用处不大,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还投入那么多精力在这上面呢?最终我发现,我选择写这些报告,仅仅是因为想要获得这份工作带来的收入。当意识到金钱是我的首要驱动力时,我立刻就想到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
我列出的第二项不情愿做的事:开车送孩子们上学。当我仔细思索为什么要这么做时,我发现,对于孩子们从学校收获的好处,我心怀感恩。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现在的这所学校更符合我的教育理念。于是,我还是继续开车送孩子们上学,不过心态已经不一样了。因为我已经清楚地知道,这是为了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因为我很重视教育的品质。
【I重述知识点】3分钟
What: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否时常遇到自己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呢?例如早起上班、送娃上学、业务培训、加班、专业考级等等,今天分享一种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的方法给你,它是一种用负责的语言来代替回避性语言的正念心智模式,从而避免我们做事后产生沮丧或愧疚心理的方法。
Why:我们每天主动或被动的在做很多选择,有些选择并不是心甘情愿去做的,那我们可以尝试把“不得不”变成“我选择……是因为我想要……”这样的模式运用起来,让我们理清做某件事情背后的动机,从而不抱怨也不盲从。
How:通过下面简短的三个步骤让你轻松掌握
1.【列问题】找出生活中因为没得选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例如:我讨厌周末花3小时做大扫除,占用我的休息时间。
2【究原因】我是女主人做家务是我的责任之一,它不是我选择做,而是我不得不做的事。实事真是我没得选吗?因为我有保持整洁的习惯,所以我选择了去做家务,而非不得不去做。
3【做选择】一旦你为某一行为做了选择,那用“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这一模式去梳理背后促使你做这个选择的真正原因。比如“我选择周末做大扫除,是因为我想和家人呆在整洁舒适的环境里,一起幸福的生活。
Where:通过以上的示例,你是否对这个方法有更清晰的理解。这个方法适用于生活或工作中你认为难坚持或没找到价值感、但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辅导孩子作业、完成工作考核、开例会等等。
A1便签(关联经验)1分钟
【事件】记得在2年前疫情期间,小区隔天需要测核酸,当时我是非常不情愿意做这件事,有一天偷懒没去测,结果第二天出小区被拦在大门口,硬逼着去测了核酸。后来是选择了不得不去测。
【事后反思】1.测核酸这件事本身是政府为居民健康着想,理应完全配合。
1. 如果做鼻咽部怕疼可以选择到取口咽部标本的地方去做。
3.为了家人的和自己的健康也应该积极配合,乐意去做。
A2便签(应用:目标与行动)(字数209)2分钟
【目标】下面我列举1件本周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参照上述方法进行归纳,让“我选择做……是因为想要……”成为潜移默化的一种行为模式。
【行动】不得不参加的商务应酬
1.【列问题】下周五客户单位安排我参加他们中高层团建活动,领导叫了我又不得去不参加。
2.【究原因】当我收到邀请时内心是纠结的,如果不去担心影响今后的合作给公司带来损失,但是想想开始合作不是基于彼此的认可吗?用“我选择做”代替“不得不”是不是可以解决呢?
3.【做选择】那运用“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这个模式,把“不得不”去参加转化成“我选择参加是因为这是客户对我的一种信任,借此增进感情、争取合作机会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这样转念后我就觉得没有压力了。
【总结】1分钟
日常生活中有觉知地根据需要和价值观选择行动,而不是依赖外在的奖励或履行责任或是为了逃避内疚、惩罚去做选择。当你深入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时,你才能感受到做事的乐趣。今天的拆书活动就到这里,生活中运用这个方法时有困惑,我们可以私下交流探讨,感谢大家积极参与,让我们越拆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