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和分组】
很高兴认识大家, 我叫丫丫,一个正着升级打怪的新手拆书家,今天我拆的是TF2-1,很开心今天能跟在场的各位一起学习交流。在正式进入分享前,我们先进行分组:临近的人两两一组,等会儿有讨论分享的环节。
【图书介绍】
F(特征):今天我要拆的片段选自蟇(má)田吉昭的《有效话术》,一本风靡日本的高情商沟通术,作者是日本知名的广告创意制作人,制作过大量深入人心的广告,同时也是演讲撰稿人和专栏作家,在表达和沟通上有非常多的实践经验,本书讲了如何在不同的交流场景里通过掌握话术重点去达到牢牢的打动人心的效果。
A(优势):与同类书籍相比,作者以书信对话和专栏答复的通俗易读的形式,通过拆解18个沟通中真实常见的代表性场景案例,给出了很具体的54种社交技巧和步骤,有很强的现实的代入感,因此学习起来也更具象、更容易实践。
B(利益):(B1)沟通基本上是我们每天要面对的事情,那如何让交流恰到好处、事半功倍?如何摆脱沉默,无压力与他人相处?如何拥有拒绝他人的勇气?阅读这本书就可以帮助您学习有效话术,掌握话术重点,抓住人心。(B2)今天所拆解的片段,帮助我们应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表达拒绝”、懂得如何拒绝,可以让我们不必事事活在他人的期待里;而学会有策略的去拒绝别人,则能降低因拒绝带来的消极负面影响,维系好我们在意的关系。
【R阅读原文拆页】
主题:学习“积积消积法则”,掌握一生受用的“拒绝表达法”
R :原文片段来源《有效话术》P213-214
下面谈一谈拒绝的模式。
我向您推荐“积积消积法则”,这个法则可以教我们如何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意见。
“积”是积极,“消”是消极,“积积消积”指“积极、积极、消极、积极”。如果按照这个顺序表达,即使语气再严厉,也不会伤害对方的心灵。试着把这个法则应用于需要拒绝的场合。
例如,您现在要拒绝公司前辈的聚餐邀请。如果使用“积积消积法则”,表达如下:
积:谢谢您!
积:非常开心您能邀请我。
消:但是,我有一个工作任务必须在今天完成。所以非常抱歉。
积:希望您下次再邀请我!
如果不想再次收到对方的邀请,只需把最后“积”部分的“希望下次再邀请我”换为“真的很高兴受到您的邀请”。请随机应变。
【拆书家引导讲解:5分钟】
过渡:好的,注意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了,下面由我带领大家一起进入重塑知识点的环节。
【I重述知识点】
(why)亲爱的伙伴呢,当职场中碰到领导或同事向你发出工作协助的请求与你自己的业务量冲突时、朋友们喊你周末聚会而你却因为周末加班去不的情况,或者家人出于善意的角度提出与你内心意见相左的建议时,你是如何表达拒绝的呢?可能有的人拒绝的干脆利落,但被拒绝人可能会觉得有些受伤和失落,有的人可能面对这些拒绝的场景会左右为难,劳心劳神的纠结着不知如何拒绝,最后竟然面对请求全都照单全收,底线一退再退,导致自己疲惫不堪。有时又因为没控制住情绪,拒绝的话语中杂枪带棒,最后谈话不欢而散。俗语说的好,人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那在我们比较重视的人际关系面前,当出现内心想拒绝的情况时,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更有策略的表达拒绝呢?
(What)这个片段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一生受用的“拒绝表达法”——“积积消积法则”,运用这个方法,可以降低因拒绝带来的消极负面的影响,营造出轻松友好的沟通氛围,可以帮助我们维系所在意的人际关系。
(How)那“积积消积法则”代表的“拒绝表达法”具体的做法是什么呢?
