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1分钟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大纯。三个词来介绍我:第一个词:做事风风火火。简单来讲就是执行力强,有想法,自我感觉可行就去做了。就比如拆书帮,说来就来了,希望我的热情能够燃烧的久一点,各位伙伴都是我的燃料。第二个词,随性。拿运动来讲,马拉松、网球、羽毛球都是我经常参加的运动,但是没有我擅长的。每次参加比赛,不追求成绩,有吃有喝蹭美丽的照片、尽力尽兴就好。第三个词,是个名词——基督徒。我信仰耶稣基督。耶稣是我的朋友,因为祂,我的生命变得更丰盈,也离智慧更近。这就是我。大名姚纯,拆书帮大名大纯。
(2分钟讲解拆书帮、拆书讲解)
相信今天来的伙伴大多数是咱们拆书帮的老会员,有新来的伙伴吗?有一个新伙伴,那我得详细介绍下拆书帮和拆书。
关于“拆书”,这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是一种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关于拆书帮,它就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它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目前,拆书帮在全国共有46家正式分舵,定期举办拆书活动。欢迎新伙伴加入。
原文:吉恩-德斯米特是一位旧金山湾区的建筑商,同时也是乡村乐手和禅学修行者。他公司的座右铭为“做到极致才完美”, 他也一直身体力行去实践这个座右铭。不过在修建自家位于北 加州的度假小屋时,他给自己降低了标准,并打趣道:“尽力已 然完美一一这样才靠谱嘛。”吉恩修建的小屋,很好地诠释了其 “尽力已然完美”,你做得已经很好了,不是么?
有时全力以赴做事,结果却不见得完美,也就是说,付出 不一定与收获成正比。比较正确的认知应该是“凡事尽力就好”, 学会减轻压力,不要总是处于不良情绪中,比如“这次一定要 做好”或“一定要做得比别人好”。
不良情绪会引发紧张、焦虑,反而容易导致失败。要接受事物的不完美状态,试着用下面的忠告来释放压力:
勇于犯错(凯斯-约斯顿)
接受平凡(大卫-雷诺兹)
保持平常心(禅语)
方法虽然简单,但很实用。降低期待可以消除压力,甚至 还能起到激励作用。《基本存在》一书的作者玛丽•露丝.欧莱 礼,举例说明如何减轻因追求完美而产生的焦虑。诗人威廉.斯 坦福曾每天早上四点起床创作,有人问他:“你无法每天都创作 出完美的诗歌,怎么办? ”诗人回答:“那就放低标准。”这个 例子告诉我们三个道理——勤学苦练、降低要求、有正确的态 度,这样就能转变极度追求完美的观念了。
金融分析师塞缪尔觉得这种方法救了他:“你知道吗?我已 经自我折磨了很多年,通宵达旦做研究。过去做研究的标准现 在看来简直有强迫症,关键是从来没有做完过什么,因为总觉 得不够完美。“尽力就好”这个壮议解放了我,现在工作张弛有 度且不会过分焦虑,工作反而更有成效,
2003年国联(NFC,闰家楸槌球联介会)季后赛上演了一 球定胜负的一扉。负贵射门的幽1约巨:人队的中係一崔•琼 金,然而这稳进的-球却囲5赛后,世.疎金在接受采访 时说:“我试着踢出一个完美的球,事实上只需要踢进球门就能 赢。”如果他能够保持平常心,季后赛冠军H至是超级碗冠军, 都很可能被纽约巨人队收入囊中。
不过分追求完美是第一步,然后试着不要追求无训的创新。 对创新的刻意追求会使我们感受不到原始的智懸。事实上,这 份刻意反而阻碍了我们的创新之路。人们都认为创新就必须学 会跳出条条框框来思考,并把这种思维方式当成目标来追求, 这是错误的理解。实际上,要求跳岀条条框框是要你善于发现 眼前的事物。马塞尔•普鲁斯特说过:“真正的发现之旅,是有 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不是不断追寻新的风景。”
这是我要分享的书籍,《即兴的智慧》这是一个美国的即兴戏剧教授+培训师写的书,这里我不去讲名人阅读的感受,只谈我自己的感受。因为我不爱准备、随性,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所写。当然,言归正传,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尽力就好”。给大家2分钟阅读时间,我们一起来进入——即兴的智慧之尽力就好。
读完的伙伴可以示意我一下。看到大家都已经读完了。
(I)这几页文字主要阐述了一个主题,凡事尽力就好。大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下,与尽力就好相反的词有哪些?对的,有完美、高标准、极致、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做事情,不一定结果完美,付出也不一定与收获成正比。我们比较正确的认知应该是“凡事尽力就好”。凡事尽力就好,是一种降低期待,可以消除压力;凡事尽力就好,是一种不过分追求完美,可以留出空间,让我们去发现生活、感受当下;凡事尽力就好,是一种平常心对待生活的一切挑战。
(A1)记得刚工作时,公司后面有个六星级酒店,每周五都会组织一个英文演讲会议,每次参加的伙伴,至少2/3都是我们同事。可以说会议伙伴除了我外,大家英文都是很棒的。我们工作平时会遇到英语,对于我说倒还挺少的,毕竟同事大多还是中国人。我连续参加2次会议却没有勇气站在台上,偶然有次发现我们公司合规部的高级经理居然也去做即兴,做的还磕磕巴巴。心想他英文这么好即兴居然这么差,那我才刚毕业也可以的。后来一次会议又到即兴演讲环节,主持人示意举手就可以上去。当时,我特别想去站在台上去说、去练,我想成为上面的bulingbuling的人。但是内心又怯怯诺诺的,我的大手举到胸前又放下,举到胸前又放下。突然我旁边的那个官员突然帮我把手举的很高高过头顶。于是,我就突然懵逼的站在台上,脑子一片空白。脑袋一转,如果下面都是我的朋友、和朋友交流废话特别多的我以什么心态去聊天?我不是演说家,尽力就好。低下头看到手里纸条上,要谈的主题,立刻就把下面的伙伴当成我的朋友们,本来想着1分钟都讲不完,结果整整讲了快三分钟。讲完之后,后面好多人给我掌声,当然对我来说,是不对自己高要求、不追求极致、保持尽力就好的态度给我带来的感觉。这种感觉真好!虽然不久我就离开那个城市,也没有怎么参加那个组织,但是我知道,凡事尽力就好。保持平常心态,也会有很特别的收获。
(A2)生活中,我也没有完全掌握尽力而为这种生活方式。记得上次滑冰,也是我第一次滑冰,到了冰面不敢走,但是又想表现很棒,因为滑冰场的伙伴小孩子滑的都很丝滑,我大多时间害怕摔屁股,害怕被嘲笑,止步不前。当下周四,去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的滑冰场练习滑冰,我不要把自己定位在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我来试试换个心态——尽力就好,告诉自己就是来体验的,来发现身体力量的,来发掘生活的这一份美好。