第一步:道出第一层积极——致谢,简单的一句谢谢或是握手、拥抱、轻拍肩膀等积极的肢体语言,建立连接,营造友好氛围。
第二步:表达第二层积极——真诚表达感受或想法,可以是开心、惊喜、祝贺等积极的口吻,也可以是安慰性质的积极想法,共情对方的请求和内心期待,再度缓和稍后拒绝的硬度。
第三步:消除负面、消极的影响,解释为什么拒绝的客观情况,表达遗憾。比如客观的时间、工作量冲突等。
第四步:表达积极愿景或行动,可以是再次祝福或者致谢,说明自己的态度和做法,以及未来支持或者合作的做法。再次降低因为拒绝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那么做的坏处)面对重要关系,如果对方向我们发出请求,一旦把握不好拒绝的尺度,很容易造成我们难相处的负面形象,尤其是面对领导长辈,不当的拒绝策略很容易导致对立的负面情绪出现,如果碰上内心敏感的人,也会让对方内心受伤,影响关系的良性发展。
这让我想起6月份的一次经历,月初的时候一家独立书店想邀请我去参与他们当月18号读书会做领读人,但跟我本来既定的一个分享会时间冲突了,不得不拒绝,可当时的我就是简单的说下行程冲突了比较遗憾去不了。再之后几个月,从别的朋友那听说书店每个月都有举办主题读书会,其实我还是蛮想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再度参与的,只不过店长没有再主动的来邀请我了,我也错失了这样的信息和机会,内心还有些小失落的。
(改写负面例子-正面做法)如果当时我当时学会了“积积消积法则”的“拒绝表达法”,可能情况就有所不一样了,要是能带着这个方法回到那时,我会先用第一重积极——很开心店长邀请我去做领读人之一,再表达第二重积极——祝贺店长的这期很有意思的主题活动要举办了,接着表达消极的客观因素,两周前定了6月18日要去别的机构做分享会,时间冲突了。最后再积极的表达愿景和行动,期待下一次的他们的读书会,希望还能邀请我,会优先预留时间积极配合。
(Where)任何的方法和工具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边界的问题,对于那些我们在意的想要持续维系的人际关系里,面对他们的请求或者意见建议不一致时,想委婉温和的表达拒绝的想法或对立立场时可以使用这个方法,但是对于特别无理或充满绝对利用和压榨的请求时,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拒绝和立场。
【A学习者拆为己用】
【过渡】亲爱的伙伴们,刚刚我分享了如何用“积积消积法则”的拒绝策略,去降低因拒绝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例子。接下来,按照最初我们的分组形式,来进行分享讨论。
【A1激活学习者经验】
(A1显像提问)下面邀请大家回想下过去两周或者一个月前拒绝他人的情景,比如拒绝父母或是孩子的提议或需求,拒绝同事或者领导的请求,拒绝朋友的聚会邀约等等,……等等,当时发生了什么,你是如何拒绝别人的,结果怎样?
请大家用2-3分钟时间,在小组内两两分享。分享后我们请伙伴在大组分享。温馨提示敲黑板哈,一定是过去发生的拒绝他人的情景。
好了,时间到,大家基本都已经讨论完毕。下面邀请一两位伙伴来分享,那永辉老师你来分享下自己的例子吧,当时是怎样的情境呢?
分享者永辉老师:
“我之前是苏州领军企业的评审专家,上次被邀请担任评委还挺好的,这次邀请我的时候因为跟我一个培训会冲突了,就直接拒绝说行程冲突没去了,现在看来,用你上面这个方法拒绝更好。
过渡:谢谢永辉老师的分享。
【A1+反思加工】
那现在我们学习了“积积消积法则”来表达拒绝,对刚才讨论环节我们所分享的关于“拒绝”的经历,如果我们坐上时空的穿梭机回到那时的现场,应该如何建立自己“积积消积法则”去拒绝别人呢?。给大家2分钟时间,简单讨论一下,稍后邀请一位小伙伴来进行分享。
过渡:好的,现在请文敏老师给我们分享下她的应用。
分享者文敏老师:
之前女儿去学校忘记带东西请求让我送过去的时我打算拒绝的情境回复:(第一步积极回应)谢谢你第一时间想到妈妈跟我商量(第二步积极回应)也非常开心你能够想着去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自责生闷气;(第三步表达消极看法)但是我们之前约定过,学习用品落下妈妈是不送的,因为要培养自我负责的行为。(第四步积极愿景的表达)妈妈希望你可以抛开这次事情,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过渡:谢谢文敏老师她的分享,也谢谢各位小伙伴的互动讨论参与。
【结语】
希望通过今天“积积消积法则”的分享,能让大家在表达拒绝时更加的温暖有策略,减缓因拒绝带来的负面压力和影响。人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愿大家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我的分享到此结束。
(录音结束后)
针对刚刚分享的过程中我看有其他的小伙伴异议,那现在片段分享结束,咱们可以一起再讨论下。(针对文敏老师的案例,优化了第四步,原来的分享中第四步表达可能会让女儿感受不到积极意义,改成”下次开学出发前如果需要妈妈帮你一起留意这类用品,妈妈可以协助你一起检查下,这次可以先借用下同学的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